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保护中的肥料减施问题与落实r——以太湖流域磷肥减施工作为例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lo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近几十年来农药与肥料的持续使用已经造成了生态环境污染.以太湖地区化学磷肥减施工作为例,分析了在保证水稻产量前提下减肥增效的可行性,旨在为今后科学施肥、控制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通过文献中大数据统计结果分析了在肥料定量施用下太湖流域氮、磷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关系,通过农户调查总结了目前江苏省水稻种植中施肥量与产量的粗略关系,同时通过在太湖流域的田间定位试验,实地检测了不同磷肥施用量与有机肥替代化学磷肥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而磷肥施用量只要达到P2 O530 kg/hm2即可保证水稻产量;而农户种植水稻时,施肥量普遍过高,导致肥料的增产效应降低甚至减产.田间定点试验的结果亦表明在太湖流域的磷肥施用量在P2 O530~50 kg/hm2后水稻产量即可达到高产水平.因此,在太湖流域目前农民普遍施用磷肥量(P2 O590 kg/hm2)基础上应减少32%的化学磷肥用量,并施用有机肥,不仅保证水稻稳产高产,还能减少农村有机废弃物.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的相关政策,必将大力推动农村环境整治,促进乡村振兴.
其他文献
结合对南通市173个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基础设施、装备配置、服务能力、服务实绩等情况的调研,分析了该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各地耕地利用方式改变,耕地多功能空间差异逐渐显现。以广东省为例,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加权求和评分法及Spearman相关系数方法,对2014—2018年广东省20个设区市耕地多功能水平和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分析,为提高耕地管理水平、政府制定耕地利用政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14—2018年广东省耕地生产经济功能总体呈先增强后减弱的
摘要:依据比较优势和收益最大化理论,对江苏省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销售模式的叶类蔬菜生产经营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运用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江苏省叶类蔬菜成本收益情况。结果表明,生产成本仍然是叶类蔬菜种植的主要成本,占总成本80%以上;不同种类叶菜种植生产成本差异较大;成本、产量、价格对成本产值率的影响基本呈均衡态势,总体看来成本对成本产值率的影响最大;以企业、合作社、普通农户为
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基于乡村旅游地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农户秸秆还田行为的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Logistic回归
在我国现阶段的食品市场中羊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因此,在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其质量问题会对我国的食品安全产生极大地影响。在现阶段的我国养殖业中可以明确看出,羊寄生虫病是现阶段羊养殖中最为常见的病状,在实际的养殖中具有较高的病发率。由于羊自身对这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而且该病在病发前阶段呈现出隐形病状,再加上我国羊群养殖人员对这方面疾病的防治技术较差,以及对羊群的生长情况没有做出及时地了解,所以就导致这项疾病在羊群养殖中大规模的传播,进而导致羊群出现死亡的情况,甚至还威胁到我国的食品安全。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渔用微生态制剂的益生菌,从池塘边发酵鱼肉汤中分离芽孢杆菌,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及gyrA、gyrB、rpoB和purH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产淀粉酶、产蛋白酶能力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筛选的6株芽孢杆菌分属于4个种,1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1株为阿氏芽孢杆菌(B. aryabhattai),2株为贝莱斯
摘要:设置3个采收成熟度(尚熟、成熟、完熟)处理,对烘烤过程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规律、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各个色素组分降解主要发生在变黄中后期(24~72 h),色素降解速率和烟叶变黄速率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提高;(2)烟叶丙二醛(MDA)含量随烘烤进程逐渐升高,在72 h时达到峰值,成熟烟叶中的MDA含量低于尚熟和完熟烟叶处理;(3)不同处理烟叶抗氧化
介绍了南通市通州区智能农机发展现状,结合现阶段农机智能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大扶持力度、优化作业环境、强化信息服务、深化机艺融合、加强人才建设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介绍了农业传感器发展现状及常用产品,分析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智慧农业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传感器发展前景提出展望。
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实现城乡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对其建设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是后续研究开展和政策反思与展望的基础.基于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