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中,基于交通行为研究分析的交通规划和停车设计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d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商业综合体的交通特征,并对不同人群交通行为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整理出交通体系的规划策略。通过流线组织、出入口功能定位、停车规划、灯光照明、导引标识三个层面,来解决交通、停车问题。最后分析出商业综合体的交通规划、停车设计,应该是各类人群的交通行为规划和停车需求设计,需要对不同商业综合体业态进行分析,对不同业态吸引人群进行研究,以不同交通行为需求为基础,对交通系统进行综合合理规划,从根本上解决停车的问题,促进商业综合体和交通系统的运转效率。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交通行为;交通规划;停车设计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阶段,商业综合体逐渐成熟和完善。商业综合体成为了人们日常购物、商务出行的首选,这也导致停车、交通堵塞等问题产生。由于大型商业综合体占据着核心区和优良地段,处于城市、区域的交通核心,其交通组织、停车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业综合体本身的价值。可以说,合理的交通规划、良好的停车空间,往往是顾客对商业综合体本身价值的第一印象。所以,需要对其交通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以求更好的解决交通、停车问题。
  1 商业综合体的交通特征
  商业综合体选址多数位于城市、区域中心,属于人口密集区域。集购物、休闲、娱乐、商务、居住等功能单元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涵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需求。因此商业综合体虹吸效应明显、交通流较大,且具有多时段瞬时高峰特征,对周边市政道路的交通量影响较大,易出现交通拥堵状况,从而造成建筑周围的交通环境逐渐恶化。
  已建成的商业综合体,随着运营成熟,客流量逐步增加,停车需求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状态,部分商业综合体甚至因停车位供给不足,出现客源流失现象。
  综上所述,商业综合体的交通特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外围交通压力过大和内部停车位供给不足。而且,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增加,这一问题将愈演愈烈。
  同时,现代商业建筑与城市间紧密联系,特别是交通。在城市朝着三维方向发展后,交通也随之按其方向发展成三维。所以,城市交通设施和商业项目,在用地规划设计中的结合,可以看做是一个现代城市发展[1]。这不仅是为了适应低碳的经济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还体现出了人性化的设计,促使人们能够沿着清晰的路线尽快达到购物中心,给受众带来良好的交通感受。
  2 商业综合体交通行为分析及交通规划策略
  2.1 交通行为
  商业综合体包含业态较多,每一种业态吸引的人群不同,其交通行为模式也不尽相同。根据业态种类、人群特征、寻路模式、出行节点、交通心理等方面,可以归结如下。
  注,此交通行为仅为车辆交通行为研究分析。
  2.1.1 购物人群交通行为模式:工作日车辆进入高峰时间一般集中在17:00-20:00之间,20:00-22:00为驶出高峰,日间10:00-17:00车流量较少且分散。节假日出现全天车流集中现象,以16:00-20:00为高峰值。如遇商品促销、新品发布、热片上映等大型商业活动,车辆高峰将在特定时间段集中出现,交通规律较为明显。
  2.1.2 办公人群交通行为模式:此类人群交通行为特征固定,工作日8:00-9:00为驶入高峰期,17:00-19:00为驶出高峰期。节假日车辆稀少,且无特定时间段高峰现象。
  2.1.3 居住人群交通行为模式:此类人群交通行为特征与商务办公人群交通行为特征相反,工作日8:00-9:00为驶出高峰期,17:00-19:00为驶入高峰期。节假日车辆进出特征不明显。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人群交通行为模式存在一定规律性,且在特定时间段存在重叠,。故在商业综合体交通规划设计时,需根据不同业态功能组合方式,合理规划交通流线,梳理不同目的地停车需求。
  2.2 规划策略
  2.2.1 流线组织
  在外围交通中,应以车辆快进快出,减少市政道路交通压力为目的,主张右进右出交通规划原则,尽量避免左转、掉头进入停车场入口,减少车辆在市政道路停留时间。如入库坡道条件较差,建议增加独立缓冲空间,长度原则不低于6米。
  在地库交通规划中,应以引导车辆快速停车落位和便捷驶离为目的,在交通动线组织方案中,优先选择具备大小循环的交通组织方案,减少动线交叉,避免断头路出现。
  2.2.2 出入口功能定位
  商业综合体地库出入口功能定位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停车场内部使用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停车场,可根据业态种类区分停车场出入口功能,如购物中心停车场入口、办公楼停车场入口等,通过区分不同目的地车辆,减少交通混行,提高空间利用率,加之相关交通辅助系统的合理规划,来增强停车场使用效率,增加车辆停放周转率,提升商业综合体的整体交通环境和品质。
  2.2.3 停车规划
  根据研究统计,人们最为满意的步行距离是二百米,所以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促使人们更加容易达到公共区域、商业店面等[2]。这样有效的避免影响到停滞车辆的正常出库,比如商场特殊时段的客流较大,需要大量的车位,就会导致车库爆满,从而干扰了整个交通系统的正常运作。
  交通规划和停车设计不可用平面思维开展,应以立体思维进行规划设计。在满足平面交通需求的同时,应重点考虑停车分区与垂直交通的关系,为车辆访客停车落位后,轉变为步行访客提供便利条件。
  2.2.4 灯光照明
  目前,人们对停车空间的灯光照明并不满意。应对其要更加精心的选择和设计。针对停车空间照明情况,可以对顶、地、墙色彩进行调改,增加功能光源数量,并设置装饰光源、引导性光源等。通过多类型光源整合,提升地库光环境,营造出光感舒适的停车空间。从而,确保整个停车空间不存在任何阴暗角,增加行人在停车空间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灯光系统是整个交通规划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各个停车位进行区分,通过设置不同的辅助灯光,让停车场能够更加规范化[3]。或者,在各个停车区域,明确告知该区域车辆停放数量,附近的电梯位置、卫生间位置、通往上层综合体的具体商业板块等,让人们能够就近选择车位,不仅减少了人们停车后步行的时间,还有效的错开了人车交汇等情况,确保整个交通系统运行的效率。
  2.2.5 导引标识
  目前,大部分交通停车的识别性、指示性均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车辆、行人在行进过程中,出现迷路等现象。因此,需要对空间识别进行系统化设计,来增强空间的使用效果。設计师要充分认识到导引标识的重要性,并提高系统意识。
  导引标识系统不仅仅是形象系统,更是功能系统,需根据访客寻路心理,对导引信息进行分级,提高空间可达性。使人们轻松便捷的寻找到出入口及目的地,提升访客寻路心理感受和对项目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商场的持续运行。
  再次,应根据人机工学,合理分析不同标识的视角、视距,研究不同字体、颜色、图形在不同照度下的有效识别距离和角度;同时,需对传达语言、图形进行研究,确保标识可以看得见、看得清、读得懂。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交通认知的提高,交通规划和停车设计原则从“以车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商业综合体的交通规划,是不同人群的交通行为规划和停车设计,需要对不同业态吸引人员进行研究,对交通系统进行综合规划,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引导访客快捷抵达目的地,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和识别感受,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推动商业综合体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思航.城市商业综合体中公共空间展示设计方案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 2019(5):99-100.
  [2]吴达.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浅析及应用[J]. 中国建材科技, 2017, 26(4):115-116.
  [3]谢志明,陈海伟, 刘尔辉, et al. 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交通一体化规划设计[C]// 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0.
  [4]马刘炳.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析[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8(1):22-23.
其他文献
根据住建部《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要求,以贵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综合考虑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和水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和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改革开发的速度不断深入,城镇化的规模也在进一步地加快。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传统形势下的城乡规划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目前城乡规划的需求,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城乡规划的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相关部门亟须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美丽乡村规划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美丽乡村规划工作;问题;对策研究  建设美丽的乡村
会议
会议
下文从十九大规划路径出发,指出城市总体规划应秉承可持续发展观念,兼顾短期内的改善性作用以及长期的战略发展引导作用,同时考虑到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注重政府部门和多元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如何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之一,要根据经济、工业、农业发展需求,综合考虑环境、人力资源等因素对城乡空间做出合理的規划。当前规划体制变革提上日程,以求在科学体制的引导下更好的规划空间。但是因为改革发展历程短,导致空间规划上存在一些的问题,降低了空间规划的科学性。本文就规划体制变革下的空间规划问题及应对策略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为空间规划提供一些
应用Schauder不动点定理反招数二付法讨论了一类n维概周期系统概周期解的存在性。
全国正在积极开展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但是部分传统村落仍然在快速消亡.根据资料显示我国村落平均每天消失250个,其中传统村落情况严峻.传统村落包含大量承载着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