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好坏的可靠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等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o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了糖尿病,定期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知道且必须做的事。但由于血糖易受饮食、活动、药物影响而经常波动,因此空腹或餐后血糖只能反映取血瞬间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情况。为了解近两三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患者必须加做一个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是目前反映血糖控制好坏最有效、最可靠、最重要的指标。英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下降37%,大血管并发症及其相关死亡下降14%~21%。
  专家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治疗达标的标准之一,老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7.5%),中青年人若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收益会更大。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相关并发症可减少20%。因此,即使是无法达到上述标准的患者也应尽可能将糖化血红蛋白降至接近正常。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所起的作用不同。当糖化血红蛋白<7.3%时,餐后血糖起主要作用;而当糖化血红蛋白达到10.0%时,空腹血糖起主要作用。由此可见,控制空腹血糖对高糖化血红蛋白患者而言,尤其重要。
  要控制好血糖,进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需要采取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必要时,可采用胰岛素治疗。目前有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对使用胰岛素有很多顾虑,比如担心会成瘾、每天打针很麻烦、用胰岛素容易发生低血糖等。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提出: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基础胰岛素,每天注射一次,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作用维持24小时,血糖控制好,低血糖少,使用方便。
  
  老人变傻,可能是“甲减”在作祟
  周瑜琳 赵咏桔
  
  生活实例
  小张近来觉得60多岁的母亲有点怪:记忆力较前明显减退,常常到了超市却忘记想买什么东西;好几次外出都忘了关家里的煤气,差点酿成大祸;与家人在一起时话很少,似乎有点爱理不理,反应也比较迟钝。“莫不是得了老年痴呆了?”小张很担心,特意请假带妈妈去医院检查,可从头查到脚,没发现什么异常。“妈妈年纪还轻,不太可能是老年痴呆,不如再去查一下吧。”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小张换了家医院就诊。接诊的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之后,开了一张甲状腺功能检查的化验单,让张妈妈去化验。小张虽然不太懂医生开这检查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一个星期后,化验结果出来了,提示张妈妈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医生告诉小张,她妈妈之所以会变傻,是甲状腺出了毛病,不是老年性痴呆。
  
  疑问:甲减怎会使人变傻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引起机体代谢功能降低的内分泌疾病。甲减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困倦,怕冷,记忆力减退,进食不多但体重增加,表情淡漠,言语及动作缓慢,反应迟钝,声音嘶哑,听力减退,面色苍白,面部及四肢黏液性水肿,皮肤干燥、无汗,四肢凉,毛发稀疏、脱落,指(趾)甲脆厚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焦虑、抑郁、幻觉,甚至躁狂,易被误诊为精神病。
  甲减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甲减的发病率约为0.8%。多数情况下,老年甲减患者缺乏特异症状,当出现嗜睡、耳聋、思维混乱、反应迟钝、皮肤干燥或脱发等现象时,常被误认为是衰老的表现。不少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甲减患者,常被误诊为老年性痴呆。
  因此,如果有怕冷、乏力、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粗糙等症状时,要警惕甲减可能。老年人如果出现与年龄不相称的“衰老”表现,也应考虑到是否为甲减。此外,贫血、蛋白尿、高血脂、水肿或心包积液不能用相应疾病解释时,也应排除甲减可能。
  
  证据:甲状腺功能检查
  临床上诊断甲减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是确诊甲减的重要依据。甲减初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检测仅表现为促甲状腺素(TSH)升高,这在临床上称为亚临床甲减。病情若进一步发展,则可表现为血清T4下降,最后T3亦低于正常,同时出现甲减症状。目前,各大医院都已开展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患者可就近就医。
  
  治疗:补充甲状腺素
  由于甲减患者体内缺乏甲状腺素,因此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素,称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甲状腺素有左甲状腺素钠盐和干甲状腺素片两种。甲状腺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老年甲减的治疗必须谨慎,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至所需用量,切不可操之过急,以防代谢率突然增高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
  
  温馨提示
  甲减如能及时诊断,并进行合理的替代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老年甲减患者症状不典型,应加强认识,详细询问病史及认真体检,避免误诊和漏诊。
其他文献
“灰指甲”,学名称为甲癣,是由皮肤真菌侵犯指(趾)甲而引起的一类疾病。灰指甲可能出现在手部,也有可能出现在脚部,是令很多人头痛的事。目前,治疗灰指甲的药物很多,既有外用的也有口服的,常用的如酮康唑口服制剂。  酮康唑口服制剂是咪唑类抗真菌药,在我国上市的有片剂和胶囊剂,规格为200毫克,商品名“里素劳”,主要用于念珠菌病、皮炎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着色真菌病等系统性感染的治疗。研究证
生活实例  如今,许多人都喜欢外出旅游,以舒缓紧绷的神经,减轻工作、生活压力。但是,对于35岁的王小姐来说,旅游是她的心头痛。原来她有严重的晕动病,不仅晕车还晕船、晕机,无奈,她多次放弃外出旅游的机会。她也曾试着吃点晕车药,希望能改善晕车带来的不适,可吃了药,上了车,她依然吐得稀里哗啦,晕车药似乎对她并不管用,只好天天“蜗”在家里。  服了晕车药,为什么没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主任药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患糖尿病的比例日益升高。老年人糖尿病多属于2型糖尿病,常表现为“两高”:餐后血糖高、低血糖发生率高;“两低”:脏器功能减退(低)、记忆力减退(低)等特点。    “两高”“特点  1.餐后高血糖为主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早期胰岛素分泌缺失为主要表现,这是引起餐后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老年人往往存在葡萄糖消化吸收速度变慢,加上老年人活动减少等因素,也会造成
医生手记:生吃泥鳅,吃进寄生虫  近日,一名4岁女孩因左大腿出现皮疹半个多月,在父母的陪护下来看病。女孩父母告诉我,半月前,孩子的左大腿外侧突然出现一条条暗褐色的皮疹,远端有一粒粒小红疙瘩,并伴有红肿、瘙痒。起初,他们以为孩子患了皮炎,便去药店买了支药膏涂抹,但没什么效果。后来,他们带孩子去儿童医院就诊,医生给孩子开了些外用药,但也没有效果。更令他们感到诧异的是,孩子腿上的皮疹会“游动”,几乎每天
医生手记    一个多月前,我在门诊遇到一位患面神经炎(面瘫)的年轻患者。考虑到病情需要,我给他开了泼尼松片(强的松)口服。当我开完药,准备叫下一个患者时,他犹豫了半天,终于开口对我说:“医生,能不能不用激素?我听说用了激素会发胖,骨头也会‘松掉’,能不能先用别的药,实在不行,再用激素,可以吗?”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耐心地向他做了很多解释工作,告诉他为何要用激素,用激素以后不会造成严重副作用等,但
近年来,因酗酒导致胰腺炎的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我院为例,每年收治急、慢性胰腺炎患者600余例,其中一半为酗酒所致。更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相比,因酗酒导致的急慢性胰腺炎往往病情较重、并发症较多、医疗费用巨大、死亡率亦高。    一顿2瓶白酒:喝出“重症胰腺炎”  王先生是一名公务员,平时最喜欢和朋友一起聚会、喝酒,每次都是“一醉方休”。3周前,他和几位好友一起去外地游玩。晚上,他非
保险故事    外地来京发展的张先生今年43岁,3年前他购买了R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下称重疾险)及住院医疗险(下称住院险)。其中重疾险年交保费3 440元,住院险年交保费1820元。2008年底,张先生因心脏病入院,实施了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共放置2个支架,住院7天,花费66 000元。因该病不属于重疾险赔偿范畴,重疾保险不予理赔。但其所购的住院险可以报销此次费用,张先生从保险公司获得了59 4
我们的祖先认为世间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重视观察自然现象,“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同时发现“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故称“五行”。观察祖国大地的地质和地貌,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也与  “五行”相吻合,并与人身、人性相结合,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古人根据这些“天地人合一”“陰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形成了流派众多的风水学。
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季节性流感或甲型H1N1流感,都会出现发热。感冒发热了,有些患者选用退热西药;有的则服用一些发汗中药,也有的则混合交替应用。在服用中药发汗药或西药退烧药后,都会有一定的出汗,随后体温下降。因此,很多人会误以为发汗药=退烧药。其实不然,让我们来看看两者的不同。      详解  1、退热机制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机体感受了外邪,人体的正气(即通常所谓的抵抗力)与作用于人体的外邪相争
每到夏天,许多人会不约而同的出现“胃口不好,不想吃饭”的问题。专家提醒,夏季食欲不振除了与气温升高导致消化能力减弱有关外,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导致“胃口欠佳”的重要原因。    夏天胃口差 不良饮食习惯“作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科副教授任宏宇    研究发现,气温每升高10℃,人体所需热量会减少70千卡(292.6千焦)左右。夏天气温高,身体所需热量降低,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