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绘画创新之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a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多次提到: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学习和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力,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我们在进行美术教育活动时要遵循这一教育原则,并在进行活动的同时让幼儿对美产生初步的情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我们指导幼儿美术活动都没有重视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的环节,总是千篇一律地采用两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方式;其一是“框架式”。其二是“涂鸦式”。这两种方式都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种方式容易造成幼儿的作品过于模式化、概念化,使幼儿在学画画时陷入消极、被动、无味的情绪之中,阻碍了孩子的思维和想象,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第二种方式可能会导致幼儿绘画主题、绘画总体水平的停滞不前。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期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只要不失时机地、大胆地对幼儿加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能够得到发展的。
  一、观察思考,奠定创新的基础
  人的创造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是创造活动的源泉,是一个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基础、最必要的条件,是认识事物最基本的途径。认真仔细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理解不易掌握的理论知识,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美丽的春天》这一综合艺术活动前,教师先组织幼儿观察春天自然界的变化,带领幼儿去寻找春天,观察春天的自然风景、录象带或风景图片,演唱有关春天的歌曲等。通过活动幼儿了解了春天的特征:春天来了,太阳暖暖的照着大地,河里的冰雪融化了;小草慢慢变绿了,树叶发芽了,蝴蝶飞来了……教师启发幼儿:“这么美丽的春天我们怎么留住它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老师,可以用相机照下来;老师,我们家有摄像机;老师把迎春花、桃花采一枝放在我们教室……”通过讨论,我们采用大家都能参与的形式——绘画,来留住春天。于是,幼儿就纷纷投入到创作中,一幅幅“美丽的春天”便跃然纸上了。在长期的培养和训练中,幼儿的观察能力,必然得到提高。因此,教师组织幼儿多观察、多思索,从而为他们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条件。
  二、激发想象,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常常留连于美妙的幻境,譬如:他们充满天真地把天空当成大海,把月亮当成小船,把树叶给小蚂蚁当摇篮;或者坐上蜻蜓“飞机”邀游天空等等。然而,想象、创造绝不是凭空而来,是源于丰富的记忆表象,丰富的知识经验是创造想象的基础。正所谓“生活是创造的源泉。”幼儿美术创作也一样,即使是想象画,也是以现实生活的形象作为基础的,构成画面的新形象只能来自于自己拥有的生活感受。例如,在美术活动《未来汽车设计展》中,我首先组织幼儿去停车场观察汽车,马路的跑车、公共汽车、卡车、等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车。通过讨论,孩子们还说出了生活中见过的救护车、消防车,挖土车等车辆。之后,还组织幼儿讨论它们的功能等。“那你们自己想要一辆是样的车呢?”请孩子自己把想要是车设计出来。绘画中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设计出了新型的警车、环保车、游乐车等新型汽车,促进了幼儿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想象力在创造性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只要激发了幼儿的想象,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激发兴趣,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的环境氛围
  兴趣是创造的先决条件,它可以激发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使之转化为内在的志趣,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达到入迷的程度。幼儿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的动力,就会兴致勃勃,专心致志地把自己感受到的、想到的东西表现出来。否则,没有兴趣就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时常出现“老师我不会画”的现象。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首先出示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动物图片,如猫、兔子、小狗;卡通形象,如奥特曼、机器猫等等,他们一看到这些形象就说得滔滔不绝,而且也很有兴趣,我便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激发幼儿创造的热情。例如:在“认识动物”的主题墙饰中,通过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收集、张贴、摆设各种与动物有关图片、资料,如常见的野生动物,老虎、狮子、猴子;家禽鸡、鸭、鹅;家畜猪、牛、羊等;还有我们很少见到的南极的企鹅,海中之王鲨鱼等等,幼儿知道知道了它们生活的习性和他们生活的方式。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搜集、整理、参与,在绘画过程中加入自己的观察想象。比如企鹅在那么冷的地方生活,小朋友就给它穿上了暖和的衣服,鲨鱼的牙齿太厉害,就把它的牙齿变成小小的等等。通过学习,孩子们不仅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种亲切感、认同感,而且也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和创新意识。
  四、操作、实践,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要寻找出针对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环节的指导方法,也就是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线索与经验相结合就是由教师提出一些线索作为思考的起点,幼儿从这些线索出发,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造的过程。现举一例,这个案例的核心是给幼儿一个视觉的起点,可以这样,教师先在每个幼儿的画纸上粘上一根线,摆成简单的形状,如弧形、圆形、之字形、直线等等,接着,让幼儿掀开看看上面有什么东西,待幼儿思考之后,教师问幼儿,你在纸上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它象什么?是一只风筝,一根鱼竿,还是一根跳绳,幼儿根据这些简单的图形想象出一些物体,如三角形像雪花,圆形像桌子、饼干……在几个小朋友带领下,大家由简单、常见的物品想到一些我们生活中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还有的孩子开始玩组合图形:有的用椭圆形和正方形组成圆顶房;有的用三角形和长方形组成尖顶房;有的折出了不同形状的鱼;有的拼贴组合成春天的景象,等等。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美术活动应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认识的转变不等于实际工作的转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在不经意中就疏忽了,可我们不经意的疏忽,也许就会使某些幼儿再也不敢“瞎想”,从而扼杀了他们的自主创作的萌芽。因此,我们要经常进行反思,尽量减少我们的不经意和疏忽对幼儿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努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开拓创新型人才。总之,只要我们注意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创造性的培养,其活动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创立了问题教学理论,他认为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从事的系统的独立探索活动是与其掌握现成的科学结论配合进行的,它是建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基础上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在“困惑—问题—探究—解决”过程中既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又创造性地掌握地理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目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意识淡薄甚
期刊
一、信息技术教育辅助手段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优越性  现代教学媒体的多样化,具有信息量大,能运用声光电等技术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功能比较优势,因此,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主动性、参与性  传统的教学法手段虽然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但其力量就显得比较单薄,对学生感官刺激比较单一,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充分发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情景设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很显然,这要求给我们语文教师的启示就是:作文课堂教学应是以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习作时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呢?我认为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的习作感悟  以前我们语文教
期刊
摘要:多年来的各种公开课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完美。站在课改的层面上来对比“公开课”和“非公开课”,语文教学应该追求“完美”?还是“真实却有缺”?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活动,语文课应该是最具教学个性的学科。我们应允许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真实有缺,这种“真实有缺”从另一个角度与“形式化的完美”相比,称得上是另一种“完美”。课堂中上会流淌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
期刊
摘要:“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早渗透估算,打好认知基础。把估算与其他教学环节融合起来,注重估算过程,养成估算习惯,从而让估算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  关键词:估算 估算意识 渗透 估测能力 开放探索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估算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独立出现
期刊
摘要∶毋庸置疑,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他们的整体素质不高,不仅学习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而且在纪律和礼貌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毛病多,不服管,这些问题困扰着中职学校的老师们,如何教,怎么教,光靠批评效果不佳,笔者就遇到的案例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中职生 逆反心理 教育案例  近年来,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下滑,他们不仅学习基础差,在道德素养、纪律
期刊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  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教学实践中,生活回归意味着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方面都应以学生的现
期刊
摘 要:本文紧扣新课程核心理念,阐述了以“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并收集证据—论证—评价”为线索的和谐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标实验探究服务和谐课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一、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造的世纪,是一个人才、智慧竞争的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兴趣,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实现师生和谐互动。遵循这一思想,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期刊
不少老师在谈及自己的职业时,习惯将自己戏称为“教书匠”。当然,说这话的人大多并未不知天高地厚地把自己抬举到“宗匠”、“巨匠”的行列中去,充其量也就是将自己算作“能工巧匠”而已。事实上,在一般人心目中,教师也不过就是手艺人,凭着肚里那点儿墨水和三寸不烂之舌授业解惑,以维持生计。粗听之,这种说法并无多大的不妥。然而,细加推敲,这句话却包含着两个明显的错误:第一,从教育目的上来看,我们的宗旨不在于(至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