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学会分享亲情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faxia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将至,游子们陆续踏上回家的路途。子女们敲开家门,见到阔别的父母,全家吃着熟悉的饭菜,团聚的激动和喜悦瞬间弥漫。
  一年走到尾,当电话那边的孩子终于出现在面前时,父母渴望子女能多和自己待一段时间、多说几句话,以慰藉平时的思念与孤单。这,就是老人对春节的期待。
  可是这份喜悦往往难以持久,没几天,没话讲、不耐烦、抱怨、牢骚甚至争吵逐渐升级,很多人困惑:为何相见容易,相处难?
  相聚只有尴尬?
  春节到了,北京回龙观65岁的夏先生心里十分发愁。因为他们父子在一起时,总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去年10月,他结束了单位返聘,真正退休,头几个月根本不适应,朋友建议他多跟家人聊天,一起出去旅游一趟。不过,夏先生觉得这并不容易。
  那时,儿子研究生毕业,夏先生希望儿子找份安稳工作,早点成家立业。儿子却要和别人合伙创业。夏先生妥协了,他想好好跟儿子聊聊工作的事,并传授些管理经验,不料被儿子打断:“你那一套过时了,你又不懂网络,无聊的话不如多去看看爷爷。”之后,儿子在外租房,父子俩半年多没碰过面,只打了一次电话。
  不过,说到自己的父亲,夏先生也很自责。他父亲85岁,住在郊区。因为父亲听力不好,夏先生和父亲也很少打电话。有时一个多月他才去看望一次,连保姆都会看不下去,进门就说“你终于来了”。夏先生去看父亲,也是“走形式”,“坐在一起吃个饭,却没有话说,目光碰上了还觉得尴尬,走的时候塞给他几百块钱,他也不要”。
  你理应陪着我?
  “真想去逛街啊,春节期间商场的折扣应该比较大吧?”春节假期天天在家看电视闷得发慌的小莉对母亲说。可母亲却回了一句:“逛什么街?就那几家商场你平时还没逛够啊?过年也不在家陪陪我。”
  偏巧这时候,小莉的闺密约她逛街看电影。小莉拎着包出了门,剩下母亲在家。这是一年春节发生在小莉家的一幕。在节后的姐妹聚会上说起这件事时,小莉还显得有些不甘,但同时也庆幸好友电话打得及时,要不然自己肯定会和母亲大吵一架。
  而李女士反而有点“嫌弃”儿女回家,李女士的女儿在外省工作,一年中只有春节和长假才回来看父母,但回来后多数时间在睡觉、上网。她看不惯女儿不规律的饮食作息,“我们两代人的作息不一致,我说多了她也烦。而他们回来住几天,我还得琢磨着每餐给按时做饭,我都没时间参加集体活动了。”李女士最初见到女儿回家的欣喜还维持不到一天,她就想回到自己日常的交际圈中。
  春节放大了小毛病
  河北香河57岁的王佩丽和老伴在春节前开始冷战。她每天按时做好一日三餐,其余时间就是在小区里的公园织毛衣,晒太阳。王佩丽和老伴相差3岁,先后退休。闲下来后,她突然发现两个人都没事做,“女儿还没生小孩,我不用带孩子,又不爱唱歌跳舞,老伴喜欢写点书法、读书看报,两个人一天到晚都在家耗着”。王佩丽偶尔喊老伴去逛超市,得到的却是“男人不进超市厨房”的回绝。在她印象里,这两年来,两口子只一起去过两次超市,老伴还总嫌她挑三拣四。
  渐渐地,王佩丽也变得冷淡起来:做好饭菜,敲几下碗筷示意要吃饭了;灯管坏了,就写张纸条放在书桌上……“他其实挺能说的,口才也不差。”王佩丽纳闷的是,老伴跟别人讲起书法头头是道,“跟我在家,3天下来还说不了4句话,多的时候一天也说不到10分钟”。
  去年春节老两口生了不少气。大年初一丈夫和她到亲戚家拜年,老伴喝得烂醉,一直昏睡到第二天中午,“我怎么叫都叫不醒,好不容易起来了,已经大中午了,赶到我妈家时,已经是下午四点,虽然我妈没说什么,可我心里很别扭,他要是在意我的感受,头一天就不会由着自己的劲儿喝,不会让自己醉成那样。我妈一年见不着他两次面。”虽然过去了快一年,可王佩丽仍对这个憋屈的春节耿耿于怀。
  王佩丽一直想寻找答案,却发现像她这样的老年夫妻挺多的,有不少老两口分房睡,平日各自出门找乐,缺少交流。她总想好好和老伴谈谈,但转念一想,“怎么说呢?还是不说了”。
  旧格局被打破 小家庭HOLD不住
  每年,王先生都会把父母接到城里过年,老家的亲戚前来拜年时也趁机到附近逛逛,家里总是热闹得像赶大集。妻子李群虽然每年都早早把过年所需的东西准备好,做一大桌菜招待亲友,可心里还是有些怨言。
  2013年,精疲力竭的李群想在饭店订年夜饭,可婆婆却对到外面吃饭有意见,觉得还是在家吃团圆饭才有过年的味儿,言语间就有了些怨气。更没想到刚结婚的儿子和儿媳妇像客人,公婆加上小叔一家子,十多个人一起吃年夜饭。李群忙上忙下,可李群那儿媳,不帮忙不说,居然跟着公婆一起坐那儿嗑瓜子、看电视!李群看着婆婆板着脸,自己也没好心情,一句话不合,便将这些年的不满都倒了出来,连带着也迁怒于丈夫、儿子。王先生在婆媳大战之间的两厢攻击下,也忘记了妻子过往的隐忍与付出,加入了与妻子争吵的行列,结果大家庭原有的和睦瞬间崩盘,喜庆的春节变成了战场,一家人郁闷得很。
  親人期待您的肯定
  有调查显示,长假期间家庭中为琐事争吵的占43.8%,具体原因有如睡懒觉、买了什么礼物和给压岁钱多少。其实,扪心自问,所有的冲突都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
  春节在国人眼中是团圆、喜庆、欢乐的象征,我们都太重视这个节日了,从小年的灶糖到三十的饺子,我们期待它由甜蜜开始,再由举家团聚带向高潮,虽然物质的极大丰富让我们觉得年味渐渐变淡,但对于过年,我们仍怀抱着无比美好的期望,希望它是一团和气喜气洋洋的。这样的期望值越高,对他人的举手投足也更为敏感。
  这是因为我们太在乎春节,也在乎自己的感受,将一些小事视作体现个人话语权甚至价值感的机会,无形中,希望对方以过节的方式来对待自己,以示看重自己。表面上看是在争话语权,其实彼此都是在向对方要一份认同,要对方肯定自己这一年辛苦付出,这份肯定与认同重于一切的回报。
  人们重视过年,正是因为那份团圆感,游子归乡、扶老携幼,平时很难与孙辈共同生活的老人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对于子女来说,与父母一起过年体现了孝道。良好的沟通是化解矛盾的必备,我们可以和亲人在一起分享工作中的趣事,静静地听他们想表达些什么,也可以说说孩子和亲人之间好玩的事情。每天保证交流一会儿,一个长假下来,自然掌握了沟通的习惯,家里的笑声会更多一点,更久一些。
其他文献
明天,我们就要送妈妈上“幼儿园”了,这个智力已经退化到两三岁的“妈宝宝”,要开始在养老院生活了。望着地上的箱子、行李包和脸盆,57年前她送我上幼儿园的情景和眼泪一起涌出。  老妈睡下了。  我一件件地清点着她的东西:换洗衣服、洗漱用品、常用药物,最后从柜子上取下一张她的照片,放进包里。  明天,我们就要送她上“幼儿园”了,这个智力已经退化到两三岁的“妈宝宝”,要开始在养老院生活了。  望着地上的箱
期刊
写给妈妈的话  您去世以后,我很少回故乡,尽管故乡还有弟弟妹妹,但是没有了您也就没有了家,回去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此刻,静静地悄悄地看着您的照片,我越发觉得您就是大地和山峰的化身。您的肩膀,宽厚得让我联想到大地,能够扛起那么多的烦恼;您的脊梁,坚韧得让我联想到山峰,能够担起那么大的压力。您是一个普通的妇女,您是一个平凡的母亲,可是我想问、我要问,就是那些被称为伟大的妇女,就是那些被誉为非凡的母亲,
期刊
目前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国民党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少将曾可达以铁面形象出现,他出身贫寒,为蒋经国所赏识,生活简单朴素,做事飞扬跋扈,对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局长“建丰同志”(蒋经国)忠心耿耿,对国民党的腐败深恶痛绝,最终因蒋经国在上海打击金融投机失败而绝望自杀。  曾可达是虚构的,但是国防部预备干部局是真实存在的,国防部预备干部局代理局长贾亦斌是这段历史中不可回避的人物。  拔擢自行伍  贾亦斌(1
期刊
白内障是目前世界首位致盲眼病,其中以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多见。它不仅仅影响我们的视力,严重者甚至导致失明,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还可能引发许多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因白内障导致失明人数约1600万至2100万,占总失明人数的60%。  老年性白内障,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明显升高, 80岁以上的老人百分百都有白内障。发病的部位在我们眼球内的晶状体,眼科大夫常常拿眼球
期刊
像参天大树,为我遮风挡雨——这就是父亲,这就是母亲,这就是家。  不幸的人,父母已远走,满怀的爱无处投递;幸运的人,父母健在,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在 “情感”版组推出“我的父亲母亲”名人专栏,邀请各领域名家、名人,以他们饱蘸激情的笔触,书写感人至深的父母情。  如果你也有与父亲母亲难以忘怀的情感故事,欢迎来信来电,与大家分享至爱天伦。  (来信来电信息见本刊目录页。)  都怨我是那么粗心,母亲健在
期刊
提起大跃进,一些论著对它的进程的描述是: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粮食“放卫星”,最后是大饥饿……  我有时想,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学术界除了为工农业生产领域的“大跃进”摇旗呐喊外,有没有自己的“跃进”呢?  “年产诗一万首”?  看韦君宜《思痛录》、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等书和那一时期的新闻报道,验证了我的一点悬想。  大跃进中,韦君宜下放到张家口地区怀来县,同全国各地一样,这里的公社化、大炼钢铁等等也在
期刊
11月11日刚过,老邻居老街坊们凑到一起的话题都离不开“双十一网上购物节”——谁说现如今的老年人不时髦啊!咱们也是网上“剁手一族”,你“秒杀”着啥啦?看我一次下单“血拼”4000多块呐!购物快感咱们老年人才真的体验得起,因为咱们“不差钱”,什么新鲜事咱都不落空!  然而,网购真的有那么美好吗?买到就是赚到吗?您就没有上过当,受过骗,看走了眼的时候?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14年双十一中国
期刊
我是一名国企退休职工,今年75岁。说句心里话,刚退休那会儿,离开奋斗了几十年的单位和同事,心里还真有点失落和苦闷。但“老马总要卸鞍”,工作总有尽头,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怎样度过自己的退休生活,现实地摆在面前。我生来不爱逛街,又不好交友,“读报、看电视、听广播”,就成了每天度日的主要内容。但过了一段时间,就觉得整天宅在家里消磨时间,好像缺了点什么。“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越是“黄昏”,是否越应该有
期刊
我家有一摞“杂烩”账本,那是我多年来的“杰作“。之所以管它叫“杂烩”,是因为它不仅包括财务流水,而且具有记事、查资料、备忘录等多种功能,家里的经济收支、大事小情、人情交往,安危冷暖,在账本中都有翔实的记载和反映。  财务往来是首要内容。每天发生的收支状况,主副食,蔬菜水果,水电煤气,看病抓药,买书买报等支出都准确、及时的记录,日清月结。当月过日子花了多少钱,哪项花销冒了,哪项支出省了都赫然在目,清
期刊
南京读者陆世良:我今年77岁,一到秋冬,后背、胳膊、腿、全身瘙痒难耐,只有不停地抓、挠才能够感觉稍微好一点儿,已经持续三四个月了。尤其到了晚上,更是痛苦不堪,不但自己双手并用,还需要家人的帮忙,严重影响了睡眠和生活质量。痒痒虽然不是病,但痒起来也真要命啊!  专家解答:老人皮肤瘙痒较为常见,秋、冬季节更为多发,原因大致包括三方面:  1.气候因素:皮肤变软、干燥起皱,在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痒。在冬季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