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杨树无性系品种育苗试验及其适应性综合评价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ad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杨树无性系NL-895、NL-95、NL-3244、I-72、ZL-2025、ZL-46、ZG-1、WL-1、WL-2为试材,对其苗期树高、地径、苗相、出苗率及病虫害情况等跟踪调查,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在当地的适宜性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各无性系苗高总生长量之间差异明显,NL-895,NL-95,I-72,ZG-1生长快,平均高3.60m以上;ZL-2025、WL-1、WL-2生长速度中等,年苗高在3.30~3.45m;而NL-3244、ZL-46苗高仅3.26m左右。(2)各品种1a生苗地径最高峰生长节律不完全一致,但与苗高生长节律基本相似。NL-95、NL-895、ZG-1年地径增长最快,分别为2.85cm、2.72cm、2.63cm,ZL-46地径生长最慢,仅2.44cm,其他品种地径生长速度属于中等。(3)综合评价认为,9个杨树无性系品种在当地适应性能力顺序为:NL-895>NL-95>ZG-1>WL-1>WL-2>NL-2025>I-72>ZL-46>NL-3244。
  关键词:杨树无性系;育苗试验;生长指数;适宜性;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110-03
  杨树(Populus spp.)系杨柳科杨属高大落叶乔木,是世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由于杨树栽植容易、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成林成材快、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明显等特点而倍受广大林农喜爱,特别是在国家重点工程长江防护林、绿色长廊、退耕还林等项目的推动下,杨树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短短几年内,滁州市新造杨树林就达约8.67万hm2,活立木蓄积量超过330万m3,10a间全市森工企业的年消耗木材量由10万m3发展到目前的150多万m3。在近年的新造林中,杨树造林每年所占比例达30%~50%,预计杨树造林热的势头还会持续,将成为全市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由于杨树分布范围广,品种繁多,除了科学栽培外,从其自身的生态学与生物学特性来说,每个品种都应有其适生范围,而生产实践中,由于林农缺乏对良种的识别能力,只要见效益就栽、有苗就栽、有地就栽,盲目扩展,导致栽植品种混杂、低产低效,严重影响杨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适应现代林业产业的需求,加速杨树产业健康发展,2009年在天长市苗圃及汊涧、安乐等乡镇分别进行了9个杨树无性系品种的对比育苗与造林试验,意在选择适宜皖东平原区圩栽培推广的优良杨树品种,为广大林农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地处滁州东部边缘、江苏腹地的天长市苗圃,交通便捷,排灌方便,北亚热带温暖湿润气侯区,气侯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4.8℃,无霜期220d,年均降水量1 041mm,年均日照2 197.6h。境内土壤为水稻土和下蜀系黄棕壤,土层深厚、肥沃,pH值6~6.8,有利于黄淮、江淮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良种杨树的生长。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杨树无性系材料共9个,分别为NL-895、NL-95、I-72、NL-3224、中林2025(ZL-2025)、中涡1号(ZG-1)、皖林1号(WL-1)、皖林2号(WL-2)、中林46(ZL-46),经国家或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鉴定为优质推广品种。2010年春从南京林业大学引种和安徽省林科院调进的1a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苗高4.5m以上,地径3.5cm以上的两根一干苗。
  1.3 试验方法 2009年冬对育苗地深翻冻垡,整地、作床、施基肥及苗期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4月2日选取1a生侧芽饱满,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的健壮苗木作种条。先按粗度大于1.6cm,长度18~20cm的规格剪成插穗,置入清水中浸泡3d后扦插,密度为50cm×60cm,每个试验小区100m2,设3个重复。4~10月对各无性系随机抽取30株于每月20日测量苗高,5月20日开始每月调查地径等。
  1.4 评价方法 采用夏尚光[1]使用的隶属函数法,并略加改进后对9个无性系品种生长适宜性进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杨树无性系9个品种的苗期生物学特性研究 2009年4月2日分别对拟引种繁育的NL-95、NL-895、NL-3244、ZL-2025、WL-1、WL-2、ZG-1、I-72、ZL-46杨树无性系品种进行育苗试验。一周后,便开始陆续萌芽,最早萌芽的ZL-2025、WL-1,其次是WL-2、NL-895、与I-72相当,NL-95、ZG-1萌芽较晚,NL-3244萌芽最晚(表1)。从表1可见,自4月11日后陆续进入展叶期,至4月23日均完全展叶,各品种持续时间基本一致,多在4~5d。随着气温的升高各品种很快进入生长盛期,6月上中旬至9月中旬为速生期,9月下旬陆续封顶,11月上中旬相继落叶,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
  2.2 杨树无性系9个品种1a生扦插苗高生长对比研究 各无性系品种月苗高在不同的季节中生长速度变化较大,但苗高生长总趋势动态曲线基本相似(图1),即从4月20日到6月20日期间,各无性系高生长陆续加速生长,8月份生长到了顶峰,进入9月中旬,处于高生长的旺盛期。从7月20日到8月20日,以NL-895、NL-95和ZL-2025月净高生长量最为突出,分别达112.6cm、113.7cm和110.4cm,日均生长量达3~4cm,此间生长量分别占各自年总生长量的27.4%、28.7%、33.4%。从整个生长期表现看,6月下旬至9月中旬均处于生长高峰期,9月下旬后,苗高生长速率迅速下降,10月初,大部分品种苗已经封顶,并逐渐停止生长,但NL-3224、WL-1、WL-2等仍有一定的生长量。各无性系苗高总生长量差异较明显,NL-895,NL-95,I-72,ZG-1生长速度最快,平均高达3.60m以上,其中,最快的是NL-895和NL-95,当年苗高分别达410.8cm、395.6cm。生长速度处于中等的是ZL-2025、WL-1、WL-2,当年苗高分别达330.1cm、345.6cm、330.4cm,而苗期高生长较慢是NL-3244、ZL-46。生长最快的NL-895比生长最慢的ZL-46平均要高出82cm以上(表2)。
其他文献
利用野生裂叶秋海棠叶片及叶柄培养,通过两种方式获得大量再生植株.(1)直接从外植体表面诱导出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mg/L,不定芽在培养基MS+NAA0.5mg/L+6-BA 0.5
1引言对掺杂晶体,由于杂质离子的大小及其所带电荷与它所替代的基质晶体离子不同,这些杂质离子附近的局部结构和局部性质(如局部热膨胀系数和局部压缩率)就会与基质晶体的数
从西藏尼木卡如林温泉附近土样中分离到一个碱性蛋白酶产生菌株SD-142.该菌株经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在50℃条件下,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振荡培养48h后,发酵液中碱
向土壤中添加螯合剂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是目前一项比较有发展前景的土壤修复技术。但由于Pb在土壤中的的存在形态不一,导致植物有效性较低,利用植物对土壤中铅的修复效率十
摘 要:介绍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等。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60-03  萧县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在0.67万hm2左右。为实现无公害蔬菜生产,生产上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综
摘 要:通过对南平市延平区大横镇野生苦竹林的改造,集约经营苦竹林的立竹密度达到15 758株/hm2,笋产量达到3 240kg/hm2,远大于一般经营苦竹林和对照的870kg/hm2和255kg/hm2;竹材产量达11 700kg/hm2,远大于一般经营苦竹林和对照的2 370kg/hm2和1 155kg/hm2;集约经营苦竹林纯收入分别比一般经营和对照净增加15 114元/hm2和18 336元
通过对沣油737等12个油菜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初步观察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比较其产量和抗性,进一步总结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池州市油菜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为调整嘉兴桃品种结构,延长鲜果供应期,2008年从日本引进桃新品种“白丽”进行试种,以成熟期一致的“玉露”桃作为对照品种,开展了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方面的比较试
摘 要:为了研究25%咪鲜胺乳油防治西瓜炭疽病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按300g/hm2、225g/hm2、150g/hm2用药量,第3次施药后10d对西瓜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86.71%、84.22%、81.97%,而对照药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效为76.56%。试验表明,25%咪鲜胺乳油能有效控制西瓜炭疽病的发生和危害。  关键词:25%咪鲜胺乳油;西瓜炭疽
摘 要:采用测土配方“3414”试验方案,以花生品种“粤优114”为试验材料,在连平县进行了花生“3414”测土配方肥效肥效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科学合理的花生施肥和氮肥、磷肥、钾肥的最佳配方比例,最佳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为花生施肥配方设计、施肥指导和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花生;“3414”;测土配方施肥;连平县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