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计算的花儿也开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f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阶段,口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抓好专项训练,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经常练习,才能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在每次讲授新课之前,坚持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基本训练,逐步调整为让学生在预备铃响后的2分钟之内练习。这种课堂口算训练形式,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然后教师当场批改,及时评比出优胜者。这种训练要有的放矢,有计划、有安排,所练内容最好与最近学习的内容有关。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必然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坚持读 、写、视、听的练习
  1.读
  出一些口算题,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说出计算的结果,同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思路。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法则。
  2.写
  利用课余时间,以找同桌或者自找对手的形式,学生之间互相用小纸条给对手出题,进行口算练习。
  3.视
  教师在课前准备时,把口算题制成卡片、转盘、表格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练习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口算训练方式的单一性,更重要的是教师让学生参与了学习,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从而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4.听
  听教师口头叙述算式,学生听后说出答案。虽然这种训练形式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对增加学生的听力、记忆力,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都有很大的好处。
  三、根据不同的年级确定训练方式
  在低年级教学中,从运算的形势看,口算是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因此,教师从学生认识10以内数开始,让学生在图上数一数,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合一合等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引导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从而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其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再依据低年级学生善于表现自己这一特性,积极开展“口算擂台赛”、“谁比我强”等竞赛活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学生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提高了口算水平。
  口算能力的培养,对象不只是低年级学生,应当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到了高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逐渐增多,问题的复杂性也逐渐增加,这时应注意探索规律,提高学生对数据特征的观察力,重在培养学生能够利用以往所得知识对试题进行变形或推理,提高计算的质量。如学习了乘法分配律“(a b)×c=a×c b×c”,就可以把“72×99 72”变形为“72×99 72×1”,然后再进行口算就简单了。又如在掌握了 “125×8=1000”的基础上,可推出“12.5×8=100”,“0.125×8=1”等。用联系和推理的方式,使复杂的算式简单化,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口算的能力。
  四、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提升计算实效
  良好的口算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口算能力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1.审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很多计算错误不是学生不懂,而是由于学生审题不够精细造成的,如运算符号看错,计算的数字写错等。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就十分重要。一是训练时教师要严格要求,抓实抓细,要求学生先读题,看清每一个数字符号再计算;二是在口算的过程中说说计算的思路,督促学生形成严谨的学风;三是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口算的好习惯;四是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故意设计一些易混淆、易出错的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强化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2.巧算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发现,许多优秀的学生在口算练习时显得很轻松,也很兴奋,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都能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巧算。如口算“4×147×25”时,他们能很快意识到“25×4=100,100×147=14700”。又如口算题“6×9 9”,很多学生都在紧张地笔算结果,而有几个学生就能随口说出“6个9加上1个9是7个9,所以9×7=63”。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巧算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由低到高,懂理、能算、熟算、巧算的过程,对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而言,应当结合所在区域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特点,积极创造各类条件,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在提高学生感知、记忆等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因此,教师应通过考试的诊断评价分析,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已经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最终实现有效教学之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评价 诊断 改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 要]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时,要选择学生熟悉的数据,让学生在调查研究中形成数据分析意识,在互动交流中扩容数据分析意识,在对比仿照中优化数据分析观念。这样,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才能得以逐步培养。  [关键词]培养 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6-034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十分重要。所以,笔者
[摘 要]教学“9的乘法口诀”一课,将规律和口诀结合在一起,通过重组教材和变换乘法口诀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在“我来编口诀——我来找规律——我来记口诀——我来用口诀”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实践 反思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6-031  教学实
[摘 要]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是适合学生的?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是高效的?基于儿童立场的“五让三引”的课堂教学范式旨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辩证地实施“让学”和“引思”,让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基于儿童立场 五让三引 课前引 课中引 课后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增设了“综合与实践”这一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既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又是数学课程内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是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实现学生学习数学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有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 探究 创新能力 数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数学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是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与实验,鼓励学生猜想,开展建模活动,促进学生认知的生长和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思维方法 认知生长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3-04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核心素养”被越来越多的提起,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学
[摘 要]通过变式教学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沟通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在“搭配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变换、层层递进的变式学习、符号化的呈现形式和数学模型的逐步构建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思维活动逐步走向深入,凸显有序、全面的思维,并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变式教
在我的鼓励下,小陈第一次向所有人说出了一切,这也是他经过思考后做出的慎重决定,因为他不想再向身边的人隐藏自己,他想试着去信任这个世界。说出自己的经历后,小陈渐渐变得活跃起来,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心理困扰:重要亲人两次离去性格变得愈发叛逆  “老师,您这样做是什么意思?我和小娅谈戀爱的事情您跟我说就好了,她是个女孩子,您让她以后在学校里怎么见人?”  对班主任发出质问的学生叫小陈,就读于一
现行苏教版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别于旧教材的内容展现大都是纯文字,而是通过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的主题图来呈现数学问题。这种编排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的认知特点。因此学生能否有效地读图,并从中提炼相关的数学信息,从而解决问题,决定了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高低。下面就以一年级数学教学为例,谈几点看法。  一、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读  刚入学的学生看图往往没有针对性,目的性不
[摘 要]现代教育学认为,进入课堂前每位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建一个符合成长的环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尝试、探索,获得智慧和认知的生长。通过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从理性剖析数学的本质、冷静审视当前教学的一些“热”现象以及创新实践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些思考和做法,意在表明把握数学本质、巧设数学活动是促进学生智慧自主生长的关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