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校本实施的行动策略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的最终落实需要学校层面的校本实施。当前学校课程校本实施的主要策略有: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完善、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整合、课程编排的变式与创新、教学实施的多元与更新、课程资源的关联和利用、学生评价的调整与优化。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进一步转变参与者的观念,加强对学校课程的领导,鼓励教师的探索和实践,把握好底线和层次,同时须有学校内外条件和资源作为保障。
  普通高中学校 课程校本实施 行动策略
  课程从理想的应然状态转化为现实的操作状态,需要学校层面的校本实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整个学校层面课程的校本实施。北京市教委自2008年以来相继批准了两批23所高中学校开展自主课程实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实验从本质上说是学校课程校本实施的过程。高中学校如何从整体上实现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的校本实施呢?自主课程实验学校的实践探索可以为此提供参考。
  一、自主课程实验与高中学校课程的校本实施
  北京市“自主课程实验”是指学校以国家课程纲要、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经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批准,结合学校办学方向、育人目标、课程需求和已有基础等整体设计并创新实施新课程的实验。该实验不仅包括必修课程的校本实施、选修课之间的整合并进、校本课程的动态生成以及三级课程之间的有机整合,更要形成基于学校发展定位、育人目标的学校课程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支撑学校的特色发展。实验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突出学校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最直接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课程探索;二是突出基于学校价值和目标的,包涵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的整体建构;三是突出学校课程实施的创新探索,该实验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学校整体变革;四是突出学校课程特色形成和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体现课程是学校功能发挥、学校文化传承、学校特色形成的核心载体的作用。
  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的计划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1]当前任何学校的课程都是国家课程设计与学校实际情况相互调适相互融合的结果,体现为共同价值和个性价值的统一。从本质上说,自主课程实验就是学校整体设计和创新实施学校课程,是新课程(三级课程)在学校高度的校本实施(整体课程的校本实施不否认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国家课程课堂层面的差异化处理,此处根据自主课程实验的重点即学校整体课程建设的角度突出学校层面整体的课程建设)。“自主课程实验”不同程度的“自主”,其实就是不同程度的“校本”。就高中阶段的教育功能和课程的共同价值而言,自主课程实验要遵循国家的“共同要求”,即体现忠实取向;而在体现个性价值和学校特色方面,则体现出相互适应和创生取向。校本课程实施或自主课程实验以学校为本就国家设计的课程进行“自下而上”的“二次开发”,既满足了提高公民素养的共同要求,又关注到每一所学校的差异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对当前高中阶段人才培养和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学校课程校本实施的行动策略
  高中学校课程的校本实施是一个包含了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所有课程开发活动要素在内的完整的课程建设过程,就其行动策略而言,北京市自主课程实验学校的探索涉及课程目标的细化、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模式创新、学生评价的优化等方面。
  1.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
  高中课程方案提出了高中阶段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如何将这个共同目标转化为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目标呢?需要把握共同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以及学校个性化目标的体现这两个方面,并且二者是以一个整体体现出来。前者需要把握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功能定位、培养目标和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后者是学校可能具有的改革切入点、自身的个性追求和独特传统等,二者统一形成学校课程目标后还需要在课程实施中进一步调试。课程目标细化和具体化过程中明确培养目标及其所具体化的能力素质结构是关键,一般而言,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明线,培养目标所规约的能力素质结构是暗线。北京四中围绕“培养杰出的中国人”这一目标,将课程目标确立为: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该目标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变化的目标体系,由核心目标与具体目标组成,核心目标体现了学校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具体目标体现了课程建设的阶段性和具体要求,两类目标相互支撑、共同构成统一的目标体系。北师大附中在继承百年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将其定位为“全人格、高素质”,并具体化为“德育为先、注重实践、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课程目标。
  2.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完善
  衡量新课程校本实施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是否形成了涵盖三级课程的、结构合理的、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自主课程实验强调课程的结构创新及其所带来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效应。经过前期实验,学校也认识到要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学校的特色发展,仅有课程的局部适应性调整是不够的,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从结构上进行构建和完善。实验校在分析学校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发展远景、学生特点、教师优势、课程基础和课程资源等前提下,整体设计学校课程结构,具体有三级课程整合、突出与培养目标的对接、体现学校传统和文化基础、凸显学校特色课程、培育学校课程文化等切入点。如首师大附中设计了“基础通修、专业精修、兴趣选修、自主研修”的四修课程结构,体现了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办学宗旨。各校课程结构在实施中进一步增强适应性,基本框架逐步稳定,各结构要素不断完善,配套措施逐步到位,逐步形成了学校的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
  3.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整合
  课程校本实施中内容的调整和整合主要在三级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协调、综合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课程内容和教育技术的整合等领域。衡量课程整合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凸显出学科的特色,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2]目前实验学校一般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前者突出学科体系和活动系列)来统筹,以学科作为整合的主要切入点,同时兼顾跨学科的主题统整、实践活动的综合设计等。具体而言,学科内容整合的策略主要有衔接、调整、补充、拓展、压缩、融合、整合、分层等,如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补充或压缩国家课程的相关内容,抓住三级课程内容的关联处尝试课程的整合、融合,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探索课程的拓展、分层等,力图以课程内容、课程水平和课程修习期限等的多样性,适应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如北京十五中的探索:增删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调整教学顺序实现学科内和学科间的互补、课程内容分层次实施以因材施教、尝试不同学科间课程整合、部分学科课程活动化和生活化、多样化地设置体育课程、整合专题教育与国家课程学科教学等。   4.课程编排的变式与创新
  课程编排的变式与创新是课程创新实施的重要内容。课程编排创新主要有变式编排和个性化的适应性编排两种方式。前者主要包括调整课程开设的起点、模块之间的顺序、模块开设的学段长短、模块开设的次数,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行、学科间的相互补充等;后者主要根据学校整合部分课程内容、新开发课程和专门课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专门的编排,如根据需要设置长短课时、在总时间不增加的情况下根据需要适当增减和合并某些课程的课时、设置学生个性化学习时间等,这样能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需要、本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的工作量以及教学设施设备的实际情况。课程编排的变式与创新不仅仅是编排技术的变化,而且是学校独特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想的体现,实质是课程实施条件和课程内容的动态适应并力图实现全盘优化和增强活力的过程。实验学校在实验前期的课程设计中,课程编排创新是主要特征,力图通过课程编排带来的适应性调整盘活学校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增强课程活力、提升课程效益。
  5.教学实施的多元与更新
  自主课程实验学校注重形成全校性的教学特色,突出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探索。目前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三个形成”,即形成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具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学科教学的质量标准。北师大实验中学形成了“课程纲要 教学设计 学案”三位一体的整体教学模式,该尝试不仅仅是学科教学方式的探索,更是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和有效实施方式的系统梳理。北京101中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研制了《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标准》,从课程目标、教学安排、学习要求、策略建议等方面细化相关要求;同时在部分学科、年级进行“自我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并编制《探究学习指导手册》和《可持续发展探究作业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北京二中在教学活动中分别构建了探究性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模式、导师制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以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提供实践依据,实现了把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特色上升到校本课程的特色。
  6.课程资源的关联和利用
  有什么样的课程资源,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校本化程度和实施效果,课程资源的特质直接决定了课程的品味和特色。自主课程实验学校将课程与丰富的校内外资源建立联系,并创造条件转化和开发、利用潜在课程资源和动态课程资源使课程实施具有明显的“校本化”特点。北京二中在“空气养人”理念的熏染下,学校的一草一木,甬道、长廊、座椅等设施都透露出“空气养人”的气息。以此为基础,学校课程实施的“文化”意味浓厚。学校还重视利用丰富的校外课程资源,如与相关单位建立共建关系,涵盖众多社会领域;与部分国家和地区学校建立友好关系,与国内部分中学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聘请校外专家授课,邀请跨国公司与学生家长共同开设选修课等。学校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在高三年级设立“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开展“六百”教育活动(即“百位名人进校园”“百位校友进校园”“走进百个学生家庭”“百所高校进校园”“百位教师进班级”“百节学科素养课”)等,都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形成课程特色的实践。
  7.学生评价的调整与优化
  课程校本实施必然要求校本化的学生评价。自主课程实验学校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积极开展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评价方式探索,力图从评价环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学校在评价环节“校本实施”。如北京二中按“学科基础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五种能力,建立可量化的分级指标体系,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积极评价学生某一方面的优异能力和整体进步。北京101中积极探索学分制管理,学生学分由德育学分、学科学分、活动学分和奖励学分组成。德育学分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由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组成,每学期考核一次;学科学分采用学生学习课程并经考核,核定基本学分和学分积点的多少,以评定学生学习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活动学分是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学校统一安排参加的各种活动,根据活动完成情况给与相应的学分;对于学生的发明创新和各种获奖,由学生申报经学校审核后给予学分奖励。
  三、高中学校课程校本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参与者观念的转变是前提
  课程校本实施首先是全体参与者观念的转变,包括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等。要有效地进行课程的校本实施,学校就不能只是被动地实施“官方课程”,而是要主动地发展课程即有体现校本特质的过程。学校课程是基于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学校、教师、学生和资源特点的综合体现;新课程实施应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科实力和课程资源等,对国家课程方案进行差异处理,包括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学校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的管理与决策,分享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权力,构建一种尊重实践、尊重差异、多元民主、合作参与的课程实施文化。学校课程的校本构建,课程体系应与学校的价值与目标系统有内在的一致性;课程的校本实施体现在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可有所侧重和采取不同的策略,但都必须基于本校学生的实际课程需求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改革始终是一项教育实验,也始终是学校校本实施的过程,是学校教育智慧集中体现的过程。高中新课程虽已实施多年,但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更长期的过程,在新课程经过初期实验进入理性发展的阶段,课程的校本实施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而观念的转变是这个过程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2.学校的课程领导是核心
  高中新课程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同时意味着学校有课程设置权、教师有课程开发权、学生有课程选择权。在新课程的校本实施中,学校的课程领导尤为关键。学校课程领导包括明确学校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培养目标的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结构的内在一致性、学校课程结构设计和特色发展的着眼点、调动教师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性、对课程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等,集中体现在学校课程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上。学校课程规划是推进课程校本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3]学校课程规划需要校长出思想、出思路,要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办学理念和课程建设结合起来,考虑学校发展对课程的影响,同时通过课程支撑和彰显学校特色。具体规划中须确立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发展目标,分析学校课程基础(学校传统、师资力量、学生特点、课程资源等),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理清各部分课程之间的关系,营造课程实施的良好环境,在规划与积累中逐步形成课程文化,并凝聚形成特色主题,在此基础上以课程文化的主题统领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特色发展。   3.教师的探索和实践是关键
  课程校本实施是当前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策略,而其中教师的探索和实践是关键环节。课程校本实施既是学校和教师应有的权利,同时也是应负的责任。[3]教师参与课程校本实施,是在学校课程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对相关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和符合学校发展方向的具体的课程形态。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更多是指教师参与课程的校本实施。就学校整体而言,教师对课程的“二次开发”主要体现在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整合中;就一门具体的课程来说,教师的创造性实施也包括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课程内容的创新处理、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评价的适应性改进等。只有教师积极投入到课程实施的创新中,课程的校本实施才能实现。同时,课程的校本实施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教师在课程改编、扩充、新编、教学设计等校本实施过程中专业素养得以不断提高。
  4.把握好底线和层次是原则
  学校课程实施严格说来都是校本实施,但因为“校本”的底线和层次难以明确界定和把握,故而存在很多课程校本实施的争论。对于课程的校本实施,首先必须把握一个底线,即在国家课程框架和标准的前提下进行适应性、差异性改造,即内容标准和水平标准有基本的参照。其次,校本的程度有层次区分,忠实执行、适度调适和鼓励创生是课程校本实施的三个关键词[5]。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校本实施都是课程的适度调适,要真正实现学校的课程自主,课程创生是必经的一个阶段。课程创生是在现有国家课程框架内创造性地开发相关课程内容或课程单元,其最能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科专长,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不管是哪一种校本的层次,都应坚持体现学校的特色,而这一特色不仅是局部特色;校本实施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学校特点,只有充分把握学校实际,才能说得上是课程的校本实施。
  5.学校内外条件和资源是保障
  课程的校本实施挑战学校的条件和资源,其首先必须具备一些基础条件,如政策层面,国家课程设计留有空间,下放课程自主权;地方层面,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提供相应支持;学校层面,教师具备课程调试和创生的能力等。除了课程设计中的政策因素外,学校要转变课程资源观,重新审视学校所在发展阶段、所在区位特点、社会人才需求、面临的发展机遇等,全面梳理显在和潜在以及可能创生的资源,是课程校本实施的基础和保障。为了应对课程校本实施的挑战,学校还需要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氛围与文化,鼓励教师的研究和合作,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以保障课程校本实施的水平。
  ————————
  参考文献
  [1] 徐玉珍.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教育研究,2008(2).
  [2] 熊梅,脱中菲,王廷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模式.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08(6).
  [3] 宋时春.关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几点思考.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08(6).
  [4] 陆莉玲.课程领导视野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江苏教育研究,2011(12).
  [作者:黄晓玲(1977-),女,重庆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白文军】
其他文献
自清光绪28年(即1902年)我国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诞生之日起,我国师范教育从初创时期的荜路蓝缕到今天的百年辉煌,走过了一条内涵发展之路在这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多少代师范教育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用自己的智慧谱写出师范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光辉篇章,其中尤以张謇和陶行知先生为最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经历,但他们的办学精神和关于师范教育的思想与主张有很多相通之处,而且,无论是他们的师范教育实
摘 要 通过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主角人物进行分析可知,教科书中集体主义观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个体化趋势的影响,尽管“责任与义务”的内容被凸显,但“集体优先”的内容却被弱化。与此同时,在对个人利益与价值的强调上的模糊性,以及“对集体价值的认知”与集体成员间“紧密合作”等内容的相对缺失,使得教科书中集体主义观的构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前教科书的进一步优化,须关注个体化社会中集体主义的时代
本调查以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为对象,采用统一分层、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男女比例合理、教师队伍年轻化、学历基本达到本专科水平;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学历教育,过半教师未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近一半教师用一半的工作时间兼任课程教学以外的工作。从学科专业发展素质的情况看,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信息道德能够满足当前小学信息技术
课程领导是当前國际范围内一种极富意义的新的课程管理理论。分析我國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缺位的原因,探究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理论支撑以及实施策略,对于促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效能的提高和学校效能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國校长课程领导的缺位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育界许多人士都在积极倡导我國中小学校长应从传统课程管理角色转变到课程领导角色上来,一些学校的校长也正积极实践这种新
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在动态中保持平衡的,社会阶层间可以实现垂直流动。促进社会阶层间的合理流动是教育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实现阶层间的向上流动,这是广大民众尤其是寒门弟子的现实诉求。然而近几年来,“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上尤其是社会低阶层民众中再次兴起,本文通过对此观点的剖析,解读教育在社会分层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而探讨当今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失衡的原因。  教育 社会分层 失衡 文化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民主、教学民主、建立民主的课堂氛围、做民主型的教师已经成为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其核心应该是教学民主。然而,人们对教学民主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教学民主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尊重和理解,把教学民主理解为教师的一种“给予”行为;有人把教学民主理解为教师应使用说服、表扬和鼓励的方法,而非强迫、批评的方法;也有人把教学民主理解为学生可以在课堂中无拘束地讨论,并由此推论,教师讲
近年来,在多元解读、创造性阅读、发挥学生主体性等理念倡导下,语文课堂空前活跃。学生从各自理解出发各抒己见,以至于对文本产生五花八门的解读。另一方面,教师的文本解读现状也各自为政。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文本产生的这些解读有的合情合理,有的却荒谬至极。之所以会出现不同解读,是因为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往往用当下观念、从个人理解出发去看文本。不同时代、不同思想观念的人对同一文本应该
涪陵是通往渝东南之门户,是重庆市革命老区。因涪陵的大顺乡、新妙镇和罗云乡三大革命老区都创建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故涪陵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多局限于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其资源形态既包括革命的旧址、旧居、遗物、文献等物质形态文化资源,又包括境内流传的革命先烈事迹、革命精神、革命的诗歌、民谣、歌谣、歌曲等精神形态文化资源。近年来,为充分开发利用涪陵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推进涪陵中小学革命传统、爱国主
摘 要生态课堂是把课堂视作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生态课堂建设来使课堂形成生态和谐发展,最终达成多元共生目标。生态课堂建设实践便是通过教学意识、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调整和改善,加强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环境、促进多元共生,使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得到尊重,使学生主动性得到发挥。  生态课堂 和谐 互动 共生  生态课堂是借用生物学概念形成的一种理想课堂模式,这个概念把课堂视为
随着当前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发展,英语调频台的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本文阐述了在新时代和背景下数字化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提出构建切实可行的数字调频台与英语听力课程整合的多模态听力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外自主学习模式。  听力是语言学习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国外语言专家研究表明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大约有75%的信息来源于听说。但是当前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大多承袭一个固定程序即重复“放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