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复合型人才,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

来源 :国际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自然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逐步下降,而人才资源的作用正在不断上升。人才竞争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而掌握尖端科技的创新型人才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将成为21世纪国际人才争夺战的焦点。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交往更加频繁,人员往来更加便捷,信息共享、人才共用表现得更加明显,国际间的人才竞争进一步加剧。随着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大量涌进,国内人才竞争也随之“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成为一种零距离竞争。
  
  一、外经贸发展对人才的挑战
  
  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而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要设法联系起来,以便参加激烈的竞争。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使得大家拥有了一致的规则,这又有利于这种联合和竞争。全球的经济及金融组织又对这种联合的竞争起着引导作用。这反映了全球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的关系。为参加竞争,就得联合;而联合起来,又加剧了竞争。
  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继续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根本动力。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传统的贸易方式将逐步被网络贸易和电子商务所代替。国际贸易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提供、磋商、签约、货物交接以及结算,都可以通过全球电信网络进行,电子交换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技术的更新换代推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从而推动出口商品结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深加工、附加工价值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初级产品和技术含量低的制成品占商品贸易的比重逐步下降。在商业、通讯、建筑及有关工程、教育、金融、旅游、文化、体育及运输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以及其他专业服务等新型服务业也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出现,在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比重将显著提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才需求层次出现了多样化,同时需求者的构成也趋于多元化,使得人才竞争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的局面,人才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日益突出。换句话说,人才是全球培养,人才在全球流动,人才被全球争夺;国际间人才转移和智力流动将不断增强,国际性人才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人才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国内人才外流相当严重。由于人才频频跳槽而导致经营失败、企业破产的也不乏其例。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也纷纷采取本土化的人才战略,大量挖掘国内高层次人才,加剧了我国国内和国际间人才争夺战。
  中国经济、中国企业在21世纪能否从容地走向世界,越来越取决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整体素质提高的同时,更要加强培养复合型或多功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的复合、能力的复合、智商与情商的复合。
  知识的复合是指未来人才不仅知识面要宽,知识的融合度也要高;只有融会贯通,方能运用自如。优秀的国际经贸人才要具备知市场变化、会经营管理、懂国际贸易知识。
  能力的复合是指未来人才要掌握多种技能;一专多能、身兼数职。优秀的国际经贸人才既要具备敢于改革创新、敢于承担风险之胆,又要具有科学决策、领导企业不断发展之能。
  智商讲的是做事的本领,情商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未来的人才既要提高智商,也要提高情商。优秀的国际经贸人才既要有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之责,又要有敢于承担全部责任的当家人之德。
  
  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
  
  1.规范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发展
  规范政府的教育管理行为,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方式,清理并减少政府行政性审批,向对教育活动运行与提高效率更为有利的登记制改变;深化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由直接管理向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转变,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我国高等学校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灵活应对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能力;建立和完善调研决策系统、宏观监测系统和支撑服务系统,加强协调与服务;引导高等教育必须面向现实社会经济,并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建立以大学为轴心的教学、科研和生产联合体,把大学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例如美国的加州地区,在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的帮助下,由100多年前的荒芜之地,一跃而成为闻名全球的“硅谷”电子工业基地。
  
  2.改革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大学教育正面临着一种严峻的挑战,即如何更好地将传统的学术和教育价值观与一个日益迫切的任务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如何为一个超出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的经济世界培养未来的毕业生。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多种能力;未来的人才市场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是有国际交往能力和懂得国际准则的人才。因此,学校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突出地位。作为教育核心领域的课程教材改革应该走上高速公路,全面改革以应试为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己任的课程体系,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力推进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确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目标、标准;改革教学模式、考试和评估体系,把学生熟练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来抓,培养熟悉我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具备优良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型专门人才。
  
  3.立足全球,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的教育应侧重掌握知识,发展批判性思维,培训有效的表达,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因此,教育理念要立足于全球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竞争,在世界教育的环境中,我们才能更加清楚地找准差距,促使我们与时俱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合理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合编、改编、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增加国际竞争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聘请高素质师资,包括境外专家教授任教,将国际视角变成在一个复杂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经验学习的机会。
  
  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增加新的教育资源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进行多种模式、多种机制的高等教育办学实验。继续办好广播电视教育、函授教育、夜大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加快数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制定政策,鼓励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分类指导,加强监管,支持鼓励我国高等学校和国外高水平的大学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办学,迅速培养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管理、金融、贸易、会计、法律、高新技术等方面的紧缺人才,建立适应经济建设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需要的新学科,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知识流动和知识共享障碍减少的契机,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和交流,充分地利用发达国家的知识、信息资源。
  
  5.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情商
  大学应改进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并将其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普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和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6.加强职业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根据我国教育服务方面的协议,中外合作办学会成为今后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应当强调特色的形成和标准的国际化。适应新兴产业需要的专业和涉外专业应优先发展,外向型职业人才的培养应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以职业教育为主体,专科、本科、研究生相互衔接,引进国外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大力发展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试办国际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增强非学历证书教育,培养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能力。
  迅速多变的现代科技和生产,对社会在职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且还有具备合理的智力结构和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为了使在职人员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型社会生产者,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新体系,引进国外大企业参与培训市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的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形成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三、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
  
  “千军易找,一将难求”,“成亦萧何,败亦萧何”,这几句话足以说明领军之将是何等重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扮演领军之将角色的企业领袖又何尝不难求,又何尝不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与衰呢?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杰克.威尔奇,没有比尔.盖茨,通用公司和微软公司是否还能创造同样的神话。中国企业要真正的发展壮大,做大做强,必须要有像杰克.威尔奇,比尔.盖茨这样的企业领袖和他们领导下的优秀团队。中国外经贸企业的国际化、实业化、集团化的发展,必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为人才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制定出具有前瞻性、高屋建瓴的国家人才战略,立足国情,从战略的高度充分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创造良好的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环境,为人才的成长创造土壤。
  1.重点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围绕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提高企业家素质。研究企业家成长规律,创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环境。
  2.努力建设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支职业经理人队伍。逐步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加紧研究制定资质认证标准和市场准入规则。参照国际惯例,探索建立符合中国企业实际的首席执行官制度。
  3.建设一支精通经济和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员队伍。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他们参加国内外培训,选送他们到国外大公司学习、锻炼,提高他们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
  4.形成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新机制。理顺和改善企业管理体制,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改进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者聘任制,加速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配置。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者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考试评价制度,健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完善企业后备人才制度,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库,努力建设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具有促使学生情感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要贴近课堂,把课堂学习当作“活”的生活;贴近自然,大胆地将课堂搬出教室;贴近活动,把课外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预设和生成是新课程背景下上好化学课的两个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通过课程的预先设计来突出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育人活动的教育学特性。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的动态生成
目前,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展开,新课改的核心便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教育教学目标,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好的导语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亦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求知欲,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本文将从设计原则及类
英语教师要进行“教法”研究,更要进行“学法”研究;努力创设“听”的语言环境,强化“说”的训练功能,培养“读”的准确能力,还要培养“写作”能力,更要学会“译”的准确无误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聋校的课堂教学中依然是教师提问为主
市科技局深入贯彻4月14日市委常委会精神,努力完成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交办的“今年全市增加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的目标任务,从四个方面推进高企认定和培养工作:一、制订政策,加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培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过程。
为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我市科技创新主力军的引领带动作用。10月24日,南汕头市科学技术局、汕头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主办的“汕头市高新技术企
高校图书馆只有立足于用户的实际需求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为了探索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策略,本文对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类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最终从为用户提供多方面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