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近文艺院校入学专业考试的日子,中国传媒大学的门口必又将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来自五湖四海、对做主持人有无限憧憬的孩子们,以青春的热情去冲击通向该校播音系的重重考核,而每每只有数十人最终登陆。也许落选者会郁郁,笔者却会以一个资深电视从业者的身份,向这些落选者道一声——“焉知祸福”,想把自己培养成主持人,有无数渠道,何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况且,如果这个主持人培训机制本身就存在着问题,何必打破脑袋进入这个机制?君不见,多少名主持师出“旁门”、另有历练成钢的途径,而更多的所谓专业出身的毕业生,不过耳耳者多。
那,您也许要问了,如果我要找主持人,应该上哪儿去找呢?笔者的建议是,要找,就去会动笔杆子的人堆里找、去有表演才能和经验的人堆里找,为什么?会动笔杆子的人有两类,能说的和不能说的,而一但这个笔杆子会“说话”,即使普通话说得不标准,也一定是口才好、语言有魅力的,都是肚子里有东西的人嘛。典型的例子就是张越,屏幕下写剧本、开专栏,而写作的才华早在她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就开始显现,否则,这个外形怎么也不符合所谓主持人标准的女人,不会在央视主持了这么多年节目。有表演才能的人也分两类,肚子里墨水多的和声称自己爱看书实际只看看时尚杂志的,前者不用说,看看王刚就知道,将舞台经验和自己的学养结合得多么好,想不红火观众都不答应;后者可能没那么多的学识,可是至少他们懂得用眼神、用表情、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传达文字背后的情绪,他们会和镜头说话。而所谓主持人专业出来的人呢,确实是字正腔圆、并且知道很多字的正确读法,令人佩服得紧,可是主持人和播音员的区别大了去了,光会念稿子、背词儿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电视事业的要求。
遗憾的是,我们对主持人的培训体系多年未见大的起色,课程设置包括招生方法都沿袭传统,没有什么本质变化。有一种说法,是当年广播电视技术水平低,无法对人的声音进行更多的修饰和调整,所以才要花大力气训练播音员,让他们在发音时按照一个统一标准来,便于录制出适合播出标准的声音来。但不知为什么,今天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细腻捕捉到各种声音的细微变化、并对不符合技术标准的声音进行再处理,我们的“准主持人”们还在努力练习自己的声音状态,其结果怎样?是这些经过训练的人,声音太过标准,没有个性,甚至已经丢失了一种真实的质感。而无论做电台主播还是电视主持,这两种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和观众产生心灵的呼应,而桥梁就是通过“对话”的形式,所以,主持人要会“唠家常”,虽然这家常的内容有时候偏家长里短有时候则是形而上的东西,但是聊天的方式贯穿始终,好的主持人能够在说家务事时透着善解人意的机智,在说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时有自己的智慧,个性的光芒在和观众直接对话的状态中显现。如果一个人,在那里用冷冰冰的声音自说自话,还不如用个播音机器代替,观众为什么要去看、要去听呢?
通常,那些开设了新闻传媒类专业、特别是有广播电视方向的学校,会有学生自己开办的电台和电视台,谁想试试自己是不是这块料都可以,即使你没有上“传播学院”或是“新闻学院”,你也可以去参加每个学期都有的主持人招聘活动,前提只有一个,你的各科成绩要在B以上(这是对研究生的要求),而最终能否入选,看你镜头前的表现,是不是在和观众对话、观众会不会喜欢你的这种交流方式(而校园外的电视机构在选择主持人上也把这个标准作为重要指标之一)。落败的选手也不必灰心,你可以参加电台和电视台的幕后工作,帮着录制节目的过程也许是最好的锻炼,这时你可以争取自己做出镜记者,自己动手采访并报道新闻故事、积累出镜经验,有了这些经验,孩子们开始判断自己的抉择是否对、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或擅长这项工作,下学期再来竞聘。临近毕业时,学生们会把自己拍摄的作品和自己出镜的片子准备好(多数是非常成熟的电视节目或广播节目了),送到那些招聘单位的手中,然后从社区电视台或一个小的市级电视台开始起步,先是跑新闻、做出镜记者,表现好可以做到主播,有的人在小电视台干个三年五年,那些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机构就会抛来橄榄枝,这事就成了。一个好主播,也许就是从在学校电视台(甚至是中学电视台)义务劳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这种看似没有训练的训练,好处在哪儿?它让日后成名的主播先经历了一重重选拔和淘汰,而备战这种竞争的过程,则使“准主播们”扎扎实实地学到了做新闻、特别是电视新闻方方面面的技巧,这些技巧,从各个角度锻炼着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为拍摄一个新闻故事,你总要学着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知道该怎么说话才能和社会人交往;为报道新闻事件,你总要锻炼自己在现场快速反映的能力,知道在特定场合下应该怎么做怎么说才能挖出事实真相、更全面地报道事件;想做出镜记者,你总要学会如何迅速组织语言、用最精简的话语准确报道;你还要学会剪辑技巧、学会和团队合作的方法……而这些东西,都是成就好主播的基础。
得到的启示,一,培养主持人首先是培养人,要让他们学习在社会上以“人”的身份和他人交往,然后成为一个懂“人事”的人。反观我们的培训体系,中学刚毕业的孩子们在经历了残酷的初试复试、经过淘汰和竞争之后,很骄傲地进入到心中的圣殿,然后就被标榜上“准主持人”的称号了。在主持人职业受到盲目尊重的今天,“准主持人”们大可以很早就生活在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中,而加重这种优越感的,有家庭的因素,也有学校的因素,连其他系别的同学们都知道这个专业的孩子是特殊的一群。而很多电视机构会在“准主播”的学生时代,就去找这些孩子做节目的主持人,于是,本来就不会和社会打交道的孩子,很早就“享受”到被众人仰慕的荣耀,大多数年轻人认定高高在上、让大众仰视就是自己的生活,哪有心思去领会普通人的生活?在他们,真正重要的是去建立关系网、抓住更多更好的上镜机会,获得更大的名气和利益。有追逐名利之心而无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样养成的性格和心智,实在令人担忧;而这种性情,实在不适宜做电视或电台主播,因为这项工作,要用真性情和普通百姓交流——这个东西,是要不食人家烟火的学生们深入生活后才能有的,而当今的专业教育,哪家会意识到呢?一个没有学会做人、不知生活甘苦就被打上“主持”标签的孩子,恰恰是眼中无物、肚里无话、或者说起话来也是言之无物的。不把“准主播”们扔到新闻现场和现实生活中去感受、去观察、去思索,他一个从中学校门到大学校门的孩子,怎么去用自己的脑子说自己的话,除非是天才,而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观点,又如何去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行为风格,从而塑造自己最具个性的屏幕魅力、成为一个好主持呢?
其次,一个好的主持人不是传声筒、而更应该是一个合格的电视人(或曰新闻人),尤其是在学生时代,要让“准主播”们更多地参与电视创作实践、了解电视产品的创作规律,让他们从策划阶段入手,做采访、写稿子、编辑东西,只有这样,“准主播”们才能在日后的节目制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了解一个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份量,知道如何表达内容、如何传达节目的精气神。国外的那些主持人,常常是节目制作方向最重要的“拍板者”之一,不是因为他或她有“社会地位”、就该大家顺着他们,而是因为谁都知道,一台成功的节目一定是围绕主持人的特点组织起来的,同时,这个主持人一直在身体力行地参与节目的创作,他或她明白应该怎么做才能将自己的特点和节目完美结合,更好地表达节目形象和个人形象。一个不明白节目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对着提词器念稿子的人,如何将自己融入到节目中去呢?可悲的是,我们多少骄傲的小“主播”,觉得做节目可不是自己份内的事,除了站在镜头前的那一瞬。
错不在孩子。我们有所谓主持人的培训机制,孩子们当然是无限信任地把自己的未来交给这个机制,那么在机制中的这些老师们,要确实担负起这个责任,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调整自己的培训方式,否则,天分、条件都好的孩子们,被培养成千人一面的念词机器,那些做电视的编导们,只得躲着这些孩子去别的地方“淘”主持人,这不是社会和人才的双重浪费吗?更有甚者,又有多少把关人把这个培训机制的择才标准当作了权威,不符合这个权威审美品位的人才,就经常性地被PASS掉,能让崔永元和张越出现在屏幕上的人,是有足够的勇气和眼光的,如果我们的权威培训机构能转变观念,也许,更多的小崔和张越会出现在更多的屏幕上,那是对主持人人才的一种解放。
那,您也许要问了,如果我要找主持人,应该上哪儿去找呢?笔者的建议是,要找,就去会动笔杆子的人堆里找、去有表演才能和经验的人堆里找,为什么?会动笔杆子的人有两类,能说的和不能说的,而一但这个笔杆子会“说话”,即使普通话说得不标准,也一定是口才好、语言有魅力的,都是肚子里有东西的人嘛。典型的例子就是张越,屏幕下写剧本、开专栏,而写作的才华早在她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就开始显现,否则,这个外形怎么也不符合所谓主持人标准的女人,不会在央视主持了这么多年节目。有表演才能的人也分两类,肚子里墨水多的和声称自己爱看书实际只看看时尚杂志的,前者不用说,看看王刚就知道,将舞台经验和自己的学养结合得多么好,想不红火观众都不答应;后者可能没那么多的学识,可是至少他们懂得用眼神、用表情、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传达文字背后的情绪,他们会和镜头说话。而所谓主持人专业出来的人呢,确实是字正腔圆、并且知道很多字的正确读法,令人佩服得紧,可是主持人和播音员的区别大了去了,光会念稿子、背词儿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电视事业的要求。
遗憾的是,我们对主持人的培训体系多年未见大的起色,课程设置包括招生方法都沿袭传统,没有什么本质变化。有一种说法,是当年广播电视技术水平低,无法对人的声音进行更多的修饰和调整,所以才要花大力气训练播音员,让他们在发音时按照一个统一标准来,便于录制出适合播出标准的声音来。但不知为什么,今天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细腻捕捉到各种声音的细微变化、并对不符合技术标准的声音进行再处理,我们的“准主持人”们还在努力练习自己的声音状态,其结果怎样?是这些经过训练的人,声音太过标准,没有个性,甚至已经丢失了一种真实的质感。而无论做电台主播还是电视主持,这两种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和观众产生心灵的呼应,而桥梁就是通过“对话”的形式,所以,主持人要会“唠家常”,虽然这家常的内容有时候偏家长里短有时候则是形而上的东西,但是聊天的方式贯穿始终,好的主持人能够在说家务事时透着善解人意的机智,在说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时有自己的智慧,个性的光芒在和观众直接对话的状态中显现。如果一个人,在那里用冷冰冰的声音自说自话,还不如用个播音机器代替,观众为什么要去看、要去听呢?
通常,那些开设了新闻传媒类专业、特别是有广播电视方向的学校,会有学生自己开办的电台和电视台,谁想试试自己是不是这块料都可以,即使你没有上“传播学院”或是“新闻学院”,你也可以去参加每个学期都有的主持人招聘活动,前提只有一个,你的各科成绩要在B以上(这是对研究生的要求),而最终能否入选,看你镜头前的表现,是不是在和观众对话、观众会不会喜欢你的这种交流方式(而校园外的电视机构在选择主持人上也把这个标准作为重要指标之一)。落败的选手也不必灰心,你可以参加电台和电视台的幕后工作,帮着录制节目的过程也许是最好的锻炼,这时你可以争取自己做出镜记者,自己动手采访并报道新闻故事、积累出镜经验,有了这些经验,孩子们开始判断自己的抉择是否对、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或擅长这项工作,下学期再来竞聘。临近毕业时,学生们会把自己拍摄的作品和自己出镜的片子准备好(多数是非常成熟的电视节目或广播节目了),送到那些招聘单位的手中,然后从社区电视台或一个小的市级电视台开始起步,先是跑新闻、做出镜记者,表现好可以做到主播,有的人在小电视台干个三年五年,那些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机构就会抛来橄榄枝,这事就成了。一个好主播,也许就是从在学校电视台(甚至是中学电视台)义务劳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这种看似没有训练的训练,好处在哪儿?它让日后成名的主播先经历了一重重选拔和淘汰,而备战这种竞争的过程,则使“准主播们”扎扎实实地学到了做新闻、特别是电视新闻方方面面的技巧,这些技巧,从各个角度锻炼着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为拍摄一个新闻故事,你总要学着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知道该怎么说话才能和社会人交往;为报道新闻事件,你总要锻炼自己在现场快速反映的能力,知道在特定场合下应该怎么做怎么说才能挖出事实真相、更全面地报道事件;想做出镜记者,你总要学会如何迅速组织语言、用最精简的话语准确报道;你还要学会剪辑技巧、学会和团队合作的方法……而这些东西,都是成就好主播的基础。
得到的启示,一,培养主持人首先是培养人,要让他们学习在社会上以“人”的身份和他人交往,然后成为一个懂“人事”的人。反观我们的培训体系,中学刚毕业的孩子们在经历了残酷的初试复试、经过淘汰和竞争之后,很骄傲地进入到心中的圣殿,然后就被标榜上“准主持人”的称号了。在主持人职业受到盲目尊重的今天,“准主持人”们大可以很早就生活在这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中,而加重这种优越感的,有家庭的因素,也有学校的因素,连其他系别的同学们都知道这个专业的孩子是特殊的一群。而很多电视机构会在“准主播”的学生时代,就去找这些孩子做节目的主持人,于是,本来就不会和社会打交道的孩子,很早就“享受”到被众人仰慕的荣耀,大多数年轻人认定高高在上、让大众仰视就是自己的生活,哪有心思去领会普通人的生活?在他们,真正重要的是去建立关系网、抓住更多更好的上镜机会,获得更大的名气和利益。有追逐名利之心而无悲天悯人的情怀,这样养成的性格和心智,实在令人担忧;而这种性情,实在不适宜做电视或电台主播,因为这项工作,要用真性情和普通百姓交流——这个东西,是要不食人家烟火的学生们深入生活后才能有的,而当今的专业教育,哪家会意识到呢?一个没有学会做人、不知生活甘苦就被打上“主持”标签的孩子,恰恰是眼中无物、肚里无话、或者说起话来也是言之无物的。不把“准主播”们扔到新闻现场和现实生活中去感受、去观察、去思索,他一个从中学校门到大学校门的孩子,怎么去用自己的脑子说自己的话,除非是天才,而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观点,又如何去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行为风格,从而塑造自己最具个性的屏幕魅力、成为一个好主持呢?
其次,一个好的主持人不是传声筒、而更应该是一个合格的电视人(或曰新闻人),尤其是在学生时代,要让“准主播”们更多地参与电视创作实践、了解电视产品的创作规律,让他们从策划阶段入手,做采访、写稿子、编辑东西,只有这样,“准主播”们才能在日后的节目制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了解一个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份量,知道如何表达内容、如何传达节目的精气神。国外的那些主持人,常常是节目制作方向最重要的“拍板者”之一,不是因为他或她有“社会地位”、就该大家顺着他们,而是因为谁都知道,一台成功的节目一定是围绕主持人的特点组织起来的,同时,这个主持人一直在身体力行地参与节目的创作,他或她明白应该怎么做才能将自己的特点和节目完美结合,更好地表达节目形象和个人形象。一个不明白节目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对着提词器念稿子的人,如何将自己融入到节目中去呢?可悲的是,我们多少骄傲的小“主播”,觉得做节目可不是自己份内的事,除了站在镜头前的那一瞬。
错不在孩子。我们有所谓主持人的培训机制,孩子们当然是无限信任地把自己的未来交给这个机制,那么在机制中的这些老师们,要确实担负起这个责任,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调整自己的培训方式,否则,天分、条件都好的孩子们,被培养成千人一面的念词机器,那些做电视的编导们,只得躲着这些孩子去别的地方“淘”主持人,这不是社会和人才的双重浪费吗?更有甚者,又有多少把关人把这个培训机制的择才标准当作了权威,不符合这个权威审美品位的人才,就经常性地被PASS掉,能让崔永元和张越出现在屏幕上的人,是有足够的勇气和眼光的,如果我们的权威培训机构能转变观念,也许,更多的小崔和张越会出现在更多的屏幕上,那是对主持人人才的一种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