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锦纶织物染整工艺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 :化纤与纺织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xhs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锦纶织物在染整过程中易受白渍、白斑、色花、条柳、湿处理牢度较差等诸多染整问题的困扰.随着市场的发展及纺丝技术的进步,锦纶大部分织物增加了弹性纤维,以增强锦纶织物的耐磨性和回弹性,也增加了锦纶织物的染整加工难度.文章通过生产实践对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相应的应对和处置方法.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能量水平对德州驴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的7~8月龄德州公驴36头,体重(123.9±5.0)kg,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驴.各组饲粮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0.43(低能组)、11.03(中能组)和11.90 MJ/kg(高能组),粗蛋白质水平相近.预试期20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中能组和高能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且高能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中能组(P<0.05).中能组和高能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低能组
腈纶纤维也叫“合成羊毛”,其耐日光性与耐气候性很好(居合成纤维第一位),吸湿、吸色性差,染色难.纯粹的腈纶因为内部结构紧密、服用性能差,所以通过加入第二单体、第三单体改善其性能,第二单体改善弹性和手感,第三单体改善染色性.文章简要介绍阳离子染色生产实践,以及生产工艺存在的技术质量问题与应对措施.
本试验旨在研究泌乳期云南半细毛羊的蛋白质需要量.选择50只预产期接近、体重接近的泌乳期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8.85%、10.55%、12.49%、14.50%和15.95%的试验饲粮.饲养试验共104 d,其中预试期14 d,每组选择实际产羔日期接近、产后体重接近的8只试验羊进入为期90 d的正试期.分别在正试期的第20、50、80天从每组选择5只母羊进行为期5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1)云南半细毛羊泌乳期蛋白质沉积量[RP,g/(kg W0.75·d)]与
文章讨论一种高色牢度防染料致敏致癌的复合纤维及其生产工艺,其属于化纤生产技术领域,可以解决色牢度差、染料易引起致敏甚至致癌、染料的选择范围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该复合纤维包括芯层和包裹在芯层外表面的皮层,芯层采用聚酯和着色剂制备而成,皮层采用聚乙烯和聚乙烯母粒制备而成.产品的色牢度高、防染料致敏致癌,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
本试验旨在从鸡肠道中分离筛选出耐镉(Cd)的乳酸菌,为将其开发应用于防控家禽饲料重金属Cd污染提供理论基础.取鸡肠道内容物的样品进行乳酸菌分离,以耐受100 mg/L的Cd为标准筛选乳酸菌,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对筛选出的乳酸菌株进行生长性能、耐Cd性能及Cd吸附性能等测定.结果表明:本试验共筛选出5株耐Cd乳酸菌,分别为1株约氏乳杆菌Cd3?1和4株卷曲乳杆菌Cd1?1、Cd5?2、Cd4?5和Cd8?2.其中Cd3?1、Cd5?2和Cd8?2菌株最高可耐受1000 mg/L的Cd,而Cd1?1和
通过对3种类型(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双组分环氧树脂结构胶、单组分环氧树脂结构胶)共9款结构胶的搭接长度-剪切强度曲线测试及回归方程拟合,获得搭接长度-剪切应力曲线并对比分析曲线差异,基于结构胶种类及参数提出匹配不同搭接长度的选胶建议.结果 表明:对此3种类型的结构胶单搭接满黏结接头,随搭接长度延长,平均剪切强度减小;低模量胶的搭接长度-剪切强度曲线形态与高模量胶的相反,前者为由缓降转为陡降,后者为由陡降转为缓降最后稳定;单组分环氧树脂结构胶适用于承受静载结构;用于承受动载的接头,建议选用双组分结构胶,搭
文章对功能纤维复合材料织物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进行了系统的检索和分析,主要包括专利申请的发展趋势、技术构成、技术活跃度、主要申请人和重点专利分析.采用专利数据库检索和专利导航比较分析方法,得到功能纤维复合材料织物技术专利的分析图表基本信息展示,旨在提高企业在功能纤维复合材料织物技术领域的竞争力,为功能纤维复合材料织物技术相关领域的研发人员及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为相关技术行业主体提供知识产权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参考数据和指引方针.
本研究旨在建立黄姑鱼(Nibea albiflora)肠道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为海水鱼类肠道功能及其发病机制相关研究提供细胞模型.以黄姑鱼肠道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胰蛋白酶(0.25%)、胶原蛋白酶(1 mg/mL)和透明质酸酶(0.16 mg/mL)联合消化法对肠道组织进行不同时间(0、20、40、60和80 min)的消化,并对消化后的肠道细胞及残留肠道组织分别进行台盼蓝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再通过显微镜观察确定终止细胞消化的最佳时间.在此基础上,对肠道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在
本试验旨在比较母带犊牛和离母犊牛的血清代谢组学差异,为开发犊牛代乳粉提供方向.挑选8头健康且体重[(13.88±0.54)kg]接近的新生犊牛(牦牛 ×犏牛♀)为母带犊牛组,犊牛随母哺乳;另外挑选8头体重[(13.75±0.82)kg]接近的新生犊牛(牦牛 ×犏牛♀)为离母犊牛组,犊牛饲喂代乳粉.2组犊牛10 d后自由采食相同饲粮.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当天晨饲前对2组犊牛进行采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血清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以差异倍数(FC)、变量重要
通过改变铝基合金燃料类型制备低铝含量推进剂,在此基础上进行铝基合金的粒度、形貌和推进剂的爆热、燃速测试,研究了不同铝基合金燃料对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工艺性能、燃烧性能及安全性能的影响.推进剂组分相同时,黏度数据表明,铝基合金的不规则形貌是引起推进剂工艺恶化的主要因素,粒度差异会使工艺性能有所不同;燃烧性能测试和爆热测试结果表明,添加铝基合金AN(铝-镍合金燃料)和AT(铝-钛合金燃料)后,与含球形铝粉推进剂相比,推进剂密度增加,燃速压强指数降低,爆热水平相当,燃烧性能得到了改善;添加铝基合金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