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的“双语言论”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o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语言论”,是“双文化论”的一个分支。“文化”的内涵范围大,“语言”的内涵范围小,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语言”,常常是“文化”的载体,“双语言”与“双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我曾写过一篇《周有光先生的“双文化论”》(《群言》2008年12期),被周先生收入他近年出版的《朝闻道集》《拾贝集》和《文化学丛谈》中(改名为《从“河东河西”到“双文化论”》)。最近重读周老著作,有了一点心得。
  要理解“双语言论”,首先要认同周老常说的一个概念:我们身处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过去,我们是“站在中国看世界”,而今,要“站在世界看中国”,要有“全球化”的视野、视角。否则,无异坐井观天。
  双文化,即“国际现代文化”和“各地传统文化”共存,共同构成人类共享文化和各个国家、民族特有的文化;而“双语言”则阐说、记录、传播着“双文化”,为“国际现代文化”做贡献,也为“各地传统文化”做贡献。
  实际上,“双语言”古已有之。周老说,孔子周游列国讲学,用的是“雅言”,而不是他家乡曲阜的方言。“雅言”就是当时的“天下共同语”。如没有这个“天下共同语”,孔子是无法向“言语异声”的3000弟子讲学,也无法四处游说诸侯的。
  “全球化时代”的地球,已成为了一个村庄。在这个村里,民族繁多,言语各异,怎么交流呢?这就需要有“地球村的共同语”,也即“国际共同语”。
  周老回顾二次大战以后,有100多个殖民地独立成为新兴国家。在语言工作上,他们面对两项历史任务:一方面要建设国家共同语,另一方面要使用国际共同语。日常生活和本国文化用国家共同语,国际事务和现代文化用国际共同语。他说,文化和经济发达的国家,早已实行了双语言。“现代是双语言的时代”。
  而现代的“国际共同语”,是英语。这不是哪个人、哪个国家的意志所决定,“不是开会决定的,而是由历史逐渐形成的”。关于这个形成过程,周老在《双语言时代》的文章中有详细介绍。简言之,近代以来,“英国打破历史传统,努力开创新的历史局面,在政治上开创民主制度,在经济上开创工业化生产方式。这两个开创改变了人类历史,使英语在全世界语言中独占鳌头”。
  法语和俄语,都跟英语争过这个语言霸主,但都没有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迅速崛起的美国成了英语的“继承国”——“英语的流通扩大,美国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近代以来,国际会议一般规定用英法两语,实际只用英语。为什么?节省时间。周老说,这是“语文经济学”。
  就英语本身来说,它也有许多内在的优点。周老将之归结为五条:人口众、流通广、文化高、出版多、使用便。具体地说,英语的语法比其他欧洲语言简单;拼法虽不规则,但除少数者外,“同一个语词有一定的拼法和读音”;它包容性强,“从四面八方吸收有用的外来词”,成为词汇最丰富的语言;它用26个现代拉丁字母而不加符号,方便打字和电脑处理。
  两次大战后,美国“不仅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并且在战后开创了信息化的新时代”,“起源于美国的多媒体电脑和国际互联网络,不断造出以英语为基础的新术语。信息化和英语化几乎成了同义词。英语通过电视和电脑,正在倾泻进全世界每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英语的洪水泛滥全球”。
  关于各国、各地的“双语言”现象,周老举了许多例子:
  东南亚10个国家,都是既用本国的传统语言,又用英语,而且多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一外国语”。
  印度从英国200年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后,本想废除英语,但“全球化”一来,“受过教育的国民人人都懂英语”反倒成为了“参加国际事务和国际贸易的有利条件”。
  日本的“双语言”也有历史:古代使用中文和日文,近代使用英语和日语。体现了其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
  这些国家,都从“双语言”中大大受益,推动了其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最近和周老聊天,他提到近年国际上出现一种“简化英语”,在许多小国家的民众中悄悄流行。这种简单易学、易用的英语,上海话叫“洋泾浜”,一些外国杂志叫它“全球语”。它不是由学者提倡,也不是政府提倡,而是因现实需要,由草根发明,在民间流传。
  说到我们中国的“双语言”,周老把它概括为“国内双语言”和“国际双语言”。“国内双语言”是指推广普通话,普通话与各地的方言土语共存。普通话是当代的“雅言”,有了它,所谓“五里不同音,十里不通俗”的偌大国土,和生息在她之上的十几亿儿女,就有了交流和受教育的共同条件。
  中国的“国内双语言”运动,实际上从清末民初就开始了。那时开始推行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20世纪50年代称“普通话”;1982年宪法规定在全国推广普通话,新加坡和海外华人叫“华语”(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经过语文工作者一个世纪的努力,“普通话”得到普及。我国受过教育的人群,基本上做到了“语同音”。
  而“国际双语言”,自然是指汉语和英语。改革开放以来,“在青年中自动燃起了‘英语热’”。随着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以及科技、教育等现实需要,英语在国民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事实上已经恢复了以英语为第一外国语”。
  周老也清醒地看到,我国还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大国。“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国际双语言政策的问题”;和国民人数相比,懂英语的人还很少,“不能说我国也开始了国际双语言”。
  有人问,国内双语言还没有真正实现,能够开始进行国际双语言吗?通俗地说就是:中国话还没学好,谈得上学外国话吗?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一文里,周有光先生谈到“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两个特征:国际性和进步性。
  国际性,即现代社会是国际大家庭的成员,而不是独立于国际之外的世外桃源。中国加入"WTO",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加入互联网,都是所谓“跟国际接轨”。因此在开通与世界各国往来的渠道(物质的和精神的)上,不能设置人为的关卡。
  进步性,即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基本上都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不断前进,避免落后。因此“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永恒的教条”,“永远走向未来”。
  他说,“改革开放”,就是要建成一个“现代社会”:“开放”是实现国际性的前提,“改革”是实现现代性的条件。而“双语言”,则是成功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
  周老说,我国的现代化要追赶两个时代,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任务非常艰巨。而“现代化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的工具是语言”,因此,“国际双语言是国家现代化无法避免的需要”。
  他强调:双语言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附加物,而是现代社会的一个职能。双语言是一种现代化的指标。从双语言的水平,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测知国家现代化的程度。
  他的主张是:内外并举,兼程并进。“不能等待实现工业化之后再进行信息化。同样,不能等待实现国内双语言之后再进行国际双语言。我们的历史任务是,在一个时期赶上两个时代”。
  这是一位经历了百年风云,学贯东西,跨多学科而有“周百科”之称的老学者、老专家的谠言、建言。它能成为一种上下的共识、推动一项“政策”早日出台吗?
  有趣的是,最近我在报纸上接连看到两篇文章。一篇说,科学实验证明,学双语的儿童,比只会一种语言的更聪明、更有创造性;一篇说,(还是科学实验证明),老年人学外语,可以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看电影《好雨时节》,一个中国姑娘和一个韩国小伙邂逅相爱。他们都不懂对方国家的语言,幸亏都会说英语;借助这“国际双语言”,终成眷属。看来,“双语言”在中国民问,已有了现实的需要。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邻家老伯、后街小囡,也开始说起了“全球语”。
  
  (注:本文引文多出自周有光的《双文化和双语言》)
其他文献
各民族、各时代的腐败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究其原因,各种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信仰大面积失落,以及全社会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有关。主张集权的法家式反腐与主张分权的民主式反腐,都未切中当前腐败根源的要害。要从治本的角度来诊治腐败,制度健全和严刑峻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找到克服信仰危机的有效途径,不能扭转当前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无论是疾风暴雨式的运动反腐,还是分权制衡式的制度反腐,都未必是根本有效的
第一次读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距今已逾五十年,那时我还没有读中学,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我”为主人公,不像其他作品习惯采用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方式,给了我深刻而新颖的印象。上中学后,陆续读了鲁迅的《呐喊》和《彷徨》,以及李青崖的《莫泊桑短篇小说集》(商务版),赵颢深的《柴霍甫短篇小说集》(开明版,柴霍甫今译契诃夫)等。才逐渐懂得,用第一人称写故事原是小说家的一种的技巧、手法。故事中的“我”
单元导语作为教材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和理念,在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对该单元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单元主题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高度概括,作为单元教学的总纲,单元导语如交响乐的序曲一般,为该单元的整组文章的学习奠定了基调。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便应将研读单元导语作为备课的重要环节,以便在制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时树立全局意识
倪庆饩,著名翻译家,南开大学英美文学教授。1928年出生,湖南长沙人。出版译著20多部,尤其擅长诗化散文翻译。在中国翻译史和英美文学研究方面亦颇有建树,发表论文多篇。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倪庆饩的译介,许多英国文学大家的散文经典,中国读者至今都不能读到。  《诗人漫游记·文坛琐忆》(威廉·亨利·戴维斯)、《鸟和人》(威廉·亨利·赫德逊)、《苏格兰旅游回忆》(多萝西·华兹华斯)《水滴的音乐》(阿尔多
《红楼梦》是曹雪芹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在经历了一番特殊的经历之后,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写出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作品。当这部作品还在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少数人中流传时,就有人开始对小说人物、故事情节、思想内涵进行品评;对《红楼梦》“本事”进行索解,试图解开曹子之言与《红楼》之味。到了清嘉道年间,士大夫阶层更是争相传抄阅读《红楼梦》,“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阅读、评点《红楼梦》成为一种时尚
1936年10月19日5时25分,黎明前的黑暗无情地吞没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生命。他曾勇敢地用笔作战,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爆发出了惊人而耀眼的光芒。但随着先生的远去,他高大的身影在人们眼中渐渐的模糊了,他的光芒也逐渐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了,这就使得很多人对先生产生了误读,这些人中间曾经就有我。  我所学习的鲁迅的作品,无论是“横眉冷对干夫指”的傲然,还是“其实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的
“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理论是美国社心理学家C.H.库利在《人的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的社会学概念。“镜像自我”理论证明,自我是人与人互动的产物,自我意识是个人与世界互动的产物。人的性格、才能都不是先天遗传而来的本能,而是在周围环境中,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的、后天形成的社会性经验。  根据“镜像自我”理论,有时候,一次不经意的匆匆邂逅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例如
对中国读者来说,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已经不陌生了。早在2001年11月,他的成名作《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的中译本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4月18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向美国总统奥巴马赠送了加莱亚诺的这本书,从而使加莱亚诺的这部作品越加成为畅销书,也使加莱亚诺的知名度更加上升。2010年和2012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先后出版了加莱亚诺的《足球往事》和《
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一般认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法国,由孔德最早命名,他将社会看成一个生物的有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他以及其后的经典社会学家涂尔干都是从整体主义的视角来研究社会现象并探讨社会运行的规律。而社会学发展至马克斯·韦伯,则是从个人的角度切入,认为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强调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行为,并始终围绕着人的动机来关照社会学研究。在此基础上,韦伯同样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出发
文字是随着书写和传播工具的改变向着流俗而去的。如果从书写工具来分,金石简帛出典籍,纸墨笔砚有诗词,到印刷术出现时话本小说就大行其道了。  当今键盘时代,笔退位,手稿几乎不见,毛笔书写的意趣只有少数人能享受。整个社会的换笔对文学来说,真是一大关隘。我辈逢此结点当如何?想想也只有该哪样便哪样,唱挽歌没有用,进行曲又唱不动,只有抱残守阙经营自己真实的书写了。前时与家卫导演说到这些,他倒是坦然说:“你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