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诚意”“致知”的思想内涵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any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阳明特别重视对《大学》中“诚意”和“致知”的阐释。“诚意”与“致知”都与心体以及精神境界相关,这正是王阳明经典解释圆融通达的特点,也是阳明心学与朱子理学重要区别所在。通过分析王阳明对《大学》中“诚意”和“致知”的解释,并与朱子相关思想进行比较,以呈现阳明心学的特色。
  关键词:诚意;良知;大学;阳明心学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5-0054-02
  王阳明“诚意”“致知”的思想,往往从解释《大学》文本而展开。阳明对“诚意”“致知”不同于朱子学的理解,也集中反映了心学与理学之区别。朱子学的特点是,把《大学》的文本以及相关的概念,都一一地落实,并且使之条理化。因而,朱子所解释的《大学》是建立一个庞博的知识体系,进而提出他的理学思想。王阳明则与之不同,阳明以他良知之学,去融会贯通《大学》的文本及其概念,是以一种诠释的精神来解释《大学》。因此,阳明用以贯彻解释《大学》的思想就值得我们深入分析。从《传习录》相关记载、《大学古本序》以及晚期的《大学问》中都可以窥测些许端倪,而其中最重要的思想都集中在对“诚意”和“致知”的解释,应当可以说,我们通过分析阳明的这两个概念的思想内涵,可以略观阳明解释《大学》的思想旨趣。
  一、《大学》古本以“诚意”为主
  朱子对《大学》的基本看法是必分经与传两个部分,所传本必有错简和阙文[1]。因此,朱子对汉唐以来《大学》所传本进行了改造。改造的基本依据就是严格按照经传的一一对应关系。朱子的改造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补“格物致知传”[1]。二是重新调整文本结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把“诚意”的部分后移。王阳明则遵循《大学》古本原貌,朱子的这些工作在阳明看来是毫无必要的,阳明认为经过朱子改造的《大学》文本,反而失去了圣人的意思。《传习录》中记载了学生对王阳明这样的说法有疑问,认为朱子改造的文本把诚意放在格物致知之后,与首章的次第更加契合。①阳明回答:
  “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然终是没根原。若须用添个敬字,缘何孔门倒将一个最紧要的字落了,直待千余年后要人来补出?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举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于此不察,真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缪。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工夫总是一般。今说这里补个敬字,那里补个诚字,未免画蛇添足。”
  这个回答包含了两个思想:一是王阳明解释《大学》是以“诚意”为主,以“诚意”来统领并融会贯通之。二是朱子的思想是把对心的修养工夫和格物穷理的工夫分成了两个,在阳明看来,这种“支离”的弊病是需要批判的。王阳明以“诚意”为主来解释《大学》文本,阐发他心学的思想是贯彻到底的。阳明在《大学古本序》中言“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2]与这里所言大学工夫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诚意”是一致的。在阳明看来,《大学》的根本要旨就是修养到人心本体的“诚意”。这个“诚意”也就是他所说的“良知”。“止至善”就是向内求心的本体,“诚意”就是良知的呈现。阳明的整个思想倾向是把《大学》的修养工夫,都归结到从“心”上来解释。阳明要强调“诚意”的主导性,探究事物之理必须要有个统领,先要有个“头脑”,有个宗旨,才不至于茫然无着落处。因此,阳明在这段话中是要批评朱子把“格物致知”放在“诚意”之前,然后再添上个“敬”字来讲对心的修养,才能把对知识的探求和对心的修养联系起来。在阳明统一性诠释的立场看来,朱子这种做法自然是“画蛇添足”了。
  二、“诚意”与“致知”
  “诚意”受到王阳明的格外重视,这里有必要进一步分析阳明“诚意”的基本含义。关于“诚意”,王阳明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释:一是心之本体的“诚意”即是“良知”,即是道德理性的作用。二是“诚意”的根本工夫就是“致良知”。对于第一点,《大学古本序》中的“本体之知”指出了本体之诚意即是能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在四句教里“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在这里指的就是能够判断是非善恶的道德理性。陽明认为,这种道德理性是心固有的功能。心要能够呈现“良知”的作用,关键在于没有私意的遮蔽。也就是说,心在没有私意遮蔽的情况下,即诚意的状态下,自然能够呈现“良知”道德理性的作用。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的“诚意”即“良知”。
  《传习录》:“如一念发在好善上,便实实落落去好善;一念发在恶恶上,便实实落落去恶恶。意之所发,既无不诚,则其本体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2]
  这段话把“正心”“诚意”“致知”三者的关系交代得比较清楚。在阳明看来,三者其实是一以贯之的,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描述而已。“诚意”就是能够着实地去好善恶恶,这个好善恶恶的心体当然是正的,而这一切的根本工夫就在于“致知”。这里的“致知”即阳明所解释的致良知。阳明反对把“致知”从扩充外部的知识上来解释,而归之于从心上解释。“致知”保证了“诚意”的好善恶恶。因为在阳明这里“诚意”往往解释为“一念之所发”,即不含私意的,真实无妄的意念。但如何保证这个意念所发必然是好善恶恶而不是反之呢?在阳明看来,这个背后的保证就是良知。良知是绝对的道德理性,能够保证意念之所发必然是好善恶恶的。因此,阳明讲到“诚意”必然会涉及“良知”,或者说“诚意”本身就隐含了“良知”,“诚意”的工夫就在于“致良知”。
  三、《大学问》“一体之仁”与“致良知”
  阳明思想体系成熟之后,特别在晚年对于致良知的思想越来越重视,并以之融会贯通其他思想。陈来在《有无止境》中认为,阳明早期解释《大学》以“诚意”为主,而后来以“致知”为宗旨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并建立了其哲学体系[3]。阳明的“致知”就是“致良知”,这在阳明理论中诚然具有核心的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更重要的是在“致良知”基础之上的,阳明以融会贯通的,无所不包的精神境界来诠释整个《大学》主旨,为我们展示了心学活泼泼的天地情怀。事实上,阳明晚年的“良知”经过不断扩展,甚至成了一切精神活动的代名词,以展现其广大的精神境界。其中,《大学问》作为阳明晚年的思想代表,值得深入分析。   《传习录》中记载的几条语录,往往从“诚意”来解释“明明德”,并且以“诚意”为主,贯通修身、正心、格物致知。然而,《大學问》的开篇解释“明明德”则言“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2]这里,王阳明以大人与万物同体来开篇,首先确立了一个很强的精神气场,有如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气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阳明指出大人与万物同体的依据是“其心之仁本若是”,这就明确从心之本体上来讨论问题了。阳明把儒家“仁”的思想进行了扩充发挥,既延伸到宇宙天地万物的层面,又回归到人心之本体上来分析。宇宙间的天地万物与我都是息息相关的,都是活泼泼的,具有生意的。阳明认为人的天赋本性是一片澄明不受遮蔽的,所以称作“明德”。阳明以“良知”解释“明德”,与以“诚意”来解释稍有不同。以“诚意”来解释“明德”尽管也可以说包含了“良知”的意味,但主要是针对朱子学把求知和涵养的工夫分成两个而言的。因此,需要立一个“主意”,一个头脑来统领修养的工夫。《大学问》直接以“一体之仁”,以“良知”来解释“明德”,更有单刀直入地阐发最根本的思想主旨的意味。
  阳明从心上的“一体之仁”和“良知”来解释“明德”,对朱子学向外格物穷理的修习途径多有批评。
  《大学问》:“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生意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于外求,则志有定向,而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矣。”[2]
  这段话从心体“至善”来批评朱子治学“支离”的弊病。“至善”就是即使“明德之本体”,即“良知”,因此阳明在这里实际上指的是从心本体的良知上下工夫。阳明认为朱子学在具体的外在的事物上去求索道理,会导致茫然而无所收束,缺少头脑,没有目的。所以,阳明把“致知”解释为“致良知”。朱子是通过学理积累而最终达到心体透彻的境界。阳明则认为,应当直截了当地从心体下手,一切从心体,从“良知”上用功,能够充分呈现“良知”的作用,自然能够好善恶恶,自然能够去求索知识,自然能够应对万事万物的变化。也正是因为两者途径之不同,对《大学》中具体条目的解释风格也大相径庭。朱子的解释,严格按照经与传一一对应,逐条分析,步步为营。而阳明的解释,全部熔为一炉,而这个大炉子就是“一体之仁”和“致良知”。而在阳明看来,既然《大学》要讲具体的修养工夫,自然需要分析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讨论,而实际上只是“一物”,所谓“一物”指的就是虚灵不昧的心之本体。
  总而言之,王阳明解释《大学》早期以“诚意”为主,《传习录》中的记载大都表现了这样的思想倾向。阳明晚期的《大学问》则特别重视“一体之仁”和“致良知”,体现了阳明广博而圆融的精神境界。尽管不同阶段,不同的文本给我们呈现阳明解释《大学》的思想稍有不同,各有偏重,但是总体来说,“诚意”和“良知”都可以从心之本体上理解,因此两者在阳明这里也是融会贯通的。阳明心学的特色,在解释《大学》“诚意”与“致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大学》本身来说,汉唐所传的古本,确实有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推断文本错简或是阙文的存在应当是比较合理的,在这个方面,前人也做了不少的工作,因此朱子也基于这个理解,结合自己的思想取向,对《大学》做了改造。而在阳明看来,《大学》古本并无须做这些改造性的工作。因为,在阳明这里,他是以一种诠释的精神来解释《大学》文本的。阳明解释《大学》一以贯之的原则就是“诚意”和“致良知”,文本中文字上的问题,或是次序条理上的问题,在阳明这里自然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4,6.
  [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70,135,1066,1068.
  [3]陈来.有无之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
其他文献
摘 要:领事裁判权对清末司法权造成极大损害,清末民初之际,试图从机构改革,制度改革,观念转变等方面废除洋人在华领事裁判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司法制度与国际接轨,走向现代化,但因许多改革措施无法落实,加之国家贫弱,列强并不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使得废除领事裁判权的目标并未达成。  关键词:清末民初;废除领事裁判权;理念转变;法院机构改革;审判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D90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大思政格局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主体提升协作水平,增强育人品质。研究生辅导员是大思政背景中最为重要的参与方,其学术引领力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效果,并影响到研究生培养整体合力的发挥。目前大思政背景下制约研究生辅导员学术引领力的困境主要有:学历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职业能力结构存在短板、工作职责存在认知偏差、高校普遍对此认识不足。因此,需要通过优化研究生辅导员的学历和专业结构、界定他们的工作
期刊
摘 要:1842—1843年马克思批判立场上实现了从政治性批判到政治批判的转变,1842年的马克思从总体上虽然仍是黑格尔的信徒,但已经认识到私人利益、现实生活与黑格尔理性国家理论之间的冲突,因此对私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进行了新的界定,尝试去除国家的神圣性,批判纯粹的政治革命,从历史和哲学层面进行了新的筹划,为实现1843年批判立场的转变,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批判立场;筹划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中国改革开放从1978年到2018年,已经走过40年的辉煌历程。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党和人民事业在不断深化改革中不断向前推进,使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相互促进。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时代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巨大变化的现状,提出应对之策,“改革开放”这个答案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期刊
摘 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它以新的姿态表明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指导了人类实践,推动了社会发展。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简称《提纲》)为视角,通过分析马克思实践观演进过程,从思维的真理性与实践、人的本质与实践、社会生活与实践角度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本内涵,并根据新的历史环境,分析了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
期刊
摘 要:为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以贵州省毕节市城镇化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分析显示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生态优势,正确认识毕节市经济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劣势,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规避生态环境方面的风险,利用好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坚持合理布局,产业整合,坚持文化引领,坚持山地特色发展,坚持走生态、绿色路线,可在提高毕节市城镇化率的同时提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受学生、教师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实效性面临诸多挑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基于协同创新机制下的中高职衔接的意义、存在的主要模式,并针对当下中高职衔接出现的四大问题,从协同创新的视角提出了四点对策:一是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制定统一的专业教学课程标准;二是强化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衔接,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三是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中高职衔接平台;四是探索教育模式的衔接,实现评价手段的统一。  关键词:协同创新;中高职衔接;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52
期刊
摘 要: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之“三进”,包括“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个一以贯之的环节。本文从笔者本学期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出发,阐述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提出,揭示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原因,探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地给人以阵痛。从现实性反思出发,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范畴,从劳动价值认同视角,论证了疫情形势下劳动趋向于劳动本真目的的转变。这种转变对最终实现劳动幸福起到了促进作用。劳动的价值作为人本质上的价值,劳动价值的实现就等于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等于劳动幸福,而对这种价值的认同,即是一种主观上对劳动幸福的积极追求。  关键词:劳动幸福;价值论;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B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