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从无”折射出法治对公民人权的保障和尊重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疑罪从无”在防范冤假错案方面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不过,疑罪之所以“从无”,是因为证据不足这一关键前提,所以行为人不一定真的无罪,那么会不会有放纵犯罪的风险?
  陈卫东:“不枉不纵”是刑事诉讼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但是这种理想之光并不总是能照进现实。在司法实践中,受制于认知水平、技術能力的局限性,无论我们如何收集证据, 也不可能保障诉讼程序以绝对的方式还原客观真相,法官据以作出判决的只能是现有的证据以及这些证据所佐证的法律事实。诉讼制度的直接目标是发现案件真相,但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纠纷,当证据不足不能得出被告人有罪的唯一结论时,就要依靠“疑罪从无”等证据规则作出司法裁决。疑罪从无并非针对理想诉讼状态而确立的一种证据法则,其适用的最大风险就是可能放纵犯罪。但事实上,任何一项制度的确立和施行都不可能没有任何代价的,一个好的制度虽然不能保证不放纵任何犯罪,但至少不能冤枉一个好人。对于因证据不足被释放的被告人,一旦发现新的证据,根据法律规定依然可以继续追诉;但是如果被告人被无辜定罪,那么带来的后果轻则是剥夺人身自由,重则是剥夺生命,一旦如此,任何的法律救济都会是“苍白的”。因此,坚持疑罪从无就是坚守人权保障的核心价值,如果固守“重打击轻保护”的传统观念,那么“疑罪从有”“疑罪从轻”“疑罪从挂”等现象将难以杜绝,冤错案件将由此频发。
  为了保护国家和公民利益,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依法制裁违法犯罪是必要的,但是在法治背景下,国家进行犯罪控制的基本底线是尊重和保障人权,而程序法所设置的一系列程序规则和证据法则,是坚守这一底线的重要手段。追求绝对的事实真相、不放纵任何犯罪在任何历史条件、任何国家都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是,只要司法人员坚持证据裁判原则,合理运用相应的证据法则,严格依法、依程序办案,就是对程序法治精神的维护,即便可能出现放纵犯罪的结果,也不能被认定为错误判案而追究司法责任。
  记者:案件的事实、证据存在疑点,并不等于就是“疑罪” ,如何把握“疑罪”中疑惑程度?
  陈卫东:首先,案件事实具有广泛性,并非任何事实存在疑问都可以被认定为疑罪,只有存疑的对象是影响定罪量刑的主要事实时,才能认定为是疑罪。2013年中央政法委发布的《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规定,对于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不能降格作出“留有余地”的判决;对于定罪证据确实、充分,但影响量刑的证据存在疑点的案件,应当在量刑时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处理。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分别作了类似规定。
  其次,这里的疑罪是指在判断有罪或者无罪时存在疑惑,而不包括此罪与彼罪的存疑,后者主要是法律理解和适用的问题,较少涉及对案件事实的判断。从证据的角度来讲,所谓存疑的犯罪是指,案件既有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也有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其中有罪的证据不能否定无罪的证据,无罪的证据也不能否定有罪的证据,因而案件存疑。这种情况下,在案证据不能达到定罪所要求的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也不能排除合理的怀疑,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应当判定被告人无罪。
  再次,存疑从程度上来说应当是“合理的怀疑”,是指一个正常的理性人凭借日常生活经验对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明智而审慎地产生怀疑,强调的是怀疑的合理性,单纯的想象中的怀疑或者理论上的猜测并不能导致案件事实难以确定。对于疑罪的认定,应当有一个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证明标准,如果达不到证明标准的要求,就应当被认定为疑罪;否则,纵然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存在疑问,但综合全案仍然满足证明标准要求的,不构成疑罪。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记者:“疑罪”是指定罪证据不足的情形,即全案证据不能排除被告人的犯罪嫌疑,又不足以认定被告人就是犯罪行为人,那么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其证明标准?
  陈卫东:刑事诉讼法长久以来奉行的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客观证明标准,强调定罪量刑的绝对“尺度化”,但是正如学者们所言,“超出人的主观认识领域,任何旨在将证明标准导向完全客观化的努力,都将归于失败。”为此,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对证明标准作了进一步的细化解释,明确了“证据确实、充分”应当满足的三个条件,即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据此,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实现了制度上的“主客观相统一”。
  从主观上来说,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时,应当形成内心的确信,要求法官确信指控的犯罪事实存在,这是从正面对法官提出的要求;而合理怀疑则是从反面赋予法官依靠内心判断排除存疑事实、证据的自由裁量权,是对法官主观能动性的尊重。从客观上来说,无论是内心确信还是合理怀疑都需要有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要求法官对证据进行综合审查,结合法律知识和逻辑、经验作出推理和判断。此外,为了正确把握合理怀疑的尺度,通过参考相关指导性案例来审查认定案件事实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最高人民法院应当适时发布一系列指导性案例,对于具体案件事实、证据的审查和判断提出明确的意见,明确“排除合理怀疑”的特定情形,逐步消除法官对于“合理怀疑”的认识分歧。
  记者:“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是解决刑事疑案的技术性手段和原则,为了保障个人利益而牺牲社会秩序,这种价值的取舍的意义在哪里?
  陈卫东:首先,疑罪从无不仅仅是为了保障个人利益,还是在更高层次上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作为人权保障的“小宪法”,刑事诉讼法所保障的利益并非仅是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个人利益,而是国家所保护的不特定的社会多数人的利益。因为在国家“暴力机器”面前,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怀疑有罪而被刑事追诉,如果不能以法律正当程序来约束公权力、保障人权,那么整个社会将“人人自危”,法治的信仰将严重受损。而且,在犯罪已然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的情况下,若坚持定罪科刑,一旦冤枉无辜,那么必然对社会秩序造成“二次加害”,其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如果说惩罚犯罪是为了修复已被破坏的社会关系,那么保障无辜者不被冤枉则是在更高层面上体现了对良好社会秩序的追求和保障。正如勒内·弗洛里奥所言:“怀疑应该导致宣告无罪。因为,损毁一个无辜者的名誉,或者监禁一个无罪的人,要比释放一个罪犯更使人百倍地不安。”
  其次,疑罪从无是实现程序法治的重要保障。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理想的诉讼结果是两者的统一、吻合。但是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体公正并不一定完全实现;而程序正义作为“看得见的正义”,是我们能够有效把握的司法准则,具有独立的自身价值。法治首先表现为规则之治,而规则本身即体现着法治的精神,亦即程序法治,其核心目的是规范和制约公权力、尊重和保障人权。程序法治要求刑事司法人员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和证据裁判规则,严格依法办案,对于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案件,应当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因此,贯彻疑罪从无原则,是程序法治精神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
  (摘自8月1日《人民法院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其他文献
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的崛起,庞大的数据处理和应用需求不断推动各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法治建设。企业数据合规程度、个人信息保护程度,正成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这使得各国之间的数字经济竞争日益演化为一场数据法治竞争,数据立法的加速正在驱使数字经济的法治化驶入历史的快车道。  当前,实现以企业数据合规、个人信息保护为重要内容的数据法治建设
日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的拟针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听证会在华盛顿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大楼进行。300多名来自美国各行业和公司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听证会。绝大多数代表在发言中呼吁不要加征关税,认为这将对美国企业竞争力、就业及创新发展造成打击,并最终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以下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听证会上部分业界代表的发言实录。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作用不可替代  阿曼达·沃克(
1930年,毛泽东同志对江西省寻乌县的农村开展了扎实的经济社会调查,为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会现实树立了一个典范,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调查研究,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都能熟练运用调查研究,准确发现问题,科学作出决策,不断推动事业前进。实践一再证明,一切决策、论断、结论,都来自于调查研究;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必须出自调查研究。
高与奇,永远是属于黄山的特征。  曾有诗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显示出人们对黄山的肯定与赞美。  我很喜欢旅游,愿意去各个地方游玩,可唯独不喜欢爬山。  去年夏天,在家人的鼓励下,我准备到黄山一游。  山上稀薄的空气和不断上升的山路,都在无形中消耗着我的体力,不一會儿我就气喘吁吁。  “不行了。”我长吁一口气,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脸上的汗水不停地流淌——山上气温远远低于山下,
在美国内华达州北部的一座长期休眠的火山上,工人们正准备开始爆破并挖掘一个巨大的矿井。该矿井将成为美国十多年来第一个新开发的大型锂矿一它也是美国国内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再生能源的新供应来源。它可能有助于解决美国几乎完全依赖外国锂资源的问题。  然而,这个名为“Lithium Americas”的项目遭到了原住民部落成员、牧场主和环保组织的抗议,因为它预计将要动用大量珍贵的地下水资源,可能会对一些地下水造
北京对于所有没有来过的人都是一个梦。  据说当年演员梁家辉应大导演李翰祥之邀在电影《垂帘听政》里扮演光绪皇帝,那是他第一次来到北京。在一个雪夜,梁家辉骑了一辆破自行车,独自一人穿梭在长安大街的故宫前。寂静的夜晚和紫禁城的黑影仿佛让他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古都,自行车轮压在雪地上的吱吱嘎嘎的声音仿佛是历史的回音。更多的人来北京和这位扮演皇帝的演员感受是一样的:希望看见那个遥远的触手可及的皇城,这里有天子风
1899年,清代学者王懿荣身染疾病,太医药方中开有一味“龙骨”,家人抓药回来,他目光锐利地发现上面刻有奇异的文字,但与篆文不同,经研究当为殷商时文字。自此,甲骨文惊现于世。  从“一片甲骨惊天下”,历经120年,甲骨学已然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关注的一门国际显学。这3000多年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古典文献遗产,更是世界文化库藏中熠熠生辉的瑰宝。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广大干部的担当与作为首先来自思想上的觉悟,对信仰的坚守、对事业的忠诚、对宗旨的践履让广大干部“不待扬鞭自奋蹄”,科学的制度安排、有效的机制保障对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意义同样重大。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旨在通过思想引领与制度激励双管齐下,为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奋发有为营造良好氛围、消除后顾之忧。  营造良好氛
2011年8月22日晚,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儿童骨科病区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全市大会诊,包括华山医院手外科顾玉东院士在内的5位知名专家正在为“7.23”甬温线铁路重大事故中受伤的小女孩项玮伊进行全面伤情评估,其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九旬老人,神情凝重,在小伊伊的病床边躬下身子查看她的腿部伤情。这位连顾玉东院士都尊称为老前辈的专家,正是我国儿童骨科创始人之一的吴守义教授。  2019年6月27日,吴守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在波澜壮阔中不断前行。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从注重数量到提高质量,从依法治国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再到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成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70年來,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律服务等领域亮点纷呈。作为一种法治符号,司法人员、律师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群体的服饰变化,无疑折射出法治的进步历程。本期特邀请专家学者,透过服饰变迁解读70年法治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