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引我课堂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009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就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做到转变,学生要实现互动。
  一、教师的转变
  在课堂标准理念下的教学创新是每一位教师应当思考和实践的任务,同时也是为了适应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发展观。各种新观念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小学数学的学习,特别是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所处的地位等方面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1.教师要通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吃透《标准》的理念,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2.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去构建数学知识的体系。另外,还要遵守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别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我欣赏了这样的一节课《脚印》(周长的教学)老师完成了周长的教学,为拓展学生所学知识,而且根据课标要求让孩子学有价值的数学,于是教师问学生:“你们用今天所了解的知识去解决你身边的问题”。同学们兴致极高,有的量腰围,有的量书桌等。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更关注学生的表现,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在教学《买书》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教学的: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之前,请他们独立解决一个整数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激活他们先前多位数加减法的经验。然后,请同学们帮淘气和笑笑解决一个问题,出示带有小数加减法的经验。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因为从来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加的,所以我让学生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样一个过程。我对学生说:“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一样?哪种你没想到?你有不同的算法吗?”学生发言,让全班评议,教师点评,学生说的对,说的不对,我也是真诚的鼓励!
  (二)教师角色转变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理念提出,大大改变了以往存在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出题你做题”的被动学习局面,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转变。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我们可以说:能让老师发表一下意见吗?你还想说点什么吗?在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我们可以说:想看看老师的不同的算法吗?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同时,我们可以说:欢迎老师加入你们的行列吗?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既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又为学生营造了一种了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學生互动,小组合作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安排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以4-6人为一组,成员以异质份组按好,中,差搭配,成员之间要有明确分工,落实具体任务,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角色。在一定时间内互换角色,使得每个人在不同角色,位置上得到锻炼与提高。
  2.安排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记得教研员培训时说到,小组合作不是形式,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合作,反之就是走形式,这是不可取的。当学生明确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我会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面积》比一比时,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出示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学生通过观察难以判断,我鼓励学生借助工具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找到答案。学生采用观察——操作——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三、让学生体会数学价值所在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口号是“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形,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后,指着门窗上的一块碎玻璃问:怎样才能配到一块合适的玻璃呢?让学生充分考虑,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一生活问题。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
  总之,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会尽心尽责,百分百的投入到课改中去,培养出创新的学生,有创造力的学生!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中的前沿技术——人工智能,要求学生在使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对信息智能处理工具进行初步体验,并初步了解其工作原理,形成感性认识。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知道“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的两
期刊
近来,一位同事参加宜宾市教师风采大赛,她在《我的教师梦》为题的演讲稿里提到:教育原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教育只是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小事。当即有教师提出质疑:教育不是小事,教育是功在千秋的大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听到这个争议,我也不禁琢磨:教育究竟是伟业,还是小事?  回顾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史,教育确确实实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新中国成立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
期刊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各种教育平台APP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是试用过后,发现QQ还是有其不可替代性。组建一个班级家长QQ群,为家校互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实现随时随地沟通、交流,没有拘束。这一平台不仅能实时呈现教师、学生、家长的动态变化,还能记录教师、学生、家长的活动痕迹,实现家校之间的无间断互动。  一、建群,邀请家长入群  暑假中,一接到新任教班级的信息,我就以校名+班名创建了班级群。
期刊
著名学者周士渊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力量也是习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人的一生更是如此.养成好习惯是德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一个人优秀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我在教学中发现造成学习成绩层次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与学习有密切联系是相辅相成.因此近年来我在教学中致力于学生学习的培养,尤其对初一学生加强课堂作笔记、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行之有效
期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展开想象续讲故事。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条理的讲述这个故事。  2.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田字格,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昨
期刊
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其思维灵活性,小学阶段从具体的事物过渡到抽象是思维认识上的一大进步,还可以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教学的衔接,能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的局限性,为学生初步接触代数知识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对于怎么样解简易方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用举例法解决简易方程  (1)运用2+3=5解决简易方程  例如在解决X+26=32这个方程中,老师讲解一般分为2种,
期刊
俗话说,字写得好坏是一个人的脸面。英语书写也是如此。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在小学阶段书写是否规范对今后的学习很重要。《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让学生学会规范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将来的英语书写美观与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生书写之现状  在经历了几年的教学后发现:小学生的书写极不规范,不只是刚开始接触英语书写的三年级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四五年级的学生书写问题
期刊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可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应从创设课堂情境下功夫,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作为老师,在做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级
期刊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学会细致、有意、有序、多角度的去观察事物,才能在脑中形成鲜活的表象,才会做到胸中有物,落在纸上也才会言之有物,作文的内容才会饱满,才会具体、生动、有趣。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如下几点:  一、注重引导学生有意观察  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观察没有目的,随意性比较强。周围的事物,学生
期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这些理论也表明了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意义非凡。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呢?  一、美术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  《美术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有这样的定义:“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