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com_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榫卯结构是传统中式家具的精髓。
  不久前,一个关于韩国申遗的误传,让中国的榫卯技术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榫卯,是中国传统木作的一种接合方式。木构件的凸出部分叫作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作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在一起,起到连接作用。榫卯是中国传统建筑、家具和其他木制器具的主要结构方式,它在方寸之间展现了力与美的结合,是中国古代匠人的智慧结晶。
  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干栏建筑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榫卯。

  为了在器物上体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理想,中国人发明了榫卯。榫卯结构通过组成部件的排列、组合,完成上下、左右、方圆、曲直等各种形式的接合,让木制器物的轮廓简练而舒展,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木材本身的美感。这体现了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很懂得欣赏自然本质的美,崇尚简单、素雅的风格。

比汉字更早的民族智慧


  关于榫卯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最流行的一種是,春秋时期鲁班想考验一下他的儿子,看看他够不够聪明,就用六根木条制作了一种玩具。这种木制玩具利用木材本身的凹凸,十分巧妙地咬合在一起,只有搞清了咬合顺序,才能把它拆开。后人管这种玩具叫作鲁班锁,认为它是榫卯的鼻祖。
  事实上,榫卯的诞生比鲁班锁要早很多。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就已经将榫卯这种“高科技”应用于盖房建屋了。上世纪70年代,余姚的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现的干栏建筑遗迹中,发掘出了数千件木构件,凿卯带榫的构件至少有几十件。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榫卯。尽管这一时期金属工具尚未出现,使用石器加工木料并非易事,但考古学家还是辨认出了双层凸榫、凸形方榫、圆榫、燕尾榫、企口榫等榫卯形式的雏形。这些都基本符合受力情况的要求,说明中华先民的建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榫卯形式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建筑史的重要贡献,也说明榫卯是比汉字更早的华夏智慧。
  春秋战国时期,匠师们所采用的榫卯接合方式已达数十种,举凡现代木结构所应用的主要榫卯接合,此时都已经得到了发展和应用。比如在湖南长沙、河南信阳等地出土的战国墓葬中,燕尾榫、搭边榫、银锭榫等接合方式已经应用在了古人的棺材上。人们还在湖北当阳赵巷春秋墓出土的漆俎中发现了明榫、暗榫、通榫、半通榫和燕尾榫,说明这一时期的漆木家具制造已经十分精巧。《楚辞·九辨》有云:“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以圆卯眼和方榫头难以匹配,来比喻双方意见不合、格格不入,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榫卯在当时应用的普遍性。只是那时还没有榫卯一词,人们称这种接合方式为枘凿。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关于榫卯的记述较少,但从发掘出的建筑遗迹和大量绘画、雕刻资料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木建筑技术取得长足发展,出现了较大型的木建筑,以榫卯为基础的斗拱体系也基本形成。
  到了唐宋,榫卯在木建筑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和规范,重要标志就是《营造法式》一书的出现。《营造法式》图文并茂,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关于建筑技术的书籍,对后世影响深远。此时,枘凿已被称为榫卯。宋人编著的关于程颐、程颢的《二程遗书》中记载:“枘凿者,榫卯也。榫卯圆则圆,榫卯方则方。”《营造法式》也使用了“卯眼”一词描述榫卯结构。书中将木建筑中的榫卯分为三类,即铺作卯口、梁额卯口和合柱鼓卯,它们被后来的匠师称作“山面压檐面”“螳螂头口”和“合柱燕尾榫”。
  随着人们逐渐从跪坐变为垂足而坐,高型家具大量出现,原本应用于“飞檐斗拱”的榫卯结构渐渐被用于家具制造。明清时期,榫卯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趋于简化,而在家具上的应用则达到登峰造极的超高水平。学者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提到:“我国家具结构传统,至宋代而愈趋成熟。自宋历明,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有机组合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又十分重视实用与美观。”这个“结构”,便是指榫卯结构。明清家具工艺之精确、扣合之严密、造型之古雅,令世人叹为观止。

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典范


  中国传统木建筑在操作中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前者主要指建筑物的骨干构架,是能够承受载荷的结构体系,比如房屋的柱、梁、枋、檩。后者主要指使用小的木构件拼成大面积的图案,比如门窗、藻井、隔断等。在实际生活中,木家具也通常被归为小木作。榫卯接合在大木作和小木作中都得到广泛应用,但技术层面上的侧重有所不同。
  在大木作中,榫卯的主要功能是使构建组合后形成有足够强度、结构稳定的整体,所以直榫、十字榫、燕尾榫等承重力强的榫卯形式应用较多。飞檐斗拱是中国大型木建筑最鲜明的特征,历来为世人所称道。如仙鹤展翅的飞檐,其实是为了解决四坡屋顶面檐口转角问题而设计的特殊构造形式。斗拱则是大型建筑屋架与柱子之间的过渡部分,将屋架荷载传递到柱子上,再由柱子传到基础。斗拱纵横叠交,形成一层斗拱群,可以起到抗震作用。斗拱虽然种类繁多,但其基本构造和组合规律是有迹可循的。斗拱中用到的榫卯,基本是由一系列的十字榫组成,同一水平面层的木构件,各自牺牲自身的二分之一,统一按“山面压檐面”的原则相交在一起,将重量层层向下传递。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秘之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中式建筑的飞檐斗拱牢固、美观而有弹性,尽管表面看去榫卯节点混乱复杂,事实上其建造逻辑是非常严谨明晰的。   门窗、家具等小木作由于要经常使用和搬动,所以要求既能承重又要便于拆装,拼合作用的榫卯就使用得比较广泛。而到了明清,家具成为文人玩赏之物,榫卯的接合也更加精巧内敛。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展览的鲁班锁。

  小木作中应用到的榫卯接合方式主要有板面接合、框架接合以及板面与框架接合三种。第一种板面接合,在传统家具和木制装修中极为常见,由于板面是木器中比较容易受损变形的部分,所以板面接合的方式显得十分重要。像常见的门窗、桌案、床、椅子等都是采用攒边打框板的结构进行设计打造的,即把“心板”装入带有通槽的边框内。这种接合方式用到的榫卯形式有龙凤榫、燕尾榫等。第二种框架接合,是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相连接,接合截面形状分为方形、圆形、扇形等。第三种板面与框架的接合,大多为三维结构,如抱肩榫、粽角榫等,一方面连接面板,另一方面连接家具的腿。考虑到拆装方便,罗汉床、座椅等家具中还常常用到走马销,也叫札榫。这种榫的榫頭一边呈斜面,卯眼则长出一部分,榫头插入卯眼后可以移动,拆装起来十分方便。
  榫卯结构的优点非常明显。首先,与现代木工所采用的金属缔固物接合方式相比,榫卯接合的强度更大。榫卯的各种结构部件根据力学原理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极为平衡、和谐的状态。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应用横竖方向的梁柱进行构造,在地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再搭柱,交错成为屋顶。屋顶由梁枋和立柱共同支撑,最后由立柱稳立于地面。其次,榫卯的连接部位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可以应对木材膨胀、收缩引起的松脱问题,抗震性也更佳。在佛光寺这种土木结构的建筑中,墙壁仅仅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没有承重,重量全部分散在弹性和韧性极强的木框架上。这正是佛光寺历经千年而不倒的重要原因。榫卯接合的第三个显著优点在于它的可逆性,由榫卯连接的各个构件都可以拆分,便于运输组装和替换维修。最后,榫卯接合依靠木材本身进行连接,无论是天衣无缝的暗榫,还是错落有致的明榫,都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正因为榫卯结构是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典范,所以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化中渐渐成为中国传统构造的精髓,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藏在木头里的东方哲学


  千百年来,崇尚自然的中国人对木头有着独特的感情。中国人用“土木工程”来表达建筑的概念,中国古人认为,木头象征着春天和早晨,是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是大自然生命力和阳光的体现。人住在木头盖的房子里,使用木制家具,便也呼吸到了大自然的气息,获得了来自大自然的能量。由此衍生出的榫卯文化,从一个侧面体现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古代文人笔下,藏在木制器具中的榫卯是大自然的精灵。当古代的工匠将多余的部分凿掉之后,两块木头便会紧紧地互相握着,不再分开。
  榫卯是匠人匠心的最佳诠释。中国古代木匠大都是学徒出身,没有多少文化,没有学过结构力学,但他们通过长时间的亲身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劳动经验,练就了一身因材施用的本领,能够选择合适的木材运用在恰当的位置,甚至通过目测就能判断每块木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匠师们将全部心血倾注在一榫一卯上,让每一件作品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榫卯也体现着中国人简约自然的美学理念。为了在器物上体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理想,中国人发明了榫卯。榫卯结构通过组成部件的排列、组合,完成上下、左右、方圆、曲直等各种形式的接合,让木制器物的轮廓简练而舒展,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木材本身的美感。这体现了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很懂得欣赏自然本质的美,崇尚简单、素雅的风格。
  榫卯的发源地在中国,千百年来演变出了诸多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复杂形式。但其实在世界范围内,只要有木建构的地方,就有榫卯。
  据考证,古罗马人曾在家具和船只制造中大量使用榫卯技术。但古罗马的榫卯拼接组装与我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差别较大。古罗马人的榫卯技术是在两块木板的连接处嵌入一小块木板,再用两个铁钉穿过木板重合处将两端固定。
  中世纪的欧洲木匠同样使用榫卯,比如德国发现的13世纪的井边护栏,就应用了榫卯接合。后来,这种技术被欧洲移民带到了北美洲,在美国木结构的民房中,也有不少榫卯接合的身影。
斗拱的榫卯结构。

  鲁班锁,也叫孔明锁,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智力玩具。它外观看上去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其内部则由凹凸咬合的榫卯连接而成。鲁班锁拆装时都需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分析构件的内部结构。它有利于开发大脑、灵活手指,是一种很好的益智玩具。
  鲁班锁是中国传统工匠文明的代表。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德经济技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将一只精巧的鲁班锁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寓意两国将在制造业深度合作。
  如今,与鲁班锁一脉相承的各类榫卯积木在儿童玩具市场十分流行,不少人将此类玩具视为“中国版乐高”。把一块木头制作成孩子喜欢的符号,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乐中体会到榫卯技艺的博大精深,也提高了孩子们的空间想象、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 来源|北京日报(有删减)
其他文献
2020年11月26日,官方放出消息,《流浪地球2》定档2023年大年初一。  《流浪地球》推出续集,甚至发展成系列,都不令人意外。毕竟最近20年间,国产科幻电影能够做到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就只有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  从现在到公映还有两年多的时间,《流浪地球2》会以什么样态呈现在大银幕上?又是否会得到观众的认可?这其中都存在众多的变数。  無论作为小说《流浪地球》最早的一批读者,还是
期刊
冠脉支架,  因为单价高、用量大,成了国家耗材带量采购第一个“动刀”的地方。  在冠脉支架带量采购结果公布后的5天里,彭立惴惴不安。他在一家外资耗材企业工作,看到结果后,担心自己是否会被公司“优化”。  彭立可以说是运气不好。他上一份工作是外资药企的销售代表,负责的两款明星产品刚好被纳入“带量采购”。这次耗材报完采购量后,留在销售手头的指标从几千万跌到几十万,要么拿着微薄的工资继续干,要么就只能离
期刊
代孕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而一些境外代孕的相关新闻也时常引发国内对国际代孕市场的关注。  通常,批评者认为商业代孕市场的存在对一些较为弱势的女性构成侵害,并使人类生命商品化。而一些倡导者则认为,让一些女性为别人代孕却没有任何回报是不公平的。因此,商业代孕的支持者认为,最好的做法是公开允许这种行为,从而对其进行规范,以此更好地保护参与代孕各方的权利。  在特定的司法管辖区内,代孕在法律方面
期刊
即使是高大上的航天员,也需要面对“屎尿屁”的“三俗”问题。 即使是马桶,要进入到太空,也得变成高精尖的装备。  10月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天鹅座货运飞船将大约3.6吨物资和设备送到国际空间站。其中颇受瞩目的,是一个新马桶。  没错,即使是高大上的航天员,也需要面对“屎尿屁”的“三俗”问题。  不过换个角度说,即使是马桶,要进入到太空,也得变成高精尖的装备。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
期刊
直到2019年1月宣布退休前,  90多岁高龄的吴孟超也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手术刀。  吴孟超被推荐参评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科技部派工作组对他进行考核,确定第二天上午谈话。医院机关考虑这是件大事,就取消了他原定第二天的手术。吴孟超知道后,坚持手术不能推迟。  次日下午谈话时,吴孟超解释:“手术的病人是一位河南农民,60多岁了,病得很重,家里又穷,乡亲们凑了钱才来上海的,多住一天院对他们
期刊
以每台手术支架使用量约1.5枚计算,  我国一年要用掉150万个心脏支架。  11月5日,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在天津产生,此次是国家首次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共有11家中外企业26个冠脉支架产品参与投标。  最终通过公开竞价,10个中标产品价格均不超过千元,均价从1.3万元左右下降至中位价格700元左右,最低仅469元。与2019年相比,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93%,国内产品
期刊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  时隔34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开启新一轮考古发掘。金面具残片、鸟形金饰片、象牙、玉琮……  一個距今4800年—2600年的古蜀王国轮廓逐渐显现。  神秘的古蜀文明如何一步步被打开?  长江上游的三星堆与中原文明以及长江中、  下游文明之间又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期刊
报销比例不同,冠脉支架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  造成的负担程度也不同。  冠脉支架国采落地,曾经动辄万元的医疗器械降至千元以下,欢呼之下也不乏担忧:便宜的冠脉支架好不好用?高价差之间有什么区别?对医生和患者的影响又是什么呢?记者走访了以心血管专科著称的北京阜外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了解冠脉支架国采之后,医院终端的声音与反馈。  阜外医院住院部的大厅里依旧人来人往,似乎和平日并无不同,但患者与家属的兴奋
期刊
心脏支架真的是医生的摇钱树吗?人们对心脏支架滥用的担忧  有根据吗?  “要想富,干介入。”不同的人会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  医学生可能将它视为学科受欢迎指南,心血管病人可能将它当作医生人品的试金石,而医学专家、媒体公众则从中嗅到过度医疗的信号。2019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举报导师杨向军乱装支架并收回扣。“成本两百多,暴利三四万”,心脏支架真的是医生的摇钱树吗?人们对心脏支架滥用的担忧
期刊
近日,面向全國高校大学生展开消费习惯调查显示,  64.61%的大学生都有过“薅羊毛”的经历,甚至因此而感到一种特别的快乐。  实付款1分钱的汤勺,新人红包1块入手的柠檬茶,签到领券后2块钱的拖鞋……“薅”完四舍五入约等于不要钱的垃圾袋、坐垫、手机壳、本子,一众买家在豆瓣各“省钱小组”中纷纷跟帖“抄作业”。  为了抢到商家每天定点放送的大额优惠券,上海电机学院的王祎“蹲守”了三天。最终,她以比原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