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是爬山虎的脚悠悠晃晃,盛夏的考试结束,那就该丢的丢,该笑时笑。
甭管怎样,路得朝前走,总要先讨个惬意才妙。说起来考试不是现代人的专利,那么古代人参加完乡试、殿试后,又该如何放松自己呢?
文似鹿鸣,武如鹰扬
考试乃大事,除了当事人会铆足了劲儿奋发图强,旁观者也懂得及时行赏。参加解试、乡试的学子中得举人后,地方州县府便为其奉上“乡饮酒礼”,以示尊重。
文科生入席“鹿鸣宴”,鹿与“禄”谐音,宴会上的背景音乐采用饶有雅兴的《诗经·鹿鸣》;武科生参加“鹰扬宴”,听名字就意气风发,好个“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文韬”也好,“武略”也罢,此举不仅是恭贺才子们迈过雄关大道的第一步,还为即将到来的第二级考试祈福。
有礼有节,不忘师恩
来年赴京,考前须朝见皇帝、拜谒先师;学官在国子监答疑解惑,大批官员使臣前来观礼,既是学习,又是展示。
这次考试后,新科进士更忙了,不僅要感谢命题阅卷、取舍排名的主考官慧眼识人,还要由他带领着见过宰相,最后觐见皇上。当然不乏学子按捺不住情绪激动,据说唐武宗时期的进士丁棱,替状元上场致辞时直接把“棱等登科”嘀咕成具有弹琴节奏的“棱—等—登”。
碍于历史原因,类似礼节在后朝减免不少。到了宋朝,为防朋党之争,当政者开始通过殿试将中榜学子拢作“天子门生”。
群英荟萃,雁过留声
礼部发榜当天,官方主导的“闻喜宴”在长安城内的曲江池隆重举行。最初“醵钱于曲江”,即由中榜者凑份子聚会,朝廷赐给每人一枚象征荣耀的“红绫饼”。五代开始,朝廷为酒食买单,宋朝更是赐钱赏金聊以助兴。“闻喜宴”演变成“琼林宴”后更显国范儿:皇帝亲自宣布科考结果,连皇家花园“琼林苑”的美景都跟着无上荣光。
文科放榜时不轻佻,武科发榜时也不低调。通常,兵部要举办“会武宴”,从预设规格到真实操练都堪称盛况。
“雁塔题名”也是一众学子的莫大殊荣。唐朝进士张莒游慈恩寺时突发奇想,将自己的名号题于大雁塔下,惹得一帮文人雅士争相效仿,久之竟演变成集体仪式:每届进士将姓名、籍贯、及第时间等个人信息逐一题写;日后做了卿相可将字体改成红色。直到宋朝远离了大雁塔,国子监的“立题名碑”才跟着出炉。
散场宴会,玩转天地
为了进一步搭建人脉,释放情怀,新登科的进士还会自行筹办一场“关宴”。吃饱喝足后乘船游江,听歌观舞,然后各奔前程。
假如吃吃喝喝抹不去离别的小感伤,那就组织其他的“团建”项目舒缓心境。比如,欣赏初开的杏花、品尝熟透的樱桃,再瞻佛牙、打马球云云。唐朝乾符四年,财大气粗的进士刘覃曾偷偷出钱筹办樱桃宴,仅那些量大味美的糖与酥酪就耗银无数。
这些“公务员新生代”所到之处人头攒动:有人以其为榜样相夫教子;有人从他们中给自家闺女挑选郎君……宋朝的“榜下捉婿”最有代入感:各地富豪全家总动员,榜单之下出手抢姑爷。对中榜者而言,没准儿好前程与好婚姻接踵而至,可不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考场失意,人生得意
考得好了几多欢喜,考得不好几番失意。但真正的人生赢家,从来笃信“条条大道通罗马”的真理。
譬如古人崇尚书画,宋徽宗赵佶甚至将书画项目纳入科考,专招“艺术特长生”,凭画技入宫担纲画师者当真不少。再有明朝书画家董其昌,初考时因卷面问题屈居第二,自此咬紧牙关钻研书法,再中进士时,一举博得给皇帝起草诏书的美差。最“燃”的当属宋应星吧,屡试不中没关系,他连赶考路上的见闻都写进了大部头的《天工开物》……
得,何惧路径不同?曲径必能通幽嘛。
甭管怎样,路得朝前走,总要先讨个惬意才妙。说起来考试不是现代人的专利,那么古代人参加完乡试、殿试后,又该如何放松自己呢?
文似鹿鸣,武如鹰扬
考试乃大事,除了当事人会铆足了劲儿奋发图强,旁观者也懂得及时行赏。参加解试、乡试的学子中得举人后,地方州县府便为其奉上“乡饮酒礼”,以示尊重。
文科生入席“鹿鸣宴”,鹿与“禄”谐音,宴会上的背景音乐采用饶有雅兴的《诗经·鹿鸣》;武科生参加“鹰扬宴”,听名字就意气风发,好个“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文韬”也好,“武略”也罢,此举不仅是恭贺才子们迈过雄关大道的第一步,还为即将到来的第二级考试祈福。
有礼有节,不忘师恩
来年赴京,考前须朝见皇帝、拜谒先师;学官在国子监答疑解惑,大批官员使臣前来观礼,既是学习,又是展示。
这次考试后,新科进士更忙了,不僅要感谢命题阅卷、取舍排名的主考官慧眼识人,还要由他带领着见过宰相,最后觐见皇上。当然不乏学子按捺不住情绪激动,据说唐武宗时期的进士丁棱,替状元上场致辞时直接把“棱等登科”嘀咕成具有弹琴节奏的“棱—等—登”。
碍于历史原因,类似礼节在后朝减免不少。到了宋朝,为防朋党之争,当政者开始通过殿试将中榜学子拢作“天子门生”。
群英荟萃,雁过留声
礼部发榜当天,官方主导的“闻喜宴”在长安城内的曲江池隆重举行。最初“醵钱于曲江”,即由中榜者凑份子聚会,朝廷赐给每人一枚象征荣耀的“红绫饼”。五代开始,朝廷为酒食买单,宋朝更是赐钱赏金聊以助兴。“闻喜宴”演变成“琼林宴”后更显国范儿:皇帝亲自宣布科考结果,连皇家花园“琼林苑”的美景都跟着无上荣光。
文科放榜时不轻佻,武科发榜时也不低调。通常,兵部要举办“会武宴”,从预设规格到真实操练都堪称盛况。
“雁塔题名”也是一众学子的莫大殊荣。唐朝进士张莒游慈恩寺时突发奇想,将自己的名号题于大雁塔下,惹得一帮文人雅士争相效仿,久之竟演变成集体仪式:每届进士将姓名、籍贯、及第时间等个人信息逐一题写;日后做了卿相可将字体改成红色。直到宋朝远离了大雁塔,国子监的“立题名碑”才跟着出炉。
散场宴会,玩转天地
为了进一步搭建人脉,释放情怀,新登科的进士还会自行筹办一场“关宴”。吃饱喝足后乘船游江,听歌观舞,然后各奔前程。
假如吃吃喝喝抹不去离别的小感伤,那就组织其他的“团建”项目舒缓心境。比如,欣赏初开的杏花、品尝熟透的樱桃,再瞻佛牙、打马球云云。唐朝乾符四年,财大气粗的进士刘覃曾偷偷出钱筹办樱桃宴,仅那些量大味美的糖与酥酪就耗银无数。
这些“公务员新生代”所到之处人头攒动:有人以其为榜样相夫教子;有人从他们中给自家闺女挑选郎君……宋朝的“榜下捉婿”最有代入感:各地富豪全家总动员,榜单之下出手抢姑爷。对中榜者而言,没准儿好前程与好婚姻接踵而至,可不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考场失意,人生得意
考得好了几多欢喜,考得不好几番失意。但真正的人生赢家,从来笃信“条条大道通罗马”的真理。
譬如古人崇尚书画,宋徽宗赵佶甚至将书画项目纳入科考,专招“艺术特长生”,凭画技入宫担纲画师者当真不少。再有明朝书画家董其昌,初考时因卷面问题屈居第二,自此咬紧牙关钻研书法,再中进士时,一举博得给皇帝起草诏书的美差。最“燃”的当属宋应星吧,屡试不中没关系,他连赶考路上的见闻都写进了大部头的《天工开物》……
得,何惧路径不同?曲径必能通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