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触及的文化性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eng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大于课堂内容的问题,那就是语文与文化的一些要素及其相关的知识。教师有时不想讲,学生会步步紧逼,情绪高涨,故意考查教师的水平。我在课堂上多次相撞,学生缠着不依不饶,我就对此谈谈看法。
  中国语文是中国文化的内质。如果没有语言与文章,文化就无从谈起。其实,语文的语,包括语言。语言就是说话。说话以口唇摩擦发出音响,然后表现在语音上,传达生活信息和经验。当然,特殊场合肢体语言也能让人明白,情感语言有时也是必须的。在一定的场景中,喜怒哀乐放射其光彩,沟通需要信号充值信息符号。这些信号符号,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中交流所必须的。这些简单而又复杂的信号痕迹就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我们不能小觑之。例如:在河南羡里,古人用蓍草占卜,拔蓍草,劈其茎,语言就在草茎中,这种呈现过程是一种文化,神秘的暗示,也是一种语言,在中国文化中延伸,出现了太极八卦,演衍易经。这个过程的极至诞生玄而又玄的道家文化,构成了模糊的概念,形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新品质,让后人解读以天地浑圆的学说。诚然,语言除了以语音为外壳以外,它本身也载负着一定的语意。远古人怎样说话,我们今天的人不会知道。但从语音漏出的缝隙中,我们还是能感到今天有远古的东西在里面,似乎又感觉不到,似乎又有一种气息在游历于今人的语言之中。那是什么呢?就是鲁迅先生曾说远古之人的“杭育杭育”之类。古人在劳动中最先从肢体里发出沉重的节奏,那是挤压出的破天荒的与野兽开始分野的声调。今天我们在繁重的劳动中,仍然把原始的语言运用出来,这是语言缝隙中始终不变的本能符咒,我们感觉到它的贵重,感觉到从远古到今天通道中一种讯息射线。它的积极意义远比今天几个修饰词更为重要。人有多远,这种语言就有多远。所以说,我们的说话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色彩、褒贬、逻辑等多种多样的体系。语文,首先有语。其后文才出现。语言,通过语音表达出来,以口为源头,统称为语言。语言,表现在文字中,以字体去陈述,告诉生括的密码与色彩,形成了文章。把人类意识整理在文字中,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就是一篇文化的彩章。中国的语文,覆盖的区域在九百六十万的疆土之上。它所发出的音调、音质是不一样的,它与一个区域的风土、人情、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南方语调调轻悠扬,北方质厚音圆。福建、广东语密调飘,苏扬地区婉转丽质,中原浑重高嗓,东北细蜜绵甜,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语言的发育生长,与土地这个大本营构成了至密的关系。沿海地区盐水飘荡,海风飘逸,语音后根重,舌尖轻,即使他们说普通话,也流露出一定的拐弯抹角的感觉:吴语地区语言轻快爽直,像轻雾一样弥漫毛孔,柔软得像仙乐一般,这与南方多湖泊有关,丽蜜绵微,轻巧之丝绸,多含女性化。中原地区大山居多,高原与平地呈阶梯而下,背靠黄河与长江,他们的语言和调腔多为奔腾的急流,豪爽厚实,一字一坑,特别厚重,每个字都含有一定的重量。南方人听中部地区说话,说他们的话太狠,有吓人的感觉。东北的黑土地,水源丰富,树木居多,氧气丰润,人的语音纯正腔圆,吐字清晰,音速中正,多以普通话而适中。中国语文构成了很深的文化氛围,它与外国语言有一定的区别。这里不谈外国语,就说中国口头语言吧,以生活用语为主,生活用语是最古老的语言,也是最基础的。从远古的发展、改革,经过几千万年的分合聚拢,语言的前进,也是根据需要而进行的。生活复杂,情感多样,需求也要多样化。特别在长江、黄河流域,我们的祖先由手势发展到口语的运用,由简单劳动到复杂劳动,由脑力劳动到现代人能力的提高,都存在于阶梯性发展。中华文明的诞生,其中就有语言的高速发展。结绳记事,是文明的门槛,它的意义在于文化的诞生。无声到有声,混沌到明智,都是劳动产生的结果。劳动在人类文明中最灿烂的,人们要想更高、更快、更美地发展,就应该多从事劳动。结绳记事是记忆发展的产物,这是文字的一种雏形,留存记忆与经验的最高级的星座。我们的文明不能无视于它,有了它,人类就开始了创造。在甲骨文之前,结绳就是文字,这是我们应该肯定的。在结绳记事和甲骨文之间,也应该有一种文字的发展,可能有几个阶段的文字。据报载,宁夏大麦地发现了早于甲骨文的文字符号,专家还在进一步考证。人类文明史我认为应该从结绳记事时开始,这样,世界文明进步就要提前若干万年吧。从民间祭祀来看,年节来临,家家户户都在五更里烧纸拜祖,不表声音,不留痕迹,男主人默示着,女人打扰不得,神秘得孩子也不光顾。这种祭祀学才是深奥的大河文化。中国语文是一种广泛的文化基础之基础,构成了分工之后,它与土地一起诞生于延伸于社会结构中。对语言的认识,都与语言蜜不可分,语言才是文明的根。
  中国的文化是土地生长出来的,当然,世界文化同样是土地诞生的。中国文化有些形成了文字,留在了书面上,把文化的内含包孕其中,有些文化不是文字能表达的,是通过其它形式保留在人间。有了文字,世界才有文化。有了文化,人类的历史才有了传承,我们对古代文化才有一定的了解,对古人的思想、生活、理想、追求才有一定的理解。中国文化表现得最充分的就是与山水的结合,使山水有了灵性和文化性,形成了山水的个性特点。提起中国的名山,哪些是佛家名山,哪些是道家名山等,这些山水构成了。一定的文化元素,它们是怎么形成的文化山水呢?是人创造的,是有一定思想素质之人把这些山水融为了属于自己倾向的属性。思想素质归根到底是文化素质之本。它们把每座山峰,甚至于岩石都浸透了时代的烙印。例如说黄河,《诗经》中的《关睢》写下了“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这样的诗句,这个“河”就是黄河。他没有写出黄河的澎湃之象,却写出了黄河的静谧之美,衬托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男女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恋图。《诗经》把黄河写在自己的诗句中,构成了中原文化的氛围,形成了文化母性的形象。中华民族把黄河比拟成母亲河,我想文化的产生、发展、与此有关,黄河文明同世界上所有的文明一样,把河流载人史册,繁衍了人类和文化。这样,中国的文化就与山水吻合在了一起,构成了人类发展壮大的参照物。对于黄河,我们也不会忘记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大无畏精神,那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和黄河之水一起从西向东壮壮烈烈的迸发出了诗人的远大抱负,是谁出阻挡不了的,给人以博发的激扬的斗忐。历代文人墨客把黄河这一自然物体作为文化的载体,把黄河的自然属性烙上文化性,形成了中国文化与山水之不可分,山水文化就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谁能说山水就是山水呢?现在,旅游热的兴起实际上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向亲性的必然结果。我们到泰山,去看石头吗?当然不是,泰山的文化已深入到了中国文化之中,把帝王对泰山的崇拜和神秘被历代文人推崇为五岳之尊,形成了十八盘的沿途碑刻。祭祀泰山,江山稳如磐石,家和万事兴,中国就能像泰山一样形成崇拜的高峰。崇拜它,就是文化的崇拜。“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的名句,把大诗人的思想抱负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了。写泰山天下之高,谁能与之。登了泰山,它是文化最高的山,任何山岳都无以伦比也。它的自然之峰,是很低的,在此中国的大地上是数不上的,可它是追捧的结果,帝王追捧,名人追捧,文化追捧,形成了五岳之巅。写泰山的所有石刻,汇集一册,恐怕也是天下奇书一部吧。苏轼把西湖比喻成美女,“浓妆淡抹总相宜”,把文人对西湖的感悟认识写了来,从而西湖更加有名了,文化气息也更浓了。西湖不但是文化之人想一睹风采,就连普通百姓也趋之若鹜。说到苏轼,他在前后赤壁赋中,把这座山的文化性开掘得更加有诗性,更加有文化色彩。历史上赤壁之战,曹操困于周瑜之手,把三国之雄思集中在此地,形成耸立状态,战争之山,神乎其神,文化之山,美之天伦,可叹可赞乎。中国文化从古而今,哪片山水缺了文化的包装?有了文化,大山大河才有了灵性,才有了浓厚的内含,才不止于是空山空河,文化是灵魂,青山青水才有纵横的走向。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仙、龙就是一种文化,有了它,才是精神之所在。
其他文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传统教育思想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现代教育思维碰撞,便出现了让学生提问题这一新课程改革中的靓丽风景。  众所周知,学生提问题,对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问题存在着许多令人深思的地方:    1 问题模式化,激发不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案例一:《牛郎织女》(苏教版国标本第十
期刊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新课标的推出,要求我们更新观念,与改革同步,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这一传统角色中走出,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和合作者”,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主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
期刊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合作互动的创新活动。传统的教学中,在失去了教师劳动创造性的同时,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甚至很大程度上是在压抑和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我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入手,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期刊
郭沫若先生曾经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的。”郭老的一席话充分肯定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强化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加强低年级学生的写字教学呢?    1 教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着限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  那
期刊
新课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运用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并以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来巩固和实践所学语言知识。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由于基础差,性格内向,胆子小不敢说话,或者怕出错,怕其他同学笑话,思想压力大,而不主动参
期刊
“啧啧,你们班小朋友的字写得真好!”“真不敢相信这些字是一年级孩子写出来的。”每当听到家长或老师们的赞叹,我心底里的自豪感由然而生。是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一向清楚地认识到: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写字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就严格要求,科学训练。那么,我是如何让略显枯燥的写字变得精彩的呢?    1 “趣”为先导    刚入学的孩子,写字对他
期刊
当前,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是教学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教师思想开放,勇于创新,使用新教材得心应手,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也有一部分教师不是改革教学方法,而是信奉拼时间、抓测试,练习多为机械背诵,教得单调,学得被动,课堂缺乏情趣和凝聚力,这就造成“费时多、收效较差”的局面。所以,尽快摆脱传统外语教学单向、平面化的教学模式,是我们英语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集情景、游戏、歌曲多样形式为一体的英语新教材,容易引起
期刊
教学艺术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对于我们这些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深感这方面的能力欠缺,而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艺术,以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    1 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是否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为改进
期刊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也逐渐得到普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课件的优势与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那么,如何正确看待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大多数学者与教师们的普遍关注。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优势;弊端    近几年来,多媒体教学现已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正在得到大力的推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