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野生大豆的考察与收集

来源 :广西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b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加强野生大豆的抢救性收集和原生境保护区(点)建设,2008年9—10月以野生大豆分布较多的桂林市为重点考察区,辐射到周边,对桂林、柳州、贺州三市的10个县(区)30多个乡(镇)的野生大豆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桂林市的8个县(区)22个乡(镇)均发现有野生大豆分布,考察共收集野生大豆种子200份,其中半野生大豆11份,2009年田间种植观察其表型性状。考察发现有新类型野生大豆以及新分布点,但由于城镇建设、公路建设、环境污染等原因,广西野生大豆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威胁,分布面积急剧减少甚至消失。因此,提出应对
其他文献
由于沉积环境不同,油藏通常由不同性质的多个油层组成,各层之间通过井筒和层间越流而相互影响.因为经济上的考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对多层油藏往往只打开其中的若干层进行生产
按照稠油井的封堵层位,设计相应类型的工艺管柱,在稠油井中实施封层分注一次管柱技术,对无效油层进行封堵,改善注汽生产效果;介绍了封底层、封夹层、封上层一次管柱及封层注
针对超稠油井筒电加热举升工艺能耗大、吨油耗电成本高的现象,研制和开发了超稠油高温降粘降阻剂和井下掺药工具,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得出了掺液量、掺液温度、掺液浓度与抽
针对CO2驱油过程中独特的沥青、石蜡沉淀作用,探讨了沉淀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化学方法(加阻垢剂)消除沉淀的工艺措施.简要介绍了气侵、气锥形成机理和合理
CO2单井吞吐工艺是一种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其主要技术原理为:在地层温度条件下CO2能快速溶于原油中,从而改变原油的物性,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增加溶解气驱的能量,进而
针对抽油机井机采系统效率低 ,单井年耗电量高的问题 ,广泛收集统计了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数据 ,分析影响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因素 ,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法 ,并实施 5 5口井 ,平均每
水力喷射泵采油是20世纪9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一种采油新工艺,1994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主要适用于稠油井、出砂严重及偏磨、腐蚀严重的油井。 1998年3月开始在垦西油田K
根据已知乙烯受体基因的序列信息,设计1对简并引物和1对特异引物,对甘蔗叶片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1个甘蔗乙烯受体基因(Sc-ERS)的片段,其大小为4310 bp,包含1个由5个外显
为探索水稻植株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抗稻瘿蚊的关系,测定了12个抗感稻瘿蚊水稻品种3叶期稻茎内游离氨基酸的主要种类及含量,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水稻品种抗蚊性的主要
为筛选适宜大新县昌明乡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熟期适中的杂交玉米品种,2009年引进10个杂交玉米新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太平洋98、正大629、红单4号、桂单30、