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王永红和他的文化大院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1990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9岁的退休教师王永红没想到,自己的退休生活居然如此丰富多彩,有时甚至比在职时还忙。
  在固原市原州区北塬街的什里社区,有个远近闻名的文化大院,就是以王永红的名字命名的。记者是在固原采访时,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初听还以为是个女性呢,实则是个男老师。说起这个王永红,那可是当地的名人:他毕业于固原师范,1967年参加工作,2007年退休,足足当了40年教师,小学、中学都待过,教师、校长都干过,数理化、音体美都教过,人大代表、书协会员都兼过,在他的影响下,他家里居然出了6位教师,当地许多学有所成的人都出自他的门下。
  王永红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写歌词、编快板、写小戏也都在行,但他最钟情的还是书法艺术,写标语、写对联,常常让他乐此不疲。哪里举行大型活动,谁家有了红白喜事,也都会请他一显身手。他的书法作品也多次在全国性书画大赛和书画展中获得金奖,他本人也荣获过“最具魅力老年书画家”“中华艺坛名家”“共和国杰出艺术家”等荣誉称号。所以,他退休后就想安安静静练书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水平。
  让王永红始料不及的是,他想闲却闲不下来——谁让他的名气那么大呢?近年来,固原地区的民间艺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但普遍缺少艺术人才,因此,邀请他前去伴奏的、甚至让他帮忙编写文艺节目的便纷至沓来,有时都快踏破门槛了。王永红开始以没有时间来拒绝,但实在是盛情难却,他只好答应帮忙,但这个忙一帮就停不下来了。这样一来,本村的人心里不平衡了:放着这样的人才,被“外人”用了,实在心有不甘,许多人也找上门来,请王永红出山,把本村的文化活动也搞起来!
  王永红何尝不想这么做呢?看到周边乡亲们的业余生活那么单调,有人因为无聊而东家走西家转,甚至参加赌博等不文明活动,他觉得自己有责任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来引导乡亲们。于是,大家一拍即合,以王永红命名的文化大院便于2012年2月诞生了。
  听说了王永红“退而不休”的非凡经历,记者饶有兴趣地前去参观。同记者以往见到的由一个家庭创办的文化大院相比,王永红的文化大院可以称为“大”。他把自己盖的10间新房和800平方米的院落全部无偿捐献出来了,所以,这个文化大院活动室、图书室、书画室、刺绣室、化妆室、乒乓球室和小型舞台一应俱全,服装、道具、音响也都齐备,仅藏书就有上千册,可以满足多种文化娱乐需求。
  尤其让乡亲们感动的是,这个地处固原市城郊的文化大院,不但不收房费,就连电费、取暖费也都由王永红个人承担了。有人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这些房屋如果出租,每月可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在此前后,也确有好些人要租这些房屋做生意,但王永红都毫不犹豫地回绝了。
  王永红告诉记者,过去因为没有合适场地和有效组织,村里的文化活动也不正规,排练、演出的水平也不高,现在,把本村爱好文艺的群众都组织起来了,歌舞、快板、坐唱、表演唱、眉户戏都可以演了,演出的内容、演出的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经常参加排练的就有三四十人,观众则超过百人。
  这个文化大院,也有自己的保留节目了。表演唱《十唱共产党》《四个老汉夸养老》《四位大娘夸两保》,眉户戏《看戏路上》,舞蹈《绣金匾》,快板《共产党政策就是好》等散发着浓郁乡土味的节目,让许多人都耳熟能详。这些节目都是由王永红自编自导、文化大院的业余演员们自演的。自2012年以来,王永红每年都能创作并推出七八个新节目。
  王永红的文化大院,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周边的群众。练书法的,临名画的,学刺绣的,排小戏的,练合唱的,跳舞蹈的,玩乐器的,打乒乓球的,都大有人在。几乎每天都聚集不少人,几乎每个人都能在这里一显身手。
  有了这样浓郁的艺术熏陶,王永红一家人几乎都成为艺术人才,儿子、儿媳、女儿不是刺绣高手,就是剪纸能人,40多岁的儿子王喜军在企业改制下岗后,自己在宾馆里开设了画廊,完全可以自食其力。每到演出时,王永红全家人各有分工、各司其职,需要什么就来什么。在学校教微机课的儿媳妇更是编排节目的行家里手,每次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王永红兴奋地告诉记者,创办文化大院让他失去了很多,也让他收获了很多。他每天都过得很高兴,感觉很充实。这些文化活动,让他的思想更加活跃,也让他不担心自己变痴呆。尤其让他高兴的是,到文化大院来学歌舞、学书画、练技艺的人越来越热心,人数也越来越多,民风也随之越来越好。而各级领导的肯定、固原市及原州区的多方面支持更使他很有成就感,让他看到了自己努力的价值,促使他要把文化大院办得更好。
  王永红看起来很健康,其实并非如此。记者在采访时两次看到他舌头在动却没有声音发出。他的儿子王喜军告诉记者,这是父亲的老毛病了。由于供血不足,每次发病时,王永红大脑都是一片空白,也说不出话来,过一会就可以恢复正常。但自从创办文化大院以来,他的病情已经有所控制,没有再发展。
  虽然有如此规模的文化大院了,但王永红并没有满足。他看中了家门外的一片凹凸不平的空地并带记者实地踏勘。他雄心勃勃地对记者说:我想把这块地填平,盖一个更大的活动室!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支持这个想法,让他的文化大院更有魅力。
  好一个“王永红文化大院”!愿这个大院永远“红”下去,永远红红火火、魅力四射。这不仅是记者的愿望,也是周边群众的共同愿望。
  (作者系光明日报驻宁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徐树雄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关于“再生花”有两个比较常见的解释。其一是2002年香港无线电视剧《再生缘》的主题曲,由林夕作词,陈慧琳演唱。其二是一部三十年代的老电影,被誉为“中国电影第一人”郑正
近年来,随着扬州城市建设的飞快发展,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社会经济的迅猛提升,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正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扬州正吸引
俗话说:“来柘荣一天,增寿三天。”柘荣是福建第一个“中国长寿之乡”。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柘荣人长寿?  柘荣人的长寿,与世界上任何一个生命力强劲的地方一样,除了环境、心态、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外,  还有柘荣自己的独门密码。  生命存在过程的长短,是一个全人类关注的医学话题。柘荣人的长寿特点,与世界上任何一个生命力强劲的地方一样,离不开环境、心态、饮食等等因素的影响。  柘荣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说起东北,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甚至有人夸张地戏谑道,出门撒一泡尿都得带上一根棍儿,一边尿还得一边敲,否则尿还没有落地就已经冻上了。听着有些夸张,但是
十米之外,姚小娜就发现了他。那个时候,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怎么也不会料到会在这个人潮涌动的游乐场遇见他。一切仿佛如昨,他还是那么俊秀挺拔,步履矫健。令她有些
目前,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第三产业的支柱。所以,为了对文化创业产业发展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本文在简单介绍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上,分
五月的南国,是凤凰花开的美好时节。大鹏湾岸边的名城深圳,随处可见火焰般绽开的凤凰花。在这片充满希望和激情的大地上,一个新的希望像凤凰花一样热烈地开放,像凤凰一样展开
大连女作家兰溪是《中国作家》杂志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得主。继散文集《枫林叶雨》、《生命的芳香》、《心灵的圣殿》出版之后,近期她又推
2016年,“十三五”开局良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下,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尽管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增量仍在稳步上升,6.7%左右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