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和田印象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sw3_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手机记录
  摄影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在人群中迅速普及,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休闲和娱乐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人们停下脚步,透过镜头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用全新的角度欣赏生活。眼下,手机算得上是最便捷、简单的拍摄工具,让人们可以用一种更平和、细腻、朴实的心态来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即时分享到网络平台的便利也增添了手机摄影的乐趣。同时,对被摄对象来说,手机也不会像单反那样带有一种侵略感,这也是我比较喜欢用手机进行街拍的原因。
  用手机记录生活是我这两年一直坚持的,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乐趣。有些人边走路边听音乐,对我来说就是边走路边拍照。因为工作,我有幸行走过很多城市,加之本来就喜欢观察和感受不一样的城市环境,手机相册就成了我的旅行笔记。同时,我也可以随时将照片上传到微博或者个人空间,第一时间分享我眼前的一切,让朋友们看到另一个城市的 人文风情并与我互动。
  我从新疆来
  1999年,我与摄影结缘。初拾相机,我拍摄的便是新疆。新疆,位于中国的最西部,是一片占中国国土面积1/6的神奇土地。这里居住着几十个少数民族,两千多万人口。他们继承各自的文化传统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融合并孕育出多元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片少有的,仍然保持着原生态地理风貌和人文风情的土地。对于大多数内地人来说,新疆仍然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地方,从媒体上看到的大多是新疆的瓜果、歌舞、沙漠和贫困。人们对新疆知之甚少,特别是近年来发生了少数极端分子制造的恐怖袭击事件,使得大家谈疆色变。
  新疆人,往往离开家乡才会被贴上标签,当他们回到新疆,并不会感觉到自己是人群中的“少数派”,在家乡,他们可以放心做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而来到内地,却被动地代表新疆,代表自己的民族,从而感觉真的成为了少数民族。从外貌到语言,从生活方式到宗教信仰,在内地的新疆人从普通成为特殊,甚至有时会受到不必要的困扰,主要原因便是大家缺乏对新疆的认知。作为新疆人,我觉得有义务让大家了解真正的新疆,而摄影就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古话说饮水思源,我来北京8年,一刻未忘我从新疆来。在这八年里,我发现,身边的人已经通过我拍摄的照片,更多地了解了新疆,无疑也化解了很多曾经的误会和偏见。
  有人说我用手机拍摄的新疆照片,后期做得太过,其实这种处理方式是一种尝试——通过这样的处理我能还原新疆多样的色彩。因为对这片土地怀有炙热深厚的感情,我眼中的新疆也因此和别人的都不同,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她。
  记录美和田
  我是新疆和田人。和田,地处新疆最南端,南枕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北入塔克拉玛干腹地。每次回到这里,我一下飞机,第一眼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和黄沙漫天;而转身走入和田,眼前却是片片美丽的绿洲。这是沙漠中的一块瑰宝,这是我的故乡,是我日日思念的父母兄妹生活着的地方。
  父亲做了三十多年玉石生意,他对我们家4个孩子的教育就是一定要上学,多出去看看,多见见世面。1998年之前,我一句汉语都不懂,之后在博州师范学校(现改名为新疆博州实验中学)上学的时候,为了学汉语,我主动要求和汉族同学住在一起。也正是那时,我给自己买了第一台相机做生日礼物,正式开始接触摄影。
  和田是丝绸之路南道人类活动的中心,千百年来这里早已变了样子,但不变的是质朴的人,喧闹的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充满民族特色的建筑,价值连城的和田玉,美丽的艾特莱斯丝绸,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这些都是我相机里拍不完的画面和道不完的故事。
  和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飞机会带你降落在戈壁滩边,黄沙中点缀着碧玉般的水库,路边绿树成荫,餐桌上瓜果成盘;这里走出的库尔班大叔和毛主席握手欢笑言谈,这里勤劳善良的农民在田间忙碌不停歇,这里的巴扎有热烈的新疆烤肉,也有绵软的江南糖粽;这里民风淳朴,花帽下是慈祥的面孔,头巾下是面带微笑的友善;这里有维吾尔民族的欢歌乐舞,也看得到风靡中国的广场舞。
  这些和谐美好,都属于和田。
其他文献
“钓鱼”是个单纯的词语,描绘了我们的生活。姿态如此优美,因为本就如此。  除了鱼,我们什么也不钓,没有一丝做戏,没有姜太公的深意。
期刊
“假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富吸引力的一个词儿。蓝天白云、清澈山涧、辽阔大海,虽然每个人喜爱的度假方式和地点不同,但让人身心惬意的假期生活包含着相似的心灵感受。除了享受自己的假日,几乎每个人对他人的假期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也是为什么假期能够成为热门话题的原因吧。  谈到假期,就离不开摄影,或者说离不开影像记录。对普通人来说,拍张照片是留住惬意生活的首选;同时,很多摄影师也喜欢将镜头对准假期中的人和
期刊
每个人都曾面对,  人生中最长的一天。  然后继续生活。  只有内心知道,  我们究竟幸存,  还是已经阵亡。
期刊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架大型喷气式飞机缓缓降落在西班牙的飞地——加那利群岛(Canary Island)。又一批兴致勃勃的旅客收拾行李走下飞机,拥抱令他们兴奋的假期。但对于居住在当地的德国摄影师奥利弗·韦伯(Oliver Weber)来说,这里除了有引人入胜的自然美景,还有一道独特景观。  “几乎每日都有大批旅客乘机前来,他们登上旅游巴士抵达度假酒店,放下行李穿上泳装来到沙滩。在精心打扮后参加夜
期刊
何:我们在前几期已经谈了剪影和投影,还有没有藏有好照片的影子?  李:通过我的摄影实践,还有一种影子与好照片更有关联,就是镜影。  镜影是不是指镜中的影像?  在客观世界中,除了镜子以外,在很多物体上也能产生镜像。比如平静的水体,抛光的金属,涂有油漆的物体,磨光的石头,玻璃窗等等,物体投映在这些东西表面都能产生镜像,又可以称之为镜影。  这些影像有的逼似现实中的物体,有的近似现实中的物体,有的则变
期刊
拍摄《度假》Holiday Making系列的日本摄影师刑部信人(Nobuto Osakabe),1984年出生,是典型的日本“80后”。作为一个同龄人,我想在我们的内心中应该都认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新观点。更不用说在这个充斥着选秀和炒作的时代,有多少年轻人把“无个性毋宁死”的标签从头武装到了脚。东京街头潮男潮女的彩色染发和哈伦裤,曾经在年少的我的内心中是极致的个性符号。  即便在中国和
期刊
无论高兴或不高兴,在每一个大时代,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小人物。一生中,我们有时围观别人下一盘很大的棋,有时自身就充当棋子。在整理对波兰摄影师米哈·索拉斯基(Michal Solarsk)的采访时,这种感受更为强烈,作为曾经经历冷战的波兰人,他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被刻上了冷战的痕迹。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生活经历,才催生出了《匈牙利海》Hungarian Sea这组作品。  索拉斯基之所以与匈牙利海结下6
期刊
今天的摄影跟过去已大不相同,一部智能手机,一台连接网络的电脑,在外行人眼里已经够用,至于管它叫摄影、照相,还是数字影像之类的新名词都无所谓。省钱、方便、“有个影儿就行”的大众“照相”爱好者比比皆是。撇去字面上的理解,照相并不比摄影业余,原先满大街都是照相馆,自封摄影馆的没有,而拍出来的照片摆出来晾晾,哪个不是摄影的水平?从前“严肃摄影”时期有4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即胶卷、照相机、照片,以及纸质印刷
期刊
随着数码摄影的成熟与普及,拍一张照片已经不再是件难事,但若要拍出好照片,且以摄影作为谋生手段乃至职业与终身事业,其难度的增加则绝非一种普通的量变。因为除去技术与职业素养的因素,职业摄影师还必须面对开拓市场的艰难与客户们挑剔的眼光。初入行时,很多摄影师或许都曾感慨:成为职业摄影师与单纯拍照片是那么地不一样!  在职业摄影师的道路上,唯有原地踏步你才不会感受到趋步向前的那份艰辛。走在这样一条路上,有人
期刊
北欧是一片具有特殊味道的地域,既神秘、渺远,又空灵、宁静。通常被视为北欧五国之一的冰岛更是如此。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冰岛应该和她的名字一样,是被冰雪覆盖,白茫茫的一个海岛。然而,当你置身其中,会发现这里不仅仅有冰雪,还有或温柔、或粗旷、或壮美、或奇特的美景。  冰岛是北大西洋中的岛国,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依季节更替,日照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可达22小时,尽是煌煌白夜和慢慢黑昼,在极端的黑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