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意义探析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plu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鉴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逐渐展现。一方面,高校应当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内涵;另一方面,发掘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依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从不同的维度,探索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能够创造的社会效益,对于促进社会发展而言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0-0106-03
  当下全世界所要正视的严峻考验便是生态环境问题,关乎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和长足发展。我国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说明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反映了未来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人,这就要求高校和相关研究者挖掘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寻常”的教育功能以开发其生态价值,而不仅局限于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价值,打破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培养具有生态道德的人才,协调人、自然、社会三者的相互关系,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对于指导解决生态问题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对于培养人类生态文明行为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渠道。借助实践引导、知识传递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的共同作用,人们可以将理想信念追求、营造美好的生态环境与具体实践相契合,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道德素质,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其次,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可以优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及方法,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生态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得到长足发展,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具有重要社会发展价值。
  一、生态环境之殇: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背景
  迄今,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原始文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现在恰居于由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关键时期[1]。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是人类由纯粹的物质财富的索取和满足转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再到对未来人类发展的追问和反思,促进了以人为主要关注点的人伦道德向更广阔领域的生态道德进行转变。
  工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促使生产力的飞跃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却逐渐导致人类陷入生态危机的泥沼,造成人类与自然界矛盾日益加深。近年来,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来自自然界的“反作用力”,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极端天气频发、土地荒漠化加剧、雾霾天气常态化、黑臭水体显著增多、自然资源消耗速度过快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斗争史,随着全球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于自然的开发也由缓慢的渐进式变成了高速的掠夺式。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的理性和主体作用日渐突出,为了征服自然,改造环境,并使之满足全社会的需求,“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和立场获得了多数人的认可[2]。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这个大前提,人类一直在利用自然去改造社会,但如果不能以多向度的思维审视自然与社会的逻辑关联,那么最终结果就会是人与自然关系矛盾深重、趋于紧张。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自然也给予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以及其他物质资源。当生态环境超过其承载能力,便无法实现自我修复,人类的社会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引发一系列政治和社会问题,这就是生态链效应,所谓的生态危机也在这个多维度的生态链中被催化为生存危机。面对现实的生态境遇,必须打破“一元主体,二元对立”的理论和观念局限,转换视角,实现人、自然、社会的良性互动。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价值,生态价值也是一种新的价值形态,伴随着生态危机的诞生而存在,它通过改变人的思维来调整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实践关系,基于上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越来越多的事實证明,思想政治教育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潜力,可以发挥巨大的生态价值。
  二、新兴的价值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涵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内讨论生态价值,主要是指在生态价值观念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人,而不是生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主体,离开了人而只关注生态问题,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践履生态价值和生态道德是为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这个主体类群。同时,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的实现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应着眼于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境界,将生态认知、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等内化成为教育对象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成为教育对象的自发自知自愿的行为举动,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价值。
  再者,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总体表现为及时评估生态环境被污染的程度,并纠正各类对生态造成威胁的不当思想及行为,维护生态平衡。从结果来看有三种表现:对生态的正价值、负价值和零价值。当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时,则为正价值;当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时,则为零价值甚至负价值。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一味地崇尚征服,标榜人定胜天,虽然在经济社会中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但生态价值表现为负价值。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一项实践性的创造活动。受教育者把生态教育的内容内化为个体的素质组分,外化为有意识的生态行为,让生态价值由浅而显,自内而外。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理论依据
  自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就以其极强的理论敏感性,阐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于自然界的破坏,并同时提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以此命题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深入探索研究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论述了其独到的生态伦理思想。事实上,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一方面,他关心全人类的解放和为全人类谋取福祉;另一方面,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多个二元双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他并没有将自然单纯视为为全人类谋取福祉的利益工具,而是郑重地告诫人们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与自然界中有机物、无机物的相互关系一样,具有统一性和复杂性的联系。劳动是指主体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改变自然的方式,从概念设定中不难发现,作为人与自然相处的媒介,劳动实践已经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限定性条件。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切入点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使它聚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3]在私有制面前,人更加强调直接的片面享受,追求对物质的占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而诞生。但是,私有制所导致的“拥有关系”破坏了生态链的完整性,即人也是作为自然组分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中丧失自身。”[4]只有解除以资本主义制度为背景的“需要”和“享受”的极端个人主义性质,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马克思所推崇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恢复自然和人类的完整性提供了社会制度的基础,使人、自然、社会完成了统一。实际上,就是改造社会要素来维护生态平衡,因为生态价值所指向的就是社会,生态价值的实现就是人、自然、社会的平衡和完整性统一,社会的能动作用在生态链中也尤其重要。
  历史唯物主义要求人类善待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因素,两者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同时,世界统一于物质,也就意味着自然界是人类产生和得以继续存在的前提。因而,想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破坏,都会遭受自然界的无情报复。
  四、多维度的现实价值: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意义
  (一)建构生态道德,助力低碳理念和生活方式的确立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人们形成低碳生活的理念,从而推动现实的低碳生活的方式。相较于传统意识形态的渗透,它所指向的是大众化、全球化的共同生存利益,避免了枯燥无味的简单政治灌输,而更为人所接受。将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帮助教育对象正确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可帮助人端正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也提高了人对于自然界生态环境认知程度和知识水平,使教育对象将认知转化为实践。同时,也催发了生态责任感和生态道德的培养,完善了社会道德体系,将道德标的转向一切与人类共生的有机物、无机物,实现从狭义的社会伦理公德向广义道德的扩展。这种广义道德内涵丰富,自然公德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际上,这也是理念的淘汰和更新,对社会文明的新适应,低碳理念代表了当下时代普遍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生态道德实践以生态学原理为技术和理论依据,以生态道德为思想支撑,积极引导人适度消费,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崇尚简约[5]
  (二)引入生态语境,推动我国生态话语体系的创新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生态话语体系主要经历了从“和谐共生”到“两山论”,再到“碳达峰”“碳中和”的三大阶段。以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主要由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演变而来,政治性与社会性的结合程度不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际背景、中国国情,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工作充分有效结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开辟、发展了独特的生态语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碳达峰”“碳中和”这两个新概念为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生态话语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比重大幅提升。由此可见,在生态价值逐步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紧密联系的同时,我国的生态话语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创新发展。生态话语体系的建立为“绿色中国”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教育基础,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过程,生态语境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三)拓宽学科边界,促进学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本身而言,其生态价值的提出,突破了僵化的学科知识体系,开拓了狭小的理论空间,使其研究方向、视野及学习内容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生态”命题也可以让社会大众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归纳总结性的综合类学科,它立足于时代的实践性,关切社会的现实性,同时又具有学术视野的广泛性,善于借鉴各个学科的思想。这既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具体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生态”相关概念的引入对这一门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从传统的政治话语建构到现代的生态文明新解,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价值的研究更能契合今天我国在新发展理念中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通过与生态文明的深入联系,有机结合,依托科学理论、科学指导、科学实践逐步向更广阔的领域迈进。
  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思政专项(项目编号:2021SJB0086);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立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育人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Z20200431)。
  作者简介:王琪(1992—),女,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茆云松(1996—),男,硕士,江苏东部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党群部管理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绪林. 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J]. 中国高教研究,2008(08):84-85.
  [2] 赵丽涛.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理论再反思:现状与问题[J]. 甘肃理论学刊,2016(05):79-82.
  [3]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 郭德厚,李建涛.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探析[J]. 学理论,2012(23):271-272.
  (荐稿人:眭国荣,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提升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文章以三维动画制作课程为背景,探索了如何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并提出可行性方案,为课程思政落地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摘 要:新文科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强调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精神渗透。在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想要获得突破性发展,需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作用。对此,文章分析解读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必要性、资源融通,并提出具體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文科;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0-
期刊
摘 要:“课程思政”理念开辟了一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新模式,高校应将思想政治课、通识课、专业课、实训实践等课程进行协调,让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等融入全课程、全教学环节中,力求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目的,高职院校作为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的特点,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为此,文章对河北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设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高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传统课堂发生了重大变化,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智慧课堂变为一种新趋势。在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体现育人功能,需要教师把管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相结合,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本文从管理学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切入,探讨了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改革策略、教学策略及实践应用,以期让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树立正确的企业管理价值观。  关键词:管理
期刊
摘 要:课程的主要载体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思想,课程思政是一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综合教育理念和活动。本文以研究生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为载体,明确了课程思政目标,并从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案例编写、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探索了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育和滋养学生,使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思政;立
期刊
摘 要:在医学课程中自然而然融入课程思政,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章从教师培训的角度入手,设计校本任务导向教师培训工作坊,以此促进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设计医学课程思政的八个维度,教师培训工作坊以采用“思考—讨论—团建”的方式设计,聚焦在以案例融入思政、增加中国元素、体现文化自信、教学讨论环节、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等方面,帮助教师认识课程思政维度、实践撰写
期刊
摘 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对整个课程的运行过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教学前的组织、准备,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的灌输和教学方式的实施,对学生进行全覆盖、全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既包括教育理念也包括教育形式。然而,当前形势下,不管是思政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存在不少问题,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因为对课程思政的教育本质与教育内涵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与理解。因此,为达到将课程思政落到
期刊
摘 要:物理学史融入“大学物理”课程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文章从引入物理学史辅助“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与思政的重要性、方法与途径、教学设计实例与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教学实践表明,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适当地、选择性地融入物理学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与思想政治素质。  关键词:大学物理;物理学史;课程思政;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戏曲鉴赏”课程为例探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建设。首先,从艺术意识形态属性、中国戏曲传承等方面剖析中国戏曲蕴含的思政教育意义,论述了“戏曲鉴赏”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从教学框架设计、思政元素挖掘凝练两方面探索“戏曲鉴赏”课程思政建设策略;最后,对新编秦腔历史剧《关中晓月》赏析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凝练进行了实例展示。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程思政;戏曲鉴赏;思政元
期刊
摘 要: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見》明确指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以充分尊重教育规律为前提,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基本的关键问题,在教学内容中不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