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组壶“高洁”的艺术审美和丰富内涵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4479786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紫砂艺术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大繁荣、大发展,特别是在时大彬开创了紫砂全手工成型之后,最大程度地解放了紫砂艺人的创作理念和造型设计,使得紫砂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不拘一格的态势,紫砂花器的设计制作更是百花齐放,让我们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从整体上来看这组“高洁套壶”,可以说很好地反映出我们紫砂艺人在创新方面做出的努力,而且一壶两杯的组合也非常实用,一般情况之下,好的紫砂壶基本不专门地制作杯子,因为全手工的杯子制作起来和壶的工艺差不多,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组套壶的时候,可以细细品味一下其中的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紫砂组壶;高洁;艺术审美;丰富内涵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中,有许多令我们今天的人们大开眼界、啧啧称奇的工艺作品,其中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中国传统民间的故事和传说演绎升华到了艺术审美的高度,既让人能够通俗易懂地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又能够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寄托情感的表达,引起心灵深处内心的共鸣。诞生于宋代的紫砂艺术也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在宋代诗人梅调鼎的吟诵“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对于紫砂壶已经是非常的期待了,经过元代的大融合之后,紫砂艺术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大繁荣、大发展,特别是在时大彬开创了紫砂全手工成型之后,最大程度地解放了紫砂艺人的创作理念和造型设计,使得紫砂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不拘一格的态势,特别是紫砂花器的设计制作更是百花齐放,让我们感受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
  1  紫砂组壶“高洁”的艺术审美
   紫砂作品“高洁套壶”(见图1)采用了比较常见的一壶二杯组合的形式,在实用性为主的前提之下,把紫砂花器、绞泥的技艺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融合其中,让我们感受耳目一新,同时还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匠心独运。此壶壶身宛如盛开的莲花一般饱满,壶底部平整,端庄大方;在壶的中间位置绞泥工艺装饰,边缘的荷叶包裹,非常的生动逼真;壶嘴弯流设计,隽永修长,出水非常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圈卷自然,端握舒适;壶盖则嵌入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良好;壶钮的设计采用了莲蓬的形态,小巧可爱、拿捏称手,实用性和把玩性兼具。与之相配的两个小杯设计和壶如出一辙,也是在杯身有着绞泥的装饰,非常的美观和谐,在细节的打磨方面也是精益求精,尽量地呈现出莲花包裹的那种形态,层次感突出,灵动性十足,纹理、色彩搭配自然的绞泥工艺,更是使得整体在设计和制作的水准方面更上一个台阶,突破了我们传统认为的花器造型。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之中,希望通過比较新颖的手法来表现莲花的高洁,于是在继承传统紫砂花器设计的基础之上,把吕尧臣大师首创的绞泥工艺运用其中,从整体上来看这组“高洁套壶”,可以说很好地反映出我们紫砂艺人在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而且一壶两杯的组合也非常实用,一般情况之下,好的紫砂壶基本不专门地制作杯子,因为全手工的杯子制作起来和壶的工艺差不多,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组套壶的时候,可以细细品味一下其中的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
  2  紫砂组壶“高洁”的丰富内涵
   莲花,在我们国人的心目中是高尚、圣洁的象征,宋代大儒周敦颐曾经在《爱莲说》中记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最后又称“莲,花之君子者也”,更加加深了我们对莲花高洁品质的印象,从启蒙时代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宜兴到处可见的莲花给紫砂艺人更多的素材来源和设计艺术的启迪,莲花高贵的品格和纯洁的象征更多地和佛教联系在一起,在佛教之中,莲花也是被视为圣洁之物,而宜兴素来就有着“江南佛国”的美誉,佛教的盛行对于茶叶和紫砂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寺庙之中诞生了许多的好茶,宜兴的僧人善于制作紫砂壶的也不在少数,第一把紫砂壶“供春”的横空出世也是在僧人的指点之下完成的,所以紫砂、莲花、佛教三者之间都在宜兴这片神奇的土地之上因缘际会,在紫砂艺人的手中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紫砂“高洁套壶”就是希望把我们传统的莲花题材演绎出不一样的风格特征,特别是在绞泥工艺的运用之下和套壶的形式之中,莲叶包裹着绞泥设计,令人眼前一亮,其中的设计灵感和技艺水准只有在身处江南身临其境的时候,才能够幻化出如此精妙绝伦的思想和创意,也只有宜兴的紫砂艺人能够把这样具有丰富内涵的紫砂艺术作品出神入化地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广大的壶友能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无穷奥妙。
  3  结  语
   宜兴丁蜀古南街旁,静穆蜀山依旧守护着勤劳的紫砂艺人们,潺潺的蠡河永不停歇,带给陶都更多的灵气和鲜活。正是在这山水相依的环境之中,紫砂艺术的创作一直薪火相传、延续至今,走入到了寻常百姓人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也正是在这样厚重的人文环境之中,世世代代的紫砂艺人在耳濡目染继承了紫砂艺术的血脉和基因,千百年来在时光的变化和岁月的流转之中,依然能够不忘初心,创造出属于我们广大壶友的紫砂艺术作品。
  参 考 文 献
  [1]宋陶.浅谈紫砂“锦上莲花壶”的审美艺术[J].江苏陶瓷,2017(4):48-49.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历史上许多的名家大师都曾经创作过关于竹的许多器型,陈仲美的“束竹柴圆壶”、杨凤年的“竹段壺”、邵大亨的“八卦龙头一捆竹”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之作,到近代的紫砂花货塑器大师朱可心、汪寅仙等等,直到今天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艺术创作。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双线竹鼓壶”,把紫砂竹器的优雅大气和整体的和谐展示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花器技艺的处理方面,各种工艺手法的运用都是炉火纯青,再加上作者
翻阅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提梁壶”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宋代之前,炉火上烧茶是习俗,提梁壶最适合这样的品茶习性。而提梁壶造型美观大方、经济实用、容量较大,所以受到普通大众
多选题又称多项选择题,新高考试卷中首次出现数学多选题,试题一般由一个题设和四个选项组成,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2020年新高
紫砂泥料在山水交融的作用之下,形成了良好的透气性和可塑性,经过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双手捏塑,形成了包罗万象的造型艺术和全手工成型的技艺体系,带给我们更多的艺术审美和情
宜兴的紫砂艺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紫砂全手工成型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演绎出许许多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形式,除了满足我们的冲茶、泡茶的实用性之外,同时也寄托
摘 要 紫砂艺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之中,总结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把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一团紫泥演绎成为了变化万千、包罗万象的紫砂艺术作品,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还能够感受到其中浓浓的江南味道。苍玉,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暗指苍色的河流,这件紫砂艺术作品“苍玉壶”把段泥嵌入紫泥之中,使其看起来宛如一条河流一般,而上面点缀的太湖石和河流遥相呼应,共同谱写了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和紫砂一起成为了我们朝夕相伴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期刊
本文通过对衡水市乡村快递配送环境分析,从多方面探讨了快递企业共同配送的可行性,并结合衡水市实际情况,提出了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快递进村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