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不合理是造成电子商务人才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行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 行为导向 教学改革
互联网诞生至今已20年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应用发展迅猛,经历了政府主导、网店网商阶段,目前正进入了以大规模中小企业应用为主体的第三个阶段,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从教育部2001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以来,我国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但同时也暴露出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据统计,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其中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得当以及学生缺乏电子商务就业岗位的实践训练是阻碍学生就业的首要原因。因此,改革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链路课程
在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链路课程”。一个专业的职业专门技术应按不同的职业任务培训方向开发专业课程。其任务之一就是设计围绕职业专门技术能力“任务课程链路”。每条链路课程可以由一组内容相关和循序渐进的单元课程组成,目标是完成一项专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一条链路课程也可以看成一个课程模块。链路课程可以通过把职业专门技术的培养看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及职业综合性任务,并考虑劳动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即从整体上可以实施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原则。同时在对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和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开展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建设,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项目课程的总体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即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项目课程建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通过社会调研、与企业的行业专家进行访谈和座谈来明确学生的就业岗位定位和工作任务。通过第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因此我们可以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来划分专门化的方向,根据该方向的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课程的设置。有效地解决了电子商务专业多年来难以解决的、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导致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多学科的课程大杂烩的现状。
在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建设上,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與实践的统一。以工作中的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能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按照项目课程的教学要求,要按照行动任务来设计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设计要以工作的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进行,教师的教学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学生学习的典型产品(服务)来自于企业。这样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工程师必然要进行紧密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建立在配合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教学活动上的,这时,教师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得以明确,而且这些技能是直接可以从合作的企业中学习获得的,同时,哪些教学活动是需要由企业的工程师或技能能手来负责完成的也得以明确。这样,根据课程的教学活动需要,明确了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具体技能需求,综合专业的所有项目课程,可以构建出专业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教师去什么企业,具体挂职锻炼的内容也得以明确,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就可以建设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具有“双师”素质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团队。
另外,电子商务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的另一好处是,无论是技术类专业背景的教师,还是经管类专业背景的教师,能够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如何在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中发挥作用的。这样,他们在教学中就能够围绕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来教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也就不再会感到电子商务是一个多学科知识的大杂烩。
这项工作目前还处于项目探索阶段,还需要通过艰苦的探索和实践。这期间,既需要专业教师积极、大胆地进行探索,同时也需要学校和合作单位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PowerBuilder管理信息系统完整项目实例剖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4]董雁.《网站设计》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科教研究,2007,(452).
[关键词]电子商务 行为导向 教学改革
互联网诞生至今已20年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应用发展迅猛,经历了政府主导、网店网商阶段,目前正进入了以大规模中小企业应用为主体的第三个阶段,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从教育部2001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以来,我国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但同时也暴露出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据统计,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其中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得当以及学生缺乏电子商务就业岗位的实践训练是阻碍学生就业的首要原因。因此,改革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链路课程
在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设计链路课程”。一个专业的职业专门技术应按不同的职业任务培训方向开发专业课程。其任务之一就是设计围绕职业专门技术能力“任务课程链路”。每条链路课程可以由一组内容相关和循序渐进的单元课程组成,目标是完成一项专门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一条链路课程也可以看成一个课程模块。链路课程可以通过把职业专门技术的培养看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及职业综合性任务,并考虑劳动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即从整体上可以实施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原则。同时在对学生的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和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开展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建设,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项目课程的总体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即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项目课程建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通过社会调研、与企业的行业专家进行访谈和座谈来明确学生的就业岗位定位和工作任务。通过第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因此我们可以按照工作岗位的不同来划分专门化的方向,根据该方向的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课程的设置。有效地解决了电子商务专业多年来难以解决的、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导致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多学科的课程大杂烩的现状。
在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建设上,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與实践的统一。以工作中的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来设计活动、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能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按照项目课程的教学要求,要按照行动任务来设计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设计要以工作的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进行,教师的教学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学生学习的典型产品(服务)来自于企业。这样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工程师必然要进行紧密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建立在配合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教学活动上的,这时,教师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得以明确,而且这些技能是直接可以从合作的企业中学习获得的,同时,哪些教学活动是需要由企业的工程师或技能能手来负责完成的也得以明确。这样,根据课程的教学活动需要,明确了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具体技能需求,综合专业的所有项目课程,可以构建出专业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教师去什么企业,具体挂职锻炼的内容也得以明确,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就可以建设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具有“双师”素质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团队。
另外,电子商务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的另一好处是,无论是技术类专业背景的教师,还是经管类专业背景的教师,能够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如何在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中发挥作用的。这样,他们在教学中就能够围绕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来教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也就不再会感到电子商务是一个多学科知识的大杂烩。
这项工作目前还处于项目探索阶段,还需要通过艰苦的探索和实践。这期间,既需要专业教师积极、大胆地进行探索,同时也需要学校和合作单位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PowerBuilder管理信息系统完整项目实例剖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4]董雁.《网站设计》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科教研究,2007,(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