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力量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以为写出《中国新教育风暴》后,就可以把笔转向别处,没想到那么多读者来信,均让我一再体会何谓“可怜天下父母心”。来信的多是“母亲”。这些来信均让我感动、感激,却也令我感到自己能力卑微。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的孟素琴老师曾帮助我去河南偏僻的山村了解那里的教育状况,我看到许多老师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中成为孩子们童年生活中的一盏灯。河南《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还满腔热情地介绍《中国新教育风暴》,我看到该杂志的确是竭尽全力为孩子们服务的优质期刊。当我看到河南洛宁县教育局还组织教师们举办《中国新教育风暴》研讨会的现场照片时,我感到意外。所有这些都令我非常感动。现在谨借《河南教育》约稿的机会,向他们表达我深深的感激和敬意!
  一句最想说的话是:每个母亲都有呕心沥血的深深体会,只需往前再走半步,也许就会有更好的收获。这半步,就是要坚定地启动自己的思索。
  这样说,并不是说原本没有思索,而是陷入恶性竞争的应试教育几乎把所有的学生家长都卷入相互拼杀的战场,许多人身不由己,“跟众”心理会妨碍自己的独立思索、判断和选择。
  一位当教师的母亲给我发来邮件写道:“作为一名教师,我天天和花季年龄的学生们在一起,我知道一个初三的孩子考试后为什么独自在马路上徘徊,因为他无法面对无微不至的母亲。我知道孩子们早已不盼望假期,因为更加枯燥的补课生活在等着他们……”
  她还写道:“作为一个母亲,我对儿子的未来有万花筒般的憧憬。我怕学习压垮他的健康,我怕分数压垮他的自信,我怕课程限制他的爱好,我怕教学限制他的创造。我盼望着新教育时代尽快来临,让我的儿子享受到科学本身的魅力,而不是分数的压力。”
  她叫曹彦彦,同时还是一位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什么还难以实现她的憧憬?这似乎是清醒的痛苦。那么究竟是什么驱赶着我们的脚步,抢走了我们的目光,拿走了我们的笑容!
  我记得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李建军在参加《中国新教育风暴》的研讨会上说,他的妻子也是老师,学生大考前,他家每天电话不断,都是要求给孩子单独辅导的,并愿支付高报酬,家长像疯了一样。他还说,美国总统罗斯福从前讲人类的基本自由时,讲到一个摆脱恐惧感的自由。他觉得我们现在这种只重考试的教育实际上把一种恐惧感、焦虑感、不安全感普遍地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每个母亲都知道,道理千条万条,最关键的是,中考、高考上不去怎么办?这个问题非常实际。其实,真正的压力还是未来的就业。所以,我们恐怕要放弃想明天而去想后天。
  有一幅漫画描绘大学毕业生求职市场,人挤得水泄不通,题为《不是人去的地方》,标题看起来有点极端,但去过那里的人都能理解个中滋味。近几年各地一些大公司还相继不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需要你至少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才予以考虑。为什么?这些现状,反映的正是教育与应用的不接轨。我们必须考虑,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装载知识的容器,而要培养孩子真正具有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今天很少有人不知道比尔·盖茨,他的成功需要技术开发能力、企业经营能力、社交能力、谈判能力、物色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能力、融资能力等,而检索他的知识构成,其中许多是课本里没有的。美国学者研究大学没读完就去办企业的比尔·盖茨以及许多成功人士后指出:课本知识对成功人生的支持率大约只占15%,其余85%的支持率来自课本之外。我想这项研究值得中国家长充分重视。
  有人说,中国的情况与美国不同。那么可以听听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特级教师这样说:我教过的学生中,那些从前不会读书、总被我批评的,如今不少在当经理当老板,拥有亿万资产的不乏其人;那些学习好、总被我表扬的,如今不少在那些当经理当老板的手下打工。这是不是说读书无用呢?不是。而是仅靠课本知识不够用。
  那些读书考试不佳的学生,可能在15%的支持率中得到的不多,但他们被抛向社会后,其中善于独立思考和善于吸纳各种知识各种经验的人却可能从课本之外的85%支持率中得到不少。这样,他们获得成功,难道反常吗?
  我们不得不认真地来思索一下大多数孩子现在基本的学习状况,星期一到星期五在校,老师已经把学生的时间主要管束在课本知识中;孩子回到家,父母像接力赛似的继续把孩子的时间管束在课业中。双休日,继续滴水不漏地把孩子送去上补习班,这仍然是让孩子在15%的支持率中争寸尺之长。许多父母,对一切与课本知识无关的事,既不要孩子做也不让孩子接触。什么叫封闭,封闭未必要闭关锁国。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大量时间主要被封锁在为应对考试而进行的苦读上,没有时间去接触大量的课外世界,您不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封闭吗?
  每个孩子自小都是有相当宝贵的想象力和求知欲的,强迫性地为“应试”而进行的“加强”训练,其实是用大量的知识题伤害孩子的求知欲,堵塞孩子的创造性思维,那就没有心灵的飞翔,没有思想的灵动,没有创造了。所以我以为,父母不惜代价把孩子的大量时间连同双休日都约束在为应试而拼搏的漫长的人生苦役中,说轻了是花钱雇人把孩子束缚在窄小的知识圈里,说严重了是花钱雇人扼杀自己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我记起美国有位叫玛格丽特·桑格的护士,她在《妇女和新人类》一书中写道:“世界的基本自由是妇女的自由。一个自由的民族不可能由当奴隶的母亲生出。一个被铁链锁住的母亲别无选择,只能把这种束缚分给她的子女。”我由此想,一个在应试教育的重负中犹如戴着镣铐上学的孩子别无选择,也只能把这种束缚和沉重后果分给他的父母。
  中国古代就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说。但我们行之已久的大量课程,主要是为培养科学家而设置的,不是不尖端,问题是,社会是由百业构成的,我们今天怎能只重一种“状元”呢!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了解社会的能力、实践能力、创造性能力,以及人文素质和品德,是教育应该全力以赴去尽的职责。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做出了划时代的决策,教育部随即推行课程改革,这就是发展中国新教育的壮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课改推行者们做得相当出色,但也遇到重重阻力。这困难首先是包括许多领导者在内的众多人观念更新的困难。
  发展新教育,很多人的观念没有到位,怎么办?其实,人们所说的机遇,特别产生在大家没有一致认识到的时候,等到三亿学生及其家长都一致认识到了,你的机遇就是三亿分之一。假如你今天认识到了,从今日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督促孩子把大量精力耗损在没完没了的题海训练中,你的机遇率就大大提高。对一个民族的教育革新而言,历史一直是需要有人在艰难中开辟先行道路的,这样才会有一个时代的先驱。
  新教育是通往建设新文化的重要通道。我们的教育对学生尊重不够,我们的父母对孩子也尊重不够。我国推行课改的专家刘坚说:我们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还存在着不平等,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任务,我们今天仍需去努力,因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自主意识、健全的人格和品德,这样的课程改革其实是深具文化使命的。这话值得我们认真理解。
  并非没有母亲在这样努力。一位名叫娄勤知的母亲跟我通电话,她说她在他们周围被看做是另类,因她不愿让女儿为应试去补课,还让女儿参加一个冰球俱乐部锻炼身体,在那里她感触非常强烈。她说那里有将近100个孩子,中国孩子也有约四分之一。我们孩子的体能比外国孩子差得太远了。当我们的孩子跑不动下来时,外国孩子好像刚刚开始,正来劲。要知道这些中国孩子还是体能不错的,那些整天埋在习题里的就更差了。
  她的话令我突然想到,我们的国民看足球时表现出那么强烈的爱国激情,常感叹我们13亿人口的大国,怎么就不如那些小国家呢?大家也知道我们队员的体能差,往往就分析到营养问题。可曾想过,我国3亿学生普遍被严严实实地封闭在为应对考试而疲于奔命的习题训练中,究竟有多少强壮儿女可供选择?
  这位母亲还说,她注意到美国去伊拉克打仗的多是“硕士兵”,那个大背囊其实很沉,如果给中国兵背,恐怕够呛。她注意到他们还背有铁锹,在战场上随时拿出来就能挖坑掩体,那些“硕士兵”不仅有高智能,也有身体健壮的农民的体能。什么叫综合素质,我看这就是!
  她的话也令我想起,今天的空军飞行员要掌握科技含量很高的操作技能,还要有好体能、好眼睛,可是许许多多的班级里,高中生的近视率就达到百分之六七十,读到本科和硕士,近视率就更高了。这使空军招收飞行员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小。应试教育之弊实在已经上天入地、无孔不入地危害到方方面面。
  我相信这位叫娄勤知的母亲一定启动了自己的深思,然后才有维护女儿心愿的选择。她说她的女儿6岁时在玉渊潭八一湖冰面上跑,摔倒了,爬起来接着跑,此后就喜欢上滑冰,再后来就开始打冰球。她还说女儿从小“以书为伴”,她就欣赏女儿阅读很多课外书,如今女儿的写作能力颇强。由于冰球俱乐部里有许多外国孩子,她的英语能力也颇好。她的女儿叫莫若,读到了高中,在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成绩在班上前10名。是她的天赋高吗?事实上是她的天赋得到了母亲的保护,是那广泛阅读和扩大的社会接触面,提升了她的综合能力。
  她说她被看做另类,可见她周围的多数人不是这样。如果想想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地向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转型,那么我国众多还陷在应试教育相互拼杀中的人们,岂不是在一个国际大背景上的另类群体吗?
  娄勤知也并不孤立。北京有位叫陈云鹏的英语教师,她说她不是以教师的身份而是以母亲的身份给我写信,她说她悟到了,在社会转型的大变迁中,有四种类型的人:一是先知先觉的人,二是后知后觉的人,三是不知不觉的人,四是反知反觉的人。当前的教育转型也是如此。先知先觉者,领头走;后知后觉者,跟着走;不知不觉者,犹如在黑夜中行走,很苦很累,却像在兜圈子没有前进,做了很多无用功;反知反觉者,朝相反的方向走,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第一、二种人目前都是少数,第三种人是大多数,第四种也不少。我不是第一种人,但也不能做第三种和第四种。我绝不能让我的孩子再陷在应试教育的黑色怪圈中。
  辽宁抚顺市一位未留姓名的读者发来邮件说:“我买了20本《中国新教育风暴》分送给亲友。我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还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我要自己来改变孩子的学习方法,至少要在我们家里发动一场转变教育观念的革命。”
  我相信像娄勤知、曹彦彦、陈云鹏这样的母亲、校长和老师是不少的。还记起,中国女子取得上学的合法权利,始于1907年3月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那是个破天荒的大事!是在中国社会的腹腔中孕育了千秋的梦想,忽然在那时刻出生,盖由于振兴中华不但匹夫有责,匹妇也有责!中国古代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近代兴女学且尤重女子师范教育后,一代代新女子当上教师。女子教学,融师道与母爱的细致柔情于一体,一定产生了以往世世代代的教育都不能相比的力量。再后来,更多受过学校教育的女子作为母亲,对子女教育产生的影响,对20世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于是我的文章有了一个题目:母亲的力量!
  我相信21世纪,在中国的母亲们身上,一定蕴蓄着更加伟大的力量!要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最好,这最好的标准并不是成为哈佛女孩或剑桥男孩,而是要找到最适合这个孩子发展的路,在这条路上发挥得淋漓尽致,那就是最好!
  我国有4亿未成年人,他们都处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黄金岁月。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都非常关心教育,一再强调要坚持发展素质教育。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也严厉禁止把学生分成所谓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做法。我不相信中国人没有能力走出应试教育。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创造出有益于后代的教育方法。
  永远不要对学生失望!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望!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从根本上使我国教育的“选拔功能”改变为“造就功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新教育。
  (王宏甲,一级作家,著有《无极之路》《智慧风暴》《中国新教育风暴》等。其中,《无极之路》获中国图书奖,《智慧风暴》和《中国新教育风暴》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本栏责编 涵 冰)
其他文献
《河南教育》转来了一些读者来信,要我对应试教学加剧谈谈看法。我不是很想谈这个话题,因为我对此已经开始厌倦,可是也感到回避不了这个话题.所以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写出来,算是对读
生理学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体内慢性缺水。这是因为人过中年后血浆肾素和肾上腺素水平呈进行性下降,心钠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体内钠离子不断丢失,使人体对失水的口渴反应
一、善引导,扫障碍,得真知  阅读中,学生会遇到一道道难关,一个个疑点,教师只有善于引导,才能扫除阅读障碍,从而让学生获得真知。通常,第一个障碍是字词障碍。对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把字词的详解抄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抄在本子上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而应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及手中的资料自己查证,并根据前后文义自己揣摩,潜心体会,细心玩味,以达到自我领悟的目的。老师在检查预习效果的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理解的
倏忽间,那群曾经围绕身边活蹦乱跳的孩子要毕业了,如同一只只羽翼渐丰的小鸟要展翅高飞。微笑着目送他们离去,心头却有几分不舍。一年的相处时光短暂而漫长,我们师生携手走过了多少美丽而幸福的日子啊!是他们使我平凡的生命显出光彩,平淡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而今,只有手中的这张照片还在讲述着昨天那欢乐的时刻。  那是个春光明媚的周末早晨,我与班中几个孩子相约去郊外踏青。乍一见到绿油油的麦田,孩子们欢呼着,朝着那
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平喘药物,有口服、静注、喷雾和吸入等多种给药途径。
人服了药物后,药物达到一定剂量时,能选择性地作用于人体某一部位或某一组织器官。如碘制剂只对甲状腺发生作用,而不影响其它组织;雌二醇仅对乳腺、子宫、输卵管等组织发生作用,而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数学在发展思维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这里提供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