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再塑形”技术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_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颅内宽颈动脉瘤可选择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某些部位如颈内动脉眼段、海绵窦段、岩段和基底动脉分叉部,因手术困难,可选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与球囊联合技术治疗,称为“再塑形”技术。主要适用于宽颈、形状不规则的动脉瘤和动脉瘤初次栓塞尚有残留的病例以及在某些部位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不能相区别时。由于这项技术操作复杂、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操作者须经过特别严格的训练。

其他文献
脑脊液或血清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和S-100蛋白是脑组织损伤后的两种生化标记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前者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内,后者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
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受到时间的限制。不同机制的神经保护剂可能具有不同的治疗时窗,如Ca2+拮抗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在发病6~12h内就应立即给药,而自由基清除剂及白细胞因子则可能晚至24h内或数天内给药。神经保护剂治疗时窗还可能与ACI的部位、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等有关。
大量实验证明,脑梗死后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能显著缩小梗死组织体积,促进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bFGF治疗脑梗死可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半侧空间忽略是指对病灶半球对侧空间刺激失去反应、应答及定向能力的功能障碍。多种因素可改变和影响空间忽略的程度,如体位的变化、刺激物的复杂性、暗示的影响、眼动刺激的作用、前庭刺激以及颈肌震动等。研究表明,自我为中心矢状纵轴、环境地心引力以及刺激本身等均可作为空间忽略的参照物。
硬脊膜动静脉瘘是一种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但是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文章就国外文献报道的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综述了其临床表现、病理机制、血液动力学、治疗特点及与硬膜动静脉瘘的关系。
文章对近年来国外在血管转基因方面的实验方法和治疗意义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尤其对在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系统的基因表达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卒中病房在脑卒中病人急救和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卒中病人的死亡率,残残率,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并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脑缺血后,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在缺血性脑损伤及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脑缺血时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及其机制,以及其对神经元、局部脑血流(rCBF)和脑
近年来,深低温停循环技术成为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文章对其发展简史、基本原理、方法、适应证及预后等作了综述。
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处理准则是:对多数缺血性卒中在发病数小时内血压增高有自发性下降趋势的病人,不宜降血压治疗;对一般出血性卒中也不宜强烈降低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血压处理与其病程和动脉瘤夹闭手术时间有关,故动脉瘤夹闭术前应用抗高血压药物,以减少动脉瘤再出血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