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极冰盖/冰架变化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

来源 :上海国土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ri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北极是研究全球变化的关键区域。"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南极地区系统开展了东南极冰盖/冰架变化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项目实施,建立和发展了一批现场观测体系,发展了冰盖观测新技术并集成应用于东南极冰盖的综合观测,拓展了对冰穹A地区的新认识和新发现;在冰穹A边缘地区钻取的一支浅冰芯恢复了过去约780年的气候记录,记录了东南极地区存在小冰期的明显证据;发展了东南极冰盖积累和等时年层流动模型,研究在冰盖浅层、中层和深部的变化特征,反演了冰穹A地区的古积累率分布。本文概要介绍该项目基本
其他文献
盾构姿态控制是城市地铁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棱镜法是常用的测量手段,而控制点的布设将影响测量精度。阐述采用坐标转换方法的盾构导向系统解算过程与精度分析;根据误差理论对
石门沟钼矿辉钼矿(化)特征为燕山晚期由基性岩浆底侵作用而形成的二长花岗岩体和地表出露的的厚大石英脉体全岩含矿。分析了河南西峡县石门沟钼矿成因机理与成矿模式。认为石门
基于"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交通中心工程西交通广场"工程现场静载荷试验和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在成层土中的荷载传递特性。本工程试桩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级划分是农用地分等的前提和基础,其划分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农用地分等能否顺利进行,但现有研究方法难以全面反映农用地自然质量的差异性及其性质的可变性。依据浙江省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差异,将其划分为六大区域,并选择性地构建了不同的农用地自然质量等级划分的因素指标(基础肥力、土壤质地、有机质、耕层厚度、灌溉、排涝、pH、地下水位、坡度等)和评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可拓理论建立了农用地自然质
上海地区浅层广泛分布的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和粘土具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强度低等特点,容易对工程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对这三种土重塑样的直剪特性进行了
2013年10月20~26日,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英文简称CCOP)第49届年度会议和第63届指导委员会会议在日本仙台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通过浅层地下水压力回灌对比试验研究,掌握上海地区特殊地质条件下浅层地下水回灌技术工艺,并对浅层地下水压力回灌技术控制地面沉降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变压力
为改良上海粘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分别采用棕榈和麦秸秆加筋,以提高土的强度和抗变形性能。试验以质量加筋率和加筋长度作为影响因素,分析比较两种加筋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黄斑水肿是眼底病的一常见体征而非一种独立眼病,可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以及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多种眼前后段疾病和内眼手术后,因此选择任何一种方法治疗的同时,
目的探讨Mydrin-P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之间的差异性。方法对151例(302眼)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患者,于Mydrin-P散瞳前后应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观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