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好不好,选材很重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uh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材料选取的意义
  思想政治课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能否实现及实现的效果如何与教学所选取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丰富、有趣、典型、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不但可以充实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分析、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未来更好的生活。反之,如果课堂教学只关注手中的课本,只在课堂,只看课本,只学知识,只重分数,就会让学生不但身体被局限在课堂,思想、视野也被局限,这样的思想政治课是没有生命力,缺乏吸引力,因而是失败的。
  二、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材料选取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才能更进一步解决问题。通过课前备课、上课观察、听课反思、评课讨论及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发现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材料选取中存在以下问题。
  1.过于倚重教材,来源不够丰富
  多项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们不喜欢的教师类型之一就是“照本宣科型”。在新课程背景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四本必修相较于笔者学生时代,已经有了相当大的修改,增添了很多的材料,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讲,他们就像吸水力很强的海绵,教材提供的材料对于他们远远不够的。
  2.材料内容老化,未与时俱进
  课本的修改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课本中的材料部分老化问题严重,尤其以必修一《经济生活》最为突出。另外,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下载并借鉴网络上提供的教案及课件,其中提供的课外材料也存在同样的老化问题。
  3.材料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
  文字材料是最常见,易搜集、易编辑、易理解的材料,因此也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频繁的,但文字材料存在较为呆板,不够形象深入,且大段文字的阅读(尤其是在多媒体屏幕上呈现的)容易让学生视觉疲劳、走神犯困、心理排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过于强调趣味性,背离教学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选取材料时过多强调趣味性而忽略知识性和思想性,表面上可能学生反响热烈,课堂热闹非凡,但实际上并未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还有可能因为要花时间让学生静下来,回到课堂,从而影响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给教学留个“小尾巴”。这一问题在新教师较为突出,还有一些参加优质课比赛,想要“出彩”的老师中也存在这一问题。
  5.材料“高大上”,背离学生生活实际
  当前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得丰富的信息,对社会上的各种负面信息有所了解,高中生思想活跃,甚至有“反传统”、“反权威”的叛逆心理。“情感对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会微妙地影响和改变其学习质量”,带着这样的情绪进行学习,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三、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材料选取的具体方法
  面对上述问题,基于笔者个人的教学实践,建议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材料选取。
  1.深析教材,沿用、弃用、改用相结
  教材的编写是一项系统庞大细致的工程,选入教材的事例、材料往往具有典型代表性。因此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一些经典的材料应当沿用,不必刻意排斥;而如果材料过于老旧、不够典型,或是以往教学中发现对该材料学生的反映平淡,则可以弃用;另外有些材料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增添内容或数据,使之体现时代性。
  2.关注时事,让时事走进课堂
  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信息的更新非常快速,思想政治学科的时事性,应在教学中充分得以体现。教师应当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关注媒体信息。紧跟时代,真实鲜活的时事材料,可以让学生提升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丰富形式,“字画声影”各有所长
  课堂教学材料的表现形式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常见的文字材料,在运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一节课中通过课本或多媒体呈现的文字材料的总量,避免因阅读量过大,造成学生厌烦、困倦。并在每段材料的展示过程中,应科学估计(一般人的阅读速度为300-500字∕秒)并恰当给出学生一定阅读时间,避免因时间过短部分学生未完成阅读或时间过长学生无所事事的情况。除此文字材料,还应当加入图片、图表、音视频等其他材料。
  4.就“地”取材,印象深刻
  “地”一是指课堂。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现典型材料后往往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举例。学生从个人生活实际出发的举例,更能够引发其他同学的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是指地方。教师若能结合本省、本市、甚至本校的情况展现材料,由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够令学生印象深刻,并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知识去体会当前的生活,指导未来的生活。
  5.“拿来主义”
  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熟悉的知识敏感度较高。教师可以将语文、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转化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材料。语文学科中的古今诗歌,在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可以说明、印证某一哲学原理,如荀子《劝学》一文中“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用来印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等。
  6.“勇越雷池”,巧用反面材料
  高中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貌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学校教育主张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树立正面典型。但生活中不但有真善美还有假恶丑。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社会现实,适度的选取一些贪污腐败,政府不作为等反面材料。运用反面材料必须谨慎适度,教师还要做好引导。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材料的选取的具体方法还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及完善,选好材料,让思想政治课的效果实现大的飞跃。
其他文献
一、问题提出  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在《曲律》中说:“尾声以结束一篇之曲,须是愈著精神,末句更得一极俊语收之,方妙。”戏曲的创作亦如此重视结尾,那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小结。教育心理学理论也告诉我们,每堂课的结尾都存在着后摄效应,即“故事的结尾往往是最容易被记住的”。好的课堂小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还促进了认知结构的形成。意味着让学生继续上课,重新组织所学内容,使之建构到一个完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主渠道。在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普遍存在着效率不高的问题。在给学生“减负”的呼声越来越响亮的时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那种靠题海战术,或大量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的做法已逐渐成为减负的“拌脚石”。
期刊
自古以来,多数人把数学看成是一种知识体系,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总和,它既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认识,又反映了人们对“可能的量的关系和形式”的认识。数学既可以来自现实世界的直接抽象,也可以来自人类思维的能动创造,它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认识自然、适应和改造自然、完善自我与社会的一种高度智慧的结晶。  数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它具有知识
期刊
一、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很有力地见证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阅读教学如何与作文教学紧密地有机地接合,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做好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工作既能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又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作文,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因为阅读教学中,我们除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为此我认为要从五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美读语感能力  夏尊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落叶”二字
期刊
1.引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而且是其他理科学习的基础,数学思维对一个人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然而,事实上,不
期刊
“新课标”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当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语言尤为重要,学生要用语言完整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才能知道学生学习知识的层次,有效的帮助学生完善思考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网络,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
期刊
近几年来,我市的生源逐渐减少,这给职高的招生带来很大的困扰,职高的门槛只能越来越低,招收的大多数的学生素质差,文化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丧失了自信心。到职高的学生,数学基础只达到初一水平的学生占大多数。尤其是高中数学课的教学难度大。在理解、掌握方面普遍感到困难,如何搞好数学教学,关系到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学好职高数学的关键。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职高学生的特点的分析:1、学习
期刊
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怎样才能做到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教学里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呢?  下面我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问题谈谈我的想法。  一、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学生如果盲目的学习,效率必然很低,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
期刊
对从事教育的人员而言,德育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我国当代的教育一贯提倡并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显而易见,德育位于五育之首,足以彰其重要性,因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搞好德育教育。具体到我们每个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并最终实现德育教育之目的。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中的不足和不妥之处还望批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