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空前的冲击。一是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讲,被动接受灌输的地位,转化为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主体地位;二是教学过程的变化:传统的讲解式将变为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教学情景,学生通过师——生、生——生的协作讨论,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三是学习内容的突破:语文教学不再拘泥于课本,而是面向社会的“大语文”,丰富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对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重点,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拓宽了“大语文”教育的天地。
  当代语文教育,不仅重视课本这一基本的教材,还对新时期的学习方式做了尝试。把语文由原来的“以本为本”扩展为“大语文”、“社会语文”,试图实现学校内外、课堂内外和书本内外的沟通,努力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接轨。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大胆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发展意识;另一方面也要不断的学习使用网络的技术,不断提高处理网络资源与教学的整合的能力,增强实效意识,使丰富的网络资源成为师生学习的基本工具。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资源。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详细列举了教科书之外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书报杂志、影视、音像、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演讲、辩论、讨论、表演等形式,博物馆、纪念馆、风景名胜等场所,以及日常生活、重要文件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语文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已经为大多数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认同。值得欣喜的是,依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我们可以随处见到这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子”,也已经开始重视语文学习的新途径,练习中经常出现“网络”一词,引导有条件的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关注网上阅读这一信息时代新的阅读形式。
  1 利用网络资源,再现课文情境
  课文以语言文字为主,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体会情境。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演示作品中的形象。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利用网络设备播放视频《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把课文描写的场景与视频中出现的景象进行比较,把文字变成了形象,这样就对理解课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文本空白
  小学课文篇幅都不是太长,大多节选自名篇名著,其中隐藏着许多空白,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人文典故等。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快捷这一特点,行当进行补充,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2.1 补充时代背景。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学生能从文本了解到的仅仅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对周瑜为什么为难诸葛亮以及诸葛亮怎么会到东吴等恩怨纠葛充满疑惑。因此,引导学生上网点击有关《三国演义》的网站,弄清“草船借箭”的背景,观看“草船借箭”的电视片断,对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作感性、全面的认识。这样,不但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有助于他们积淀古典文学的素养。
  2.2 补充作者资料。《秋天的怀念》一文以深沉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瘫痪后,母亲对自己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关爱,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了解作者在语言文字背后表达的那种无奈与痛苦,可从网上下载史铁生的资料,让学生阅读,然后再读课文,学生带着对作者的同情与敬意去读课文,一定会更入情入境。
  2.3 补充人文典故。《赤壁之战》一文中蕴含着不少著名的典故,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曹操败走华容道”,这都是学生所不知道的。从网上阅读这些典故,增强了课文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2.4 补充语言文字训练。学习《荷花》一文,在学生反复诵读“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后,适时点击网上关于荷花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再描述各种不同形态的荷花,网上图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地进行了仿说仿写的训练。
  3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综合实践
  除了直接利用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知识的拓展,这种拓展可以通过开展综合实践的方式来实现。如小学语文第六册《翠鸟》一课,学生在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以“翠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活动特点”为单位分成三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合作探究活动。同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把本组探究的结果以电子作品或探究小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进行交流。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辟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视野,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语文学习途径的拓宽,学习时空的拓展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其教育的功能和作用逐渐被认识和利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应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本文列举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生活案例,以加强同学们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 生活案例 实际应用 教学     在素质教育时代,地理知识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之一。新课标教学中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基本
期刊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每一位孩子抬起头来走路!”这特别意味着教育者要对“学困生”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由于语言障碍、学生自身、学科、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等原因,往往总有部分学生暂时难以完成必要的初中数学学习任务,所以,他们表现为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欠妥、学习习惯较差、厌倦作业,害怕考试。为了尽可能地使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
期刊
后进生一般是指中、小学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而对那些不仅学习差,而且品德也差的学生又称双差生。其实,除非是智力有障碍,一般成绩差的学生,品德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双差生。他们基本上生活条件优越,家庭溺爱,容易形成骄横、自私、虚荣的心理。他们缺乏远大的理想,组织纪律性差,学习成绩低下。本文就个案来谈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 个人情况介绍  钟同学,男,1997年出生,2009级初一学生,
期刊
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平衡发展。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多的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缩小两极分化,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步”,达到“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这一目标。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调研,我们发现造成两级分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学生个人学习态度、基础
期刊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随着中国进入WTO,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必需,对外语教学的要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高。而目前,普通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多和加深,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锐减,能主动开口讲英语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这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为了能使口语测试评价试验得以顺利开展,我首先进行了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实践活动。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当代学生生命意识淡薄谈到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再从语文课本中寻找生命教育的契机,在具体举例中说明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可行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渗透 生命教育     开学第一天,六班的一位女同学哭哭啼啼地来办公室向班主任杨老师请假,说她继父的儿子也就是她的哥哥今天上午在家里喝药自杀了。这一消息让办公室所有的老师震惊,因为他这位哥哥就是杨老师上一级教的学生,初中
期刊
学困生转化工作是特别重要的,高中生物教学也不例外。转化学困生最需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情感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特别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情感渗透教育很有成效、意义重大。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要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  1 生物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情感修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情感不仅是由遗传和成熟决定的,而主
期刊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1 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
期刊
高中阶段,同学们感到学习物理非常困惑,常常望而却步。其实有很多模型他们之间看似是互相独立的,实则又是互相关联的。就追及相遇/传送带、板块模型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1 追及相遇问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往往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此类问题的本质的条件就是看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的同一位置。  1.1 追及问题: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同向运动)是能否追上及两者距离有极
期刊
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其对教育教学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正在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和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也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其作用和影响已被不少教育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