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为分析样本,以新浪微博为观察平台,选择300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归纳出此次事件中微博舆论的构建特点,并以流量为考量标准,从传播形式、涉及范围、内容的碎片化三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借助勒庞《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学加以理性探讨。
【关键词】微博 舆论传播 理性
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的手机网络连接速度仅为50Kbps(相当于6.25KB/s)。以普通手机照片每张所占大小500KB计算,发布一张图文并茂的微博则需时80秒(文字所占容量较小,这里忽略不计)。而普通手机的视频功能拍一段30秒的视频则需空间8MB左右,也就是说一段最普通视频的上传时间大致为22分钟。因此,微博“文字+图片”的传播形式是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发展成果的最佳体现,也是目前微博舆论集聚模式中微博用户最主要的传播形式。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者胡泳认为,“微博以秒计算发布信息,也以秒计算获得反馈,能迅速形成一个互动环境下的舆论场,这令论坛、博客等媒介无法企及。”①同样,在“7·21北京特大暴雨”面前,社会各界第一时间通过微博进行事态发展、伤亡救灾、爱心传递等信息的发布,与广大微博用户形成积极互动。笔者以“7·21北京特大暴雨”为分析样本,以“北京大雨”、“北京暴雨”、“北京看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最终选择300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并以流量为考量标准,以传播形式、影响范围、内容的碎片化为主要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其样本数据全部来自“新浪微博”,样本选取的起止时间是2012年7月21日上午10时至2012年7月31日晚23时。
影响舆论大小的因素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②笔者通过对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把微博舆论内容分成七类:事件动态类126篇,占42%;官方动态类43篇,占14%;祈祷哀悼类37篇,占12%;批评质疑类27篇,占9%;寻人寻物类8篇,占3%;相关事件类43篇,占14%;其他类16篇,占5%。事件动态类微博是比重最大的一个舆论方向。
七个分类中,“暴雨动态”不仅对受灾地区政府、民众的生产自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还牵动着周边省市及其他政府及民众对这一时期暴雨天气恶劣程度的关注,看是否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影响。“祈福哀悼”、“批评质疑”、“寻人寻物”等话题虽然也是公众比较关注的舆论方向,但是这些群体用户多来自于受灾地,非受灾地区的民众并不能完全体会。即使某个现象引起人们关注,并形成一定的舆论效应,但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范围、实质构成等要素均能影响到公众关心公共事务的内在心理,进而决定舆论群体的大小。
微博内容的碎片化
麦克卢汉曾对“部落化”有过这样的预言:传统的倾向于无差异的普遍的广大受众被分割为气味相投的或者利害相关的“小众部落”,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又回到了人类之所以需要信息的根本—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③关于“碎片化”的研究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中。近年来我国以黄升民为代表的学者把碎片化引入传播学的研究中,广泛应用于传媒研究,将其概念界定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及由此所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④
社会阶层不同。微博作为收集和发布信息的共享平台,它的“零门槛”和互动性便决定了今后的信息传播权力不只存在于新闻机关和新闻工作者的手中,每一社会公民都可以是微博这个大新闻中心的生产者。通过对微博信息源的社会属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300个最具影响力的微博样本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普通民众类177篇,占59%;机关、媒体、舆论领袖及其他类123篇,占41%。这种结果的出现在于微博较之其他的网络表达平台有着极强的互动性,并且较准确地把握了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这样一来,广大受众就变成了不同目标的群体受众。其次,根据普通受众不同的个性需求进一步定制传播内容,这就使普通民众成为了特有的舆论群体,因为传播产生效果的前提是重视每一细分的个性化族群的特征,以及针对不同传播对象的个性和心理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⑤
关注焦点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决定了其关注焦点的不同。不同的社会群体在面对社会影响力大、冲击力强的突发事件时,群体需求的差异往往迥异、鲜明,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心理感受、敏感程度及应急反应表现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前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认为:人们的心理活动由三部分组成: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与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稳固的,而心理状态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⑥由此不难作出这样一个假设,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瞬间的微博舆论集聚效应不会是持续的,也不一定是理性的。
关注焦点不同的最直接体现就是面对突发事件时心理状态的不同。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信息取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新闻话题开始发生裂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碎片化”,正如美国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负责人约翰·拉文所说,“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媒体平台最重要的趋势”。⑦
“舆论潮”过后的反思
根据新浪微博统计,关于北京暴雨的讨论量超过880万条,不计其數的网友参与了爱心互助,扩散求助信息、传递爱心现场。在“7·21北京特大暴雨”事件中,从单个微博的传播流量来看,笔者所搜集的样本的平均流量为18111次,其中万次以上有122个,占所收集总量的40%,达到十万次以上的有5个。通过对所选取样本分析后发现,上文所论述的普通民众类177篇微博中的132篇与“激动、愤怒”类156篇微博中的107篇在7月21号以后暴雨灾难并未过去的三天中几乎再也没有发布、转引过。因此,不难看出群体通过微博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网络心理群体并不是一个按照某种规则正式组织起来的群体,他们可以因为某个突发事件而产生,也会随着这一事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消失。有学者曾注意到,早在2001年的中美撞机事件之后,在当时的互联网上就形成了舆论的集聚现象。期间参加总人数达数万之多。之后几天网民就一哄而散。根据网络心理群体的这种特征,有人把他们称之为“哄客游击队”。 通过“微博最主要的传播形式”中的阐述我们知道,“文字+图片”的传播形式是目前微博舆论集聚模式中微博用户最主要的传播形式。2012年7月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数据还显示,网民中,小学、初中学历人群比例有所上升,其中初中学历人群涨幅较为明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络发展部主任栾轶玫也曾指出,西方的推特用户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岁至45岁之间,心智相对而言较为成熟,独立思考能力较强。而中国的使用者则多集中在“80、90后”的年龄段。与西方的使用者关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讯息不同,中国的微博用户们大多集中于娱乐信息和个人琐事;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样一种现象,一起网络事件随着时间流逝,持续关注类似事件的网民也越来越少,甚至出现类似的问题再出现时,如果没有新的吸引眼球的元素加入,也很难引起网民的关注。
结论
通过这次“北京暴雨”事件的分析,我们发现,勒庞所指的“群体”在于此次微博舆论的集聚模式中有着强大的力量,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导言中所说:“群众尽管有诸多在外人看起来很值得鄙夷和恐惧的地方,但仍然是一股无法阻挡的力量,他们仍然是世界潮流的引航者,谁冒犯了群体就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崩溃。我们即将要进入的这个时代,千真万确是一个群体的时代。”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注释
①王杨:“微博中的‘舆论场’及其在构建公共领域中的作为”,《东南传播》,2011年第6期。
②李良榮:《新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0页。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6页。
④黄升民:“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现代传播》,2005年第6期。
⑤程道才:“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的碎片化策略”,《当代传播》,2009第4期。
⑥http://baike.soso.com/v655595.htm?ch=ch.bk.innerlink.
⑦[英]西蒙·伦敦著:“在‘一人受众’时代赢利”,《金融时报》,2004年4月22日。
【关键词】微博 舆论传播 理性
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的手机网络连接速度仅为50Kbps(相当于6.25KB/s)。以普通手机照片每张所占大小500KB计算,发布一张图文并茂的微博则需时80秒(文字所占容量较小,这里忽略不计)。而普通手机的视频功能拍一段30秒的视频则需空间8MB左右,也就是说一段最普通视频的上传时间大致为22分钟。因此,微博“文字+图片”的传播形式是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发展成果的最佳体现,也是目前微博舆论集聚模式中微博用户最主要的传播形式。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者胡泳认为,“微博以秒计算发布信息,也以秒计算获得反馈,能迅速形成一个互动环境下的舆论场,这令论坛、博客等媒介无法企及。”①同样,在“7·21北京特大暴雨”面前,社会各界第一时间通过微博进行事态发展、伤亡救灾、爱心传递等信息的发布,与广大微博用户形成积极互动。笔者以“7·21北京特大暴雨”为分析样本,以“北京大雨”、“北京暴雨”、“北京看海”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最终选择300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并以流量为考量标准,以传播形式、影响范围、内容的碎片化为主要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其样本数据全部来自“新浪微博”,样本选取的起止时间是2012年7月21日上午10时至2012年7月31日晚23时。
影响舆论大小的因素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②笔者通过对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把微博舆论内容分成七类:事件动态类126篇,占42%;官方动态类43篇,占14%;祈祷哀悼类37篇,占12%;批评质疑类27篇,占9%;寻人寻物类8篇,占3%;相关事件类43篇,占14%;其他类16篇,占5%。事件动态类微博是比重最大的一个舆论方向。
七个分类中,“暴雨动态”不仅对受灾地区政府、民众的生产自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还牵动着周边省市及其他政府及民众对这一时期暴雨天气恶劣程度的关注,看是否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影响。“祈福哀悼”、“批评质疑”、“寻人寻物”等话题虽然也是公众比较关注的舆论方向,但是这些群体用户多来自于受灾地,非受灾地区的民众并不能完全体会。即使某个现象引起人们关注,并形成一定的舆论效应,但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范围、实质构成等要素均能影响到公众关心公共事务的内在心理,进而决定舆论群体的大小。
微博内容的碎片化
麦克卢汉曾对“部落化”有过这样的预言:传统的倾向于无差异的普遍的广大受众被分割为气味相投的或者利害相关的“小众部落”,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又回到了人类之所以需要信息的根本—人与人之间的联系。③关于“碎片化”的研究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中。近年来我国以黄升民为代表的学者把碎片化引入传播学的研究中,广泛应用于传媒研究,将其概念界定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及由此所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④
社会阶层不同。微博作为收集和发布信息的共享平台,它的“零门槛”和互动性便决定了今后的信息传播权力不只存在于新闻机关和新闻工作者的手中,每一社会公民都可以是微博这个大新闻中心的生产者。通过对微博信息源的社会属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300个最具影响力的微博样本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普通民众类177篇,占59%;机关、媒体、舆论领袖及其他类123篇,占41%。这种结果的出现在于微博较之其他的网络表达平台有着极强的互动性,并且较准确地把握了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这样一来,广大受众就变成了不同目标的群体受众。其次,根据普通受众不同的个性需求进一步定制传播内容,这就使普通民众成为了特有的舆论群体,因为传播产生效果的前提是重视每一细分的个性化族群的特征,以及针对不同传播对象的个性和心理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⑤
关注焦点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决定了其关注焦点的不同。不同的社会群体在面对社会影响力大、冲击力强的突发事件时,群体需求的差异往往迥异、鲜明,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心理感受、敏感程度及应急反应表现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前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认为:人们的心理活动由三部分组成: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与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稳固的,而心理状态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既有暂时性又有稳固性,是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统一的表现。⑥由此不难作出这样一个假设,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瞬间的微博舆论集聚效应不会是持续的,也不一定是理性的。
关注焦点不同的最直接体现就是面对突发事件时心理状态的不同。因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信息取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新闻话题开始发生裂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碎片化”,正如美国西北大学媒体管理中心负责人约翰·拉文所说,“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媒体平台最重要的趋势”。⑦
“舆论潮”过后的反思
根据新浪微博统计,关于北京暴雨的讨论量超过880万条,不计其數的网友参与了爱心互助,扩散求助信息、传递爱心现场。在“7·21北京特大暴雨”事件中,从单个微博的传播流量来看,笔者所搜集的样本的平均流量为18111次,其中万次以上有122个,占所收集总量的40%,达到十万次以上的有5个。通过对所选取样本分析后发现,上文所论述的普通民众类177篇微博中的132篇与“激动、愤怒”类156篇微博中的107篇在7月21号以后暴雨灾难并未过去的三天中几乎再也没有发布、转引过。因此,不难看出群体通过微博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网络心理群体并不是一个按照某种规则正式组织起来的群体,他们可以因为某个突发事件而产生,也会随着这一事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消失。有学者曾注意到,早在2001年的中美撞机事件之后,在当时的互联网上就形成了舆论的集聚现象。期间参加总人数达数万之多。之后几天网民就一哄而散。根据网络心理群体的这种特征,有人把他们称之为“哄客游击队”。 通过“微博最主要的传播形式”中的阐述我们知道,“文字+图片”的传播形式是目前微博舆论集聚模式中微博用户最主要的传播形式。2012年7月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较2011年底增加了约3270万人,数据还显示,网民中,小学、初中学历人群比例有所上升,其中初中学历人群涨幅较为明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络发展部主任栾轶玫也曾指出,西方的推特用户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岁至45岁之间,心智相对而言较为成熟,独立思考能力较强。而中国的使用者则多集中在“80、90后”的年龄段。与西方的使用者关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讯息不同,中国的微博用户们大多集中于娱乐信息和个人琐事;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样一种现象,一起网络事件随着时间流逝,持续关注类似事件的网民也越来越少,甚至出现类似的问题再出现时,如果没有新的吸引眼球的元素加入,也很难引起网民的关注。
结论
通过这次“北京暴雨”事件的分析,我们发现,勒庞所指的“群体”在于此次微博舆论的集聚模式中有着强大的力量,正如勒庞在《乌合之众》导言中所说:“群众尽管有诸多在外人看起来很值得鄙夷和恐惧的地方,但仍然是一股无法阻挡的力量,他们仍然是世界潮流的引航者,谁冒犯了群体就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崩溃。我们即将要进入的这个时代,千真万确是一个群体的时代。”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注释
①王杨:“微博中的‘舆论场’及其在构建公共领域中的作为”,《东南传播》,2011年第6期。
②李良榮:《新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0页。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6页。
④黄升民:“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现代传播》,2005年第6期。
⑤程道才:“网络时代科技传播的碎片化策略”,《当代传播》,2009第4期。
⑥http://baike.soso.com/v655595.htm?ch=ch.bk.innerlink.
⑦[英]西蒙·伦敦著:“在‘一人受众’时代赢利”,《金融时报》,2004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