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否还记得2013年岁末的贺岁喜剧电影《私人订制》?电影最后的“道歉环节”让人印象深刻:圆梦四人组面对雾霾、水污染、林毁、地陷等环境问题,分别向大自然郑重道歉。这一幕曾让多少观众心生共鸣。片中那些道歉的对象既不是技术合成的,也不是人工搬演的,而是真实存在的。
人类是地球生灵的主宰者,但地球承受不起人类无节制的挥霍。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如何盘清“家底”,算计着过日子,实现资源供需平衡,是一个关乎每个地球人生存的重大命题。为此,人类开始将关注焦点投向了地下,让地球深部“透明化”。
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美苏两国,还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无一不陆续实施了对地球深部探测的重大计划,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直到今天,这场争夺战仍未停止。本期“锐·聚焦”栏目就将目光锁定力争到2040年使我国主要区域地下4000米以内变得“透明”的“玻璃地球”计划。与世界其他大国相比,我国的地球深部探测起步较晚。但令人欣喜的是,经过5年的努力,我国地质学家完成了6160千米“穿透地壳”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探测工作,长度超过了此前50年完成工作量的总和,总长度达到了1.1万千米。今后,“玻璃地球”计划方面仍将大有可为。同时,我们还将介绍与“玻璃地球”计划既有交叉,又有融合的“数字地球”项目。在未来,两者将共同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的虚拟地球。
此外,本期“览·科学”栏目则将关注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携带着陆器菲莱追赶上67P彗星并成功着陆的事件。2014年11月12日,罗塞塔号探测器释放着陆器菲莱,成功软着陆形似“橡皮鸭”的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表面。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在一颗彗星上实现软着陆,这意味着人类真的开启了一个太空探索的伟大时刻。
人类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已经可以上天、下海了,但却还难以“入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通过实施“玻璃地球”计划,能够对地球的“内心世界”进行系统科学的“解剖”。
人类是地球生灵的主宰者,但地球承受不起人类无节制的挥霍。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如何盘清“家底”,算计着过日子,实现资源供需平衡,是一个关乎每个地球人生存的重大命题。为此,人类开始将关注焦点投向了地下,让地球深部“透明化”。
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美苏两国,还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无一不陆续实施了对地球深部探测的重大计划,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直到今天,这场争夺战仍未停止。本期“锐·聚焦”栏目就将目光锁定力争到2040年使我国主要区域地下4000米以内变得“透明”的“玻璃地球”计划。与世界其他大国相比,我国的地球深部探测起步较晚。但令人欣喜的是,经过5年的努力,我国地质学家完成了6160千米“穿透地壳”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探测工作,长度超过了此前50年完成工作量的总和,总长度达到了1.1万千米。今后,“玻璃地球”计划方面仍将大有可为。同时,我们还将介绍与“玻璃地球”计划既有交叉,又有融合的“数字地球”项目。在未来,两者将共同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的虚拟地球。
此外,本期“览·科学”栏目则将关注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携带着陆器菲莱追赶上67P彗星并成功着陆的事件。2014年11月12日,罗塞塔号探测器释放着陆器菲莱,成功软着陆形似“橡皮鸭”的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表面。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在一颗彗星上实现软着陆,这意味着人类真的开启了一个太空探索的伟大时刻。
人类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已经可以上天、下海了,但却还难以“入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通过实施“玻璃地球”计划,能够对地球的“内心世界”进行系统科学的“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