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课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上好一堂课呢?”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就此谈谈我的感受:
  为什么要上好课呢?你们会说,这是你的本分嘛!是的,但是我认为不单单如此!引用一段叶澜教授的话:“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我非常认同叶教授的观点,所以上好一堂课是相当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并不断的与时俱进。那么要上好一堂课,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我认为最基本必须具备一个基础,两种能力,一颗心!
  专业知识是教师必备的基础,这个自不用多说,那么两种能力是什么呢?
  首先是备课的能力。备课也算是一种能力吗?是的,而且很重要。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现今教育的转型更需要教师做一名“引导者”,具有创造性。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推敲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还要考虑时间的合理分配,从而设计教学框架,并且提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备课堂上出现的随机变化,从而适时调整。
  其次是课堂教学能力。包括导入技能、 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板图技能、 讲解概念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教学演示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组织教学技能、结束技能。例如生物课程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人体为什么会出现过敏反应?为什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为什么我们大力的倡导环保呢?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具体的应用和理解源泉。基于此,在教学过程的引入上我们生物课程可以更贴近生活,用生动形象的案例激发学生思考,同时老师的声情并茂将会更好的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对于概念的阐述,则需要语言严谨、简练、准确。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合理,准确、清晰,顾及多层次要求,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循循善诱,引发浓厚的学习情绪,及时反馈,尽量方法多样。归纳总结时要条理扼要,重点突出,并通过进一步的点拨,拓展,完成一堂课。尽量达到上一堂“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真实的课”!这些能力都不是我们一朝一夕就可以具备的,需要不断的锻炼、完善。
  最后的一颗心——一颗充满热爱之情的心!正如赞可夫所说的:“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建造一座沟通的桥梁,师生间情感的交融应该会让一堂课上的更精彩更有意义!
  我热爱教育事业,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可爱,我要努力为他们付出我所能给予的。不仅仅是上好一堂课,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工作,并及时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作者单位:陕西省铜川市一中727000)
其他文献
作为育人基地的基本单位——学校的班级,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做到文明管理、井然有序,是教好人、育好人的首要条件。我们太原市万柏林第四中学,在校园建设、班级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人性化的班级管理,使班风、学风明显好转。学生的成绩不断提高,遵守学校常规的优良品质逐渐形成。作为学校初二二班班主任的我,就如何进一步抓好初中班级管理,谈谈三点看法:  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
期刊
孩子的天性是好玩、爱动,快乐的感受是他们快乐学习的情感基础和先决条件,当他们喜欢某种活动时,就会全身心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教学中,我们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谈点初中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不成熟想法:  一、营造“快乐”教学气氛  我们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挑战你的权威,
期刊
所谓主体性,是指在创新教育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力。我国目前的教育却存在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标准和现有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不能满足的矛盾。因此,素质教育被提上了日程。而要实施教育
期刊
新课改的实施使得英语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以语法为主要脉络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而是更考虑语言的功能。从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格局,以生动活泼的方法进行“听、说、读、写、演、唱、画”,寓教于乐。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但我们不能忽视语法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语法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语言得以成为语言的根本条件之一。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理所当然地要有它应有的地位,
期刊
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如果我们能够自然地把久经岁月磨练至今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诗文名句镶嵌在高考作文当中,定能增加文章思想的内涵和语言的文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下面介绍一些使用名句的方法:  1.以名句为题,画龙点睛  巧妙地运用言简意赅的名句作为文章的标题,能让自己的作文题目一枝独秀,获得读者的青睐。例如,以“少年心事当拿云”“不畏浮云遮望眼”为题,远比以“谈志气”“
期刊
编号:H1(2014)2-04-03  作者:张丽  目前,许多学生都已经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时间紧,课业负担重,很少有人能经常坚持进行课外阅读。为了帮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有较高的课外阅读效果,下面介绍几种快速阅读方法。  一、养成默读的习惯  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实验表明,朗读每分钟最快约200字,而默读每分钟最快可达到800字左右,甚至还会更多。这是因为,默读时,文字信息
期刊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数学课堂有效引导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引导?下面结合一些我亲身体验的课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引导“亮”——在学生兴趣中  常言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是课前积极、活跃心
期刊
编号:Q1(2014)2-04-02  作者:黄湘  21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我认为只有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中合理、优秀的部分与现代电教媒体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整体效应”,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要在学生“学”上下功夫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而在我国
期刊
新课程理想课堂的境界,可用一句话概括为:焕发出生命活力。所谓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其课堂特征是: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理想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归宿,以师生有效参与为载体,以学生学力提高为目的。  一、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  给知识注入生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