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状元萧国梁的诗意宦海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zh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年漳州古郡,历史上只出过一名土生土长的状元,即明代的长泰人林震。但漳州市区新华东路教子桥附近,即现在九龙公园边上,有一座古墓——萧状元墓,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今天漳州市新华东路巷口街教子桥,坐落着一座800年历史的古墓,墓碑上横书“漳潮萧氏祖坟”六个大字,该墓建于南宋年间,是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丙戌科状元萧国梁的墓地,《漳州府志》里称之为“萧状元墓。”
  漳州萧氏研究会的萧锦坤介绍说,状元萧国梁系福州永泰人,此墓为他的衣冠冢。
  史志记载:萧国梁(生卒年不详),字挺之,福州市永泰县岭路乡陈山(古名翀峰)人。南宋乾道二年(1166)殿试擢进士第一(即状元),历官著作郎、太子侍讲兼礼部郎中、朝奉郎、广东运判。
  永泰原名永福,于唐永泰二年(766)建县。这个小县城在南宋朝乾道年间着实在全国火了一把。宋乾道二年至八年(1166-1172),永泰方圆50平方公里土地上在短短7年里连中三状元(萧国梁、郑侨、黄定),成就了“七年三状元”奇观,成为“全国学霸之县”,萧国梁正是“三状元”中最先蟾宫折桂之人。
  清人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会要辑稿》选举二记载:“孝宗乾道二年(1166),三月丁卯,赐礼部进士萧国梁以下四百九十有三人及第、出身。榜首本赵汝愚,以故事降居第二。”
  这故事说的是,其实本来该科状元是皇族赵汝愚,按当时制度,开科取士是为选拔民间人才,凡已列官籍,挂了仕版的就应回避。因此升萧国梁为榜首。所以他在殿试时有“名传玉陛星辰晓,泽沛金芝雨露春”之句,在谢恩奏章中说:“豫龙飞之选,淮安序次已当先;无汗马之劳,酇侯何功而居上。”以汉初韩信功高屈次,萧何擢居首功的典故,表明自己原属第二名榜眼而忝居状元,用典恰当,对仗工整,流传至今。
  每个名人的出生或发迹总有一段非同寻常的传说,萧国梁也不例外。传说萧国梁其母怀有身孕时,曾从猎人枪口下救了一只梅花鹿。在萧国梁周岁之日,根据当地风俗,亲朋好友为萧国梁“祝周”。当萧母把萧国梁放坐在“椅轿”上准备“祝周”之时,突然冲出一梅花鹿,用角挑起 “椅轿”向对面山上跑出。众人见状后都在后面狂追。当追到对面山田之时,萧家祖屋后山发生大滑坡,所幸无人伤亡。
  此时,大家才明白是梅花鹿因要救萧国梁,但也救了大家,“萧国梁是有大福之人”。萧国梁的成材,与家有一位智慧善良的母亲,有着莫大的关系,家风熏陶再加上自我勤奋好学,最终高中状元。
  在《八闽通志》及《漳州府志》中,关于萧国梁的简介中,都说是生卒年不详。只记载其是乾道二年(1166)殿试的状元,那么,萧国梁到底是哪一年出生的呢?
  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在南宋《独醒杂志》一书中找到相关佐证。《独醒杂志》是南宋吉州庐陵吉水(今属江西)人曾敏行(号独醒道人,1118-1175)将所见所闻编写的一本史料笔记,诗人杨万里为之作序。
  《独醒杂志》卷十中有这样一条记载:“近年大魁多齐年,木待问、赵汝愚皆生于庚申,郑侨、黄定皆生于癸丑,王佐、萧国梁皆生于丙午,沈晦、李易皆生于甲子。推而上之,吕蒙正、冯京皆生于甲寅,蔡薿、何昌言皆生于丁未,徐奭、梁固皆生于乙酉,王曾、张师德皆生于戊寅,吕溱、杨置皆生于甲寅,贾黯、郑獬皆生于壬戌,彭汝砺、许安世皆生于辛巳,陈尧咨、王整皆生于庚午。所传其生庚者如此,意其他尚有之。”
  丙午年是宋钦宗靖康元年,即1126年,这么说来,萧国梁中状元时,已经四十周岁了。
  《独醒杂志》成书于宋淳熙十二年(1186),而且作者曾敏行是当时同时代的人,或许还与萧国梁有交集,作序者杨万里还是萧国梁的好朋友,所以其记载应当是可信的。
  萧国梁高中状元后,当年五月,和赵汝愚一并被授于左宣义郎,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
  三年后,改任校书郎。校书郎属秘书省,是宋朝一种官名,掌校典籍,订正讹误。
  虽是校书郎,不过毕竟是在“中央机关”任职,使得萧国梁有机会得到皇帝的召见,近距离接触过皇帝。
  清毕沅编撰的《续资治通鉴》就曾记载一段萧国梁与皇帝的建议过程,当时的皇帝是宋孝宗赵昚。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
  《续资治通鉴》一百四十一卷记载:乾道五年,五月辛酉,校书郎萧国梁,论汉武帝承富庶之后而有虚耗之弊,盖用之者多,不止为征伐也。帝曰:“不独武帝为然,自古人君当艰难之运,未有不节俭;当承平之后,未有不奢侈。朕佗无所为,止得节俭。”又论盐铁、商车、缗錢等事皆取民无艺。帝曰:“正不必如此。”又论今日坑冶不必搜,茶盐不必多为之法,帝曰:“祖宗茶法已尽善,诚不必更变。”
  当时萧国梁给孝宗提了三点建议:一是升平时代也要节俭,二是盐、铁、商车等税收没有法制,三是开采、冶炼、茶盐贩运等不能有太多的法令禁止。宋孝宗接受了萧国梁的大部分建议,但孝宗认为:“祖宗茶法已尽善,诚不必更变。”
  随后几年里,萧国梁又历任秘书郎、著作郎、太子侍讲兼礼部郎中等,参与汇编“日历”(即类似供皇帝及朝阁大臣阅处的每日时事)等。
  萧国梁对诗赋颇有研究,甚至有较高的造诣。宋陈骙编撰的《南宋馆阁录》卷七中就有萧国梁 “治诗赋”的记载。
  乾道五年(1169)同乡人郑侨殿试高中状元时(永泰三元中的第二元),萧国梁就曾写下《赠郑侨廷试第一》诗:主司不是大冬烘,一榜何功压圣功。云顶峰前分玉带,礼闱石上探金龙。龙头奋去星辰晓,象鼻吹成印钵风。砺砥于今濡极利,起君濡笔纪真忠。
  萧国梁的文采在当时无疑是得到皇帝及同事的认可,如乾道四年腊前一日《祭南蜡七曲》是由其负责撰写的;又如乾道七年三月为宪圣皇后之弟吴益、太傅大宁郡王吴益的《軷祭文》也是由其负责撰写的。
  不止皇帝与朝臣,哪怕同时代的多位著名诗人也推崇萧国梁的诗赋文采,甚至成为好朋友,如年少一岁的著名诗人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
  南宋淳熙元年即1174年,萧国梁要到泉州任职时,时年47岁的杨万里甚是想念,不顾身体不适也前来送行,两人相谈甚欢,临离别还依依不舍,杨万里为此连作两首送别诗。
  《别萧挺之泉州二首·其一》:郎署春同宿,州麾晚卜邻。出山成底事,藉手得斯人。名实今无对,云霄早致身。再逢应互笑,谁发不如银。
  《别萧挺之泉州二首·其二》:八叶今成九,一枝谁敢双。野人应补外,贤者亦为邦。夹岸梅临水,孤帆雪涌江。别愁才半掬,不遣我心降。
  福建省萧氏宗亲会原第一副会长、《世界萧氏》杂志主编萧祺龙介绍说,萧氏开基祖为汉萧何,萧国梁祖上从后梁孝明帝萧炀之子萧璃作为唐开国宰相开始,这支萧氏族裔先后有8人蝉联宰执,世称“八叶传芳”“八叶世家”。
  杨万里在诗中用“八叶今成九,一枝谁敢双”道出其对萧国梁无限推崇之意。
  萧国梁确实满腹经纶,史志记载,“萧国梁著有文集十一种行世,惜已不传。死后祀乡贤祠。”真遗憾!由于萧国梁著有的十一本文集的佚失,使其失去了一个可以流芳百世的机会,使得福建省少了位令杨万里佩服的大诗人,甚至都不知道在宋朝还有这么一位擅长诗赋的状元。
  萧国梁知泉州只有短短一年间,淳熙二年(1175)便知建宁府,后还历任广东运判、朝奉郎等,最后卒于任上,葬于漳州。
  萧家家教甚好,其孙子萧洵,字仲川,号启祥,举明经,任潮阳县知县。祖孙二人,分别在闽粤二省,开枝散叶,子孙遍布漳州、厦门、潮州及台湾等,后人中不乏有高成就之人。因此,萧状元墓边才会另立有一块石碑为“漳潮萧氏始祖”,现周边还建有状元文化纪念碑亭等,每年都有两岸许多萧氏后人前来祭拜,此外也经常有一些群众及游人过来瞻仰状元的风采,沾一沾状元的灵气和才华。
其他文献
在森林茂密的树海游击根据地腹地,有一个叫小南坑寨的村子。这个仅有6户农家的山村虽然不大,却是闽南游击队最放心的落脚点和临时医院。其中,沈豆粒家便是闽南地委和游击队可靠的接头户。有游擊队员奉命转移到树海小南坑村寨隐蔽时,沈豆粒就会将他们带来的武器藏匿在水湖坑的山寮里,把游击队员安置在自己家中。这户平时靠做门帘、锯竹筒、绑扫帚、采田草出售维持生计的贫苦农家,生活本来就十分拮据,又要支持游击队的生活费和
期刊
一匹马与一种信仰相遇  是热血奔騰的前行  一个女人与一个时代相遇  是铮铮铁骨的誓言  是义无反顾的献身  一种情怀与一地红色相遇  是引领幸福的万物之道  是大美至简的绚丽人生  谁能发誓,那  举起右手握紧拳头的姿态  一定就是不变的誓词  谁在祈祷,那  命运的遇见无声的默念  一定就有浪漫而幸福的开篇  平淡,苟且  或者  灿烂,献身  你选择了与祖国母亲共命运的决然  把儿女情长的相
期刊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所谓的乡村之魂就是那既让人牵肠挂肚的念想,又让人口口相传的记忆,其实就是根植于邑民里人心灵深处的乡土文化。  当下的乡村,大都已被日趋城镇化的模式所吞噬,看到的几近是千人一面的钢筋水泥森林。那么,在人员结构更趋复杂的农村,构建起一个既有特色、可让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平台,又能勾起人们心中往事、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文化驿站,的的确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却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府埕是漳州府衙门口的广场,以青石板铺成的府埕是漳州府衙府前广场,是老漳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1919年,陈炯明主政“闽南护法运动”时,建成两排欧式外拱廊二层骑楼建筑,引入经营百货和药材的“博通百货公司”“采蘩药局”。1949年前后,府埕却成为漳州传统小吃的荟萃之地。雄踞在府衙门口的两只石狮,栩栩如生,呲牙咧嘴,口含圆珠,瞪着大眼,炯炯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前方。仿佛两名健壮勇猛的武士,不分昼夜地在这里站岗
期刊
那日,从单位回家,在楼下顺道收了两个快递,打开一看,发现是在网上买的两双平底鞋到了。之前刷手机时,看到来自北京这家布鞋店的小年轻人很励志的一段故事,深受感动,后来就按图索骥搜索下单。其实,有很多年了,我一直都喜欢穿平底布鞋,因为轻便舒服。最近一段时间,更是每次出门,都蹬一双平底鞋,“要么在采访,要么在去采访的路上”赶公交、走东家串西家。身边有不少朋友很是不理解,都四十大好几的人了,整天走路霍霍生风
期刊
荔枝林,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一个小村庄。乍一看这名字,你也许会猜这是一个种着满园荔枝的小村庄。是的,它曾经是,而且还有个美丽的故事。  小时候,爷爷告诉我,传说有一位勤劳的母亲,既要照顾孩子们,又要到田间地头劳作,于是她就带孩子们一起出去,自己劳动时,孩子们就在旁边玩耍。孩子们常常被太阳晒得满脸通红,她心疼极了,于是她就在旁边的山坡上种上了荔枝树,好让孩子们遮荫、玩耍。一棵、两棵……一年、两年……
期刊
要不是一段疫情,我的身材也不会变得如此不堪。大肚腩又报复式地反弹起来了,怀孕七八个月的那种轮廓线,俨然重新回到了典型油腻大叔形象。  趁着周末夏日黄昏,被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驱使,换上一身运动行头,公园跑步去。跑着跑着,或许是夏天的缘故,加上运动量突然加大了,没一会儿,肚子就感觉特别的饿。  沿着华灯初上的将军大道往回走,忍着辘辘饥肠,正寻找着去找个地方,吃点清淡的美食把晚餐一起打发了。忽然,一块四个
期刊
一個偶然的机会到温州,办完事情,我提议找个温州的景点逛逛吧。朋友立即百度,于是在烟花三月,我们和江心屿有个美丽的邂逅。江心屿顾名思义,指位于温州瓯江江心的岛屿。江心屿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该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在我看来,凡被美名为“蓬莱”的地方,那一定是宛若仙境,不是蓬莱,胜似蓬莱。  徜徉在悠悠千载的江心屿畔,望着滔滔不绝的瓯江水,日光散落在江面,铺展
期刊
灵通山在平和县。灵通山是从海底“长”出来的,亿万年前白垩纪火山喷发而成的山体冷峻无言。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6座,最高峰为狮子峰,海拔1287米。灵通大佛、大帽峰、灵通寺以及“珠帘化雨”等七峰、十寺(岩)、十八景故事很多,灵通山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故事味。狮子、玉女、擎天、灵通等七个主要山峰名声尤为响亮。灵通山以前叫大峰山,后来因为明朝大学士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而改名灵通山。灵通山峰
期刊
一  我是1700万岁的牛头山火山。或许你曾听说:中国古火山,“北有五大连池,南有牛头山”。  每天两次,当潮水严格按照农历时间节点,渐涌渐退时,我从烟波浩渺中,逐渐出露到水面上。我迎曙光,赏晚霞,看鸥鹭翱翔,翩翩如仙。还看不同肤色不同年纪的孩子们,慕滨海火山而来,或访古探奇,或嬉戏度假,或避寒越冬。  千万年来,我沐浴日月精华,承接天地灵气,安享人类钦羡的“岁月静好”。然而,我漫长经历中的水火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