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对士官学员的文化素质的培养是实现“质量建军”、“科技强军”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考试宗旨等几方面,论述了在士官教学中的文化素质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士官教学;文化素质;培养
引言
素質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同样也是士官院校改革的主旋律。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本文针对士官学员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培养其文化素质进行阐述。
一、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一)掌握并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只有掌握并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员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在士官教学中,应把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放在高于传授知识的地位上。例如,在进行某规律的教学时,应将发现此规律的过程讲述明白,不应单纯讲述规律本身的知识。特别是在讲授习题时,应及时总结推导过程的逻辑关系,重点使学员掌握一系列的解题方法,不应以得到正确答案为唯一目标。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极端思维法、类比法、逆向法、虚拟法、对称法、移植法等。这些重要方法掌握,能较大的提高学员的能力和优化学员的素质,为今后不断地去完成新的创造,发现新的事物规律创造条件。
(二) 提高学员的心理和思想素质
在讲课中结合正题,做些联系、比喻和引申的题外夹议,尽管是三言两语,都可以收到发人深省效果。议论的内容可以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人生哲理 、名人轶事、社会热点、价值观念、国内外大事、校园新闻、好人好事等等,无所不包。讨论应是有感而发,有兴而议,有分析、有批判的腑之言。如果议论的内容新奇有趣,特别是有些故事就发生在学员身边,与他们息息相关,这就能引起学员的关注和共鸣,产生强烈的震撼,在正反经验的无形薰陶中提高心理和思想素质。课堂上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语言要幽默诙谐,精炼简明,高度概括,突出重点,切忌节外生枝,离题万里,冲淡主题。
(三) 重视学生学法指导教育
在士官教学中加强教法研究的同时,加强学生学法指导。社会建构心理学的这些理论提醒教育工作者,在运用发现法、探索法时要对“何时用、怎样用”做深思熟虑的回答,而不是简单地提供自主探索、独立发现的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已是科学教育公认的一条重要原则。美国一些州的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的指导原则之一是“学生的好奇和主动的参与应该在所有年级的教学中得到保持。学生要描述物体和事件,提出问题、作出解答,用不同的方式验证答案并同其他人交流他们的看法,这要求体力和脑力的共同参与……”这一原则要求把教学重点由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转向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来学习。使学从单纯的“学”转化为“会学”。
二、加强配套实验的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应重视配套实验的教学,尽量增加学员视听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要重视演示实验、设计性实验,加强教员的演示实验和各种直观教具的运用,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员的实验能力,而且可以训练学员的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实验能力一般包括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自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
其中,观察能力是指有目的观察实验的基本仪器、装置设备;教员的规范化实验操作;实验中现象、数据、图表、模型等能力,是实验的基础能力。操作能力包括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装配、测量,独立地进行实验等的能力。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指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数据进行逻辑的分析、概括,得出实验结论。它是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验能力的核心。实验设计能力是根据确定的实验目的,统筹考虑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数据处理等实验因素,进行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它是较高层次的能力。
三、正确对待考试
不管怎么改革考试,都应以教学的健康发展为宗旨。1)考试形式多样化。加强考察学习的学习能力,问题分析、归纳、总结能力,甚至创新能力。可采用开卷式。2)适当控制考试的次数。原则上按单元或周期进行考核。3)正确处理考核评价。考试目的是对学员发展起激励作用,而不是损伤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对考试成绩不佳的学员不冷落,对他们多一点帮助和鼓励,帮助其建立“你能行”的理念。
四、教员转变教育观念
(一) 转变教育价值观念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士官人才,不仅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内容,更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老教育观念正在更替中。从世界教育思潮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是人类对知识的认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引发的变革,是科技发展提出的新人才观的折射。
教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首先要转变教育价值观点。按照素质教育的原则,学员不仅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要“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员注重知识点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员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中建立良好的思维结构。
(二)转变对待学员的观念
转变以往应试教育对待学员的观念,把学员视为教育的主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在教育过程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应试教育把学员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教学的客体,知识在实质上成为教学中心,获得知识是最高标准;而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学员视为教育的的主体,以学员为中心,以学员形成具有发展能力的素质为最高标准。这要求教员在教学中发挥学员积极、主动的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学员的内在潜能。所以素质教育要求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学员为主体,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开创性地寻找走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总之,在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十分突出,充分发挥教员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在课堂上如何完成对学员的文化素质培养,培养出基础牢、高素质、强适应性的士官人才,是每个教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信息化条件下的军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胡晓等,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8,13(5)
[2]《在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体会》,张季爽,化工高等教育,2003,(1)
关键词:士官教学;文化素质;培养
引言
素質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同样也是士官院校改革的主旋律。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本文针对士官学员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培养其文化素质进行阐述。
一、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一)掌握并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只有掌握并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员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在士官教学中,应把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放在高于传授知识的地位上。例如,在进行某规律的教学时,应将发现此规律的过程讲述明白,不应单纯讲述规律本身的知识。特别是在讲授习题时,应及时总结推导过程的逻辑关系,重点使学员掌握一系列的解题方法,不应以得到正确答案为唯一目标。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极端思维法、类比法、逆向法、虚拟法、对称法、移植法等。这些重要方法掌握,能较大的提高学员的能力和优化学员的素质,为今后不断地去完成新的创造,发现新的事物规律创造条件。
(二) 提高学员的心理和思想素质
在讲课中结合正题,做些联系、比喻和引申的题外夹议,尽管是三言两语,都可以收到发人深省效果。议论的内容可以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人生哲理 、名人轶事、社会热点、价值观念、国内外大事、校园新闻、好人好事等等,无所不包。讨论应是有感而发,有兴而议,有分析、有批判的腑之言。如果议论的内容新奇有趣,特别是有些故事就发生在学员身边,与他们息息相关,这就能引起学员的关注和共鸣,产生强烈的震撼,在正反经验的无形薰陶中提高心理和思想素质。课堂上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语言要幽默诙谐,精炼简明,高度概括,突出重点,切忌节外生枝,离题万里,冲淡主题。
(三) 重视学生学法指导教育
在士官教学中加强教法研究的同时,加强学生学法指导。社会建构心理学的这些理论提醒教育工作者,在运用发现法、探索法时要对“何时用、怎样用”做深思熟虑的回答,而不是简单地提供自主探索、独立发现的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已是科学教育公认的一条重要原则。美国一些州的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的指导原则之一是“学生的好奇和主动的参与应该在所有年级的教学中得到保持。学生要描述物体和事件,提出问题、作出解答,用不同的方式验证答案并同其他人交流他们的看法,这要求体力和脑力的共同参与……”这一原则要求把教学重点由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转向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来学习。使学从单纯的“学”转化为“会学”。
二、加强配套实验的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应重视配套实验的教学,尽量增加学员视听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要重视演示实验、设计性实验,加强教员的演示实验和各种直观教具的运用,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员的实验能力,而且可以训练学员的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实验能力一般包括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自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
其中,观察能力是指有目的观察实验的基本仪器、装置设备;教员的规范化实验操作;实验中现象、数据、图表、模型等能力,是实验的基础能力。操作能力包括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装配、测量,独立地进行实验等的能力。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指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数据进行逻辑的分析、概括,得出实验结论。它是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验能力的核心。实验设计能力是根据确定的实验目的,统筹考虑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数据处理等实验因素,进行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它是较高层次的能力。
三、正确对待考试
不管怎么改革考试,都应以教学的健康发展为宗旨。1)考试形式多样化。加强考察学习的学习能力,问题分析、归纳、总结能力,甚至创新能力。可采用开卷式。2)适当控制考试的次数。原则上按单元或周期进行考核。3)正确处理考核评价。考试目的是对学员发展起激励作用,而不是损伤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对考试成绩不佳的学员不冷落,对他们多一点帮助和鼓励,帮助其建立“你能行”的理念。
四、教员转变教育观念
(一) 转变教育价值观念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士官人才,不仅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内容,更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老教育观念正在更替中。从世界教育思潮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是人类对知识的认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引发的变革,是科技发展提出的新人才观的折射。
教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首先要转变教育价值观点。按照素质教育的原则,学员不仅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要“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员注重知识点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员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中建立良好的思维结构。
(二)转变对待学员的观念
转变以往应试教育对待学员的观念,把学员视为教育的主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在教育过程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应试教育把学员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教学的客体,知识在实质上成为教学中心,获得知识是最高标准;而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学员视为教育的的主体,以学员为中心,以学员形成具有发展能力的素质为最高标准。这要求教员在教学中发挥学员积极、主动的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学员的内在潜能。所以素质教育要求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学员为主体,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开创性地寻找走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总之,在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十分突出,充分发挥教员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乃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在课堂上如何完成对学员的文化素质培养,培养出基础牢、高素质、强适应性的士官人才,是每个教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信息化条件下的军队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胡晓等,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8,13(5)
[2]《在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体会》,张季爽,化工高等教育,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