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础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y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关注人类的生存境遇和未来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时代回响.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直接规定了人的共同体的生存方式,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是对人的本质认识的深化,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以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诉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21世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在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和引领世界文明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他文献
现有研究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父母之间的资源与情感联系紧密.通过沿海工业区与内地农民工输出地的城乡追踪调查,可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大龄单身男工群体与父母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资源断裂、情感疏离的代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建立经历了三个时期:打工生涯早期的代际相对独立,成婚困难时期的代际冲突,成婚无望之后的资源与情感的交流停滞与关系疏离.这种代际关系的背后,是家庭化困境导致的代际间家庭目标的错位、家庭合作事务的缺乏、工作与生活空间的隔离,以及由此产生的代际纽带的断裂.这种代际关系显示了,城市化过程中家庭结构转型具有多
由中央有关单位设计推行,城市政府参评的城市类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国家城市光荣榜)在推动城市非经济领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多城联创为视角,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四类典型项目为对象,分析城市上榜次数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上榜城市数量逐年增加,且多城联创的情况逐渐占据主导,上榜次数呈现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逐渐向中部、西部延伸,城市上榜次数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具有强化态势,热点格局呈东热西冷状态;各类国家城市光荣榜评价体系的评价流程与内容具有许多共性
清末最后十余年,社会急剧变迁.御史赵炳麟一方面努力坚守某些政治传统,如恪守御史作为谏官的职责,坚持捍卫皇权等,另一方面也是世变的积极推动者,如对于御史职能的突破,对于实业的关注,对于宪政的鼓吹,对于社会改良的提倡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既保守又趋新的赵炳麟们构成了世变中介于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又一种重要力量,这种力量的社会意义需要我们重新认识.
在离乡迁徙和参与市场经济过程中,都市打工者寄居于"家"与"社会"这一重组的社会空间之中.在日常关于"家"、"家乡"和"职业生涯"的记忆中,人情以及人际间的物质流动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与此同时,物质媒介本身引入了新的"记忆"/"遗忘"的可能性.记忆在这一系列通过媒介的交流过程中加强了不确定性,甚至变得难以表述.这一难以表述的不确定性可以促成人际间的人情记忆和认可,同时也激发了对"遗忘"人情的担忧以及对陌生"社会"的道德批评.记忆并非只是根据"现在"的"社会"语境来进行建构,而是将不确定性引入对"现在"和"社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尤其是近几年的脱贫攻坚战,中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健康扶贫将长期持续,因而需要基于反贫困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健康扶贫政策的三个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从"医疗帮扶"到"疾病预防";从"最少受惠者"扩展到"次少受惠者".据此,现阶段健康扶贫政策优化的重点如下:一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实行个人医疗费用封顶制;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三是增强个人健康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四是关注贫困人口的心理健康;五是建设有益于健康的环境
综合儿童的视角和结构的视角,可以对留守儿童研究中流行的问题取向叙说进行再平衡.基于在湖南乡村的田野调查,可以发现留守儿童充满矛盾的亲子关系体验,从而揭示出他们创造性建构的打工-留守情境下“爱而不亲”的亲子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爱而不亲”内在的情感张力是扎根于追求“过好日子”的家庭生活实践的,这样的生活实践既是物质性的,也是情感性的;既是被社会结构和文化所塑造,也是结构和文化变迁的推动力.
康德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里,提出了著名的"曲木"难题,并认为这里面体现出的悖论既是最困难的问题,也是最后才能被人类解决的问题.与此相应,康德运用"曲木"和"森林里的直木"这一对略显矛盾的核心隐喻,系统地阐释了个体自由与社会法律秩序之复杂互动的关系."曲木"隐喻也可说是柏拉图"洞穴隐喻"对人类感性缺陷描述的变种.它暗示人首先是自然秩序中的存在,这是一种"实然"的经验性问题,也就是人实际上是什么.而"直木"则体现了"应然"的价值追求,即人应当成为什么.它体现了个体在社会共同体里可能发展成为独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崭新命题,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界和领域,有其深刻的学理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本质上具有的相侔性、相通性、相融性使两者能够结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实现两者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理论和实践上检验了结合的成果,这种结合对于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境界、创造中国式现
共情传播与国家形象关系密切,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凝聚民心,激发民众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同时,共情传播也为破解国家形象存在的困境与障碍提供了情感支撑.但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共情极化、共情超限、“反共情”都会影响国家形象的传播与构建.社交媒体发展,为破解两者矛盾带来渠道和技术支持.通过共情融入国家形象传播平台建设、精准共情营造有利于国家形象的舆论环境、共情议题提升国家形象议程设置能力三个途径提升国家形象与共情传播的有机结合,塑造文明大国形象.
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技术加持社交使得原本的政治认同建构出现新的发展趋势,聚合与割裂成为社交媒体时代政治认同建构与解构两种分化特征.个体生活与宏观政治的聚合、群体身份与政治认同跨时空归属的聚合以及政治互动的跨层级聚合,促进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为政治认同的建构创造了群众基础、技术支撑和实践方式.社交媒体也通过屏蔽、引导、规训和伪造的技术路径,造成社交媒体上政治认同心理的分化割裂.多元化认同阻碍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差异认同诱发政治危机,认同越级化侵蚀理性认同根基.应通过加强主流媒体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