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居延E·P·T59·582汉简看汉代泾阳县、乌氏县、月氏道城址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汉代泾阳县、乌氏县、月氏道城址的确定为泾河中上游汉代其他城址的进一步确定提供了地理坐标,对于研究汉代城镇的布局以及丝绸之路的走向大有裨益。文章通过历史文献研究、查阅考古资料、利用居延汉简做出判断,带着问题通过野外实地踏勘,确定了以上三个城址。
  关键词:泾阳县;乌氏县;月氏道;城址
  中图分类号:K8775,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8)02-0065-06
  
  一 泾阳汉县城址
  
  泾阳,战国秦县。《史记》卷5《秦本纪》载,秦昭襄王六年(前310)“泾阳君质于齐”。泾阳君,秦昭王同母弟。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泾阳君封宛”。泾阳君,《索引》曰:“名市。”《正义》曰:“泾阳君,秦王弟,名悝。泾阳,雍州县也。”因魏国扣苏代(归于齐),“齐使人谓魏王曰:齐请以宋地封泾阳君”,以向魏施加压力,泾阳君一度成为外交的筹码。
  《汉书·地理志》:“泾阳,开头山在西,禹贡泾水所出,东南至阳陵人渭,过郡三,行千六十里。雍州川,师古曰:开音苦见反(kan),又音牵(qian),此山在今灵州东南,土俗语讹谓之汧屯山。”《元和郡县图志》原州平高县:“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县西一百里,即黄帝谒广成子学道之处。《史记》曰:黄帝东至于海,西至崆峒,登笄头是也。……《庄子》云:广成子学道崆峒之山。”笄头山在泾阳西,则说明泾阳县在崆峒山东。综合研究古籍可知,开头山,应泛指今六盘山,泾水所出,意即在泾河河谷。又曰:“《淮南子》云:笄头山,一名薄落山。故泾水,亦日薄落水,又南流经都卢山山路之中,常如弹筝之声,故行旅因谓之弹筝峡。”笄头山,一名薄落山。皆指今六盘山及其余脉。故泾水,亦日薄落水。弹筝峡,即今宁夏泾源县窑店之西的三关口。这样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方位,泾阳县治所应在弹筝峡附近的泾河河谷。
  笔者于2005年12月20—22日,对安国镇周围一带的古城址进行了实地踏勘。安国镇坐落在泾河支流颉河的南岸,西距平凉市区18km,在一级和二级阶地上都有古城遗址,一二级阶地落差100m,在这里发现古城址、古遗址七处(图1)。其中油坊庄上下层共有两个遗址,地理坐标:N35°39'20.1",E106°30'32.9",海拔高度1600m。位于泾河(颉河)北岸1km的油坊庄,遗址被去新集的公路切开,剖面清晰,上层为布纹瓦片为主的魏晋遗址,厚0.5-1m。因魏晋遗址靠北,我们称其为北遗址,地层面积300×320m2。油坊庄北遗址,遗址下层为绳纹瓦片、绳纹陶片为主的汉代遗址,文化层厚2—3m,建筑残件密集,汉代地层东西300m,南北180—200m,明显有被河流冲刷残破的痕迹,原遗址南北长度一定大于此数。据当地群众回忆,上世纪60年代曾出土铲形铜钱几麻袋,原平凉市博物馆馆长刘玉林先生回忆,这里掘出货币1000多斤。下层遗址靠东南,我们称其为南遗址,应为汉代泾阳县城。上层应为十六国后赵的陇东郡治,北魏属陇东郡,北周废,地置朝那县,即北周的朝那县遗址,隋大业二年(606)改为平凉县,开元五年(717)移于泾水南(即孟城子)。在遗址北有高7m、周30m的冢状坟茔,有盗洞三个,外有围墙80×200m,称为王子坟,系明朝藩王所遗。
  


  章怀太子注《后汉书》曰:“泾阳,县名,属安定,故城在今原州平凉县南也。”章怀太子是唐初人,唐初平凉县在今崆峒区安国镇油坊庄北城遗址,北周、隋唐朝那、平凉县遗址少许靠北,汉城遗址靠南,两者可以互证。《元和郡县图志》:“平凉县,本汉泾阳县地。今县西四十里泾阳故城是也。”唐元和四年(809),置行渭州、渭州于今平凉地(另考),平凉县从安国镇东移至今平凉。“今县西四十里泾阳故城”正是指安国镇油坊庄遗址。《甘肃通志·古迹》平凉府平凉县“泾阳故城在府西四十里”,亦指安国镇油坊庄遗址。
  东汉时泾阳发生了许多战争。《后汉书》卷43《隗嚣传》:“赤眉去长安,欲西上陇,嚣遣将军杨广迎击破之,又追败之于乌氏、泾阳间。”隗嚣部将杨广战败赤眉,应在今平凉一带。这时未遇羌乱,泾阳县尚存。前引《后汉书·段颎传》载,建宁元年(168)夏段颎第二次攻羌,追羌至灵武谷,“颎遂与相连缀,且斗且引,及于灵武谷,颎乃被甲先登,士卒无敢后者,羌遂大败,弃兵而走。追之三日三夜,士皆重茧(李贤注曰:茧,足下伤,起形如茧也),既到泾阳。余寇四千落悉散入汉阳山谷间(东汉天水郡改名汉阳郡,在陇山以西)。”泾阳是段颎破羌之地。根据对陇东地区古城的全面研究,已知东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因羌乱郡县内迁,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内迁郡县迁回。永建六年(131)郡县二次内迁,建宁元年(168)破羌后各郡才迁回原治。这时泾阳县已经内迁省并,不再存在,这里段颎破羌之地,只保留了地名而已。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泾阳县,秦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四十里安国镇油坊庄。”其说正确。祝世林、李茂亦认为这里是汉泾阳县遗址,只是未能区分油坊庄有上下两层文化层、南北两座古城遗址。
  泾阳县地望的确定,为我们寻找乌氏县和月氏道提供了依据。
  
  二 乌氏县城址及其变迁
  
  乌氏,《史记》索隐曰:乌音于然反(yan),氏音支(zhi)。
  《史记·匈奴列传》:“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豸原)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乌氏,春秋时戎族,秦穆公(前659-前621)时尚存。乌氏条下注曰:“周之故地,后入戎,秦惠王取之置乌氏县也。”春秋末期秦惠王(前500-前491)取之,置乌氏县,乌氏县当为陇东地区最古老的县。
  《史记·郦商传》载,郦商“破雍将军乌氏”。《汉书·郦商传》:“沛公为汉王,赐商爵信成君,以将军为陇西都尉,别定北地郡,破章邯别将于乌氏、枸邑、泥阳。”由此看出乌氏县秦时继续沿用。《史记·货殖列传》载,乌氏县有从事牧业者名倮(le),“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乌氏倮在农牧交界地带,做边贸生意,用山谷量马牛,富比王侯。
  关于乌氏县的地望古籍中有多种说法,至今未有定论。
  ①《汉书·地理志》:“乌氏,乌水出西,北人河。都卢山在西。莽曰乌亭。”都卢山即六盘山,乌水出西,北入河,其地理位置当在今宁夏清水河流域。但这里没有遗址,而且清水河流域为高平县所在。或可以理解为,乌水未流经县城,与都卢 山都在县的西部,这样乌氏县的西部辖境包括今天的固原南部地区,倒可以讲得通。如此,则推论乌氏县治所在今平凉一带。《后汉书·郡国志》:“乌枝,有瓦亭山,薄落谷。”李贤注曰:“牛邯军处,本传有龙池山,地道记曰乌水出。”两汉瓦亭,据许成研究在今宁夏西吉县将台堡乡政府南1km,称西瓦亭。前已论及《汉书·地理志》没有西汉瓦亭属于乌氏县的记载,正是由于东汉时期泾阳县废,朝那县迁徙,乌氏县所辖范围才包括了原泾阳县、朝那县地,乌氏县才有了瓦亭。这样,上述推论还可以成立。《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乌支县,即乌氏县,战国秦置,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就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考虑提出固原县东南的说法。
  ②认为乌氏县在泾州(今泾川县)东。《史记正义》对汉代乌氏县的注解是:“县在泾州安定县东四十里。”又言:“括地志云:乌氏故城,在泾州安定县东三十里。”两说不相符,但都认为在泾州安定县东。章怀太子注《后汉书》亦曰:“乌氏,县名,属安定郡。故城在今泾州安定县东也。”《太平寰宇记·关西道》“泾州保定县”:“乌氏故城,即乌亭也,废城在今县东焉。”上云泾州、保定县治所相同,都在今泾川水泉寺。乌氏县当在其东。清代杨守敬《汉书地理志补校》云:“泾州东十里有湫池,又北二十里有乌氏城,疑此乃后魏时徙置,非汉时故治也。”一语道破,泾州东之乌氏县为北魏之乌氏县。
  ③《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汉乌氏县,属安定郡,故城在弹筝峡东。”《甘肃通志·古迹》平凉府:“乌氏废县,在府西北……晋魏时徙治泾州界,故县废。”提出了乌氏县在平凉府西北的新地望。
  笔者检索《居延新简》,破城子E·P·T59·582号简,为一简两栏,其文曰:
  长安至茂陵七十里
  茂陵至茯置卅五里
  茯置至好止七十五里
  好止至义置七十五里
  ……
  月氏至乌氏五十里
  乌氏至泾阳五十里
  泾阳至平林置六十里
  平林置至高平八十里
  ……
  媪围至居延置九十里
  居延置至(鳥葉)里九十里
  (鳥葉)里至(彳胥)次九十里
  (彳胥)次至小张掖六十里
  
  删丹至日勒八十里
  日勒至钧耆置五十里
  钧耆置至屋兰五十里
  屋兰至垦池五十里
  这是一个里程简,其第二栏已被业师李并成先生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媪围至小张掖、日勒交通干道的汉代城镇的分布问题,并证实该简所记道里与今天实际距离相合。其走向是自东向西。郝树声将此简与敦煌悬泉里程简对比,对河西走廊汉代县城提出自己的看法。E·P·T59·582号汉简,为我们解决安定郡的城镇道里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1、汉晋乌氏县城
  高平县在今固原县向无争论,依前所考,汉泾阳县的治所在崆峒区安国镇油坊庄遗址。笔者曾在这一带骑摩托车往返四次考察,发现从汉泾阳(今油坊庄)至高平(今固原)只有两条道路可通:一是沿今天平凉至固原的公路途径弹筝峡(今三关口)、瓦亭(宋瓦亭,称西瓦亭)、青石嘴、开城梁、开城至固原,我们今称其为“瓦亭道”。另一条路是沿安国镇河北的火龙沟北上,至洪河河谷的彭阳县新集乡,再翻越姚家原至古城镇(汉朝那县治所),再沿茹河河谷至青石嘴、开城梁、开城至固原,我们称其为“泾阳一朝那道”。今从古城镇至固原虽可沿任山河而行,但古时此道不通。两条道路的里程相近,皆为70km。E·P·T59·582汉简所载:“泾阳至平林置六十里,平林置至高平八十里”,则泾阳至高平应为一百四十里,两地相距与今里相合。目前发现秦汉尺近100支,每尺皆在23cm左右,平均23.1cm,若以尺寸计算,140汉里约合今58.2km,今两地相距与汉里不合。但考虑到古时360步为里,现在人300步(500米)为里,虽古今尺寸变化较大,但古今步伐变化不大。笔者据此以为,用步伐量路,古今里长变化不大,古代里长与今里长应该相合。
  E·P·T59·582简,于泾阳至高平中间未提到朝那,而是中间相隔一个平林置,可见当时官道并未走“泾阳一朝那道”。笔者在考察“瓦亭道”时,发现这条道除弹筝峡,地势险要,仅宽20m,其余地方并无大山深沟,沿山谷不需太费力气即可通过,而且山谷间比较平直,沿途无需翻山越岭,这里山体皆由石质石灰岩组成,且降水稀少,历史时期不会有太大的地貌变迁,可以说“瓦亭道”是一个天然的通道,古人不会舍此而翻山越岭走“泾阳一朝那道”。“瓦亭道”是泾阳通高平的理想通途。根据E·P·T59·582汉简所载泾阳至平林置六十里,平林置至高平八十里的里程,笔者推算平林置可能在今大湾一带。2006年12月21日,笔者前往大湾考察,在今原州区大湾乡政府所在地的南200m的地方发现有大量绳纹瓦片堆积,并有汉代建筑残件,说明汉代曾有人类在此活动。根据沿途对地势的观察,以及大湾西北距油坊庄30km,正合汉简里程,可以确定大湾就是汉代的平林置。祝世林先生认为:“从安国镇河北的火龙沟北上,是瓦亭峡道未开通前平凉北去固原的古道。”看来不妥,“瓦亭道”早已通之。
  证明了E·P·T59·582汉简中从汉泾阳(今油坊庄)至高平(今固原)里程记载的正确,月氏和乌氏亦将有了确切的里程依据。“月氏至乌氏五十里,乌氏至泾阳五十里。”据此笔者在今平凉东十里铺,泾河北岸的杜家沟进行观察,在这里找到了唐宋遗物,又在泾河南岸十里铺进行观察,在阎吴沟的高阶地上发现汉代地层,文化层东西距70m,南北长度不明,不够县城规模。据泾川水泉寺地层推断,秦汉以后,由于泾河水患和河流摆动,侵蚀河床,平凉以下下游的“高阶地”被残蚀,致使秦汉以前的人类活动遗存大多被破坏,这是造成泾河主河道汉城遗址残缺的主要原因。
  今阎吴沟的高阶地历史时期亦同样被泾河水冲刷,今存不过200m,据前研究可知泾河中下游历史时期水患不断,但考虑到泾河对两岸高阶地的残蚀,汉代遗址遭到破坏,今存点滴遗迹已经难能可贵。十里铺东距油坊庄正好五十里,与E·P·T59·582汉简“乌氏至泾阳五十里”相合。阎吴沟西有一小河叫大岔河,发源于南20km的官梁,沿路有两座铁矿,名三道沟铁矿、峡中铁矿,河水含铁氧化物,红中带黑,可能就是《汉书·地理志》,所说的“乌氏,乌水出西,北入河”的乌水。这里可能佚一“泾”字,应为“北入泾河”。前已述及,据《后汉书·郡国志》安定郡,八城,“户六千九十四,口二万九千六十”,与《汉书·地理志》所载安定郡“户四万二千七百二十五,口十四万三千二百九十四”已大不相同。就八县平均而论,每县不足四千人。泾阳县废,朝那县南迁,乌氏县辖区北扩,乌氏县所辖范围已经包括原泾阳县、朝那县地了,故此乌氏县才有了瓦亭山,才有《后汉书·郡国志》“乌枝,有瓦亭山”之说。   《晋书》卷14《地理志》:“安定郡,统县七,临泾(泾川水泉寺)、朝那(今灵台县朝那镇)、乌氏、都卢(平凉西)、鹑觚(长武县居家乡韩党村)、阴窑(今灵台县城)、西川(今灵台梁原乡付家沟)。”西晋安定郡就其所辖范围基本在今平凉市,看来乌氏县并未迁徙。
  李春茂先生认为乌氏县治所在今太通山下泾河岸边(约在今崆峒镇位置),当无法解释“乌氏至泾阳五十里”,泾河在今平凉市分为两个支流,一至崆峒山,一至安国镇,中间山岭相隔。里程简所记是官道所经,汉时的官道断不会绕道崆峒镇,再翻山至安国镇,从地形看今崆峒镇一定不在汉时的官道上,笔者在崆峒镇附近也没有找到汉代的任何遗迹。
  
  2、北魏乌氏县城
  《魏书》卷160《地形志》:“泾州,领郡六,县十七。安定郡,领县五:安定、临泾(泾川水泉寺)、朝那、乌氐、石堂。”清朝纪昀等编《魏书考证》曰:“安定郡乌氐,按汉志、晋志作乌氏,后汉郡国志作乌枝,此作乌氐当是氏字误多一点耳。”综合前引乌氏县治所的第二种看法,认为乌氏县在泾州东。杨守敬:“泾州东十里有湫池,又北二十里有乌氏城,疑此乃后魏时徙置,非汉时故治也。”北魏乌氏城在泾州东十里,又北二十里,今泾川县玉都乡太阳墩有一古城符合以上地望。
  2006年12月18日笔者踏勘了这一遗址。该遗址位于玉都乡太阳墩行政村张家沟自然村瓦子坷崂,属于前已描述的五指原的中原的黄土塬面上,海拔高度1350m,地理坐标为:E35°27'08.2";N107°21'25.2"。今为麦田,地面分布大量的布纹瓦片,素面陶片,瓦片分布区东西距300m,南北距200m,符合县城规模,这里当为北魏乌氏县城。
  《旧唐书》卷10《肃宗纪》载,太子“至安定郡,斩新平太守薛羽,保定太守余?,以其弃郡也。庚子至乌氏驿,彭原太守李遵谒见,率兵士奉迎,仍进衣服粮糗。上至彭原,又募得甲士四百”。乌氏驿当在泾州与彭原之间。这个遗址也正在其中,看来唐朝这里改置乌氏驿。
  
  三 月氏道城址
  
  《太平寰宇记》:“月氏,音肉支。”本戎族,“人民赤白色,便习弓马”应为印欧人种。“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正义:“初月氏居敦煌以东,祁连山以西。”约在今河西走廊一带。后被匈奴冒顿打败西走,之后分为大月氏、小月氏。大月氏“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妫水,即今阿姆河。“小月氏国,理富楼沙城。其王本大月氏寄多罗子也。”富楼沙城,即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史记正义》,述其风俗物产:“土地所出及奇玮珍物,被服鲜好天竺不及也。康泰《外国传》外国称天下有三众:中国为人众,大秦为宝众,月氏为马众。”可见其以养马之众闻名于世。
  《后汉书·西羌传》:“湟中月氐(氏,下同)胡,其先大月氏之别也,旧在张掖酒泉地。月氏王为匈奴冒顿所杀,余种分散,西踰葱岭。其赢弱者南入山阻,依诸羌居止,遂与共婚姻,及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取西河地,开湟中,于是月氐来降,与汉人错居。”李春茂认为,东迁的月氏人应安置在月氏道。但《后汉书》又载:“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亦以父名母姓为种。其大种有七,胜兵合九千余人,分在湟中及令居,又数百户在张掖,号曰义从胡。中平元年(184),与北宫、伯玉等反,杀护羌校尉冷征、金城太守陈懿,遂寇乱陇右焉。”湟中月氏胡居住在湟中(湟水谷地)及令居,少数在张掖,与安定郡的月氏道应该没有关系,因为汉灵帝中平元年(184)湟中月氏胡反,寇乱陇右。这时月氏道早已废弃。湟中月氏胡已成为羌人的一种。
  《汉书·地理志》:“月氏道,莽曰月顺。”《汉书·百官公卿表》:“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汉书·地理志》中县邑之以道名者共二十九。月氏道一定是“蛮夷”无疑。但从何而来,有三种可能:早已居此;被匈奴冒顿打败西走,“其余小众不能去者”;霍去病破匈奴,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哪种可能性大?史书对之没有记载。
  前引E·P·T59·582简“月氏至乌氏五十里”,在确定了乌氏县的地望后,推测月氏道的治所应在平凉市崆峒区的白水乡一带。恰在白水发现古代遗址,位于白水镇西北的高阶地上,处于泾河南岸,泾河与杨涧交会的西侧(今白水镇处于东侧),当地人称寺山,我们称其为“白水寺山遗址”。遗址上有城墙,系清代所筑,地面文化层很厚,深至六七米,地层中有红陶尖底瓶底残片,绳纹夹砂陶残片、素面灰陶片、石斧、石刀、石器残片,陶窑遗址以及烧制变形的陶片,遗址面积400×500m2,当为仰韶文化、寺洼文化、商周文化遗存。山上有故道遗址通往山顶,据当地人说道路一直通往安口土骨堆。这里没有汉代文化地层。
  2006年12月22日笔者参观了平凉市崆峒区博物馆,经博物馆主管文物的赵作兵、张宏林二先生介绍,得知区博物馆在瘪家沟发现大量汉墓群,遂参观了该墓葬出土文物。有铜钫、蒜头铜壶,还有部分陶器。其中一个人形灯座,系石雕作品,具有明显的汉代形制特点,灯座中间雕一半蹲的人,双手上举托起圆形灯盘,腰圆体大,五官虽不清晰,但可以看出其颧骨较低,下颌较长,其形与蒙古人种有别,至少不是汉人形象。今天我们见到的汉代石雕作品极少,此件石雕显得极为珍贵。12月23日笔者来到白水乡与花所乡交会的瘪家沟,看到许多大型汉代墓,该墓群位于泾河南岸瘪家沟与泾河交会的东西两侧,今见大型墓冢五座,皆有盗洞,周围另有被破坏的残墓五座,单砖券顶,砖的形制为汉砖无疑。在南靠山根,残存高阶地(高出一级阶地100m)宽约100—150m,已经残破,发现了以粗绳纹板瓦为主的汉代地层,一处长约20m,文化层厚2m,在其东120m的地方又发现与前地层水平的地层剖面,70m,文化层厚1—2m,想必原来两地层是相连在一起的,如是,则其所反映的底层在210m以上,若为方形,则具备汉代县城规模。瘪家沟东距十里铺(乌氏县治所)27km,与E·P·T59·582汉简“乌氏至泾阳五十里”差距不大。故此确定瘪家沟遗址为汉代月氏道治所。
  据《文物》1989年第五期报道,在崇信县黄寨乡河湾村庙家山出土一“货泉”铜制钱范,铜母范其背面筑有“月氏”二字,这里距瘪家沟10km,证明新莽时期月氏道当距此不远,亦可证明瘪家沟遗址应为汉代月氏道治所。
  《三国志·魏志·曹真传》黄初八年,“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合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三国没有月氏道或月氏县,月支城当为月氏道古治所。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月氏道,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当在今宁夏隆德县境。东汉省。按:月氏本部族名,游牧于甘肃敦煌、祁连间,后为匈奴所逼西迁。次盖以其国降人所置。”误。当未关注E·P·T59·582汉简,所得结论,也未能重视考古发现。《中国历史地图集》亦将月氏道标于六盘山区今宁夏隆德县的位置,误。
  汉代泾阳县、乌氏县、月氏道城址的确定,为泾河中上游汉代其他城址的进一步确定提供了地理坐标,对于研究汉代城镇的布局以及丝绸之路的走向大有裨益。故此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查阅考古资料,带着问题通过野外实地踏勘,确定以上城址,以就教于方家。
  
  (责任编辑 梁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以中亚各地发现的纳骨器为比较材料,推断莫高窟第158窟涅槃图中弟子们顶礼膜拜的箱形物就是粟特人祭葬袄教徒时所用的纳骨器。证明了在中唐时期,至少在一部分祆教徒之间仍然遵从着粟特人的丧葬习俗。同时以新发现的第196窟甬道南壁的“甘州萨保”题记为研究材料,推断元代至清代之间的敦煌周边仍然有粟特人的聚落。  关键词:纳骨器;粟特人;萨保  中图分类号:K891.2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本是佛教寺庙藏书之所,佛教典籍是敦煌写本文献中的主体,约占总数的90%左右,即便是其余10%左右的世俗文书部分,往往也与佛教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有人把敦煌文献径直等同于佛教文献,不是没有道理的。敦煌文献中的许多佛教写本(或刻本)大都是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本子,有着很高的文献校勘价值,而且其中还有大量的未见于历代藏经收录的逸典,价值更是无法估量。但敦煌文献发现100多年来,人
期刊
内容摘要:我国古代的月令观萌芽发展于先秦,成熟于两汉。渗透在其中的尊重自然、保护物种的思想是我国古代生态观的主要内涵。后世封建王朝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吸取其合理之处,并将这种月令观和生态观法治化,从而使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不断焕发生机活力,进而铸就了封建时代高度的农业文明。本文拟以领悟我国古代月令生态观的真谛为旨归,进而为新世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史鉴。  关键词:中国古代;生态观;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从舞蹈学的视角,尝试分析敦煌壁画舞蹈“S”形肢体符号、运动形态及形成动因,进而探讨“S”形舞蹈的空间制约性及敦煌壁画舞蹈语言的衍化与融合。  关键词:敦煌壁画;舞蹈;S;肢体符号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8)02-0032-03    一 敦煌壁画舞蹈之魂——“S”肢体符号    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场面形象直观,却不易解读,如:
期刊
大洞龙明 著 丁淑君 译  内容摘要:本文叙述了鸠摩罗什一生的经历,以及对佛教的贡献和对日本佛教的重大影响。并结合考古材料,考察了鸠摩罗什的母亲的人种问题。  关键词:鸠摩罗什;佛教;龟兹;日本  中图分类号:B9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8)02-0062-03    对日本文化史的最大影响力      玄奘三藏法师的事迹,通过《西游记》等的传播,在日本连孩子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就榆林窟第20窟新发现的供养人身份问题作了初步分析和探讨,认为其身份为瓜州归义军曹氏后期的节度使曹延禄夫妇供养像。  关键词:榆林窟第20窟;新发现;供养人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4)02—0019—04
期刊
内容摘要: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的黑水城藏品中有12幅表现星神的作品。本文第一次全面披露这批珍藏,并从文化、宗教、造像和风格等角度出发,对这些作品进行排比、考察分析其布局和图像的演变,从而揭示出11世纪至14世纪中亚与汉地流行的星宿崇拜的真实面貌。它们以汉式为主体,同时结合了希腊、印度与中亚的创造,呈现为一种“十字交汇文化”。  关键词:西夏绘画;黑水城;星宿崇拜;
期刊
内容摘要:关于敦煌莫高窟创建的原始动机,大多数专家公认与石碑记载中的乐傅“忽见金光,状有千佛”有关,但对所述的“金光”的认识与理解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认为所谓“金光”实为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即宝光,并对“状有千佛”等描写给出了较为确凿的证据。  关键词:莫高窟;创建理念;“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金光”;“佛光”;宝光  中图分类号:P4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
期刊
内容摘要:莫高窟第96窟(北大像)前第2层遗址非西夏遗址,为公元9s6年曹元忠夫妇主持重修北大像前殿堂楼阁的“二期工程”所留,唐、宋时代的的殿堂内西壁窟门两边原有与大像同时建造的四大天王塑像。  关键词:北大像;窟前遗址;宋初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3)05—0001—02
期刊
内容摘要:关于敦煌莫高窟第465窟断代,目前有吐蕃窟、蒙元窟、西夏窟等三种说法,本文介绍和分析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几种观点。  关键词:莫高窟;第465窟;断代;综述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3)05—0003—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