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美术》:您认为画派能否打造?画派是如何界定的?
殷双喜(以下简称殷):画派属于文化范畴,是不能“打造”的。冯骥才早就说过:“文化艺术能打造吗?古代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是能打造的吗?”拆了就没有了,重建是假传统,历史上一个地方产生了某一画派,不等于今天还能再产生。历史条件不一样,时代也不同了,现在是一个特别突出艺术个性的时代,让许多画家向一个方向走,可能有困难。好大喜功的面子活儿是一些领导想搞自己的政绩,并不是真心要发展艺术。
在美术史上有一些画家志同道合地聚在一起,去追求某一个艺术理想、艺术目标,这种情况是有的。但这是画家自发的,是由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促成的,不是人为的,也不是在资本、权力的强迫下造出来的。就像我们说市场是自发的,农民有了多余产品,要去交换,然后约定时间到某地自由交流,得先有产品,又有交流的愿望和地点,自发地交流。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人为地建一大房子强行作为集贸市场,但那个市场冷冷清清,没人去,或者根本没有人去买。相反你会发现在城市里有些居民区会自发地出现交易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市场。政府要做的工作是有了供给和需求,再去引导、服务,把这事做好,而不是圈一块地,让大家全进去,然后拨钱,干上一两年,画派就有了。
打造画派这件事,无论怎么做都是拔苗助长。艺术虽然不是科学,但是一定要尊重其自身规律,按照艺术应有的法则发展。艺术这棵大树不是苗圃里的小树,栽种一批修剪得一样整齐,树是应该在阳光下自由生长的,否则那些树都长得一样,我们看一棵就行了,干吗要看100棵呢?它们恰恰是每一棵都多姿多彩,都不一样,才会有意思。所以即使都是一个画派里的艺术家,也不应该是一模一样的。有个最简单的办法——看展览,你把作品标签盖上,我能够判断出是哪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位艺术家就一定是有自己面貌和风格的。如果盖住标签,谁都看不出来是谁画的,这个作品就不是成功的艺术,其作者也不是优秀的艺术家。所以,我觉得对画派应该是给予鼓励、支持、容忍,但不要人为地去培育、打造。尤其不应该是政府做的,政府应该是在位而不越位,也不要去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政府领导本身不是艺术家,他不应该替艺术家规划未来,所以要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尊重人才,尊重艺术规律。另外画派应该跟树一样,要有天时、地利、人和,要有好的土壤、水分、阳光和养料。
历史上的一些画派是按地区命名的,有的画派是按艺术风格命名的,但这都是后来人总结出来的,先百花齐放再说。不要先弄一块地,这块地全种牡丹,牡丹再好看,全一样也不成。另外艺术消费的特征就是为了满足广大老百姓多种多样的审美趣味,跟吃饭一样,不可能快餐统一配置,如果给老百姓的文化艺术都是快餐式的盒饭,那老百姓一定会营养不良。所以我认为对待画派问题要顺其自然,不要人为地、强力地去打造。对于“打造”这个词我非常赞同冯骥才先生说的:老觉得背后有一种很强的主观意志,而这种主观意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已经深受其害,一拍脑袋一个想法,要怎样怎样去做。
《中国美术》:现在很多地方都宣布要成立画派,也是打着文化大发展的旗号,您对此怎么看?
殷:文化大发展是对的,但对于我们各行各业来说,都要研究其自身的规律,搞科学有科学规律,搞经济有经济规律,文化也有文化发展的规律。我们一定要积极谨慎地寻找发展的基点,踏踏实实地探索,而不是一哄而上。因为文化和经济不一样,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的、使人们耳濡目染的过程。文化尤其不能强加于人,比如南方人爱吃大米,就形成稻米文化,但突然逼着他不许吃大米,只能吃小麦。小麦营养丰富,我承认。但是人们要改变饮食文化,那不是一天半天的事。看我们的父母多少年了,从南方到北方工作,还是改变不了饮食习惯。所以文化只能慢慢来,文化是一个积累,我们常说5000年中华文明,5000年的事不可能几年就改变,所以文化与经济不一样。经济上如果要修路,一年两年就能修成了;但文化绝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尤其像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要做展览,应该是先有画再来作展览,不能说要作展览,你们都去画画。对于画家来说,如果你是为了某一个展览去画,这个画一开始就变味了。
《中国美术》:现在各地纷纷成立画派,形成了一种乱象。
殷:画派乱象是艺术社会学问题。形成一个画派,不全是艺术本身的问题,是地区艺术生态发展环境的问题。有些地方能够做得比较好,有些地方就比较弱。比如这几年有一个地区持续地进行创作活动引起我注意,就是广西。他们打造漓江画派,比较谨慎的是一直在风景画方面推广,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就是广西的风景、自然风光,鼓励艺术家去写生,连续做了几届展览,还在不断积累。我觉得这个提法可以,但是也不急于求成,将来能发展什么样,我们再看。
《中国美术》:除了拔苗助长式的打造画派,您对地方文化发展有何建议?
殷:现在可以探讨一下当下文化发展有哪些方面,有哪些问题,有哪些障碍没有理顺;比如文化发展需要一定的空间,要有一定的硬件,如果根本就没有,我们就要创造条件。现在各省都在建美术馆,都在建剧院,这对老百姓当然是好事,但这只是第一步。建起来之后人员、管理、思想、馆藏、制度等都需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展览活动来总结积累。我觉得各地方领导都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进取精神,但不能盲目跟风。有些事看起来快,实际上是慢的,什么事走过了还得从头再来,欲速则不达。我们不要走回头路,再折腾回来,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政府持续给予文化艺术以支持和推动,这也是好事,只要不去盖大房子,拿到拨款,搞几个大活动,就以为大功告成了,最终的效果还是要艺术界和老百姓来感受、评价。
关于发展画派,我建议有关部门和领导,还是对画家、画廊聚集区如798、宋庄以及全国其他城市周边的画家村等地进行深入调研,看看画家们有什么困难,为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也许有助于地区性的艺术发展。
殷双喜(以下简称殷):画派属于文化范畴,是不能“打造”的。冯骥才早就说过:“文化艺术能打造吗?古代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是能打造的吗?”拆了就没有了,重建是假传统,历史上一个地方产生了某一画派,不等于今天还能再产生。历史条件不一样,时代也不同了,现在是一个特别突出艺术个性的时代,让许多画家向一个方向走,可能有困难。好大喜功的面子活儿是一些领导想搞自己的政绩,并不是真心要发展艺术。
在美术史上有一些画家志同道合地聚在一起,去追求某一个艺术理想、艺术目标,这种情况是有的。但这是画家自发的,是由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促成的,不是人为的,也不是在资本、权力的强迫下造出来的。就像我们说市场是自发的,农民有了多余产品,要去交换,然后约定时间到某地自由交流,得先有产品,又有交流的愿望和地点,自发地交流。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人为地建一大房子强行作为集贸市场,但那个市场冷冷清清,没人去,或者根本没有人去买。相反你会发现在城市里有些居民区会自发地出现交易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市场。政府要做的工作是有了供给和需求,再去引导、服务,把这事做好,而不是圈一块地,让大家全进去,然后拨钱,干上一两年,画派就有了。
打造画派这件事,无论怎么做都是拔苗助长。艺术虽然不是科学,但是一定要尊重其自身规律,按照艺术应有的法则发展。艺术这棵大树不是苗圃里的小树,栽种一批修剪得一样整齐,树是应该在阳光下自由生长的,否则那些树都长得一样,我们看一棵就行了,干吗要看100棵呢?它们恰恰是每一棵都多姿多彩,都不一样,才会有意思。所以即使都是一个画派里的艺术家,也不应该是一模一样的。有个最简单的办法——看展览,你把作品标签盖上,我能够判断出是哪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位艺术家就一定是有自己面貌和风格的。如果盖住标签,谁都看不出来是谁画的,这个作品就不是成功的艺术,其作者也不是优秀的艺术家。所以,我觉得对画派应该是给予鼓励、支持、容忍,但不要人为地去培育、打造。尤其不应该是政府做的,政府应该是在位而不越位,也不要去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情。政府领导本身不是艺术家,他不应该替艺术家规划未来,所以要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尊重人才,尊重艺术规律。另外画派应该跟树一样,要有天时、地利、人和,要有好的土壤、水分、阳光和养料。
历史上的一些画派是按地区命名的,有的画派是按艺术风格命名的,但这都是后来人总结出来的,先百花齐放再说。不要先弄一块地,这块地全种牡丹,牡丹再好看,全一样也不成。另外艺术消费的特征就是为了满足广大老百姓多种多样的审美趣味,跟吃饭一样,不可能快餐统一配置,如果给老百姓的文化艺术都是快餐式的盒饭,那老百姓一定会营养不良。所以我认为对待画派问题要顺其自然,不要人为地、强力地去打造。对于“打造”这个词我非常赞同冯骥才先生说的:老觉得背后有一种很强的主观意志,而这种主观意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已经深受其害,一拍脑袋一个想法,要怎样怎样去做。
《中国美术》:现在很多地方都宣布要成立画派,也是打着文化大发展的旗号,您对此怎么看?
殷:文化大发展是对的,但对于我们各行各业来说,都要研究其自身的规律,搞科学有科学规律,搞经济有经济规律,文化也有文化发展的规律。我们一定要积极谨慎地寻找发展的基点,踏踏实实地探索,而不是一哄而上。因为文化和经济不一样,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的、使人们耳濡目染的过程。文化尤其不能强加于人,比如南方人爱吃大米,就形成稻米文化,但突然逼着他不许吃大米,只能吃小麦。小麦营养丰富,我承认。但是人们要改变饮食文化,那不是一天半天的事。看我们的父母多少年了,从南方到北方工作,还是改变不了饮食习惯。所以文化只能慢慢来,文化是一个积累,我们常说5000年中华文明,5000年的事不可能几年就改变,所以文化与经济不一样。经济上如果要修路,一年两年就能修成了;但文化绝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尤其像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要做展览,应该是先有画再来作展览,不能说要作展览,你们都去画画。对于画家来说,如果你是为了某一个展览去画,这个画一开始就变味了。
《中国美术》:现在各地纷纷成立画派,形成了一种乱象。
殷:画派乱象是艺术社会学问题。形成一个画派,不全是艺术本身的问题,是地区艺术生态发展环境的问题。有些地方能够做得比较好,有些地方就比较弱。比如这几年有一个地区持续地进行创作活动引起我注意,就是广西。他们打造漓江画派,比较谨慎的是一直在风景画方面推广,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就是广西的风景、自然风光,鼓励艺术家去写生,连续做了几届展览,还在不断积累。我觉得这个提法可以,但是也不急于求成,将来能发展什么样,我们再看。
《中国美术》:除了拔苗助长式的打造画派,您对地方文化发展有何建议?
殷:现在可以探讨一下当下文化发展有哪些方面,有哪些问题,有哪些障碍没有理顺;比如文化发展需要一定的空间,要有一定的硬件,如果根本就没有,我们就要创造条件。现在各省都在建美术馆,都在建剧院,这对老百姓当然是好事,但这只是第一步。建起来之后人员、管理、思想、馆藏、制度等都需要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展览活动来总结积累。我觉得各地方领导都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进取精神,但不能盲目跟风。有些事看起来快,实际上是慢的,什么事走过了还得从头再来,欲速则不达。我们不要走回头路,再折腾回来,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政府持续给予文化艺术以支持和推动,这也是好事,只要不去盖大房子,拿到拨款,搞几个大活动,就以为大功告成了,最终的效果还是要艺术界和老百姓来感受、评价。
关于发展画派,我建议有关部门和领导,还是对画家、画廊聚集区如798、宋庄以及全国其他城市周边的画家村等地进行深入调研,看看画家们有什么困难,为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也许有助于地区性的艺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