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手之我见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总体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套路,另一个是散手。套路多用于表演,具有观赏性,注重动作的规范,形体的美观;而散手重视的则是它的实用性。
  何为散手?窃以为散手即是武术技巧的运用(体能方面姑且不论)。因笔者酷爱武术,所以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央视的“武林大会”、黑龙江电视台的“演武堂”节目几乎是每期必看,从中也有颇多感悟。一个好的散手运动员,他(她)的套路演练并不一定是出类拔萃的,但必须要有坚实过硬的基本功却是毋庸置疑的。
  武术这一项体育运动,具有它的多重性,除表演观赏、强身健体外,防身御敌亦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虽然现在武术的应用不比冷兵器时代了,但一旦遇到歹徒劫匪,不法之徒的时候,会与不会效果却截然不同。君不见,曾有四个警察在抓捕一名手持菜刀的罪犯时造成一死二伤(一个逃掉)的惨局。如果他们会些功夫,我想结果也许就不至于如此吧!
  有消息说武术将被纳入学生的体育教学课程,这真是件可喜可贺的大好事情。
  打,是小孩子也会的事情,但这样的打是没有“术”(技巧)的。因此,要想成为一名本领过硬的散打运动员,基本功、技术,乃至套路的刻苦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
  有一个小青年想跟我学武术,但他对我说,他不想学习套路,也不愿练基本功,他只想学习散打。在他看来,基本功、套路都是些不中用的花架子,只有散打那才是货真价实的武术。
  关于武术到底是看的还是打的,在武林界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论。依笔者之见,简单地把武术说成是“看”或是“打”,都是不科学的,未免失之偏颇。以电影《少林寺》为代表的武打片,曾令无数人赞叹不已,不正是武术“看点”的最好佐证吗。而“武林风”散打擂台赛能吸引亿万人的眼球,也足以说明了“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举足轻重。由此看来。武术的“看”与“打”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同等重要。
  我在前面说过,散打就是武术技巧的运用。那么,技巧从何而来呢?除了师傅的言传身教,更主要的就是靠自己的刻苦训练,不断实践。而那个想跟我学武术的小青年,可能是受了某些宣传的影响,误以为只要跟师傅学会了“绝招”,就能成为武林高手,殊不知“绝招”也好,“独技”也罢,就算有,就算你学到了,那也不等于你就可以用于实践,可以运用自如。会,仅仅是学武练技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要在“练”字上下工夫。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又说“功到自然成”,只要你掌握了武术的“技巧”,只要你功夫下到了,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武术散手的强者!
其他文献
军工制造业具有典型的装备制造领域的模式和特征:谋计划、重质量、降成本、保交付。在其主价值链中,对信息化的需求也同样具有高标准和急迫性,需要IT提供商能够给出具有军工制造
太极拳的古代经典拳谱多次提到了“气”和“劲”,近代的太极拳前辈们尤其强调练太极拳要用“劲”,要“用意不用力”。这“气”究竟是什么?这“气”与气功之“气”、中医所说的人
“四两拨千斤”这一武术技法术语初见于太极拳《打手歌》:“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谓顺势借力,以小力胜大力。在太极拳推手过程中,凡加引化劲于对手动作上,诱其落空,或
我们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大转型、大调整、重组合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但如何处理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怎样做到
目的:对恩氟烷中微量杂质进行定性。方法:GC/MS。结果:1°杂质为CCl2FCF2-0-CHC1F,2^#杂质为CHC1FCF2-0-CHC1F。结论:通过跟踪检测寻找到了杂质产生的原因,并加以控制。
洪式太极拳源于陈式太极拳,经太极拳理论家、技击家洪均生先生几十年的研究,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其它拳法之优,并融自己的研究、技击心得创编而成,其结构更加科学合理,简洁实用。整个拳法以螺旋缠丝劲为基础,以“怎么练就怎么用,怎么用就怎么练”为主导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为学者开辟了一条走向掌握太极拳技击奥妙的必南之路。  金刚捣碓是整个拳法的母式,本文介绍的技法是洪式拳的第一个金刚捣碓的应用。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