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穿阻碍平等的科层制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wenjia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加入慈济的企业家,都希望将慈济管理理念引入公司内部。
  他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员工加入慈济,员工在公司事务中的价值观与行为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公司管理工作变得简单。
  但这种简单的引入,未必能够奏效。
  因为在慈济庞大的志工队伍里,人们是基于尊重、感恩和爱走到一起,志工都是平等的。然而,一旦他们回到单位,就又要回到上下级的关系上来。
  科层制天然抵消平等观念
  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复是因为,现代企业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结构,其所代表的是一种对理性和权威的追求。这是一种建立在泰罗制基础上的绩效管理制度。
  为这种组织结构奠定经济理论基础的,是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典著作《经济增长理论》。熊彼特在这本书中颇具先见之明地提出:利润的创造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企业家的创新,而非古典经济学家所说的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作为企业家精神的提出者,他还称企业家是没被承认的英雄。
  继而,是熊彼特的学生彼得·杜拉克,通过《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等著作从微观上强化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地位。正是两代学者奠定了今天人们对公司中价值创造与雇佣关系的看法,即企业家通过创新为经济提供动力,劳动只是分工网络上的附属品。雇佣关系本质上是雇主与员工之间的效用交换,其影响员工感知到的资源、工作自由度和工作压力。
  在整个公司的框架之中,所有公司的员工都是局限在自己的那个“萝卜坑”里。受这种需要与服从文化的熏陶,组织中出现了一系列“被赋权的经理”“受雇佣的设计者”“公司文化顾问”,以及“管理大师”,他们受他人控制而依附于人,一旦进入组织赋予的情景,才会自动或被动地完成组织中的角色要求。
  用滚雪球式变化挑战科层制
  于是,在不触动这种组织基础的背景下,简单推广平等和爱等价值观念,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企业家真想将慈济管理思想引入公司内部,在公司内部追求平等关系,那么,就必须改变以往基于企业家创造利润的观念,变雇佣关系为一个相互协作关系。比如,慈济基金会就是用信念与价值替代利益与效率,提倡每个人从他人身上看到巨大的能量。
  在此过程中,第一个需要变化的就是企业家本人。
  处在分工网络上的雇员通常或自动或被动地完成组织中的角色要求,所以只有企业家本人才有能力和资源改变组织中人的角色。这就需要企业家本人是伟大的内部营销专家,他需要向员工说明平等观念在企业组织内部的合法性。但在现代公司体制内,资源配置主要还是通过权力手段实现,伟大的内部营销专家是十分稀缺的。
  在企业家发生了变化之后,就需要一步步地引导员工。例如:有的企业家在一步步把部分员工引导成为慈济志工。将来,如果他真能让公司中相当多的员工“自愿”成为志工,那么这个时候,他的管理就非常容易了。一方面公司内部融洽和谐,另一方面员工会出现更主动的日常行为。
  然而,将价值与信念作为管理的核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企业家为这种价值和信念不断提供“养料丰富”的环境、土壤和组织架构上的支持。
  打破固定的身份界定
  然而,仅有价值观和固定的组织,对推广平等的观念还是不够的。因为,权力是附着在岗位上的,固定的岗位安排就有可能固化权力结构。
  而在慈济内部,机构是固定的,岗位却是流动的。
  比如:你在开会的时候可能是个组长,但是一到了现场,组长的身份就消失了。每次活动都会经历类似的身份变化,让你能够与不同的小组一起工作。所以,慈济实际上打破了许多传统组织结构里的身份界定。它使组织中的成员,没有一个固定的岗位,以及在其后面的权力结构。
  这种结构被慈济称作“立体琉璃同心圆”,该系统遵循“主动承担、自动补位、自动切换,大家认可”的组织原则。实际上,这一点类似于后现代企业家关注的“生命企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中,观点、能力和资源可以自由流动,流向最需要之处。不过,该模式的探索还刚刚开始,它的宗旨是挑战传统的以权威为基础的理性公司模式。
  这种松散的组织结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补位效应”。每次活动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但是到了现场发现实际情况跟预想的差别很大,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管理上的漏洞,而慈济的每一个人都会自动去补位,迅速把它们填满。这在传统的组织体系中是很难完成的。它对杜拉克的组织系统构成了一个巨大考验,因为它已经超越了传统管理学当中的组织管理系统。
  责任编辑:李靖
其他文献
尽管民营医院一直饱受争议,尤其是莆田系,"口碑差"和"诚信低"成为人们的惯有印象,但这丝毫不影响优秀的民营医院脱颖而出。一提到宝岛妇产医院(以下简称"宝岛"),人们很难把民营医院的
在几乎是最传统的食品制造行业,成思危先生为我们留下了怎样可贵的启发?这几年我参加了《中外管理》理事会以后,很愿意在"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听成思危老先生的课。只要有他
过度依赖数字技术以及缺乏人性化服务,正在使中国企业流失而非赢得客户。埃森哲的最新调研发现,2015年,83%的受访中国消费者因为对服务质量不满而更换商家。其中,率先拥抱数字变革
酒店坐等客人的光临,已经成为常态。除了地理位置、舒适度、价格,酒店难道就没有别的玩法能够吸引客人了吗?  2013年才出现的一家新酒店品牌ZMAX潮漫(以下简称ZMAX),就做出了一种创意性的改变:把常见的酒店大堂变成了一个供潮人开趴、聚会的社交圈。这个创新的大堂叫“搜乐堂”,会定期举办一些聚会活动,一是借此吸引更多的潮人入住ZMAX,二是把客人“引出”房间,创造客房之外的消费。  现在,搜乐堂成
珠宝电商们这两年的日子不太好过。随着一些传统珠宝品牌和店铺开始"触电",一些佼佼者的网上销售量已经赶超了不少珠宝电商。电子商务已经不再是"高精尖",而是任何类型的企业都可
提问是领导者的重要技能,好问题能够吸引与激励他人,不晗当的问题则会招致非议和责难。关注优势、使用积极的语言,远比关注负面问题对组织更有用。主管应该避免提及哪些问题呢?
哲理的故事:  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教授刘文典到北大图书馆,借校勘古籍用的参考书。他一进图书馆,便把书单给了一位年轻的管理员。只见书单上列的都是些珍贵的古书,末尾还备注着“为校注书籍所需,请馆长准予借取。”管理员一看一位大学者亲自跑来借书,不敢怠慢,赶紧去请示馆长。馆长很担心这些古书一旦外借有可能会遗失,便让管理员找借口回绝了刘文典的请求。无奈,刘文典只好悻悻地离开。  这时,管理员突然想到
哲理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作家海明威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在这里,海明威结识了很多文友,其中就包括作家乔伊斯。当时.海明威只是一个按稿计酬的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企业选用人才,不仅是企业的事,同时关乎团队成员的稳定性和信心。  一项针对北美10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将能力模型与企业经营战略挂钩的公司,在三年间的股东总回报上,比没做这些的公司高出20%!为了判断一个候选人才的岗位匹配度,能力模型已经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但能力模型对中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首先,花费高;第二,见效慢;第三,变化快
6月28日,由《中外管理》与腾驹达猎头公司、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在2004年共同发起的“奇正管理沙龙”,迎来了自己创办十周年的庆典。总编杨光主持了本次庆典,与腾驹达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