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与陶渊明的自然观对比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tong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亨利·梭罗和陶渊明都以“隐者”形象著称,他们都强调自然对人的净化作用。虽然他们自然观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将把自然观结合简朴哲学、自然观的元问题,各自自我文化内涵,来分别分析梭罗和陶渊明的自然观。
  关键词:亨利·梭罗;陶渊明;自然观;简朴哲学;自然元的问题;自我文化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2
  一、引言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呈现了全新视角看待去看待自然,他如一位独行却不孤独的隐士,在和大自然接触中,逐渐获得精神力量而变得完美。这一点和我国东晋诗人陶渊明有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虽然陶渊明隐退多了一点无奈,但他是品德高尚的隐士。他怡情于自然,自得其乐,并且能够固守本心。我将从“简朴哲学”、“自然观的元问题”和“自然观的自我文化”三个方面,对比评析梭罗和陶渊明的自然观,更加清楚的认识两者自然观的异同以及其思想内涵。
  二、自然观之简朴哲学
  朴素生活是梭罗和陶渊明自然观中重要一部分,他们都以身作则,简单地生活,从物质中、欲望中解脱出来,获得精神的力量。简朴哲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摆脱对物质的贪欲;二是追求丰富精神生活 [1](p114) 。梭罗和陶渊明都生活的极其简单。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呼吁人们要过“一种”简单、独立、大度、信任的生活[2](p112)。梭罗带着一把斧头走进丛林,筑起木屋,自耕自食,与禽兽为邻,与日月清风为伴,过着一种原始简朴而又诗意盎然的生活[2](p91)。在《瓦尔登湖》的第一章里,他把生活必需品归为“食物、住所、衣物和燃料”。他认为衣物只要保暖就行,燃料只要是够做饭就行,对食物也极其简单,房子也可以是自己搭建的。他认为“大部分的奢侈品,还有所谓生活上的享受,不仅不是不可少的,而是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人类进步” [2](p114)。他提倡人们打破物质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和提升。“简朴哲学”是梭罗核心思想的核心,代表不被外物所动的极简生活原则。在面对美国物欲膨胀的社会,梭罗主张简化生活中的物质因素,在大自然中回归自我,寻找人生真谛,不断提升自己。陶渊明也有“简朴哲学”的思想,他也崇尚“一箪食,一瓢饮”的极简生活。他在《归园田居》中“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3](p143)。他以羁鸟、池鱼自比,把世俗比作尘网,表现出他不受束缚,喜欢自由的本性,可以看出他返朴归真的简朴哲学。陶渊明的返朴归真的哲学受道家一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怡淡简朴观的影响。在老庄的思想中,人民对物质的强烈欲望会引发各种问题,只有返朴归真才能抵制外界物质的诱惑,保持宁静的生活。固守自己的本心和回归自我。经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梭罗,还是陶渊明的简朴哲学,都是一种去物质的简朴,存精神的富有。
  尽管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是有细微差别,梭罗作为美国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简朴的自然观有许多宗教色彩。清教徒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是虔诚、谦卑、严肃、诚实、勤勉和节俭[4](p212-220)。梭罗保留了清教主义禁欲思想,把它转化成更加被人普遍接受的“简朴哲学”,使受挑战的清教思想重新注入活力,使其更广泛地被接受。而陶渊明的思想,虽受中国道教的影响,但它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宗教性。他的“简朴哲学”只是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社会的黑暗所选择的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他崇高的生活态度,陶渊明更关注自己的内心和品德修养。他虽然成为我们当今“独善其身”隐者的代表和精神力量,但他当时并没有想教导他人。只是后人把陶渊明当作榜样,学习陶渊明独善其身的品德。
  三、自然观之元问题
  自然观元问题是人与自热关系的问题,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提出,关于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的观点有3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超自然的,即超越宇宙的模式,集焦点于上帝,把人看成神的创造的一部分。第二种模式是自然的,即科学的模式,集焦点于自然,把人看成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像其他机体一样。第三种模式是人文主义模式,集焦点于人,以人的经验作为对自己、对上帝、对自然的了解的出发点[5] (p277)。梭罗和陶渊明都主张“自然模式”,人是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梭罗把上帝称为人类的父亲,把大自然称为人类的母亲,在《河上一周》中他写道:“有时一个凡在自己身上你感觉到大自然的,不是他父亲,而是他母亲在他内心躁动,而他随着她的永存而获得永生”[6](p351) 。他把人类比喻成“自然之子”,接受大自然母亲慷慨的恩惠。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通。陶渊明则深受中国的道教影响,天人合一,自然与人类融为一体。他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境界。
  虽然梭罗和陶渊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是因为两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当时中国是小农经济,人与自然还是处于基本和谐的关系,陶渊明仅仅是怡情于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修身养性。陶渊明的自然观是回归自然,顺应自然。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用八个“自然”,说他热爱自然,顺应自然,做人自然,作文也自然,把融入自然看作生命的最高理想,把违背自然看成人生的最大痛苦[7](p6)。而梭罗处于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矛盾日益尖锐。梭罗对大自然的无限喜爱转化为一种环境保护的思想,面对人类对大自然的破环,梭罗十分愤怒,在《瓦尔登湖》中他写道:“当我初次泛舟瓦尔登湖上时,它的四周完全让浓密而高耸的松树和橡树林环绕着……但自从我离开那些湖岸以来,砍伐木材的人把湖岸进一步蹂躏了。如今,要有很多年不能在林木葱葱的小道上散步了,也无法从林中偶然窥见湖光水色了,我的缪斯今后要是沉默无言,她是情有可原的。鸣禽的林木已遭砍伐,你怎能期待它们唱歌呢? [2](p538-539)。他愤怒谴责伐木的农夫,面对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他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思想。他通过对过去美好自然环境和现在的自然状况做对比,对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做出深刻的反思,鼓励人们保护环境。梭罗除了提出“生态保护,生态文明”的观点,他还提出一种新型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共生。他认为人不光要回归自然,顺应自然,还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获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由此看来,梭罗的元问题的自然观更加深刻,更具有指导意义。陶渊明的自然观则由于历史的限制,仅停留在“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层面,并没有提出“人与自然”具体的关系。   四、自然观之“自我文化” [1](p115)
  自然观的“自我文化”是指呈现一个人的主观意识的自然,通过自然呈现自我意识,达到自我提升,梭罗和陶渊明都强调自然对人的净化作用,两者都从关注人的角度来分析自然的作用。只有在自然中,人才能实现“自我文化”的构建。梭罗通过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与大自然精神交流,达到自身的修炼与升华。陶渊明也在自然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自然中怡然自得,在自然中净化内心,以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气魄屹立于尘世之中,如一朵“秋菊”在幽静的“南山”上开放。陶渊明从大自然中获得精神慰藉,固守本心。陶渊明笔下的大自然是宁静的、恬淡的,陶渊明从大自然中获得精神的力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高尚的品格,完善“自我”的构筑。
  虽然陶渊明在自然的净化作用与梭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仍有区别。陶渊明视宇宙自然与个体人生为一体,追求修身养性,天人合一。超越小我,完成大我,将个体融入大自然中,体验生命的无限价值,追求“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陶渊明注重天道自然观,注重自我净化,成就健全人格。而梭罗不仅强调大自然的净化作用,还强调大自然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梭罗把自然万物看成是有感情的,人可以通过与自然交流,达到自我提升,梭罗作为美国超验主义代表,把自然看成是精神的象征,把大自然披上一层神学的外衣。梭罗在自然中发掘教化和象征意义,来教育人民,增强内心的力量。与陶渊明相比,梭罗的“自我文化”披上一层“超验主义神学”的色彩,陶渊明的“自我文化”只是通过大自然进行自我教育,仅仅约束自我行为。和陶渊明的自我文化相比,梭罗的自我文化的自然观更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和指引作用。
  五、结语
  梭罗和陶渊明的自然观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他们都选择“诗意的栖居”提倡人与自然共生,并从自然获得心灵的慰藉,在与自然接触中获得心灵的净化,他们实现了“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他们对自然充满热爱,对人性充满关怀,执著于个人信仰,回归自然,追求更大的人生价值与人生真谛。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给我们很好的指引,回归本心,不至于迷失自我。他们对自然观的深刻思考和人文主义的关怀,对当今社会仍有深远影响。尤其是梭罗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生态批评理论,激发了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反思,激励人们投入环境保护的伟大事业,对比评析梭罗与陶渊明的自然观,更加清晰地认清两者的思想内涵,对我们今后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指导、教化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玢诗,《瓦尔登湖》中梭罗的自然观[J]. 黑龙江教育学报,2013。
  [2]亨利·梭罗,《瓦尔登湖》[M].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3]陶潜,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柴惠庭,《英国清教》[M].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王诺,《外国文学—人学蕴涵的发掘与寻思》[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6]亨利·梭罗,《河上一周》[M].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2。
  [7]梁启超,《陶渊明》[M].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32。
其他文献
滇东南与滇西锡矿带内,与隐伏或出露的含锡花岗岩有关的芦塘坝、龙树脚、白牛厂、坝脚及滇西大矿山、洞沧老厂等银铅多金属矿床,在成矿特征、矿石矿物组合、伴生元素等有极大的
摘 要:世界的美术文化博大精深,对新时期网络时代的中学生美术文化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飞跃,无论从人文内涵、情感世界、思想空间和审美判断等诸多方面带来多维能力培养的风潮。  关键词:新时期;中学生;美术;多维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朱艳红(1987-),女,河南新郑市人,河南省新郑市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美术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笙”是中华民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吹管乐器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八音乐器”中的一种,经常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民间的器乐独奏以及合奏中,据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记载,笙这种簧管乐器在我国古代的民族民间音乐中不可或缺。本文主要将我国民族乐器“笙”的重要特点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对笙乐器在现代管弦乐队中的重要作用展开探讨,并对笙族乐器的音色、在管弦乐队中的和声运用以及乐队合作等相关内容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笙
摘 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音乐学习的过程,可以从音乐演奏、演唱的次数与技术熟练问题,音乐作品的内在结构、音乐形象、感情特征等精神世界的表达和人格主体三个方面去研究。在音乐学习的这三个过程中,“自娱”的心理状态无疑是贯穿于这一学习过程的重要心理保证,这是这种学习心理促使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创造、并成功到达音乐学习的至高境界。本文就这种心理状态对我们今天开展音乐学习的启示与意义和自娱心理发生的内在机制进行
摘 要:铅釉陶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项重要成果。自西汉早期出现于关中地区,随着制陶工艺的进步和对铅釉的认识逐步成熟起来,西汉中期以后获得了很大发展。使用铅釉对当时主要使用彩绘的局面有了很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像后代三彩这样的低温釉的发展。  关键词:铅釉陶;制陶工艺;发展  作者简介:罗云昊(1991-),男,广东佛山人,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
摘 要:眼神是眼睛的神态。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眼神则是透过窗户传递出内心世界的本质。作为一名民间舞的舞者,不仅仅只是肢体语言去表现舞蹈,而应该用心来表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应该通过眼神来表达自己所想表达的含义。本文从眼神的解析开始,深入地阐述了眼神在维吾尔族舞蹈中的运用。  关键词:眼神;眼睛;维吾尔族舞蹈;民间舞舞者;运用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人类社会从初始就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身份关系,身份是每个人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而中国古代是封建家长制的宗法等级社会,所以在整个社会伦理规范中,身份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儒家身份等级秩序,在现代社会备受诟病,但儒家身份伦理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的成分,如儒家身份伦理中的民本思想、仁德思想、人道思想等,这对寻找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身份;儒家;身份伦理  作者简介:尚贝
摘 要:很多学者研究了《威廉迈斯特》中《哈姆雷特》中人物角色、人文主义思想和超自然的力量。但为什么歌德将此剧写入自己的宏伟之作呢?他要读者传递怎样的信息呢?本文主要研究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在《威廉迈斯特》中作用,并且通过分析《哈姆雷特》中的舞台效果、角色选择以及对观众的影响来进一步认识歌德的戏剧艺术理念,了解歌德戏剧艺术中的辩证思想。  关键词:歌德;戏剧艺术;舞台性;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
本文用硫脲法处理难浸金矿石,处理含砷为9.09%、硫13.07%、金12.25g/t的金矿石,其浸取率为72.38%,对该矿石采用焙烧、加预处理剂等进行预处理,其浸取率分别为89.80%和90.81%,用氰化法,其浸取率仅为21.22%。 In this paper, the
项目课题:本论文为2015年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课题编号: Y201425)研究成果。  摘 要:从古至今,张家口不仅仅是游牧民族和汉族争夺的军事战略基地,也是蒙古与汉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不断融合交流的文化形成了这里的民居建筑风格。张家口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艺术是我国古代传统建筑花园中的一枝独秀,对于坝下地区传统民居的传承和保护有利于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和启迪,并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