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在中国的传播及启示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wyy1985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徽, 女,辽宁锦州人,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美剧《生活大爆炸》剧照 美剧在中国的传播,可追溯到中央电视台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大西洋底来的人》,这部科幻题材的电视剧在当时风靡全国,深受国人喜爱。时至今日,美剧大量涌人中国,《生活大爆炸》、《绝望主妇》、《实习医生格蕾》、《绯闻女孩》等影视剧,以其精彩的情节、紧凑的剧情和开放自由的生活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目前,美剧在我国主要是通过网络传播的。电视剧并非简单地再现真实世界,而是编剧“有选择地截取生活的横断面,并将之渲染、放大,展现在观众面前”。因此,美剧携带着强烈的美国思想,裹挟着浓郁的美国文化,传播到我国,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之所以选择《生活大爆炸》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其自开播以来,在美国有着很高的收视率,具有典型特征。同时,它在我国的知名度、关注度都非常高,跨文化传播的作用范围也就更为广泛。
  一、《生活大爆炸》在中国的传播
  《生活大爆炸》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台于2007年9月推出的一部情景喜剧,讲述了四位怪异科学宅男与一位金发美女之间的故事。自开播以来,它就从默默无闻的边缘题材喜剧摇身变成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台黄金档王牌电视剧,收视率居高不下。
  (一)内容分析
  《生活大爆炸》这部情景喜剧,让中国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接受美国文化。除了四位科学宅男浓厚的书呆子气息和怪癖的性格和行为令人发笑外,幽默的语言也是一大特色。剧中幽默诙谐的话语随处可见,在普通生活场景中简单诙谐地说出这几句话,看似为了幽默,实则传递了美国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生活大爆炸》中的美式幽默只是吸引观众的手段和形式,在其中真正起重要作用、实现碰撞交流的还是文化。整部情景剧张扬个性、标榜自我,体现了典型的美国个人主义精神,迎合了追求标新立异的我国青年一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方式。
  镜头聚焦科学家另类生活,传递西方解构主义思维方式。情境喜剧在故事内容的选择上趋于日常生活或工作细节,选择的场景贴近生活常态,注意在平凡的瞬间挖掘出包含着丰富的戏剧性的因素。可以说,“贴近生活常态”是情景喜剧的一大特点。但《生活大爆炸》却反其道而行之,关注离普通人很遥远的少年天才们的吃穿住行,让平凡生活的乐趣与严谨的科学思维碰撞出精彩的幽默火花。
  《生活大爆炸》目前已播出八季,每一季中,四位男主角经常会说出艰涩难懂的科学词汇,并对科学进行调侃戏谑,严肃的科学被消解成生活的调料。剧中人物经常毫不留情地调侃科学,实质上是消解精英、科学的存在。随着《生活大爆炸》传播到我国,这种解构主义思维方式在我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专家”被调侃为“砖家”,“教授”被讽刺为“叫兽”。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生活大爆炸》刻画了四个科学怪才,同时把美国的普世价值观植入其中,如追求自由、个性张扬等。《生活大爆炸》让中国观众在欢笑中接受这样一种认知:美国人就是一群追求完美、渴望自由、张扬个性、富有活力的人。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在《生活大爆炸》中,多样元素、多样文化频繁出现,其中,角色Raj的设定颇具深意。他来自印度,经常穿着奇怪老气的深色衣服,对印度文化非常自豪,对种族歧视过于敏感。同时,他有交流障碍,不能自如地跟女性交谈,因此受到谢耳朵等人的嘲笑。Raj作为印度文化的代表,在剧中与谢耳朵等人的沟通交流,体现的是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碰撞。在文化冲突过程中,Raj总是以软弱的形象出现,这暗示着美国文化的强大与无孔不入。即使Raj始终坚守印度文化,但这种坚守在美国文化的包围中显得脆弱无力。
  ·荧屏广角李徽:美剧在中国的传播及启示 中国元素的加入,助推美剧在中国的传播和渗透。中国元素在《生活大爆炸》中随处可见,主角们不仅吃中餐,看中文书,还穿印有中文的T恤,中国人、中国话在剧中也经常出现。他们每周三都要吃中国菜,且必是楼下四川餐馆的饭菜。他们经常拿着筷子,为吃宫保鸡丁还是蚝油炒虾或饺子争论不休。《生活大爆炸》中加入如此多的中国元素,在情节设计上拉拢了中国观众,为美剧进人中国市场扫除了障碍,美国文化也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
  二、启示
  随着《生活大爆炸》这股热流,美剧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逐渐形成一股流行趋势,对受众的心理产生影响。
  目前,美剧流行于中国,互联网上大量出现美剧社区,杂志报纸纷纷开辟专栏介绍美剧,还出现了一些专门报道美剧的出版物。这都充分说明美剧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中国。《生活大爆炸》无疑是其中成功的一例,它影响了一大批中国观众,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国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美剧的跨国传播是不同文化之间实现交融的一种手段,也是美国推行文化殖民主义的重要方式之一。
  现在,美国文化已经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并利用全球化的契机,积极推销其文化思想,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完成其文化帝国主义宗旨下的文化霸权的实践。西方强国通过对其他国家人民生活的系统渗透和控制,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强加于他国人民头上,以达到重塑其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和身份,减弱帝国主义势力扩张的阻力的目的。因此,我们虽然并不拒绝与美国进行文化交流,但也要加以一定程度的抵制和防范。
其他文献
德国电影《浪潮》由甘塞尔执导,于2008年上映,一上映便引起了影评人以及众多学者的强烈反响,影片是根据1967年的真实故事“第三浪潮”改编而成。它讲述了一个高中教师利用几天的课堂试验的时间,带领学生体验并参与组织起一个小型的极权组织,并利用实际的行动向他们展示极权组织的种种状况。与真实故事不同的是,电影《浪潮》以一个极具戏剧张力的悲剧结尾告终。笔者看来电影《浪潮》是一个实验,是一群乌合之众的聚首,
一、恐怖电影的概念  恐怖电影,简而言之,就是运用一系列表现手法,使角色受到威胁而引起人们内心恐惧的电影。恐怖电影的历史悠久,1910年爱迪生将“吸血鬼”题材搬上了银幕,之后陆续出现了《无魂人》、《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等一系列的恐怖片。上世纪60年代,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开启了恐怖电影的另一种模式,它从以往的幽灵、鬼怪转向了一种“人”的恐怖。到了今天,恐怖电影发展的日益成熟,惊悚血腥的画面和高
一、 漂流的青春镜像  伴随着中国80后、90后,甚至00后的长大成人以及大众流行文化的不断扩张,小资、小清新、文艺青年的文化想象及其叙事,日渐成为当下青年文化的主流。这些长大成人的孩子洋溢着明快却又伤感的气息宣告着“青春共同体”的出场,在“青春万岁”的口号下寻找着彼此的认同继而“团结”在一起向主流话语发起挑战。可以说从梁启超提出“少年中国”起,围绕青年的叙事和想象似乎就成了每个时代无法回避的主题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参考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引进的一档明星亲子互动的户外真人秀节目,由制作《变形记》的谢涤葵团队打造,《我是歌手》金牌制作人洪涛监制。节目中明星爸爸带着子女进行三天两晚的户外体验,单独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并完成节目组设置的任务。  2013年10月11日在湖南卫视播出了《爸爸去哪儿》节目第一季的第一期。第一季的明星嘉宾阵容为演员兼职业赛车手林志颖和儿子Kimi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此衍生出的民生问题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焦点。而电视媒体的发展,为民生问题的大众化、可视化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北京卫视的《特别关注》是民生节目中的不可多得的精品,节目组始终坚持“关注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的宗旨,从身边小事着手,以生活道理升华,讲求新闻时效性、视角独特性,致力于为百姓客观真实地诠释新闻事件,为政府的上传下达搭建起沟通理解的桥梁。其独特的模式、
希区柯克导演的作品都带有强烈的悬念风格,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中,他通过故事情节的设置和幽默的任务对话,将一系列的悬念贯穿始终,创造出一部部经典的电影作品,为世界电影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希区柯克的悬念电影在世界电影的发展中独树一帜,观众无不被他的悬念创作手法所折服。[1]其中《蝴蝶梦》是最经典的悬念电影之一,也是希区柯克在美国执导的第一部电影。《蝴蝶梦》一经上映就吸引了
一、 影片简介  《亲爱的》是香港导演陈可辛执导的根据真实的故事原型改编的拐卖题材的电影作品。电影得到大众认可,收获了好评。作为女主角的赵薇,收获了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的殊荣,其演绎的农村母亲颠覆了她以往的银屏形象,她出色地还原一个乡音浓重的芜湖女人,一个为争得孩子抚养权的“顽固”的农村母亲李红琴。剧中最令人震撼的角色就是这位母亲,她在影片开始50分钟才出场,与影片一开始就出现的丢失儿子的城市母
一、中国明星真人秀现状  “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的类型,是让参与者在规划好的情境中,本着预先设定好的目的,按照特定的某种规则进行竞争的行为记录和加工活动。而明星真人秀节目把节目主体参与者设置为人们熟识度较高的明星群体,一方面满足了观众的追星欲望与要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观众对故事主题的长期伴随式关注。  国外的明星真人秀进入中国有哪些形态变化?明星真人秀节目热播有何意义?《爸爸去哪儿》热播的原因
[摘要] 传统的观念认为伯格曼是一个极其冷漠的人,他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多年不能消除,他不断的结婚离婚,这位看似孤独冷漠的老人内心燃烧着炙热的火苗。他穷其毕生的精力都在追寻“爱”。  [关键词] 伯格曼 爱    伯格曼曾说过:我的世界里,爱是不存在的。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个极度渴望爱的男人。这位看似孤独冷漠的老人内心燃烧着炙热的火苗。他穷其毕生的精力都在追寻“爱”。本文就伯格曼的父母之爱、
【作者简介】  电影《阿凡達》海报 电影是一种视听综合但又以视觉为主的艺术样式。实验证明,一个正常人从外部获取的信息,80%以上是通过视觉通道获取的。(《影视艺术心理学》,宋家玲、宋素丽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155页)因此,观影主体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仍然主要是依靠视觉感官去捕捉画面信息的。为了能使观众更好地看见、看清、看透世界以及我们自身,电影从诞生之初到现在不断发明各种看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