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生境少孢节丛孢生长特性和捕食效力比较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accp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分离自温泉、淡水及土壤的捕食线虫真菌——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的生长特性及捕食效力。通过测定三种生境少孢节丛孢在不同温度、p H及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生长率及其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对线虫的捕食率,得出三种生境中少孢节丛孢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分离自温泉和土壤的少孢节丛孢最适p H分别为5.5-7.0和4.5-5.5,而淡水生境少孢节丛孢对不同p H具有广泛适应性;淡水和温泉生境少孢节丛孢对无氧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而土壤生境少孢节丛孢在无氧环境下生长率低至1.24 c
其他文献
以竹(Bambusa emeiensis)浆粕为原料,不同含水率的异丙醇和乙醇为反应介质,采用淤浆法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并通过气相色谱法(G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X-射线衍射法(XRD)对
2013年从河南省4个地区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140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有T、C、S、O等4种生理小种,但
为进一步提高旱地春玉米单产,以天泰33为试验材料,设置0、120、240、300、360、420 kg/hm^2 6个施氮水平,探讨不同施氮量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为了检测重组蛋白SPAG11D的抑菌活性,提取牛睾丸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了SPAG11D基因.将该基因插入pET-32a(+)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入BL21(D3)进行原核表达,通过改变I町G浓度和诱导时间
土壤重金属元素异常下限值的确定对区域土壤环境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Arc GIS技术与分形理论对喀斯特小流域土壤重金属Cd元素的异常下限值进行研究,通过含量-面积方法确定了喀斯特小流域土壤重金属Cd元素异常下限值为1.07 mg/kg。通过与传统方法 (平均值加两倍标准离差)和85%累计频率法进行对比,表明分形方法确定的异常区域是有效的、合理的。
为增加农业经济收入,探索粮改饲种植结构调整和种养结合农牧业发展新途径,在鄂东丘陵开展'小麦-玉米-玉米'一年三收种植新模式同'水稻-小麦'和'水稻-油
以敏感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品种川荞3号和抗逆荞麦品种川荞4号为试验材料,探讨外源氨基酸对渗透胁迫下荞麦幼苗生理特性的效应。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适当浓度的外源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显著降低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敏感荞麦品种降低幅度较大;显著增加渗透胁迫下荞麦叶片SOD和CAT活性,能使抗逆荞麦品种CAT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说明适当浓度外源氨基酸处理对渗透
从河北省"农超对接"的现状入手,针对对接主体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农户增收、消费者受惠、超市增效、政府宏观调控更加完善等多方共赢的格局。
试验以凉山半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IGFBP-1基因的CDS全序列.生物信息学方法深入分析其序列。结果表明,IGFBP-1基因的CDS序列为792bp,编码263个氨基酸,与牛、人
将统计学方法及矩阵测量应用于高光效休耕玉米轮作技术.得出此技术对土壤的影响优于传统垄作与免耕处理,采用统计抽样测验分析方法,将试验田作为一个矩阵整体,与传统农作及免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