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0年人类有望移居太空城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597986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以美国为主,欧洲(欧洲太空总署),加拿大和日本参与建造的“自由号”太空站——是进入太空定居和生活的第一步。21世纪,各国已逐步进入开发、利用太空领域,这标志人类已正式迈入太空时代。
  能容纳亿万人生活,自动产生重力,昼夜分明,生活生产完全自给自足,若有效利用,生活环境比地球还好的“空中楼阁”、“天上宫阙”——太空城,未来50年,将在科学家们的梦想与规划中变为现实。
  关于太空城市的设想、规划和建设,科学家们早已提出了种种的设想。
  据美国未来城市网报道称,美国科学家奥尼尔在他的《高边疆:人类的太空城》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名为“三号岛”的太空城,并设想未来人类可在这种太空城中居住生活。
  设想中的未来太空城由千万座圆筒形的城市组成,每一座圆筒形的城市,长32公里,直径6.4公里,里面的居住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可容纳1000万人生活。从城市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得花六七个小时。它是全封闭的,生活环境和地球完全一样。圆筒形的太空城以中轴为旋转轴,每分钟自转一周,通过旋转产生重力。
  太空城被分成三个居住区和三个天窗区,这将让太空城昼夜分明。居住区和天窗区交错排列,一个居住区和一个天窗区相对。天窗区由巨大的玻璃构成,在天窗区的外面还安装有三块巨大的平面反射镜。镜子是由电脑控制的,按照一定的规定转动,将照射到它上面的太阳光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到太空城里去。反射镜随同大圆筒一起旋转,通过调节反射镜的反射角度和天窗玻璃的色调,太空城的居民不仅能看到蔚蓝色的“天空”,还能观赏到日出和日落。
  整个太空城是一个巨大的密闭生态循环系统,可以解决空气和水的循环供应问题。辐射防护则可由居室的金属结构外壳解决。
  美国科学家确信,如果太空计划进展顺利,到美国航天局举行百年庆典那一年,即2058年,人类乘坐太空升降机进行太空旅行,甚至移居太空城将不再是幻想。(东方朔)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客户端来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已经成为现在获取新闻资讯较为普遍的途径。海量的信息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给人们的生活带
20 0 1~ 2 0 0 2年我们在 2 1.2亩池塘中 ,进行以蟹虾为主 ,蟹、虾、鱼生态混养试验 ,取得较好成效。1 试验材料1.1 池塘条件 面积 2 1.2亩 ,东西走向 ,长方形 ,长宽比 3∶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需要良好的生态传播环境,本文从高校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生态传播的历史现实,提出了可行的道路选择,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
课堂革命'的提出让诸多的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教学改革。无论是教育价值观的重新确立,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方法的探索、还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都引发了我们的深度思考
夏秋西瓜搭架栽培,既可充分利用西瓜的蔓生特性和大棚的较大空间,提高土地和棚架利用率,又能借助大棚天膜覆盖,避免台风、雷暴雨的侵袭,弥补优质西瓜品种抗机械性能差的不足,
广播音乐一直是大众收听较多的节目,风格鲜明的主持人带动节目的发展。本文从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与听众之间互动的内容为基础,分析当下广播节目主持人与听众互动的现状,探究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明了方向。外媒予以高度关注。
选题是出版工作的源头,是出版社赖以生存的根本,作为科技编辑,应对新的科技、新的教育方向、新的教育理念具备一定的敏感度,对选题策划、书稿审定、图书出版整个过程都有一个
新闻敏感是包括广电媒体在内的所有记者必备的素质和基本素养,新闻敏感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本文分析了传统广电媒体记者增强新闻敏感的必要性,提出了增强新闻敏感的策
几年前,第一次见到“中国整形第一刀”陈焕然,他的双眼总是不停地搜索着美女,嘴里不停地议论着美女,从女人的眼睛、鼻子、嘴到胸部、臀部和大、小腿,他都研究了个透。这个协和医科大学的整形美容外科博士,有20多年的临床整形经验。  2009年10月28日,再次见到他,他嘴里关于“美女”的话题明显少了。“现在都是什么人来找您?”我忍不住好奇。陈焕然笑得很神秘:“什么人都有,艺人、阔太太,还来过不少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