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手写方式做笔记的人对资料的理解更加到位,记忆也更牢固
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错,那么总有一天,会出现手机长在手上的人类。
不少人如今的生活状态已经明显预示了这种进化趋势:他们会一直将手机握在掌中,除基本的通讯外,从日程安排到游戏娱乐,从财务管理到健康养生,手机里形形色色的应用程序足以填满生活的每一格空白。别说节奏飞快的白天,就连晚上睡着的时候,都有应用程序在监控睡眠与心率,而且还设定了闹钟提醒。
而就在10年前,人们处理问题时,还是习惯于拿出纸和笔。
重拾全面记忆
让手机成为生活重心后改变的不只是手指的习惯,大脑也患上了依赖症。比如,回想一下前不久的春节年夜饭吃了些什么,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打开手机翻翻照片库或者朋友圈,而不是用心回想一下。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不少人会觉得,离开手机中存储的信息,就会完全不认识自己了。
很多人不停地在手机上创建海量数字内容:照片、信息、邮件以及评论等。朋友圈通过照片和文字,能让人们重新认识前些天的自己,比如春节期间吃了些什么,去哪里游玩等。这样的提醒功能可视为一个日记本。
可是,与日记本里记载各种喜怒哀乐不同的是,在手机的电子文档里,人们往往只愿意露出光鲜的一面。比如,朋友圈是记录自己最开心、最光彩照人的瞬间的地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種片面记录或许会让人们对过去的记忆产生偏差。
一些用户为了有意识地与现代数字世界隔绝,拒绝了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在浩渺繁杂的信息世界里试图寻找一片宁谧的瓦尔登湖,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但是对不少人来说会获得轻松感——短时间里不用查看邮件或朋友圈了。当然,在获得轻松之前,或许首先要战胜信息焦虑症,而一旦克服这种焦虑,人们才可能重新拾起自己的全面记忆能力。
30多岁的格罗纳正在让自己远离手机和智能程序,试图还原更全面的世界。实际上他本像是一名智能手机的铁杆用户:年轻有为,在科技公司担任管理人员,身边处处充满着创业氛围。
尽管被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包围,但格罗纳完全清楚:放弃智能手机的话,可以收获很多好处。
“我担心自己会筋疲力尽,”他说,“我每天都要盯着屏幕看十三四个小时,这已经足够了,我可不想看17个小时。”
但格罗纳也承认,人们不能完全抛弃智能手机:“如果所有人都像我一样,那工作就没法完成了。”可即便如此,格罗纳还是认为,放弃智能手机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对于格罗纳来说,远离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是一项主动的选择,而有人在面对同样的选择时,却有心无力。对此,一些人认为,有必要通过立法来让人们重新感受宁静。
法国是第一个考虑将“断网权”写进法律的国家。不仅法国的工会提出了这种倡议,连法国跨国电信公司Orange副首席执行官布鲁诺·梅特灵也持同样的观点。
纸和笔的优势
人们一直在享受技术进步的成果,因此也将科技推上了“第一生产力”的宝座。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就加快了改造人们生活的步伐,不但像《共产党宣言》里说的那样改变了“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也让社会结构不断改变。
在信息时代,技术带来的改变更加明显。然而,尽管科技的确可以提升某些任务完成的效率,但数字信息过载也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引人担忧的现实问题。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六年前所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消费的信息几乎是20世纪60年代的3倍。随着过去六年里电子信息的进一步爆炸式增长,人均信息消费又上了一个量级。英国通讯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也表明,约有60%的受访者认为对自己的设备上瘾,三分之一的人每天上网时间超出自己原本的意愿。
不少研究证实,多任务对人并无好处,可能会令大脑思维过程更加散乱。
其他的发现还表明,与屏幕和键盘相比,纸和笔有独特优势。
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三项研究发现,在回答概念问题时,用笔记本电脑做笔记的学生,其表现不如使用传统笔记本的学生。通过手写方式做笔记的人对资料的理解更加到位,记忆也更牢固。
另一项发表在《应用认知心理学期刊》上的研究文章显示,通过手写方式记录信息的人能够更好地记住枯燥的信息。
当人们重新拿起纸和笔的时候,还会发现,这些“老伙计”有另外一些朴素的优势。比如,一个带有皮革封面的笔记本永远不会没电,也不会在工作进行到一半时突然死机。使用者绝对不会因为不小心删掉任何东西。这些工具也不会不停地跳出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的提醒信息。人们还可以在纸上随手绘制图表或插图,而在智能手机上这些却很难做到。
从智能手机回归的趋势已经显露势头,纸张似乎复活了。不但印刷书销量在2012年触底后逐渐反弹,纸笔等文具也重新回到了用户的购物单上。
一些文具公司记事本的销量开始提升,甚至有文具公司表示,大约在2016年6月左右,公司的销量出现井喷。因为人们在完成某些任务时,似乎重新喜欢上了纸张和笔带来的简单、灵活和伸手可及的触感。
写下来,做下去
2017年4月,苹果公司旗下的上万名员工将进驻硅谷的“太空船”园区。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苹果的新办公楼号称使用了各种黑科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员工们在搬家的时候,不会忘记带上他们的纸和笔。
创新被誉为苹果的基因,而落实到纸面上的思想更容易激发创新。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阿文德·马尔霍特拉表示,想要实现创新,获得创造力,就应该“把手弄脏”。然而,当你使用科技产品或电子设备时,却无法获得这种感觉。
研究还显示,触觉感知往往可以刺激大脑中与创造力有关的部分。所以,在构造一个实体物品时,你获得的触摸和感受也与创造力有很大关系。“我自己对快速原型设计展开的研究表明,即便是在数字时代,当你用实体元素来补充数字元素时,也可以激发创新。”马尔霍特拉说。
在苹果公司的新办公室里,相信也能见到带着木架的白板。
“据我观察,有创造力的企业基本上都会在办公室里使用白板。”马尔霍特拉说,“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生产数字化硬件和软件的高科技公司,都会将白板作为刺激创造力和加强合作的主要工具。”
一家公关公司的创始人安吉拉·赛贝拉同意马尔霍特拉的看法,很多时候,他会选择远离手机,用传统的记事簿、日记本、彩笔和一摞杂志来完成日常工作。
赛贝拉认为,静下心来集中精力才是关键,而手机中App体现的是“别人的模式”,并不一定适合自己。“你会陷入一系列的科技手段中难以自拔,但实际上却总是遵循他人的模式,”赛贝拉说,“我之所以不用这些App,是因为这都是别人的模式,并非我的思维方式。”
她还补充道,“当我拿起纸笔时,就可以按照我头脑中的信息组织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但这或许并不适合其他人……我认为,人们应该努力夺回时间的所有权和信息的控制权。”
当纸和笔重新从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那里夺回一些地盘的时候,实际上并不只是传统工具的回潮,更是个人自我掌控能力的胜利。
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错,那么总有一天,会出现手机长在手上的人类。
不少人如今的生活状态已经明显预示了这种进化趋势:他们会一直将手机握在掌中,除基本的通讯外,从日程安排到游戏娱乐,从财务管理到健康养生,手机里形形色色的应用程序足以填满生活的每一格空白。别说节奏飞快的白天,就连晚上睡着的时候,都有应用程序在监控睡眠与心率,而且还设定了闹钟提醒。
而就在10年前,人们处理问题时,还是习惯于拿出纸和笔。
重拾全面记忆
让手机成为生活重心后改变的不只是手指的习惯,大脑也患上了依赖症。比如,回想一下前不久的春节年夜饭吃了些什么,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打开手机翻翻照片库或者朋友圈,而不是用心回想一下。
更有意思的是,现在不少人会觉得,离开手机中存储的信息,就会完全不认识自己了。
很多人不停地在手机上创建海量数字内容:照片、信息、邮件以及评论等。朋友圈通过照片和文字,能让人们重新认识前些天的自己,比如春节期间吃了些什么,去哪里游玩等。这样的提醒功能可视为一个日记本。
可是,与日记本里记载各种喜怒哀乐不同的是,在手机的电子文档里,人们往往只愿意露出光鲜的一面。比如,朋友圈是记录自己最开心、最光彩照人的瞬间的地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種片面记录或许会让人们对过去的记忆产生偏差。
一些用户为了有意识地与现代数字世界隔绝,拒绝了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在浩渺繁杂的信息世界里试图寻找一片宁谧的瓦尔登湖,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但是对不少人来说会获得轻松感——短时间里不用查看邮件或朋友圈了。当然,在获得轻松之前,或许首先要战胜信息焦虑症,而一旦克服这种焦虑,人们才可能重新拾起自己的全面记忆能力。
30多岁的格罗纳正在让自己远离手机和智能程序,试图还原更全面的世界。实际上他本像是一名智能手机的铁杆用户:年轻有为,在科技公司担任管理人员,身边处处充满着创业氛围。
尽管被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包围,但格罗纳完全清楚:放弃智能手机的话,可以收获很多好处。
“我担心自己会筋疲力尽,”他说,“我每天都要盯着屏幕看十三四个小时,这已经足够了,我可不想看17个小时。”
但格罗纳也承认,人们不能完全抛弃智能手机:“如果所有人都像我一样,那工作就没法完成了。”可即便如此,格罗纳还是认为,放弃智能手机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对于格罗纳来说,远离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是一项主动的选择,而有人在面对同样的选择时,却有心无力。对此,一些人认为,有必要通过立法来让人们重新感受宁静。
法国是第一个考虑将“断网权”写进法律的国家。不仅法国的工会提出了这种倡议,连法国跨国电信公司Orange副首席执行官布鲁诺·梅特灵也持同样的观点。
纸和笔的优势
人们一直在享受技术进步的成果,因此也将科技推上了“第一生产力”的宝座。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就加快了改造人们生活的步伐,不但像《共产党宣言》里说的那样改变了“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也让社会结构不断改变。
在信息时代,技术带来的改变更加明显。然而,尽管科技的确可以提升某些任务完成的效率,但数字信息过载也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引人担忧的现实问题。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六年前所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消费的信息几乎是20世纪60年代的3倍。随着过去六年里电子信息的进一步爆炸式增长,人均信息消费又上了一个量级。英国通讯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也表明,约有60%的受访者认为对自己的设备上瘾,三分之一的人每天上网时间超出自己原本的意愿。
不少研究证实,多任务对人并无好处,可能会令大脑思维过程更加散乱。
其他的发现还表明,与屏幕和键盘相比,纸和笔有独特优势。
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三项研究发现,在回答概念问题时,用笔记本电脑做笔记的学生,其表现不如使用传统笔记本的学生。通过手写方式做笔记的人对资料的理解更加到位,记忆也更牢固。
另一项发表在《应用认知心理学期刊》上的研究文章显示,通过手写方式记录信息的人能够更好地记住枯燥的信息。
当人们重新拿起纸和笔的时候,还会发现,这些“老伙计”有另外一些朴素的优势。比如,一个带有皮革封面的笔记本永远不会没电,也不会在工作进行到一半时突然死机。使用者绝对不会因为不小心删掉任何东西。这些工具也不会不停地跳出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的提醒信息。人们还可以在纸上随手绘制图表或插图,而在智能手机上这些却很难做到。
从智能手机回归的趋势已经显露势头,纸张似乎复活了。不但印刷书销量在2012年触底后逐渐反弹,纸笔等文具也重新回到了用户的购物单上。
一些文具公司记事本的销量开始提升,甚至有文具公司表示,大约在2016年6月左右,公司的销量出现井喷。因为人们在完成某些任务时,似乎重新喜欢上了纸张和笔带来的简单、灵活和伸手可及的触感。
写下来,做下去
2017年4月,苹果公司旗下的上万名员工将进驻硅谷的“太空船”园区。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苹果的新办公楼号称使用了各种黑科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员工们在搬家的时候,不会忘记带上他们的纸和笔。
创新被誉为苹果的基因,而落实到纸面上的思想更容易激发创新。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阿文德·马尔霍特拉表示,想要实现创新,获得创造力,就应该“把手弄脏”。然而,当你使用科技产品或电子设备时,却无法获得这种感觉。
研究还显示,触觉感知往往可以刺激大脑中与创造力有关的部分。所以,在构造一个实体物品时,你获得的触摸和感受也与创造力有很大关系。“我自己对快速原型设计展开的研究表明,即便是在数字时代,当你用实体元素来补充数字元素时,也可以激发创新。”马尔霍特拉说。
在苹果公司的新办公室里,相信也能见到带着木架的白板。
“据我观察,有创造力的企业基本上都会在办公室里使用白板。”马尔霍特拉说,“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生产数字化硬件和软件的高科技公司,都会将白板作为刺激创造力和加强合作的主要工具。”
一家公关公司的创始人安吉拉·赛贝拉同意马尔霍特拉的看法,很多时候,他会选择远离手机,用传统的记事簿、日记本、彩笔和一摞杂志来完成日常工作。
赛贝拉认为,静下心来集中精力才是关键,而手机中App体现的是“别人的模式”,并不一定适合自己。“你会陷入一系列的科技手段中难以自拔,但实际上却总是遵循他人的模式,”赛贝拉说,“我之所以不用这些App,是因为这都是别人的模式,并非我的思维方式。”
她还补充道,“当我拿起纸笔时,就可以按照我头脑中的信息组织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但这或许并不适合其他人……我认为,人们应该努力夺回时间的所有权和信息的控制权。”
当纸和笔重新从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那里夺回一些地盘的时候,实际上并不只是传统工具的回潮,更是个人自我掌控能力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