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慢炖”式减税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zlf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税是最近几年中央财政政策的基调。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由需求面转向供给面,结构性减税是其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广受关注。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滑,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社会各界对政府性债务普遍担忧的情况下,结构性减税能否彻底执行下去,成为观察中国财政政策方向和执行力的重要切入点。
  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请其解读政府方面主动减税的逻辑。作为接近政策部门的学者,刘尚希对政府的财税政策逻辑有清晰的把握,其重点研究领域包括财政风险控制、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对于理解当前中国的财政问题,都有很强的针对性。

把减税当吃药


  《南风窗》:结构性减税已成为当前中央财政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从政府的角度看,其内在的政策逻辑是什么?
  刘尚希:提“结构性减税”,主要是为了区别“全面减税”,进行有针对性的减税。这种政策,既避免一次性大规模减税超出财政的承受能力,同时又给予“小火慢炖”式的税收支持,以增强微观活力,促进相关产业、企业的转型升级。目前中央政府实行的结构性减税,主要包括“营改增”按行业全国推广和小微企业免增值税和营业税等。
  从结果来看,减税一般分两种,一是经济性减税,即随着经济下行,税收与之相应地下降;二是从制度上调整降低税率,像目前正在进行的营改增和小微企业减税等。
  以前有个专门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率9%是个临界点,增长率超过9%,税收增长就会大幅上升。随着经济速度下降,低于9%,税收也会大幅下降。
  一般出现经济性减税时,不会进行制度性减税。但中国目前是两者相叠加。从这里可以看出政府宏观政策转向和执行的决心。
  以前,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从加大需求出发,而现在转向增加供给一端,其目的是通过调整结构,加大社会活力,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结构性减税正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另一方面,这种减税不是大规模地进行。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如果减税过多,就会势必加大赤字和债务,放大财政风险。当前公共支出刚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减税形成一个约束。应该把减税当药吃,不能当饭吃。
  总体上,减税是最近几年中央财政政策的基调。同时,政府还在削减各种收费,从总体上减轻社会的税费负担。
  《南风窗》:您觉得结构性减税措施,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空间?
  刘尚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应该进一步加大中小微企业的减税力度。这一政策会产生包括稳定和增加就业、调节收入分配、引导社会创新和促进城镇化等多层效益。
  中小微企业是就业的主要领域,虽然中国现在的就业形势还可以,但要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进一步下滑。从现实中看,许多经济社会创新主要也是由中小微企业完成的。创业的人多了,就业的人多,整个经济形势就会活起来。
  另一方面,这种减税对总体税收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尤其是小微企业,在税收比例中占比不大,很零散,收取成本也高。
  国务院对部分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政策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涉及的就业人数达千万以上。放水养鱼,应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税费政策的基本方向。
  当然,税收政策的导向总体应该是鼓励市场竞争,对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该破产的就应该让它破产,不能通过税收保护的方式对冲市场竞争,保持落后产能。

不能就财论财


  《南风窗》:在经济下行和财政减收严重的情形下,目前的减税措施是否能一直执行下去?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有不少来自地方收取“过头税”的消息。
  刘尚希: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7.5%,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只增长1.5%。7月份好转一点。从政府花钱的角度来看,这是坏事,要过紧日子。
  从上到下,政府的财政压力都很大。但从整体财政状况来看,中国的财政实力这些年来大大增强,对结构性减税有相当大的承受能力。现在的风险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没有到出现财政危机的程度。
  目前对中国政府的债务,尤其是对地方债的判断,各方很不一样。社会上的确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可能要发生地方债危机了。我认为,地方债仍总体在可控范围内。虽然因为不透明,引发了许多大胆的猜测,但2011年审计出来的10.7万亿的债务总量是可靠的,近两年来债务总量有所增长,但量并不那么大,还没有到不可控、出现危机的程度。
  财政压力也有好处,可以倒逼政府转变职能,多办事,少花钱,促进支出结构调整,提高花钱的效果,减少铺张浪费。财政不承受一些压力,这些压力经济就会承受。财政主动加压,正可以减轻社会的压力。
  收过头税、乱收费等短期行为,主要来自地方政府。中央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才会坚持结构性减税政策。
  尽管社会公众的福利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财政支出压力也在加大,但当前结构性减税,将来会带来更多的税源和形成更宽的税基,税收增长反而会更快。减税重在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形成向上的预期,激活微观活力。就财论财,仅仅放在财政收入本身来考虑财税政策,会很狭隘,危害长远利益。
  《南风窗》:近年来,关于中国综合税负过高的社会声音一直很大,减税呼声不断,您怎么看待中国的总体税负情况?
  刘尚希:关于财税政策,当前社会上有三种典型观点:一是大规模减税;二是大规模增加社会性支出;三是减小政府赤字,防范债务危机。财政的三个要素—收入、支出和差(盈余,或赤字)是一个三角关系,无论怎么做,都只可能实现其中一个或两个选项,并都存在风险,不可能同时做到,所以只能是一个风险权衡的结果。
  财政政策应该从整体上考虑,综合平衡兼顾,如果减税,就要考虑减少支出,或加大赤字。
  财税制度与一个社会的文化高度相关。一个社会实行高税收、高福利,还是低税收、低福利,并不是政府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社会是一复杂系统,方方面面都要关照,各个方面要权衡,要维持财政和经济两个可持续,两个不能偏废,最终才可能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还是考虑化解经济的总体风险。当前中国经济最主要矛盾是结构失调、不平衡,属于供给端的问题,靠需求刺激解决不了。所以中央政府将政策基调放在减税上,但也会把财政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按重要性排序,应该是先重点解决结构性风险,同时兼顾民生的改善和保障。结构性风险不排除,大规模搞福利的政策只能是痛快一时,不可持续。陕西神木县这个案例值得借鉴。任何走极端的行为都是不可行的。
  这些年中国的财政政策,我认为从大的方面,基本上与社会需求相吻合。
  前几年财政收入高增长,医疗、教育、科技创新、“三农”和环保等各方面的投入增长很快,要求加大投入的呼声至今都很高,而财政的钱是有限的,需要统筹兼顾。对于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且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要做到统筹兼顾并不容易。其关键是要做到经济可持续、民生改善可持续和财政可持续。若其中有一个不可持续,对中国而言都是一场灾难。
其他文献
2014年4月24日,Linalyn正在给自己一岁大的女儿Divine喂奶。Divine的父亲是澳大利亚人,Linalyn和他是在网上认识的。当地混血儿的母亲不一定都是妓女,也有的是当地从事其他职业,但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生活贫困,初衷是急于获得脱贫机遇的人。2014年4月4日,天使城大量由妓女所生的孤儿出生,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个名为PREDA的组织专门为这样的孤儿女孩提供帮助,让她们
财经部委“两会”后变阵  全国“两会”以后的人事调整颇为频繁,国家发改委最先开始。在职9年的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已经于2014年全国“两会”之前进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担任副主任。而在职11年的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如今正式卸任后,还保留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的身份。这两人皆是1952年出生,前者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后者是北京大学经济系。  本次新晋补缺的原广西壮族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笔者认为,如何将社会运动纳入法治化的制度轨道,是未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社会运动经常被和集体行动、政治革命相提并论,三者同是作为制度外的集体行为,外在表现相当类似,以至于当某种集体行为突然来临时,对政治家来说,最困难的就在于判断这种集体行为的性质,以及相应对措。当然,其实还有更难的—在事情发生前就能够判断:何
有浪漫,小国才会产生大总统,心变大,国家就会变大。这是我对穆希卡的解释。南美洲的乌拉圭是个零星小国,面积只有十几万平方公里,人口则为300多万人。在这个大国时代,人们可能根本就不屑理会。但最近这几年,乌拉圭的新闻总是不断,而且主要的都是正面新闻。乌拉圭的总统何塞·穆希卡(Jose Mujica)14岁时就是个激进派,后来成为"图帕马罗斯国家解放运动"游击队的干部,他1970年被捕,后来越狱,197
中国道路要想走稳,走出一条坦途,需要下的功夫还有很多。功夫何来?我的基本论断是,中国道路修补和完善需要强大的政治动能来推动,这个政治动能,只能来自于中国共产党。  国内外对中国过去30多年取得的成绩及其经验教训的重视由来已久,但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化的工作,思想界做得还不够。甚至在用哪一个术语来概括上面,也没有达成统一,有人主张用“中国模式”,有人倾向于用“中国道路”。  我以为,用中国道路来概括更
广西109个县(区、县级市)中,超过80个县种植甘蔗,其中50多个县里都布局有糖厂。如果这一产业被抛弃,连同被抛弃的,还有2600多万处于社会底层的蔗农,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蔗糖收入占到很大比重。  “号角”已经吹响,但前进还是后退的心结,依旧没能解开—这不只在学界,即便在官场,关于中国蔗糖行业,到底救不救,还是个问题。  争论还在进行,但凛冽的市场寒风,已刮了足足3年。中国的蔗糖业到了最危险时刻。
当所有人都陷在一攤烂泥里的时候,脚踏实地就是一种奢望。这“一摊烂泥”,是对持续低迷数年的实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真实写照。  “这两年,整个人完全陷入了疲劳、迷茫、痛苦的循环当中,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丧失了意义。”  7月21日,东莞虎门,一家塑胶模具厂里,老板朱广宇神情黯然。35岁,他的头发已经白了三分之一,必须经常染发。  “说实话,真的不想干了,但找不到另外一条路,唯有死撑下去,我那些办企业的朋友
当“高山流水”的故事讲到伯牙一砸琴的时候,听众就知道一切都完了,此人從此不弹琴。  那时的人都对工具有一种饱蘸情绪的尊敬,这种感情甚至超越对使用这一工具所创造的作品的感情。  这组照片的摄影师古斯基,一定也是这样的人。而他的知音,沙皇尼古拉二世何尝不是,1909年,当他看过古斯基拍摄的托尔斯泰的彩色肖像之后,钦点古斯基用镜头去记录沙俄帝国,为此,还特意为他在一节火车车厢中建造了一间暗室。  那时候
执政党十八大后,人们对下一步的改革充满了期待。纵观近段时间的重要改革事件,有好消息,也有不那么好的消息。好消息,比如近日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确定2013年要推动劳教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不那么好的消息,比如收入分配改革方案2012年底前出台的计划没有实现,地方版的异地高考方案仍不足以“回应人民的强烈期待”等。  对于改革,争论照旧异常激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十八大已经给出了这层楼的答案
中国的社保基金存在大缺口,这是一个官方承认的事实。那么,在重上5000点的“牛市”之中,用投资股票的办法捞回补上,不就行了?实际上,这不是开玩笑,而的确是不少人的真实愿望。  作为中央级的“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早已在“牛市”小赚一笔,其2014年的投资收益已超过千亿;而国家对其投资范围也一再放宽,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更同意,将其投资范围扩展到地方政府债券。  对比而言,数量更为巨大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