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辛德勒”钱秀玲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beat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占领的比利时军事管制政府内,有一位中国女子,对时任管制政府首脑、德军将军法肯豪森的秘书以死相逼之后,终于见到了这位纳粹在比利时的最高领导者。那位中国女子告诉法肯豪森,比利时的艾克兴市有96名人质,在若干个小时之后,将会被纳粹士兵枪杀,希望法肯豪森出手相救。
   这是作家徐风的新书《忘记我》中描述的场景。那位中国女子名叫钱秀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只是比利时一名普通的华裔妇女。由于她的堂哥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她得以结识法肯豪森。纳粹占领比利时期间,钱秀玲多次向法肯豪森求助,累计救下110名比利时人质的生命。比利时国王曾经授予她“国家英雄”称号。如今,在比利时艾克兴市,有一条以钱秀玲名字命名的大街,全称为“格里高利·德·佩令吉夫人——钱秀玲路”。
   这是一个“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故事。但钱秀玲与辛德勒相比,又有许多不同。“辛德勒也好,拉贝也好,何凤山也好,他们都有比较高的经济、政治地位,钱秀玲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比利时平民。”徐风对记者说。另外,钱秀玲的营救是双向的,她既在战争期间营救了无辜的平民,也在战争结束之后,主导了在法庭上对受审的法肯豪森的救助。
  
   一个心结
   2002年,曾自费10万元采访写作《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的作家张雅文,来到宜兴。当时还在宜兴担任电视台副台长的徐风参与了接待。徐风从张雅文口中第一次听说了钱秀玲的故事。不久,徐风根据张雅文提供的线索,结合对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参赞等人的采访,拍摄了一部以钱秀玲为核心、名为《追寻》的纪录片。
   拍摄纪录片过程中,徐风与钱秀玲通过一次电话。电话中,徐风提出想去比利时布鲁塞尔采访钱秀玲,老人爽快答应。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08年钱秀玲离世,徐风一直也未能前往。这成为他心中的一个遗憾。
   又过了10年,徐风已经成为一位专业作家,有关钱秀玲的“心结”一直没有解开。他想去比利时看看钱秀玲的故居,并且到墓前给她献上一束鲜花。他询问钱秀玲在宜兴、上海的亲戚,打听是否能见到钱秀玲在比利时的亲人,对方均表示“没有可能”。其中原因比较复杂。事实上,钱秀玲能得以拯救比利时人质,关键在于她在国民党任职的堂哥钱卓伦的帮助,而在根据张雅文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中,钱卓伦的部分没有呈现。这让钱秀玲的一些家人不太满意。
   但经过沟通,钱家人最终还是提供了帮助。徐风在上海见到了钱秀玲的长孙杰罗姆,事情终于迎来转机。钱秀玲在比利时的亲人中,大多对中国感到陌生而遥远。杰罗姆是一个例外。他有中国情结,从小喜欢听钱秀玲讲述与中国有关的神话和故事,4岁起就在钱秀玲经营的中国餐馆中吃饭。如今,杰罗姆是一名国际知名的摄影师,长居美国。
   杰罗姆答应徐风,如果徐风去往比利时,可以带他去看一看钱秀玲的故居和墓地,也会向徐风引荐了解钱秀玲生前故事的人们。
   2018年,徐风前往比利时。在比利时,徐风见到了艾克兴市“二战”纪念馆的馆长雷蒙。他的父亲老雷蒙是当年抵抗纳粹组织游击队的队长,在96名人质即将被枪杀前,正是老雷蒙前来向钱秀玲求助,并见证了她拯救人质的整个过程。
   杰罗姆还帮徐风找到一位已然被世界遗忘的老人——在该市的养老院中,徐风见到96名人质中唯一的幸存者莫瑞斯。彼时,莫瑞斯已经103岁。第一次见面,护士反复在他耳边提及“钱秀玲”,莫瑞斯只以微笑回应,什么都回忆不起来。直到徐风已经离开艾克兴市3天之后,收到消息,得知莫瑞斯又能回忆起钱秀玲的事情,他立刻返回到养老院,从莫瑞斯口中得到了很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离开艾克兴市前,徐风去见了才刚上任两天的艾克兴市市长。他从市长口中得知,如今比利时50岁以下的人中,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钱秀玲。此外,徐风在布鲁塞尔最大的书店查询,竟没有发现一本关于钱秀玲的书籍。他开始萌生给钱秀玲写一本书的想法,“她作为一个东方人,救了那么多比利时人,她其实应该是(在人们心中)有地位的。”徐风对记者说。
   离开比利时之后,徐风又去往中国台湾,见到了钱秀玲堂哥钱卓伦的孙子、外孙、侄子,并拿到了一些珍贵的文字资料,补足了钱卓伦部分的素材。“从台湾回来,我觉得可以写一本书了,构成一本书的要素基本有了。”徐风对记者回忆。
   写作耗时9个月。书中钱秀玲的精神脉络、核心事件均来自采访和历史资料,对于具体的场景和心理描写,则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徐风不想将书籍只写成钱秀玲的传记,而是想将钱秀玲、钱卓伦、法肯豪森、西西拉温特、钱克显、王瑶君等人的故事都穿插其中,绘制一幅幅特定战争年代的人物群像。“在写法上,我希望通过跨文体等多种表现手法,来呈现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徐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双向营救
   钱秀玲第一次救人时,只是一名夫唱妇随的乡村诊所经营者。诊所是她与做医生的丈夫格里高利一起创办,位于距离比利时艾克兴市160公里,紧靠法国边境,只有1000多人的埃尔伯蒙村庄。
   1943年,一位钱秀玲在经营诊所期间结识的神父朋友告诉她,自己的准女婿罗格尔,由于参与抵抗納粹组织的活动被判处绞刑。钱秀玲想起堂哥钱卓伦曾经对她提起过的法肯豪森,如今正是纳粹在比利时的军政总督。于是,她给钱卓伦发了一封电报,同时拿着堂哥赠给她的签名照片、谈及法肯豪森的信件等资料,前去面见法肯豪森。最终求助成功,罗格尔的刑罚由死刑变为劳役。
   自此之后,钱秀玲用相似的方式,在“二战”期间先后营救了一百多位比利时人的生命。其中,人数最多的一次发生于1944年6月8日,盟军诺曼底登陆后的第三天。彼时,艾克兴市的反纳粹抵抗组织击毙了3名纳粹党卫军。半小时后,几百名纳粹党卫军包围了艾克兴,逮捕了96名年轻男性,并宣布如果不在36小时内交出枪杀纳粹党卫军的游击队员,将每隔半小时就枪毙15人,直到交出袭击者为止。    人们在绝望中想到曾经营救过人质的钱秀玲。抵抗组织的游击队长老雷蒙,从地下室草堆里翻出一台雪铁龙汽车,找来一点汽油,跑了160公里,深夜12点赶到钱秀玲家。钱秀玲的丈夫格里高利并不希望妻子去冒险,但钱秀玲还是决定拖着5个多月的身孕,连夜赶往布鲁塞尔。第二天上午,钱秀玲见到了法肯豪森。最终,96名人质免于被枪杀,被押送到德国的集中营去干苦力,直到“二战”结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得以生还。
   如今回头看,钱秀玲能多次向法肯豪森求助成功,源于法肯豪森虽然身为纳粹高官,内心对希特勒发起的战争却不满已久。钱秀玲赶到法肯豪森居住的古堡的那天夜里,纳粹元帅隆美尔也在此处。战后披露的史料中,没有这两位将领的夜谈记录。但历史学家推断,他们肯定谈到推翻希特勒的计划,至少隆美尔把有关计划告知了法肯豪森。一个多月后,发生了谋杀希特勒的事件。隆美尔则涉嫌参与军中反希特勒活动,在希特勒的逼迫下服毒自杀。不久,法肯豪森也被党卫军逮捕,他的副官自杀身亡。
   具体到法肯豪森愿意相信钱秀玲,则与法肯豪森在中国的经历有关。1935年,法肯豪森来到中国,担任援华军事顾问团团长,直到四年之后从广州登船回到德国。在中国期间,法肯豪森与钱秀玲的堂哥、彼时国民党中将钱卓伦结下友谊。
   1948年2月,法肯豪森以比利时头号战犯的身份被押回布鲁塞尔,在军事法庭上接受审判。法庭上,钱秀玲以证人的身份,向法官出示当年被法肯豪森豁免死刑者的联名信,并请来许多被营救过的人出庭作证。法庭之外,钱秀玲则在比利时媒体《最后一点钟报》上发表声援法肯豪森的文章,为其争取舆论支持。
   最终,经历56次开庭之后,法肯豪森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后来,法肯豪森被提前释放。晚年,他居住在故乡拿骚,于1966年在88岁高龄时过世。法肯豪森过世之后,其亲属整理其书房藏书时,见到其中有上千册关于中国的书籍。
  
   英雄之外
   以往的资料中,关于钱秀玲的书写,大都集中在她成为英雄的那些时刻。徐风在对钱秀玲在比利时的侄子、侄孙,以及家乡亲人等人的采访之后,还原了一位英雄光环之外,更为细节丰富的钱秀玲。“她身上有中国传统的那种家国情怀,她身处的江南宜兴,由于盛产紫砂,属于最早开放的县域。宜兴——苏州——上海——比利时,她的路线图非常清晰。”徐风对记者说。
   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的第二年,钱秀玲在宜兴县大塍乡钱墅村出生,家中排行第四。她的父亲钱熙勋是当地知名的开明乡绅,遵照“子孙虽愚,诗书须读”的“钱氏家训”培养子女,让五兄妹都接受教育。
   此外,钱熙勋还在家乡雇佣教书先生,开办免费私塾,供村民的子女上学。钱秀玲最早开始接受教育,便是在这里。偶然的机会,钱秀玲在画报上读到居里夫人的事迹,将其引为偶像。在她多次争取下,父亲同意她先后去往江苏和上海的新式学校读书。
   17岁那年,钱秀玲远赴比利时留学,成为鲁汶大学化学系的学生。早在钱秀玲3岁时,他的父亲已经为她指定了一桩娃娃亲。她的未婚夫亦在比利时留学。但钱秀玲第一次与对方见面,认定自己不喜欢对方,写信给父亲希望退婚。她的父亲很愤怒,切断了对钱秀玲的学费和生活费的援助。之后,钱秀玲考上“庚子赔款”公费生,得以继续学业。22岁那年,钱秀玲获得物理和化学两个博士学位。
   也是在鲁汶大学,钱秀玲遇到之后的丈夫格里高利。日后以救人闻名的钱秀玲,与丈夫初次相遇的情景,正与救人有关:鲁汶大学附近的一条街道上,钱秀玲见到一位陌生年轻人,正在为一位老年流浪汉做人工呼吸。她凑近人群时,老人已经苏醒,她为老人叫了一辆马车。
   次日,钱秀玲在学校的布告栏里,见到了格里高利救人的事迹,得知格里高利是鲁汶大学三年级的一名医学生,由此,两人渐渐相识、恋爱。
   大学毕业之后,钱秀玲曾短暂在鲁汶大学担任实验员和助教。1937年左右,她原本打算和格里高利一起回到中国生活,恰逢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两人遂留在比利时,后在埃尔伯蒙村开办一家诊所,先后育有五个子女。也是在这期间,纳粹占领了比利时。
   战争结束之后,钱秀玲一度回到鲁汶大学任教,以及在联合国核能科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她又一次懷孕之后,才离开了科学界。年过四十之后,钱秀玲开始做起餐饮生意,先后经营三家中餐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钱秀玲曾两次来到中国探亲。
   钱秀玲为人豪爽、乐于助人。大凡“救人”的事被别人提起,她总是予以低调回应。她的中国大陆的亲戚在很多年里没有一个知道她在比利时的“英雄壮举”。2008年8月1日,钱秀玲在布鲁塞尔过世,享年96岁。生前,她要求丧事一切从简。葬礼那天,她的灵柩上覆盖着比利时国旗,当年比利时抵抗纳粹组织的后人们,纷纷前来为她送行、献上鲜花。钱秀玲最后的遗言却是“忘记我”。
其他文献
当众多城市出台各种各样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意在对房价“限涨”之时,湖南岳阳的“限跌令”迅速蹿红。据当地媒体报道,岳阳住建局近日发布《关于房地产市场新建商品住房网签成交价格限制的通知》,其中明确,商品住房销售的实际成交价格不得高于备案价格,也不得低于备案价格的85%。   岳阳“限跌令”与其近期房价较大幅度向下调整密切相关。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岳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与上月相比下降
艾草是我国一种常见植物,除高寒地区外,城乡之间随处可见。在大部分地区,艾草是被当作一味中药来使用的;在江南,艾草却成了食物。那么,它是如何从药材变成食材的呢?   艾草,菊科蒿属植物,又称作香艾、艾蒿、灸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它在中国文化里占有极高的地位,在《诗经》里出现的频率之高,当属罕见。《国风·召南·采苹》描述了少女采摘蘋草、水藻,祭祀祖先等活动:“于以采苹?南涧
以公益诉讼维护民族精神  事件回放  2013年5月22日,孙杰在新浪微博通过用户名为“作业本”的账号发文称:“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半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加多宝公司于2015年4月16日以该公司新浪微博账号“加多宝活动”发博文称:“多谢@作业本,恭喜你与烧烤齐名。作为凉茶,我们力挺你成为烧烤摊CEO,开店十万罐,说到做到”,并配了一张与文字内容一致的
原文  西施的眼泪 李思奇  鱼对水说,你不懂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水对鱼说,我懂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的心中。  西施,我懂你那伤心欲绝的眼泪;我懂你那精忠报国的眼泪;我更懂你那忍辱负重的眼泪。  随着狂乱的马蹄声、兵器的撞击声、勾践沮丧绝望的叫喊声,越国覆灭了。夫差亡越,勾践成了夫差的马奴。吴王夫差完全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迷失了自己,却不知勾践早已暗下决心复国雪耻,而你成了勾践最恰当的复国希望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细小之处,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却是成功的关键。  学校组织了实践活动,要求我们实地考察并撰写论文,最后评出最佳作品。一路走来,我们秉持一个理念——“小亦可为”。  选择考察内容——小亦可为  “既然打算研究四合院,那我们不如从建筑人手。”一位同学胸有成竹地说,“这个题目下内容丰富,一定可以拿奖。”另一位同学连忙摆手:“不行,还是选民俗一类的内容更丰富。”二人说着便争吵起来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时代,不要一味地行走,必要的时候,让心灵停留。哪怕只有几分钟,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很多爱的故事,发现很多可行性的商机。   我见过一对老夫妇,家住农村。后来儿子考上了大学,并留在城里工作,结了婚,有了孩子。儿子孝顺,把父母接到了城里,让父母享受城里人的生活,顺便照看自己的孩子。老两口儿欣然前往。   在乡下农闲时,老两口儿搞过运输,做过买卖,老两口儿一生闲不住。如今进了城,一下子
妻子爱侍弄花草,尤其对吊兰情有独钟,以至于家里都快成了吊兰的世界了。客厅里、书房里、阳台上,到处都有吊兰的绰约风姿。吊蘭的生命力极强,剪一截吊兰的枝丫,随便插在花盆或其他器具里,浇过几遍水后,它们就灿灿然地成活了,生长出一片鲜活的生机来。   在妻子的影响下,慢慢地我也喜欢上了这种植物。由于长时间生长在屋内的缘故,它们总是显得那么脆生生的,给人一种弱柳扶风、我见犹怜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就对它们百般
学生时代,读书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这些书籍潜移默化,不断地带给我们知识和道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就是在读书后受到启发,在摸索中实践,最终有所收获。  刚刚升入初中那年,我读了曹文轩的《草房子》,书中人物“细马”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家中的顶梁柱邱二爷突然病逝的情况下,面对被洪水冲垮的老宅,患病的养母,经济的拮据,这个不过十岁出头的少年毅然背负起家庭的重担。作者没有过多叙述细马独自牧羊的艰辛,只写
我可能爱上了一位古人。  初次认识他,是因为一句“莫道仙家全脱俗,三更日出亦闻鸡”,心中受到触动,便悄悄记下了那三个字:王阳明。  后来,我惊喜地在史书中发现了他。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他的身世实在让我好奇。  从此,我开始不遗余力地搜罗关于他的点点滴滴,从被贬悟道到平定叛乱,再到立院讲学,像有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我满怀敬意地看他的人生。初一时写关于他的读书笔记,我写罢三篇仍意犹未尽,同学笑着调侃:你
“卧游”,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因道路艰难,交通不便,稍微远一点的风景只能口耳相传。于是,古人因地制宜,发明了新的旅游方式,即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山水,琢磨人生的意趣,探索哲学的况味。   南北朝时宋宗炳的《画山水序》明确提出“卧游”一说。宗炳,字少文,善书画,好山水。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因结宇衡山,以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于是,“凡所游历,皆图于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