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亦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必然要求。整合的关键是:合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其整合方式有使用CAI课件与物理教学整合、网络技术模拟物理实验与物理课程整合、多媒体教学与物理抽象概念的整合、基于Blog集体备课与物理课程整合、互联网与物理课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物理课程 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亦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必然要求。整合的关键是:合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要实现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不懈的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的激励工具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有针对性地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
中学物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养成基本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注重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索,学生处于感性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的特殊年龄阶段。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通常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独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另一种是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各学科的课程中去,使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联系起来。而物理课程是信息技术邻近的课程,所以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引起了关注。初中物理又是物理科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初中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要。
二、初中物理借助信息技术的方式
对于物理课程中难以表达的抽象内容,不容易观察的微观世界,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微观和难以解释的部分进行处理,使之具体,发大,易于理解。下面就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方法试析之。
第一,初中物理课程借助互联网的方式。在互联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网上教学系统中存放配套设置的各章节甚至高中全套的同步训练试题和综合练习试题等课程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的新课教学环节完成后立即进行实时在线训练、巩固、拓展和测试。学生完成后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在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这样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了联系。
第二,初中物理课程借助网络技术模拟物理实验的方式。仿真模拟和演示实验,是信息技术用于物理教学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以网络信息为核心的超媒体电脑技术,可以方便地把物理仿真实验运用于课堂,以辅助物理实验教学。教学中,在教师讲解了物理定律之后,马上运用电脑技术仿真演示一个相关的实验,既加深了学生对定律的理解,又可以增加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在讲解物理习题的同时,如果能用仿真实验技术相应配套地建立一个习题所描述的物理模型,以逼真的动画辅助物理教师的精辟解析,触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非比一般。
第三,初中物理抽象概念的解释借助多媒体解决的方式。物理学科的知识是抽象的,所用的术语也很抽象,像“力”“场”“电流”等概念,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些概念比较抽象,教师讲得乏味,学生听得厌烦,教学效果差。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教师和学生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演示,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电流强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学生是看不到自由电子的移动,因此难以接受。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这一过程,用红色的小球表示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合开关后,红色小球(自由电子)定向运动起来,通过一个横截面。该模拟实验能使学生很直观地知道其中的原理,而无需教师反复讲解。
第四,物理教学借助使用CAI课件的方式。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强大的诱惑,而多媒体课件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在讲《声音》一章时,用过这样一个课件,点击画面中的不同场景,就能听到鸟鸣、蛙鸣、歌声、汽车的鸣笛声、流水声等。这个Flash课件集图像、色彩、声音、动画于一体,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为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做好了铺垫。教师再配合动画演示声波的传播过程,就使得原本枯燥的一节课上得学生意犹未尽,进入了一个主动学习的状态,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就更深刻了。再如“学习串并联电路”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可提出串并联电路的概念,通过复习前课所学的电路知识,结合教学实验器材,讲解串并联电路各自的概念,并抽查部分学生上台将多余的灯泡接入电路中,让小灯泡发光,并与学生开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其次利用多媒体课件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教师制作的相关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串联和并联电路,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对串联、并联的认识深度。重点观察电流经过小灯泡的途径以及课件中有关断开和闭合时小灯泡的发光情况。然后进行实验模拟:实验模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物理实验室根据器材进行实际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模拟,教师主要完成对学生接线技能的指导,包括去掉线头的绝缘皮,接线成股等,指导学生将所有器材接入电路,并让开关在不同的方式下控制灯泡的工作。另外一种是借助计算机进行实验模拟,模拟可以使用仿真类软件进行,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再次是进行师生交流讨论,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电脑,通过模拟开关量及模拟电路,与学生一起探讨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及连接电路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学生思路的扩展,无论从教师授课方式还是学生实验方式来看,都具有了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生动、丰富的特点,教师首先通过对串并联概念的讲解,进一步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体实验两种方式来完成对串并联电路的深刻理解,最后借助校园网实现对课程学习的巩固和拓展。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将信息技术模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现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亦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必然要求。整合的关键是:合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要实现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不懈的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的激励工具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有针对性地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
中学物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养成基本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注重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索,学生处于感性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的特殊年龄阶段。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通常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独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另一种是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各学科的课程中去,使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联系起来。而物理课程是信息技术邻近的课程,所以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引起了关注。初中物理又是物理科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初中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要。
二、初中物理借助信息技术的方式
对于物理课程中难以表达的抽象内容,不容易观察的微观世界,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微观和难以解释的部分进行处理,使之具体,发大,易于理解。下面就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方法试析之。
第一,初中物理课程借助互联网的方式。在互联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网上教学系统中存放配套设置的各章节甚至高中全套的同步训练试题和综合练习试题等课程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的新课教学环节完成后立即进行实时在线训练、巩固、拓展和测试。学生完成后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在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这样使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了联系。
第二,初中物理课程借助网络技术模拟物理实验的方式。仿真模拟和演示实验,是信息技术用于物理教学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以网络信息为核心的超媒体电脑技术,可以方便地把物理仿真实验运用于课堂,以辅助物理实验教学。教学中,在教师讲解了物理定律之后,马上运用电脑技术仿真演示一个相关的实验,既加深了学生对定律的理解,又可以增加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在讲解物理习题的同时,如果能用仿真实验技术相应配套地建立一个习题所描述的物理模型,以逼真的动画辅助物理教师的精辟解析,触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非比一般。
第三,初中物理抽象概念的解释借助多媒体解决的方式。物理学科的知识是抽象的,所用的术语也很抽象,像“力”“场”“电流”等概念,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些概念比较抽象,教师讲得乏味,学生听得厌烦,教学效果差。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教师和学生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演示,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电流强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学生是看不到自由电子的移动,因此难以接受。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这一过程,用红色的小球表示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合开关后,红色小球(自由电子)定向运动起来,通过一个横截面。该模拟实验能使学生很直观地知道其中的原理,而无需教师反复讲解。
第四,物理教学借助使用CAI课件的方式。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这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强大的诱惑,而多媒体课件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在讲《声音》一章时,用过这样一个课件,点击画面中的不同场景,就能听到鸟鸣、蛙鸣、歌声、汽车的鸣笛声、流水声等。这个Flash课件集图像、色彩、声音、动画于一体,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为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做好了铺垫。教师再配合动画演示声波的传播过程,就使得原本枯燥的一节课上得学生意犹未尽,进入了一个主动学习的状态,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就更深刻了。再如“学习串并联电路”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可提出串并联电路的概念,通过复习前课所学的电路知识,结合教学实验器材,讲解串并联电路各自的概念,并抽查部分学生上台将多余的灯泡接入电路中,让小灯泡发光,并与学生开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其次利用多媒体课件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教师制作的相关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串联和并联电路,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对串联、并联的认识深度。重点观察电流经过小灯泡的途径以及课件中有关断开和闭合时小灯泡的发光情况。然后进行实验模拟:实验模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物理实验室根据器材进行实际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模拟,教师主要完成对学生接线技能的指导,包括去掉线头的绝缘皮,接线成股等,指导学生将所有器材接入电路,并让开关在不同的方式下控制灯泡的工作。另外一种是借助计算机进行实验模拟,模拟可以使用仿真类软件进行,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再次是进行师生交流讨论,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电脑,通过模拟开关量及模拟电路,与学生一起探讨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及连接电路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学生思路的扩展,无论从教师授课方式还是学生实验方式来看,都具有了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生动、丰富的特点,教师首先通过对串并联概念的讲解,进一步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体实验两种方式来完成对串并联电路的深刻理解,最后借助校园网实现对课程学习的巩固和拓展。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将信息技术模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现了教学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