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问”是课堂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素质教育要科目化,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对历史学科而言,它少有如理、化、生等学科动手实践的机会,所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前一阶段同行们提出了不少教学模式,为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诸如“探究发现”“课堂讨论”“问题探讨”“问题导学”“发展性”等,这些不同名目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与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一个核心的环节,那就是“提问”。
二、“提问”的功能与形式
至今在课堂里仍可以常听到如“是谁”“在哪里”“哪年”之类的提问,这类提问的缺点是:目标不明确,零碎而不系统;无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大小;问题与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之间没有形成“信息差”,学生面前没有出现应克服的障碍。这类提问因其无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可姑且称为“低效提问”。低效提问出现并长期存在的根源,就是对提问功能的理解,仍停留在以记忆知识为满足、以应试为目的的低层面上。
而提高提问效能,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则又如王夫之赞赏的:“虚以生其明,思以穷其隐,所谓致知也”,即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前者只是“入乎耳”,后者才是“著其心”。提问,应该成为培养创造能力、发展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有些教师习惯于单向性对学生提问的形式,而极少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向老师提问。那种伴随着问题而应当出现的学习动机,常常没有产生,这肯定会影响到学习效果。相反,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出发点,让学生在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中提出问题,则可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所以提问的形式并非无足轻重,而是一个关系到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大问题。
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取知识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较为有效的方法有二:
1.让学生在新情境中提出问题
教材所能提供给学生的知识有限,所能营造的情境也缺乏刺激性,所以老师精心选择的文学或影视资料等,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富有探索性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有的老师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军失败投降时,没直接问“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而是在打出“康华利向华盛顿投降”的幻灯片后,又打出一段文字:“1781年约克镇战役后,康华利仰天长叹:‘我纵横一世,不料遭此厄运,天亡我也!’”在最后四字下打上了注意符号,意在引起学生的讨论。果然,学生立即提出了“英军失败是不是天意”的疑问。经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独立战争是正义的,获得人民支持是获胜的根本原因;康华利代表着非正义势力,其失败是必然的,并非天意。”问题由学生流畅自然地解决,教学目标也达到了。
以新情境为媒介,“予学生不疑处”激疑,让他们在产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是历史学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2.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
学生基于原有的知识结构,往往对某些问题产生思维定势,这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展,无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助于创造性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另辟蹊径,多设想一些“如果”,养成寻找多种答案的习惯,这往往可以获得明显的能力培养效果。
8/1教材第三章第四节“想一想 试一试”之二,引用了1883年李鸿章给光帝一份奏章的摘录:
“法国海部铁甲新船四十余号,旧者在外,快船根驳各面战船四百余号,装运陆兵则另有轮船,其船械之精,操演之熟,海上实未可与争锋。陆战则我众彼少,我主彼客,苟能器械精良,饷糈充备,示始不可与战。但一时战胜,未必历久不败,一处战胜,示必各口皆守。”
请你运用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李鸿章的讨论针对什么事件而发?
(2)李鸿章对海战持什么观点?对陆战持什么观点?
(3)李鸿章的态度对当时事件的结局有什么影响?
在讨论问题2、3时,学生基于对李鸿章朦胧的印象和由此产生的“李鸿章是一个大卖国贼”的思维定势,几乎无一例外会回答“消极避战”、“悲观失望”、“畏敌如虎”、“卖国投降”等一类贬词,老师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对此予以肯定。但如果引导学生从该奏章确实客观反映了当时中法两国的军事这一角度去思考问题,可能会有部分学生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发现“李鸿章正确分析了敌我形势,预见到了中法交战中国将战败的结局,战争结果证实了李鸿章的预言。镇南关大捷只是局部的胜利,全役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中法两国的力量对比悬殊所决定的”。这一新颖的思维结果不比简单的几句声讨口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么?
创新就是发散思维。只要学生思维的政治角度没有错,就要鼓励学生敢于、善于质疑,想别人所未想,见别人所未见,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这是学生在学习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四、“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今天的学生从影、视等各种媒体中获得的正确或谬误的信息实在太多,若老师死守从学校里学来的那点有限且过时的知识,要想在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严格要求下,面对现在的学生群体,自如地与人为师,实在是勉为其难的。
“群子之教喻也”,“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要引导学生慎思明辨,则教师必须自己先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领会知识的底蕴,体味知识的精骨,达到“资深”的境界,“资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在教学中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直接关系。要尊重学生,倾听他们的发言,切忌粗暴打断学生发言,或简单否定,或不置可否,或笼统称“好”,要善于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适时展开讨论;对于持有与众不同观点、且言之成理者,要鼓励其保留自己的看法;哪怕学生的思维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合理的,老师也要肯定这一部分的价值。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素质教育要科目化,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对历史学科而言,它少有如理、化、生等学科动手实践的机会,所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应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前一阶段同行们提出了不少教学模式,为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诸如“探究发现”“课堂讨论”“问题探讨”“问题导学”“发展性”等,这些不同名目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与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一个核心的环节,那就是“提问”。
二、“提问”的功能与形式
至今在课堂里仍可以常听到如“是谁”“在哪里”“哪年”之类的提问,这类提问的缺点是:目标不明确,零碎而不系统;无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大小;问题与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之间没有形成“信息差”,学生面前没有出现应克服的障碍。这类提问因其无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可姑且称为“低效提问”。低效提问出现并长期存在的根源,就是对提问功能的理解,仍停留在以记忆知识为满足、以应试为目的的低层面上。
而提高提问效能,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则又如王夫之赞赏的:“虚以生其明,思以穷其隐,所谓致知也”,即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前者只是“入乎耳”,后者才是“著其心”。提问,应该成为培养创造能力、发展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有些教师习惯于单向性对学生提问的形式,而极少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向老师提问。那种伴随着问题而应当出现的学习动机,常常没有产生,这肯定会影响到学习效果。相反,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出发点,让学生在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中提出问题,则可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所以提问的形式并非无足轻重,而是一个关系到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大问题。
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取知识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较为有效的方法有二:
1.让学生在新情境中提出问题
教材所能提供给学生的知识有限,所能营造的情境也缺乏刺激性,所以老师精心选择的文学或影视资料等,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个富有探索性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有的老师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军失败投降时,没直接问“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而是在打出“康华利向华盛顿投降”的幻灯片后,又打出一段文字:“1781年约克镇战役后,康华利仰天长叹:‘我纵横一世,不料遭此厄运,天亡我也!’”在最后四字下打上了注意符号,意在引起学生的讨论。果然,学生立即提出了“英军失败是不是天意”的疑问。经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独立战争是正义的,获得人民支持是获胜的根本原因;康华利代表着非正义势力,其失败是必然的,并非天意。”问题由学生流畅自然地解决,教学目标也达到了。
以新情境为媒介,“予学生不疑处”激疑,让他们在产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是历史学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2.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
学生基于原有的知识结构,往往对某些问题产生思维定势,这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展,无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助于创造性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另辟蹊径,多设想一些“如果”,养成寻找多种答案的习惯,这往往可以获得明显的能力培养效果。
8/1教材第三章第四节“想一想 试一试”之二,引用了1883年李鸿章给光帝一份奏章的摘录:
“法国海部铁甲新船四十余号,旧者在外,快船根驳各面战船四百余号,装运陆兵则另有轮船,其船械之精,操演之熟,海上实未可与争锋。陆战则我众彼少,我主彼客,苟能器械精良,饷糈充备,示始不可与战。但一时战胜,未必历久不败,一处战胜,示必各口皆守。”
请你运用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李鸿章的讨论针对什么事件而发?
(2)李鸿章对海战持什么观点?对陆战持什么观点?
(3)李鸿章的态度对当时事件的结局有什么影响?
在讨论问题2、3时,学生基于对李鸿章朦胧的印象和由此产生的“李鸿章是一个大卖国贼”的思维定势,几乎无一例外会回答“消极避战”、“悲观失望”、“畏敌如虎”、“卖国投降”等一类贬词,老师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对此予以肯定。但如果引导学生从该奏章确实客观反映了当时中法两国的军事这一角度去思考问题,可能会有部分学生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发现“李鸿章正确分析了敌我形势,预见到了中法交战中国将战败的结局,战争结果证实了李鸿章的预言。镇南关大捷只是局部的胜利,全役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中法两国的力量对比悬殊所决定的”。这一新颖的思维结果不比简单的几句声讨口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么?
创新就是发散思维。只要学生思维的政治角度没有错,就要鼓励学生敢于、善于质疑,想别人所未想,见别人所未见,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这是学生在学习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四、“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今天的学生从影、视等各种媒体中获得的正确或谬误的信息实在太多,若老师死守从学校里学来的那点有限且过时的知识,要想在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严格要求下,面对现在的学生群体,自如地与人为师,实在是勉为其难的。
“群子之教喻也”,“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要引导学生慎思明辨,则教师必须自己先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领会知识的底蕴,体味知识的精骨,达到“资深”的境界,“资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在教学中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直接关系。要尊重学生,倾听他们的发言,切忌粗暴打断学生发言,或简单否定,或不置可否,或笼统称“好”,要善于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适时展开讨论;对于持有与众不同观点、且言之成理者,要鼓励其保留自己的看法;哪怕学生的思维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合理的,老师也要肯定这一部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