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龙粳57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nlu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水稻品种龙粳57的适宜栽培模式,以糯稻品种龙粳57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种植密度(20和24穴·m-2)、4个施氮量[0 kg·hm-2(N0)、115 kg·hm-2(N1)、138 kg·hm-2(N2)和161 kg·hm-2(N3)],探究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糯稻品种龙粳57不同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氮肥施用水平对不同时期叶面积指数、光合势、茎鞘物质输出率、穗数、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影响显著;同一施氮水平下,增加种植密度后龙粳57的不同时期叶面积指数、茎鞘物质输出率、穗数、千粒重、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应根据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以便更好地发挥品种特性,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养分利用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产量.综合产量指标和氮素利用效率得出,龙粳57的适宜栽培模式为密度24穴·m-2,施氮量115 kg·hm-2.
其他文献
通过4期CLHLS数据,建立多元有序Logit模型,分析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社会参与、社会保障3个维度对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村丧偶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呈同一外延趋势.多数社会支持对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体现主效应的增益作用;然而,子女经济赡养为惟一养老经济来源时会显著降低老年人心理健康,但当有养老保险作为经济保障时,代际经济支持不再对老年人构成心理压力,两者对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具有“协同作用”.政府应从思想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保障等方面入手,联合多元力量提升
基于人岗匹配的理论与实践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训模型,即“IOA”模型,对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新型职业农民从事的职业岗位和人岗匹配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训体系、强化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体系、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干中学”管理体系、加强农业现代化劳动力市场职业岗位分析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的协调发展.
当前农村社区应急治理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短板,处于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中,大数据驱动农村社区应急治理体系存在法律制度缺位、组织运行僵化和技术发展滞后等制约因素.为满足日趋复杂的应急治理需求,从法制保障、组织支撑、技术赋能3个方面构建大数据驱动农村社区应急治理体系,并提出加强制度设计、推进多元共治和创新科学技术等实现路径.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了影响农村网络直播课堂接受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龄、科目和年级对农村直播课堂的接受态度有较大影响力.同时,提出政府与市场共建、校际合作帮扶的网络直播课堂搭建模式,以期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思路.
村规民约融民主、法律和道德于一体,是自治、法治和德治完美的结合,在乡村治理与纠纷解决中具有强大的优越性.村规民约在新时代下也面临着适应性减弱、作用受限以及规定的惩罚性内容是否合法等新挑战.面对新的挑战应当双管齐下,在宏观上“规则治理,价值引领”;在具体措施上有针对地处理,即构建新型村规民约、平衡自治权和行政权以及惩罚性措施“契约化”等,努力让乡村成为人们“诗意地栖居”的乐土.
从治理观念、治理主体和运行机制三方面对多中心治理理论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契合性进行分析,并以B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例,分析其有效治理的实践经验,探索其治理有效性的逻辑转换.由此提出了提升各主体责任意识、明确各主体责任定位以及构建多元共治的网络机制等建议,以期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借鉴.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引起农村生态环境的普遍性问题,明确了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拓宽公共投资渠道、补齐生态环境治理短板,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形成生态治理规模经济,坚持绿色健康导向、以生态资源带动特色旅游,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拓展生态环境治理的内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形成多元主体共治新格局的协同治理策略,以期助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通过分析双轨治理整合乡村振兴集体行动的实现路径及现实意义,以临沂市兰山区Z村为例,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书记嵌入农村的双轨治理过程.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作为基层治理主体通过互惠性的资源依赖、资源主导下的权力顶端、运动式自治动员3条整体性路径嵌入“村和户”基层治理客体之中,使行政动员下的资源整合在乡村振兴场域发生作用,使得Z村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建设行动和创新管理服务方式4个方面取得实效.
基于中国农村2009—201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总贷款额、农业保险赔付额、农业保险保费、农村地区国家财政支出4项指标和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民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并不十分明显,且在一定的时期内具有滞后性,随着稳健且持续的冲击后,农民收入得到改善.最后,针对此现状提出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如何实现乡村治理效能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发展的物质基础,深刻影响着乡村治理状况,而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载体,更是在诸多层面与乡村治理过程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从乡村治理场域下出发,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切入点,基于二者的互动基础探究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可能发挥的治理效能.从组织关系、治理资源、民主化水平和集体组织功能4个方面探索当前阻碍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乡村治理有效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深入挖掘集体经济组织的治理属性,以期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