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鸿建:香港印刷业的先行者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gan1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刷,是余鸿建先生的工作和事业,也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偶然的开始,使他与印刷不期而遇,并将终身心血付诸印刷业。为培训和教育更多的印刷业接班人,他尽己之力,呕心沥血;为促进和发展香港的印刷业,他不遗余力,为香港印刷业的展翅腾飞起到了推动作用。
  他的生活因印刷而充实,他的命运因印刷而改变,他的人生因印刷而精彩。香港的印刷业,也与他一道走向了一条宽阔而平坦的发展之路。
  
  初识印刷业
  
  余鸿建先生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香港。最初,余鸿建先生一家在香港的生活并不宽裕,淳朴善良的母亲为节约家庭开支,经常去领取当地天主教教会所派发的奶粉、面条。随后在母亲的引领下,余鸿建先生加入了教会,并进入了教会为困难家庭的小孩开设的职业培训学校,学习印刷技术。这次偶然的机会,使余鸿建先生接触了印刷,开始了他的印刷人生。
  学习的日子很苦,但丝毫未能阻挡他刻苦求学的欲望,他学而不倦,常常为更好地理解和操作机器而废寝忘食,毕业后,凭藉着过硬的技术和踏实的为人,轻松地得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那时的他年龄不大,却拥有别人没有的技能,操作印刷厂里最先进的机器,这使他的薪水远远高于许多其它的同伴。可观的薪水,使他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第一个工作岗位上,他兢兢业业地奉献了两年的精力和心血。但同时,另一种新的生活正等待着他去品尝和体会。
  一天,以前的老师找到余鸿建先生,说要介绍一份工作给他,理由是“我看中你有很好的管理能力,我觉得你不应该只是做技术,应该发挥你的专长——管理才能才是。”听取了老师的意见后,余鸿建先生也跃跃欲试,接受了老师的建议。
  原来,当时东南亚最大的出版物印刷公司——大日本印刷(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日本印刷)登陆香港,希望挖掘一些会讲英文的,懂印刷的人去负责管理工作,余鸿建先生便是最佳的人选之一。刚进入大日本印刷,他负责生产管理,后从生产部调往业务部,这样一来,他参与了公司的生产、外发、销售、推广等各个环节,对整个公司的运作流程渐渐熟悉起来。并且,大日本印刷的日籍上司是一个惜才之人,为使他能更好地为公司服务,对他悉心栽培,因此他的专业能力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为回报大日本印刷的精心栽培,他踏踏实实、尽职尽业地工作了七年之久,从一个普通的员工做到了主任,同时收获了上海印刷有限公司为他伸来的“橄榄枝”。七年后的余鸿建先生,已是一位在印刷业里,拥有精湛的专业印刷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的综合型人才了,1978年他加入了明爱印刷训练中心并担任中心经理,1991年,他创办自己的公司——特佳印刷有限公司,这也是理所当然,水到渠成的事了。
  
  印刷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香港的印刷行业里摸爬滚打,余鸿建先生对其了解得越透彻,就对其发展越为关注。他开始为香港印刷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四处奔走了,这些内心驱使他去做的事,使他在印刷业里承担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
  1983年,余鸿建先生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印刷业精英,成立了香港印艺学会,致力于促进和推动香港印刷及相关科技知识传播,弥补了那时在香港印刷业纯学术交流、非牟利性的志愿学术社团空白的局面。与此同时,他担任起出版《印艺学会月刊》的工作。办刊之初,他独自一人承担起月刊的采访、翻译、编写稿件等工作,没有正式的办会会所,资金不足,人力不够,资料缺乏,当时的处境相当艰难,但他仍然坚持了下来。今日的《印艺学会月刊》获得了业界和学界的一致好评,并成为香港印艺学会的命脉,更使他感到高兴的是,月刊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在市场仍普遍持观望态度时,率先使用全DTP制作(即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制作),参与了那场印刷技术革命;并掌握先机,快人一步翻译介绍了欧洲色彩管理系统——宾纳系统。
  “除空气和水外,什么都可以印刷。”是余鸿建先生在东京大日本印刷访问时看到的宣传口号,使他对在印刷中加入创意元素的想法更加笃定:只有不停地推出创新产品,印刷业才可保持历久常新。他领导香港印艺学会与香港出版学会于1989年共同启动“香港印制大奖”,鼓励和奖励大胆创新的印刷产品,便是很好的证明。多年来,香港印艺学会努力组织和安排各类相关的研讨会,如:雷射卡纸的印刷、香味印刷、立体图象印刷、局部UV印刷、特殊油墨印刷、六色及七色原真印刷效果等,为使有关开发特殊印刷效果的生产者,有机会将其特殊效果样品与同业交流,也向设计师和广告制作人员展示其掌控特殊印刷的能力,令设计师有信心多采用特殊效果来设计创意产品。
  近些年来,一方面,印刷制品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不可或缺,另一方面,环保意念的兴起和低碳经济的来临,使印刷业在绿色环保上有更高的要求。为此,余鸿建先生号召印刷业同行本着“由我做起”的心态,肩负起环保教育的使命,通过印刷这个最有效的传播及教育方法,将环保信息传播开去,以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并且,他向行业内介绍了绿色印刷的发展趋势,鼓励与采用当代先进印刷技术和设备;在印刷业和相关产业关系上,坚持印刷与设备器材协调发展,重点要支持发展多色高速、柔印、自动、联动等先进技术设备;在各类印刷工艺上,要促进胶印、凹印、柔印、网印和数字印刷等各种印刷技术,各展所长,并希望印刷同业能尽快达到“绿色印刷”的目标。
  为印刷业更好地发展,余鸿建先生竭尽全力,提出规范印刷名词的倡议,支持数码印刷的应用及普及,注重印刷产业安全。为捍卫印刷业的利益,他不忘提醒印刷同行在拓展海外印刷业务过程中,要注意提防商业欺诈等等,这些切实的建议和提醒是香港印刷业发展中不可多得的务实良策,为香港的印刷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明确的方向。
  
  传递爱心 投身公益
  
  “天主教教会热切为别人提供幸福,有很好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价值观,所以我加入了天主教。我这一生都会尊重这个教会,并且一生都不会离开它。”从余鸿建先生得到帮助的那一天起,热心公益的种子就埋在了他的心里,在往后的生活里,他一直坚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希望能把曾经得到的那份帮助和爱心,用不同的方式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找到人生的目标,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生活的美好。
  由于一心扑在印刷业,余鸿建先生做公益自然更多涉及到的也是印刷业。1978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他进入由天主教会主办的明爱印刷训练中心,担任培训经理。在明爱印刷训练中心工作的13年来,他满怀爱心地为每一位学员进行教导,努力提高印刷从业人员的素质,为香港的印刷业培育出了一大批人才。通过这个平台,他挥洒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汗水,每一颗汗珠都浸透他回馈社会的拳拳之心。
  余鸿建先生认为公益无处不在,强调印刷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做公益事业的一种体现,他这样提倡:“推行社会责任是细水长流,是一种持续的公司教育,不单可以帮助他人,也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甚至也可以不花一文钱。例如:印艺学会多年前已派出执行委员义务指导香港复康会成立复康印刷工场;也曾在会所内召集会员集体捐血(内地称为无偿献血)给红十字会;在印艺月刊内拨出篇幅给慈善机构刊登募捐广告。”不仅如此,余鸿建先生也乐意为一些慈善事业慷慨解囊,目前他正资助云南一些贫困地区的小孩完成学业。
  回顾从事和热爱了一生的印刷业,余鸿建先生认为那是人生中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做事情一向从一而终。我学的是印刷,就认定这一生都做印刷。其实,我这一生中有很多转行的机会,但是我认为:既然你从事了这份工作,就应该专心一致、充满诚意地去做,这就是我做人做事的信念。”
  正是因为这份从一而终的坚持与执着,使余鸿建先生拥有了一般同行人难以比肩的资质,获得在行业内的高度好评,所有的荣誉和称赞都是名至实归,从而,也使他在印刷事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人物简介】
  余鸿建先生,特佳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有近五十年的印刷经验,是香港印艺学会和“香港印制大奖”的创办人之一,曾出任香港印艺学会第二至四及第六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并为印艺学会月刊创始人及首任主编,现担任香港印艺学会名誉主席、香港学术及技能评审局学科专家(印刷及出版)、香港印刷媒体专业人员协会名誉会士、香港印刷物料测试及分析中心顾问、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诸多社团职务。
其他文献
今年春节期间,我在南非的比勒陀尼亚、约翰内斯堡、开普敦等城市观光了几天。发现非洲人对髮型特别讲究。不论是在高级会所里,还是在街头行人,大街小巷都可以见到一些风韵时尚的女人,她们梳着各式各样新颖独特的髮型,其繁琐而精緻的髮艺令我讚叹不已,同时,便产生了强烈的拍摄欲望。当这些姐妹们知道我想用相机来拍摄她们的髮式时,都会热情友好地停下脚步,用甜美的笑容和骄傲的姿态来配合我。当我将拍摄其髮型的照片翻给她们
期刊
社会的进步使女性获得了与男人同等竞争的机会,事业成为了女性生活幸福的另一指标,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里,张约钟女士告诉自己要做一棵树,自信自强自立,要承受得起风雨的打击,也懂得享受阳光的沐浴。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她选择了沉默,从不被动地等待别人的怜悯,也从不依靠,她生活地非常自豪;面对事业的成功,她说:“其实,我最成功的是做人。”  在朋友面前,她是山,端庄大方,她是书,满腔智慧;在儿女面前,她是港,安
期刊
【本刊讯】4月27日晚,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第十六届董事会就职典礼暨十五周年慈善晚会假九龙尖沙咀香港洲际酒店大礼堂举行。周年茂先生荣任基金会第十六届主席,黄家荣先生荣任慈善晚会筹委主席。  大会邀请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周俊明,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曾钰成,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叶家松,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董事会主席林树哲为大会的主礼嘉宾。全国
期刊
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发展越来越好,财富越来越增多,然而很多人却无暇顾及或难以有效管理自己的财富。但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如何规避风险理性投资,这是一门十分高深且值得深究的学问,专业理财规划师也由此应运而生。  香港注册财务策划师协会副会长范维纲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专业理财策划师,说起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他有一种难掩的自豪感。“我相信我所从事的事业,可以帮助到很多人达到他们的财务目标。”在成就自
期刊
【本刊讯】4月15日正午,仁爱堂第三十一届/三十二届董事局交代就职典礼假香港洲际酒店大礼堂举行。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GBS太平绅士、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黎桂康先生及行政会议成员暨仁爱堂创办人刘皇发GBM,GBS太平绅士亲临主礼,是次典礼有近400人出席。新一届仁爱堂主席蔡黄玲玲等董事局成员从曾德成手上接过选任证书,正式肩负起发展仁爱堂各项慈善服务的使命。  蔡黄玲玲致就职演辞,承诺继往开来,改
期刊
在一些大型超市或药品店,能看到一种营养兼药效的产品——芝道。这是一种味道有着日用饮料一样爽口,功能却似仙草“灵芝”般能延年益寿,药效又如传统中药一样,治标治本的世纪新产品。服用此产品,真可谓是“一药在手,受用无穷”。“芝道喝” 灵芝养生系列饮品产自于鸿兴(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公司创办人中医药院士江俊鸿先生在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理念推动下,历经多年不懈地努力和反复试验下,将祖辈留下的灵芝养生配
期刊
在一片泛着蓝色的海面上,一艘艘轮船载着乘客在码头与码头之间往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那条航线的风景在从事轮渡行业三十余年的伍兆缘先生的脑海里早已经熟悉,甚至能够倒背如流。  不可否认,这样的工作,总是会夹杂着些许的烦闷和单调,然而,就是这样一份看似单调而又烦闷的工作,因为他身上担着乘客的安全,却显得意义非凡,在这个行业里,伍兆缘先生找到了属于他的丰富的行程和快乐的感受,对于他来说,扬帆起
期刊
在内地和香港侨界,张佑仲先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兢兢业业地为侨务工作奉献数十载的事迹在侨友中传为佳话。为了帮助广大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锡江归侨侨友们完成多年来的夙愿,他组织一众热心人士,团结共进,任劳任怨,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于2007年创办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锡江(香港)联谊会,并亲任会长,为几千旅港乡亲营造一个温暖的“家”。  只要是认识张佑仲先生的人,都会被他的乐观、豁达、包容的气度所感染。这是一
期刊
他是一位气功医疗专家,却和“文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爱好书法,亦擅长歌唱,语言方面也有相当的天分。他的声音清越文雅,与其交谈,如艺海拾贝,总能有所启迪。他便是刘国尊先生,现已入古稀之年,但眼能观六路,耳能听八方,精神矍铄,英气疏朗,而今仍旧忙碌在奉献的舞台之上。他的一生有力地诠释保尔柯察金的那句名言,“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多姿多彩,乐而自在。  刘国尊
期刊
在香港出租车和小巴运营界,唐跃峰先生经营的城市汽车集团名声卓著。二十多年来,他以诚信作为商道之本,在口碑相传中树立品牌。而作为香港的士小巴商总会会长,他身挑行业重担,以责任为怀,促进同业主动提升服务质素,为香港作为“购物天堂”和“旅游乐园”带来更高的声誉,维系的是整个香港的进步。  在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时,唐跃峰先生还不忘回馈社会,在公益慈善、参政议政的道路上播撒自己的力量,特别是对于内地贫困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